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胡志明飞机多久:食物组合与消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2:51:02

主持人:卞华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有位台湾医师在书中写道:“酸与淀粉是不当的组合,因为所有的酸均会破坏淀粉酶,因此在酸性物质存在下,淀粉类的分解会受到阻碍。这种酸包括果酸、醋酸,均会导致淀粉酶在胃中停留而发酵及腐败。酸味水果与甜味水果,不宜合用;五谷、面包、马铃薯等淀粉类,也不要与水果合用。”这种说法有点想当然,来源在于:1、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宜pH值是6.6~6.8,基本接近中性时;2、唾液淀粉酶遇到胃酸时会被灭活,从而失去消化功能。但是以上只考虑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没有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
1、唾液淀粉酶只是唾液的一种成分,唾液中水分占99%,通常每天的分泌量为800~1500毫升,受食物的刺激不同分泌量可增加。唾液的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冲淡、中和食物,使其pH值保持在6.0~7.0。因此,在吃酸性食物时,唾液可起到及时的中和作用,从而保证唾液淀粉酶的工作环境的稳定。而且水果本身的酸味并不显著,如果合用其它食物如五谷等,其酸味更为降低,远不至于影响淀粉的消化。酸味水果与甜味水果合用,本来就有中和作用,更不必担心其消化了,更重要的是,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使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麦芽寡糖和糊精,而水果中多含果糖、葡萄糖等单双糖,还不需要唾液淀粉酶来进行消化工作,何来酸味水果与甜味水果不宜合用之说。2、由于胃里没有消化淀粉的酶,唾液淀粉酶可消化的淀粉约在15%左右。因此,即使吃了很酸的食物,唾液淀粉酶完全没有作用,其所占的消化功能也不至于造成人体的消化不良。3、假设酸性食物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也只可能在进入胃之前作用,因为几乎还没有食物的酸性比胃酸的酸性更强。胃液的酸性(pH值)约为1.5,而醋的酸性约为3.0,橙汁4.0,咖啡5.0。4、淀粉最主要的消化位置是在小肠,而这时食物的酸性大小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胰腺分泌的大量淀粉酶,活性更强,在混合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的15~30分钟内,几乎所有的淀粉都被彻底水解。
由此可见,仅因食物的味道而简单的推断不能合用是不科学,也是不明智的。不但对我们合理利用食物造成障碍,而且还以貌似科学的说法来误导大家,比较的可恨!
第二种不当组合:蛋白质与淀粉的组合。唾液分泌淀粉酶,进入强酸环境会遭到破坏。相对地,蛋白质的消化却需在极酸的环境中进行,所以蛋白质与淀粉的配合是酿成许多胃肠道病的诱因,例如米食、面食,再配以鱼、肉、豆制品或坚果种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这种说法极为荒唐!或者说连最基本的消化知识都没有掌握到,而且严重违背了我们的生活常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中国式饮食,还是美国式饮食,或者地中海饮食模式,虽然在某些食物的品种和量上有些差别,但主食+肉食+蔬菜水果的基本饮食模式都是不变的。而主食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淀粉,即糖类能量,肉类则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淀粉不能搭配蛋白质,那就是说要么只吃饭,加蔬菜水果,要么就是吃肉,这种饮食方法不是更糟糕吗?而且大米除淀粉外,还有约8%的蛋白质该如何处理呢?大豆中含有约30%的蛋白质,35%左右的淀粉,该怎么吃呢?
食物在从进入人口腔就开始有了消化存在,但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类(淀粉等)、脂肪的消化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就不存在消化淀粉时影响蛋白质的消化,或者消化蛋白质时降低了淀粉的消化率。食物进入口腔开始,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就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部分消化,而这时没有蛋白质的消化出现,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当食物还没完全被胃酸混合时,唾液淀粉酶仍可继续消化淀粉,最后唾液淀粉酶在胃酸酸性环境下失活,停止消化淀粉,此过程约可消化15%的淀粉。此时,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激活,开始消化蛋白质,而不再进行淀粉的消化。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肠内的胰液、肠液等中和胃酸,再由胰脏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分别对蛋白质、淀粉进行消化。
人体的消化器官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确的加工机器,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量等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和消化酶,以最大限度的消化食物。如果仅因为“杂食”就认为会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