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卡拉乔洛的电影:历史上真实的火葬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0:27:31

历史上真实的火葬是什么样的?



曾经禁止几百年:历史上真实的火葬。火葬是指以火化的方式将遗体分解为骨灰和烟气的葬式。火葬,距今已大约有4000-5000年的历史,在中国甘肃临洮县寺洼山的史前遗址中,发现的盛有人类骨灰的灰色大陶罐,说明我国的火葬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

曾经禁止几百年:历史上真实的火葬

火葬是指以火化的方式将遗体分解为骨灰和烟气的葬式。火葬,距今已大约有4000-5000年的历史,在中国甘肃临洮县寺洼山的史前遗址中,发现的盛有人类骨灰的灰色大陶罐,说明我国的火葬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希腊和印度,也已开始实行火葬,以后逐步流传,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火葬,但到公元一、二世纪基督教盛行以后,土葬占了统治地位,直到17世纪文艺复兴,火葬才又开始萌芽。19世纪欧洲各国开始了火葬运动。1874年英国成立了火葬协会同盟,1884年制订了火葬法,在全英推行火葬。

在古代,能够推行火葬,原因之一是古代各国战事频繁,官战死在异国他乡者甚多,为了使死者回国安魂,遂决定将死者烧掉,而后将骨灰运回本国再举行一定的葬礼。后来逐渐演变为是对爱国捐躯的一种褒扬,是男子勇敢和军队顽强的象征。有的宗教把火葬看作对死者灵魂的净化,认为只有火烧尸体才能使死者脱俗超尘,进入神的世界。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文明治丧和丧葬改革的角度出发,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火葬,使火葬成为目前仅次于土葬的一种主要丧葬形式。

从我国的火葬史来看,尽管实行较早,但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在唐宋时期,曾经兴起过火葬的热潮,当时风行江南各省。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官府以火葬"惨忍"为名禁止实行火葬,使许多地方的火葬几乎绝迹。

目前,国家为推进丧葬改革,正大力倡导火化,一个以节约土地造福后代为目标的火葬潮流正在形成。从世界各国火葬的状况看,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焚烧不留骨灰

在亚洲一些信教的地区和民族常采用这一葬法。他们认为火是神圣、净洁的象征,尸体在火中熔化,可以使死者在火中洗刷生前的污点,使灵魂得到升华,带着人间美好的精神进入另一个世界,方法是直接将尸体架在柴堆中焚烧,焚烧前后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待烟消灰尽,葬仪亦告结束。

2.焚烧收殓骨灰

此种葬法在世界上实行火葬的地区比较普遍。燃烧后的骨灰被当作死者的象征和圣洁之物,殓藏起来以作纪念。这种葬法,有的是将尸体置于柴草中,在柴草中倒上油料助燃,如中国的西藏是往柴草中添加酥油。其他地区是往柴草中浇柴煤油,汽油之类。随着科技进步和丧葬文化的发展,如今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城镇都实行了机械火化,不但提高了火化速度,而且增强了火化的文明程度。其方法是将尸体置入特制的火化炉,添加助燃剂后进行焚烧。装殓骨灰的盛具,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采用木制、石制、金属制、瓷制、陶制的骨灰盒,个别的也有采用其他形式骨灰盒的,采用何种骨灰盒 ,主要取决于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

3.复葬式

就是将燃烧的死者骨灰,通过一定的仪式再进行安葬。一般说来,将骨灰收殓后置放在家中或骨灰堂里以作纪念,也就完成了对死者的安葬。但也有一些地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对骨灰复葬的习俗,如中国西藏一些地区将盛殓后的骨灰埋在家中楼下或埋在山顶,净地,有的将骨灰埋入事先修好的坟墓;还有的将骨灰撒入山巅和原野、江河与湖海。

从几千年来的火葬发展史来看,中间虽曾出现过衰退时期,也曾发生过争仪,但就火葬的特性来说,火葬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地区所采用。火葬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卫生和节省,它可以杀死各种细菌,有效地防止因尸腐或传染病死者可能带来的疾病,节省大量土地和资财,实行火葬对于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幸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