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少女的礼仪2.1下载:蒋介石为何欣赏科学技术人才:这些领域他不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5:36:56


核心提示:手下的党政军干部,没有一人可以入蒋介石的眼,但他却对科学家和工业技术干部赞赏有加。一次接见完一批工业技术人员后,蒋介石高兴地说,“中国还是有人才的。”杨天石笑道:“为什么他对这些领域的人会欣赏,因为他不懂。”

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节选自新华网 作者:杨天石 原题为:蒋介石的五大毛病和日记中对国民党的反思

踏进杨天石的办公室,觉得这个高大的老者几乎要被密密堆积的书本淹没。到处是书,架上案头,墙脚凳边,书架间挪出一线小道通向门口,容不下两人并肩行走,桌边只留下狭小的空间放了两个凳子供来访者落座。杨天石嵌在书堆里,向记者追溯自己过去25年研究蒋介石日记的历程。在谈话中,他不时地随口引用史书中的某些章节,为了指明出处,他时时起身,三两下从书堆中抽出刚刚引述的那本书,略翻几页,指给记者看:“就在这里,我刚才告诉你的那段话。”

“史实叙述的准确和观点表达的准确”,是史学界对杨天石的评价。正是因为这种治学态度,让他在历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就研究领域而言,杨天石贯穿了晚清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史,对中国古代史也有涉猎。在这些领域当中,蒋介石研究和抗战史研究是重点,尤其是蒋介石研究,他用力最多。

阅读蒋介石日记的大陆第一人

今年7月,杨天石按计划又要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院继续阅读蒋介石日记。胡佛研究院已经将蒋介石日记从1918年公布至1945年,这期间的内容,杨天石已经全部看完了。

杨天石清楚地记得,胡佛研究院2006年宣布向公众开放蒋介石日记,同时邀请杨天石赴美阅读、研究这些日记。3月31日是日记开放的第一天,杨天石唯恐人多占不到位置,一大早就在门外守候,可等到8点一刻开馆时,杨天石左右看去,只见到寥寥数人,“这部日记,在大陆学者当中,我恐怕是第一个读到的。”

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直到1972年卧病不起才中断,除去其间丢失的四年,保存下来的共有53年的日记,几乎一天不落。“中国,乃至世界的领导人中,没有人有这么长的日记,这是罕见而了不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