歌词 痴心 一个人:性命双修与夹脊双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35:21
 

        古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这不仅仅是学仙的修行捷径,也是人接命添油的补亏正法凝神夹脊,有洗心止念之功,能入无心忘我之境进而透泥丸,下命门与原始祖气相接,使精气神融为一体,以涵养本源,救护命宝所以它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基础功法意守夹脊双关,上可通天谷泥丸,下可达阴蹻尾闾,中黄直透,使真气周流一身,贯通百脉

        一、中黄直透, 性命双修  

        夹脊双关在人背脊二十四节上下之正中,(即背部两肩胛尖中间的空窍)闵一得说此窍在脊前脘后,而有形无形未开谓之玄关,既开谓之玄窍学者行到虚极静笃时,此窍乃现胎息息于此也我身中元神于此升降,乃谓得道道路也皇极阖辟仙经谓此处即是中黄,一名神室,黄房,其名不一,总之乃先天休养之所,由中升降,故谓中黄直透此处乃证道之捷径,先天升降之道路也故为结胎养胎脱胎之处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和之至也所以凝神夹脊,觉极通畅,有炽热如火之感,即为入窍之验  

        修持者但于行住坐卧之中,常操此心藏于夹脊之窍,守而不离,则天地之正气,随鼻呼吸以扯而进,自与己之混元真精,凝于丹田,而为吾养生之宝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真息自现真息无息,真念无念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进入虚无之境,此乃性命双修之第一步也

        二、凝神气穴,救护命宝

        夹脊双关乃修行径路因此窍能上通天谷,下达尾闾,中通心肾,召摄阳灵,救护命宝此非修行径路而何?然欲通此窍,先要穷想山根,进入虚无境界,如此则呼吸之气方渐次透泥丸,通夹脊,以达天心祖窍,与原始祖气相接南樵子曰:此段工夫妙在运双关所凝之神藏于气穴,守而不离,则天地原始祖气得以相通而入也皇极阖辟仙经云:盖此段功夫,神既入窍,则呼吸一在窍内,而吾鼻之呼吸只有一点,微而若无,方为入窍之验验验不失,乃得真金焉学者只要坚持下去,则根本完固,救护命宝,始可言修炼工夫

        三、补亏正法,接命添油

       修持者每日入室行功之时,必先宽衣解带,放下万缘,然后呼出浊气一二口,再缓吸体外之清气入于绛宫待心平气和后,再用意使两目平视前方,进而交光合一如此把意念放在双眼之间的山根穴位,久久凝定复以意升至泥丸再倒转玉枕,直注夹脊神至夹脊后,即当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他散如此每日行持一二时,或多坐更佳气壮者五六日,气衰者十天半月,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且有跳动感 修持者直待有此景象之后,便用意将此炽热之火送入两肾之间空窍随即感觉两腰也在辘辘跳动,察其跳动不已时,即以意送入阴跷既至阴跷,又觉其掣掣跳动,虽跳动也不理它,久之自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融融如坐春风中,深深休息于阴跷海底如此片刻,自然凝定跳止细察阴跷所生真阳之气,如炉烟袅袅,升至小腹,再至脐轮;久之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跷,如此上下升降,以静导天然化合之机此时惟忌念起,念起则散,虽坐无益总之实行此法,务将此虚灵不昧之神,长住阴跷而不出安居既久,则神自化气,气自化精精足气自生,神自旺,精气神浑然一体,斯为得之矣


         四、张杏春-------逆转衰老炼夹脊、回光返照养生法

        1、夹脊一窍逆转衰老之气

        古代养生家把延缓和逆转衰老的方法叫添油接命法而添油须明添油窍,接命须知接命处何处是添油接命窍呢?前辈们在实践中发现,人体膻中天目泥丸夹脊命门丹田海底等七个关键穴位是聚集人体元气的重要穴位其中,夹脊一窍又是关键之关键夹脊窍在中医经络学中,名为心俞,在第七胸椎两侧一寸半处,是心气出入的门户而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夹脊一穴,与五脏六腑相关,可见夹脊一穴非同一般为了验证这一点,本人进行了数十次气机震动传感内炼,发现气震现象在人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从脑中发出的震动,仅幅射到头部;从下丹田气穴发出的震动,仅幅射到腹部;唯有从夹脊双关中发出的震动,才能幅射到全身上下左右;在突然一震的同时,整个人体内外形成一个气旋,而这个气旋的中心,正在夹脊之中由此可见,夹脊一窍在沟通天人二气,摄取先天之气,逆转人体衰老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锻炼方法主要是双目微闭,内视内观背部第七胸椎两侧的夹脊双关点,人体上下内外元气精气必然交汇于此,当交汇谐振时,又必然发生共振,象启动电器开关一样,全身突然一震,百脉在大震中同时开合,这就是天人合发之景,玄关洞开之验在这突然一震的一瞬间,自然真气进入人体,施化己身,这就是采取先天一气至简至易至神至妙的捷径!如此天天练,夜夜震,次次采,不断以先天能量来补充自身元气的耗损,还怕老得快吗?!至此,我已和盘托出了夹脊双关的全部奥妙,请不要小视,它可是抗衰延命之法宝!特别是老年人,不要丧失信心,只要及时下手锻炼,同样可以推迟逆转衰老过程,因此前辈有:一息尚存,皆可复命

       性命圭旨云:此着功夫最是简易,不拘行住坐卧,常操此心,退藏夹脊之窍,则天地之正气可导而进,与己混元之真精,凝结丹田,以为长生之本盖以天地无涯之元气,而续我有限之形躯,不亦易乎?学者只要认定此窍,守而不离,久久沌熟,则里面蛟蛟明明,如月在水相似上述一段文字,已把返照之法说得十分清楚了,故无须赘言

         2、三种场合的锻炼方法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人要紧张地学习和工作,正常的文体社交活动也不可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日常工作生活与练功逆转两不误呢?本人在长期的锻炼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平时专门和集中三结合的锻炼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先说平时锻炼,就是平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要有空就双目微闭回观夹脊双关,变耗能为储能,回观一窍是捷径再说专门锻炼,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或早晨起床前,进行半个小时至1小时的潜心锻炼,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使之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成果效验主要出自于此最后是集中锻炼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集中锻炼,突破主要要靠集中锻炼若能如此安排,没有不成功的

         3、默守夹脊      瞬间透入玄关

         默守夹脊,瞬间透入玄关之法的关键,在默守两字,默守不是意守,更不是死守,而是默默地轻轻地让心神退藏于夹脊一窍之中,似有似无,似守非守,自然散其心火,销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进入忘天忘地忘我之境界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全身抽动,体震脉开,眼冒金光,耳闻雷声,两肾汤煎,夹脊如旋流等种种效验自然出现,而我则心止不动,一念不生,任其自生自隐,在默默之中添油,在超然之中接命

        4、练功效验

         默守夹脊双关功景效验,因人而异,因程度而异最基本最明显的反应,可归纳为如下二句话十个字:

         (1)热胀动震旋

         温热膨胀蠕动震动旋转是锻炼过程中夹脊一窍及全身最基本的反应其次序是:首先夹脊处有温热感,其热量由小到大;接着感觉到在温热中有膨胀感,膨胀的范围也是由小到大,开始仅在夹脊穴周围形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气团,以后慢慢扩大,直至感觉到在整个胸部和后背形成一个大气球;再炼下去,又会感到这个大气球中央(即夹脊穴内)有气在蠕动,此时如内视回观夹脊穴内,会在大脑中映射出一个米粒大小的亮点;大概也就在此时,全身象触电一样突然一震,在震动的同时,还会感觉到以夹脊穴为中心,全身上下左右形成一个气旋

        (2)元气更旺盛

        元气特别旺盛,是锻炼该术的最明显的效验,也是该术效验立竿见影的有力证据,更是检验该次练功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关于这一点,南怀瑾先生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有一段论述,讲得很生动,与本人实验的体会可以说一模一样,现抄录于下:如果能够做到浑然忘身,或者运用智力而抛舍感觉的作用,只是一味沉静无为,等待它的充实,它便会象接触电机的开关一样,嗒的一下,豁然松驰,进入心境豁然开朗精神特别充沛旺盛的境界假使平常有些驼背的人,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自然的挺直腰杆,开张胸堂,呼吸顺畅,胃口开爽不过,往往因此而精神太过旺盛,不大容易睡眠因此,失眠的人,最好安排在清晨锻炼

        每次练功是否出现恍惚之中全身突然一震的现象,一震之后是否有一种特别清纯怡悦好象长期昏睡今方醒的感觉?腰板是否自然伸直,全身是否特别舒泰,精神是否特别旺盛?都是检验该次练功是否成功的标准

        长期坚持修炼,一般会出现体质明显增强,饮食睡眠明显减少,精力充沛,不畏寒暑,抵抗力明显提高;老年人性功能恢复或增强等现象不信可以试试,反正既不影响你的日常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也不影响你修炼其他方法。        5、注意事项

1、初练之人,身上的浊阴之气较重,当真阳发生,充实全身之际,往往感到特别难受,故一定要坚持、再坚持,因为那全身突然一震往往就在这再坚持的几秒钟内发生。

2、欲想稳定的健身效果,必须长期坚持锻炼,想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十余年前,有一本气功杂志上刊登了一位“寿星”关于练功的论述,因为说得十分精辟且非常朴实,故虽然记不清是哪本气功杂志了,但那位“寿星”的话却记得清清楚楚。他说:“炼气养神,皆逆而制之者也。逆制之力不减,则长存;逆制之力一失,则立死。不要以为内丹一成,就可以为所欲为。”意思是说,延缓和逆转衰老的过程,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锻炼之道,必须长期坚持,终身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