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字仲尼什么意思: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4:15:23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主   题】地图的基本要素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本课既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理解、运用各类地图必备的前提,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在地图上判别方向、量算距离和识记地图上的常见图例,是本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熟练把握。

本课是在学习地球知识基础上安排的,同学们对经纬网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经纬网地图的学习难度可以有所降低。同时,本课又为下一步学习海陆分布,阅读气候图、人口分布图、世界政区地图创造了条件,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会在地图上辨方向;识别一些地图上常用图例。

    2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使用地图等实践活动,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3、初步学会联系生活学习地理,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

【评价设计】

    1、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开始,鸭妈妈很热心的给了它一幅德州新湖的地图(用幻灯片出示德州新湖地图)等问题引入课题,使学生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会在地图上辨方向;识别一些地图上常用图例。

    2、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发展,小朋友的帮助小蝌蚪的游泳,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计算、比较以及查找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实现故事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生活学习地理,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小蝌蚪找妈妈》

新课讲授(故事情节略)

(一)地图上的方向:

出示有指向标的德州新湖地图:有的学生可能不假思索的说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时老师先不着急下结论。

小组讨论:地图上的方向有哪些表示的形式?怎样判定?

最后得出结论: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即:①指向标地图  ②经纬网地图③一般地图延伸:怎样在野外辨方向呢?

比如用罗盘(指南针)等仪器,晴朗的白天利用太阳,晚上根据北极星判断方向。

(二)比例尺:

    怎样知道小蝌蚪离妈妈还有多远呢?同学们自然而然想到使用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是1:5000)。

分组计算:5000×11=55000厘米=550米

总结: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表示方法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

    小练习:完成下表。

形 式

示    例

 

1:600000(或1/6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千米

 

 

此处注意的问题有:

①在比较比例尺大小时,首先化成同一形式(一般为数字式)。如0     5千米首先变 成1:500000(1:500000>1:5000000)。计算比例尺时前后单位要统一,由千米换算成厘米,要在数字后面加上五个零。

②比较两幅图的比例尺,比如山东省地图和德州地图:

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内容详细,表示的实地范围小;

反之,比例尺小的表示内容简略,表示的实地范围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拿出事先准备的七寸照片,一张为某同学的单人照,另一张为他的全家福。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大小一目了然。

(三)图例和注记:

出示带有图例的幻灯片,学习识记。桥梁的图例就是,还有铁路、 山峰等。

总结: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山川河流、道路等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国家、城市、河流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课堂小结

    最后,富有爱心的同学们帮助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体会到学会读图用图的重要性。 学习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地图上有什么内容,正确判定地图上的方向可以帮我们正确判定方向,不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学会使用比例尺则可以进行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计算 。这些都对以后阅读各种地图,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大有帮助。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