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意懒造句:良心与白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6:49:41

         

当官是为民着想?还是为权为上级着想?这两者是一致的吗?不一致该怎么办呢?

外部势力侵入时,我们把投靠侵略势力的人叫“汉奸”——就是汉族人(泛指中华民族)里面的奸细。因为他们不为老百姓着想,是替给他们钱的人或当时的政权着想。

我想,我们应该把那些从老百姓里面提拔上去,却不为老百姓着想,只替自己和权势着想的贪官们叫做“民奸”——即老百姓里面的奸细。

可是有的人,那怕是我们认为的明智的政治家们,还把为上级(权势)着想和为民着想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为上级(领导)着想就是为民着想。当两者冲突时,他们就把生他养他的“民们”抛弃了。个别有良心的官,当他明白自己的做法伤害了老百姓时,才痛彻心扉地幡然悔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就是这样一个有点良心的人。

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招致很多骂名。有一次,他和一个仆人相伴,微服回乡。

晚上,他们住在一个老婆婆家里。第二天早上,老婆婆一边用木勺搅拌盆中的泔水,一边喊:“拗相公,来!”两头猪一溜烟冲过来吃食。然后,老婆婆给鸡喂食,又喊:“王安石,来!”一群鸡跑了过来。

王安石满脸的疑惑与不快。

老婆婆说:“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当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诨名。我恨他,所以以其名唤畜生。”王安石容颜大变,忙问究竟。老婆婆说:“我是一个寡妇,已经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个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却要我们出这样那样的赋税钱;出了钱,差役还是一样不少。我辛辛苦苦种的桑、麻,全都交给了官府;我辛辛苦苦养猪、鸡,自己却吃不上一块肉。说实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了王安石,我立即把他烹了,以解心头之恨。”

据说,听完老婆婆的一番话,王安石当下须发皆白。

上面的故事也许是假的,可是我但愿它是真的。因为这个故事毕竟希望“官们”多少还有点良心。这种有良心的官还有海瑞、彭德怀、焦裕禄、孔繁森等等。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对大学研究生们的演讲中有这么两段话:

 

“过去日本人侵犯我们,我们出了很多汉奸。如果将来日本人侵犯我们,还会不会有汉奸?谁将是未来中国的汉奸?在座的诸位很大一部分都将是。因为你们嘲笑爱国者,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 “谁现在就是汉奸?北大清华的学生,因为用他们学习的知识帮外国人开拓市场,打败我们中国的企业。”

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汉奸有三个特点:为强权效力、告密、奴役同胞。发达国家的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

郑强、郑渊洁的话其实是说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为权势服务,而不是为百姓服务的“汉奸”、“民奸”。

因为为权势服务不一定是正确的;当入侵者成为掌权者时,为权势服务必然就是当汉奸;当掌权者已经走向人民的方面时,为权势服务必然就是当“民奸”!所以,郑强、郑渊洁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年“困难时期”死了那么多人、文革中那么多人含冤受屈,又有谁为此“须发皆白”?!

目前中国的“拆迁惨案”、“城管执法惨案”层出不穷,为了市容好看可以逼死养活自己的小老百姓!!在这些惨案发生之后,又有几个“官”会“当下须发皆白”!!

佘祥林、陈作海无辜被判死刑,那些始作俑者又有谁“须发皆白”!!

……

现在发明了染发剂,也许有些有良心的“须发皆白”的官已经染黑了头发。

我但愿看到越来越多的白发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