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儿的微博:《论语》日知录之六--“学而时习之”真是一种痛苦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5:49:54

     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一般理解是“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去温习它,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但近些年来,有人对“学习是快乐”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何来愉悦之有?”

      我不能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但也不想认同它。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将这里的“学”和“习”看成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学习”之意的话,孔子讲这句话的原意,很可能与我们站在自己立场上所做的解释有一定的出入。

      从表面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就是讲学习带给人的快乐吗?但这句话中暗含了一个“亦”字,也就是“也”的意思。“亦”字的存在说明一个问题:孔子很可能是将学习这种人生快乐方式与其它的快乐方式加以比较,才会引出这个“亦”字的。

      那么,孔子提出的学习这种人生快乐方式所针对的快乐方式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在孔子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恐怕不象今人那样易于肯定“学习”这种生活方式,而更可能会肯定养家糊口之类的生活方式。孔子很可能被当时的某些人认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游手好闲者。

      也许就在有人提出后一种看法时,孔子才回答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人自有他人的乐趣,我也有自己的乐趣呀。别人认为匆忙的奔走是乐趣,挥汗如雨的劳动是正途,或剑拔弩张的奋斗才是欣慰等等。这自然没什么错。可我喜欢的是读点闲书,读几本自己喜欢的小册子,也同样没有错呀。

      孔子还讲过:“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用杨伯峻的话解释就是:“耕田,也常常饿着肚皮;学习,常常得到俸禄。”

      在孔子眼里,读书也是工作,也不是不能糊口,而且还是一种挺有乐趣的思想活计。“学而时习之”——与圣人先贤的思想对话不是比那些专事于升官发财之类的工作更轻松、更有意义些吗?

      怎么能轻易断言“学而时习之”是一种痛苦呢?

      更确切地说,对有些人来说,“学而时习之”是一种痛苦;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学而时习之”就是莫大的快乐。

      还是让我们各得其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