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召和木木前男友:从“天地国亲师位”的排序看传统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4:20:07
从“天地国亲师位”的排序看传统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文/喻德武
  许多农村家庭至今还保持着贴家神的习俗(现在这种现象似乎渐趋式微),所谓家神,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即在堂屋正对大门的墙壁中央贴一副字:天地国亲师位。这六个字可谓堂堂正正,深入人心,渗透到家庭每个成员的文化意识中,虽然只是小小的几个字,却也反映出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这六个字缝中而写,泾渭分明而又相互关联,象征着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和主体生命。六个字的两边还有两行小字,左边是“东厨司命”,右边是“X氏宗族”,以我浅见,“东厨司令”反映出中国农耕社会的“民以食为天”的意识;“X氏宗族”则反映了中国宗法制度和家族血缘关系的深刻关联。而看“天地国亲师位”左右两边八个字的上下位置排序,并不是平衡对称的,一般来说,右边的“X氏宗族”要比“东厨司命”矮半个文字,这可能反映出氏族要靠粮食来养育和维系,而“在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里,家族不得不对粮食充满敬畏。
  当然,从“天、地、国、亲、师、位”六个字的上下排序,才真正的体现出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传统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往往也出自于这个核心思想,当然,这不仅仅是儒家。天,有“上天、苍天”之意,再引申下,无非是“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所以这天就注定了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天”诞生了一切,给予了一切,它委托“天子”来管辖众人,所以,我们必须对“天”五体投地的膜拜;有了天,才有地,无边的大地与厚土,这才是真正的可以触摸的“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有了王的属地,才能生长庄稼,臣民才能繁衍生息,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天下,所以,为什么那些君王往往为了寸土去你死我活,让百姓流血飘橹;显然,国家被地或“天下”包含了,所以亡国与亡天下的含义不同,天下亡了,“国”也就不存在了,借用时髦的现代术语,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工具,那就以此为准吧;国家再往下推(不按照地域),就是氏族的血缘关系,那只有“亲”了,亲缘氏族文化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和地理(宗法制度、自然经济等)产物,并以此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应关系。紧随“亲”字之后,是“师”字,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喊老师一般称呼为“先生”,“先生”这个词,并不是现在所谓的“先生”“小姐”之意,而是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代名词;排在最后面的,就是“位”字,根据先人的解释,就是“我”的意思,而且这个“位”字写在最下面,与“师”字的距离尽量拉大,要表明“我”的谦虚与礼貌。而这六个字刚好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的顺序刚好相反,但其实质思想却是一致的。可以说,这六个字隐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已经融化到普通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
  在“天地国亲师位”的排序中,把“位”排在最后,正是中国人注重集体意识和氏族血缘关系的反映,“个人”往往无足轻重。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念积极的一面是注重社会的和谐、规范和秩序,但往往使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发挥甚至使人性扭曲。而西方人(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往往从个性自由出发,重视人的自身价值,肯定人,肯定人性,讲究人权。而这,正是中国文化所缺乏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可见一斑啊。
  而现在的新式建筑,基本上是没有贴家神的位置。不仅建筑的格局有了新变化,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的根部也正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时代,其实,都在不断的启蒙、演进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