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托马斯蛋糕图片:【纽约时报】奥巴马母亲非凡的人生旅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7:14:10

安·邓纳姆 (1960)

有关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母亲安·邓纳姆的人生片段我们已经耳有所闻。她是一位“来自堪萨斯州的白人女子”, 奥巴马于2008年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介绍说。她嫁给了一位非洲知识分子,并与他生育了一个儿子。她是一位要求严格的母亲,天没亮就唤醒儿子起床读书学习。作为人类学家的她有不少年头埋身于印度尼西亚乡村进行研究,其中好几年儿子都不在身边。52岁时她罹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年头,她还在试图说服信诺保险公司,他们不应该根据“原先存在的条件”而取消她的优惠待遇。她的这些人生片段与我们关于善良母性、享受医疗保健、当然还有种族平等的文化焦虑产生了共鸣。

然而,我们在《一位奇异女性》的书中可以读到邓纳姆女士更详实丰富的故事。该书作者詹妮·斯科特的研究深入透彻,叙述客观而不为个人情绪所左右。在书中,我们能见到一位非同寻常的女子斯坦利·安·邓纳姆,她的“奇异”经历之开始始于她姓名的由来。(“我父亲想要一个儿子,”她说,“然而他得到的却是我。”)安·邓纳姆高中毕业即离家远游,完全以自己逍遥自在的父母为榜样 --- 母亲在银行谋职,父亲担任家具销售工作 --- 她先后在美国不同的几个州呆过,然后驻足华盛顿州附近的一座小岛,最后定居夏威夷,在那里她遇到了先后两任丈夫、获得学士学位并最终取得人类学博士学位。

是她所处的环境和时代造就了她的不平凡。她是和平队时代的乐观主义者,也是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国际主义分子。正是通过斯科特女士,一位《纽约时报》前记者的介绍,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到邓纳姆女士的人生道路走得比她的同龄人更为艰难。民权与妇女运动的丰硕成果或许会让她在作这些选择时更加轻松自在,不过这些来得晚了一些。当邓纳姆女士嫁给一位黑人男子时,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州仍把这种婚姻视作非法。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上美国一流学校读书而不得不去海外工作,因此她不得不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在叙述邓纳姆女士的跨国经历时,斯科特女士使用了标准的人类学手法:她先是把堪萨斯描绘得比较离奇古怪,然后又把印尼 --- 以及上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专家 --- 描绘得似曾相识。邓纳姆女士的家庭背景比“堪萨斯”所透露的更加多样化、动荡和出人意料:她祖先的生计不仅受到州内石油业大罢工的影响,而且受到战争工业大起大落和农业的影响。他们生活的州三K党活动猖獗,同时实用主义社会改革也风起云涌。

在本书中我们见到的印尼则是这样一个世界,那里有似曾相识的家庭生日聚会的自在,有一天劳作结束之后朋友相聚品评咖啡的乐趣。“与安在雅加达温暖而亲密无间的生活相比,甚至是檀香山那样的美国城市也显得与之格格不入,” 斯科特女士写道。她提供了一个典型人类学家的形象 --- 她正在以浪漫方式寻找一个充满异域色彩且行将消失的世界。邓纳姆女士第一次来到印尼时正值当地刚刚经历1965至1966年的反共大屠杀,有近五十万人死于非命。她的博士论文 --- 长达千页有关农村铁匠的研究 --- 与其说是一份记录蜉蝣式异国风情的目录,不如说是在讲述人口稠密的爪哇岛上人们谋生的艰辛。她认为印尼农村的贫困是因为缺少接触资本和权力的途径,而非文化原因 --- 由宗教信念或知识不足形成的障碍。本书详细介绍了邓纳姆女士如何为贫困企业家创建并推行微型融资模式,现在它已经是一种发展的主流模式。

总之,她是一个社区组织者。

老奥巴马与安·邓纳姆

在那些岁月中,邓纳姆女士的爱情生活炽热、松散,时而障碍重重。当她在夏威夷大学读书的第一年遇到老奥巴马时,还是个处女。老奥巴马给她的印象是老成、魅力十足且自信满满。后来她才知道,对方已经同一位肯尼亚女人有过一段婚姻。他与一批年轻的肯尼亚人被送到美国接受教育,是因为他们被期待能为的国家的独立效劳。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心底更善良、性格更诙谐的男人,于是坠入情网。这名印度尼西亚人名叫罗洛·苏托罗,在一家石油公司担任联络工作,于是他们两人有了第二个孩子。后来他们因婚后女主人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而产生观点冲突,最终在婚姻路上分道扬镳。

斯科特女士拜访过邓纳姆女士的朋友和她的家庭成员(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她笔下邓纳姆女士慷慨大方,但不善于理财,属于真诚的理想家和明智的实用主义者,其精神自由自在但杂乱无章,对孩子有无限的慈母心肠。然而,作者遇到的挑战是,她的大多数读者想知道的并不是她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个亲手打造总统的女性,他们要寻找洒在总统身上光辉的来源。斯科特女士最终经受了考验,本书的大部分都在讲述邓纳姆女士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工作。

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她从儿子的幼年时代起就给他建立信心。“她逢人必夸儿子的聪慧、他的成就和他的勇敢坚强,”斯科特女士在书中写道。不止一位朋友记得她说过,她认为儿子甚至可以成为美国总统。然而,邓纳姆女士知道,为了能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浓重的痕迹,他不仅需要在生活上接触一种别样的文化,也需要在夏威夷得到最好的学前教育。

本书中最感人的部分来自奥巴马总统本人,当他接受斯科特女士采访时刚好入主白宫一年有半。虽然奥巴马在其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肯定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但他在《一位奇异女性》中进一步表示,她给了自己“一种无条件的爱,这种爱的力量是如此之伟大,它让我平缓度过了生活中的所有波折,至今仍是我力量的源泉。”

确实如此,正是由于他的母亲他才有了这样的基本信念:“抛开我们表面上的分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一定超过缺点。而且,你知道,我们能够超越空虚感动对方、信任对方并且彼此合作。

“这完全是她身上天真而理想主义的部分,”他补充说。“我想,在我身上也有这中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