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佳松涛我的亲人:稻城藏香猪开始“走”上国内城市餐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6:44:03
扎西的致富经:山坡上的“猪宝贝”
发布时间:2010-04-12 10:10:00     来源: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我家从2002年就开始养殖藏香猪,效益很好。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县里也大力支持,每头藏香猪平均效益在500元左右,一年收入6万元没啥问题。”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嘎旦村村民扎西一边驱赶着山坡上的“猪宝贝”,一边高兴地和我们聊起来。
扎西是工布江达镇嘎旦村重点藏香猪养殖专业户,2004年开始,看到藏香猪养殖的巨大的市场效益,他自发投资18万元修建了藏香猪养殖基地。当年存栏藏香猪189头,出栏23头,每头销售价700元,扣除每头400元成本,实际收入9200元。到现在,经过特色产业项目扶持,扎西家的藏香猪存栏已达到856头,年出栏藏香猪300余头,每头销售价850元,扣除每头成本400元,实际收入达到13.5万元。
工布江达县嘎旦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扎西养殖藏香猪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2年,在工布江达县委、政府和工布江达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扎西投入资金2.6万元带头开始在全村养殖藏香猪。起初,扎西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技术落后、没有科学的技术指导等问题。为提高养殖效益,保持藏香猪品种的纯度,他订阅了大量科技报刊,如饥似渴地学习。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畜牧业培训班,掌握了扎实的藏香猪养殖和防疫技术,为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扎西一家2005年养殖藏香猪盈利30000余元,2006年盈利45000元,2007年盈利60000元。
在养殖藏香猪的实践中,扎西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按照“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他特别注重对藏香猪“宝贝”的“保健”,平日里哪头猪有没有精神、是不是生病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对生病的猪他会立即实施救治。母猪产前7天,他还要在饲料中加入秘密配方,实施胚胎“保健”,提高母猪产崽率和猪仔成活率,同时也提高母猪产奶量。母猪产崽后,又给母猪吃抗生素,提高猪的免疫力。通过有效的“保健”措施,扎西养殖的仔猪平均成活率达到96%以上,比其它藏香猪养殖户仔猪成活率高2%,按照每头猪仔市场价80元计算,同比增收600元。目前,扎西共养殖藏香猪320余头,每年出栏100余头。
为了加强藏香猪品种保护力度,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07年工布江达县成立了藏香猪养殖协会。由于藏香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扎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协会当中。今年,扎西又投资扩大了养殖规模,从原来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三百余头,真正成为当地养殖规模最大的专业户。扎西说:“加入协会后,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科技养殖,怎样走优质、高效、特色、规模化的养殖发家之路。”
如今,工布江达县还有很多像扎西这样依靠养殖藏香猪致富的群众。今年该县又加大了藏香猪养殖扶持力度,有150户藏香猪养殖专业户得到了政府帮助,有350户群众开始养殖藏香猪。
稻城藏香猪开始“走”上国内城市餐桌
2009年07月20日 10:58:08来源:腾讯网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大中小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wzsj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小编调查:
加载中...

藏香猪

藏香猪端上餐桌
本报讯 (记者 陈建兵)作为传统的高原小型瘦肉品种猪,稻城藏香猪开始“走”上国内城市餐桌。记者近日在稻城县惠康公司看见,分割包装好的一件件藏香猪正装车发往上海、深圳等地,市场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一倍以上。稻城县东义片区各卡乡农户阿依告诉记者,去年他家9头藏香猪就卖了1万多元,养藏香猪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
·四川09高考手册
·四川美女时尚秀火热征集
藏香猪是青藏高原农牧民经过漫长时间驯化而来的高原小型瘦肉型品种,目前仅存于西藏、青海和我省甘孜地区。去年以来,稻城县将藏香猪养殖作为富民增收的一个基础产业来抓,通过畜牧技术、财政资金扶持等办法积极引导当地农牧民参与藏香猪养殖。还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扶持200户农民成为养殖大户,并带动广大农户参与,使藏香猪成为稻城的特色畜牧产业之一。
西藏:各级财政扶持 藏香猪走向规模化养殖
中国经济文化网 www.pway.cn   更新时间:2010-08-03

规模化养殖藏香猪,也大都采用放养的方式。(资料图片)
■林芝有5647人在养藏香猪,仅林芝地区藏香猪存栏量已达40多万头
■自治区各级财政在林芝投入藏香猪项目资金2200多万元
■成立藏香猪养殖协会走向规模化养殖
现在到拉萨或去林芝等地饭馆吃饭的客人,大都会点上一道藏香猪肉。作为自治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在藏香猪主要原产地之一的林芝,其烹饪方法已被列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藏香猪养殖正从百姓庭院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在松多青椒炒藏香猪肉120元一份
广东游客小柳和同伴自驾车7月31日到达了米拉山脚下的松多小镇。午餐时间到了,小柳一行在一家餐馆用餐,其中就点了一道青椒藏香猪肉,120元一份。“贵是贵点,但不品尝一下会后悔,品尝一下也只是有点心痛而已,哈哈。”小柳说,她品尝了藏香猪肉后,“感觉有点像野猪肉”。
自治区农科院副院长李宝海说,藏香猪脂肪含量很低,猪皮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高原之珍”,是我区群众的传统民族美食。由于藏香猪肉品不含任何抗菌药残,属绿色有机食品,藏香猪肉现在市场的价格每公斤高达60元。藏香猪不仅身材小,还耐寒冷,饲养方式又很粗放,深受农牧民喜爱。
随着藏香猪的“名气”越来越大,餐饮行业里的藏香猪菜品也水涨船高。导游彭小姐说,上个月几个游客在林芝一家饭馆吃午餐,有人提议尝一下藏香猪,但一听说500元一头的价格,就放弃了这个解馋的念头。“这说明,养藏香猪还是利润很高的。”彭导游说。
在林芝 藏香猪存栏达到40多万头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嘎旦村,村民扎西是该村的重点藏香猪养殖专业户。扎西说,2004年,他看到了藏香猪养殖“有钱赚”,凑了18万元修建了藏香猪养殖基地。当年存栏藏香猪189头,出栏23头,“当时每头卖700元,除去400元成本,每头可以赚300元左右。”扎西说,当年他养藏香猪就赚了9200元。现在,扎西家的藏香猪存栏已超过1000头,年出栏藏香猪300多头,每头卖900元左右,扣除每头成本450元,利润可达对半。
林芝地区农牧局局长王杰介绍,工布江达县的纯种藏香猪分布比较集中,并以错高乡为分布重点,因此将“工布江达错高藏香猪肉烹饪美食方法”作为“消费习俗类”列入了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项目。该县的措高乡结巴村,作为藏香猪的发源地和保护区,从2003年开始,在政府的扶持下,该村开始着手培育藏香猪养殖专业户。王杰说,截至目前,林芝地区藏香猪养殖规模已经达到40多万头的存栏量,年出栏藏香猪17.2万头,辐射带动项目3200户、15647人发展藏香猪产业,为群众增收1376万元。藏香猪已经成为林芝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品。
错高乡结巴村,只是林芝地区藏香猪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王杰说,林芝地区藏香猪养殖产业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先后经历了品种保护、扩繁、养殖发展3个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自治区各级财政在林芝地区共投入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林芝地区初步形成以工布江达县为中心,辐射林芝、米林、波密、察隅4县的藏香猪养殖格局,共计培育藏香猪养殖专业户1200多户,建成了6个藏香猪繁育基地。
产业化 成立藏香猪养殖协会
王杰介绍,自治区农牧厅在1993年就将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划定为藏香猪原种保护区。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通过实施本品种选育、淘汰劣质、发放保种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为林芝地区藏香猪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杰说,为切实发挥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使藏香猪养殖业由零散型养殖向规模型养殖转变,形成产业,拉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林芝地区结合实际,成立了藏香猪养殖协会,农牧民入会达到1200多户。通过成立协会,藏香猪养殖户与市场开始紧密相连,会员之间在信息、科技、市场和产品更新等方面互相交流,共同发展,更好地促进地区藏香猪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藏香猪养殖的过程中,林芝地区始终把科技推广服务作为促进藏香猪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实施科技承包、农牧民科技培训等,使藏香猪繁育与养殖、疫病防治等一大批实用技术在项目区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扶持藏香猪养殖专业户建设当中,林芝地区还探索出了一条资金滚动发展特色产业的经验:即在项目建设当年,将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全额拨付给各养殖专业户,项目建设完成后,由项目管理部门在年底向专业户回收50%的项目扶持资金,下一年,该养殖户如仍有实施该项目的条件和积极性,则将上年回收的资金再返还给该户;如该户没有实施该项目的条件和积极性,则将国家对该户投入的所有项目扶持资金全部回收,并将回收的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扶持其他具有发展条件的养殖户。为保证这一管理办法能够落到实处,在项目建设前期,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与各养殖户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书》。这一做法,不仅避免了国家项目建设资金的浪费,还有力地推进了项目的持续发展。(据《西藏商报》报道 江舒)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