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纯和莫雨图片:《论语》日知录之八--“造反有理”与“入则孝,出则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45:57

十年前,最初接触韩国学生时有些惊奇。他们在路上遇到我,都要驻足鞠躬。这是我在中国学生那里不曾享受过的礼遇。过去碰见学生,彼此顶多打个招呼。近些年来,许多学生连这个也招呼省略了。韩国学生此举,弄得我反倒有些慌乱起来。同韩国人更熟悉后,发现他们彼此以兄弟姐妹相称。年龄偏大一些的男生则被称为叔叔。

 

有一天,我忽然感到:这岂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吗?只是当我们自己对它失去记忆后,从那些受到中国文化深厚影响的民族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我们今天自己真实的面目。

 

孔子要求弟子们做到“入则孝,出则悌”。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居家时要孝顺长辈,走向社会时则应象尊敬兄长一样地去尊敬他人。孔子的这类语录表面上很平淡,但如果我们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立刻体会到它的深刻。也许人们会将其视为很寻常的礼节,但它所反映出的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问题。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他人尊敬与否。一位美国人告诉我:某些美国人确对中国人持有偏见,但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比如说,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身上就缺乏一种对他人的尊敬感。倒不是说他们不尊重外国人,就是在中国人中间,也很少相互尊重。

 

今天,你走在大街上,难免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烦心事。人们寒暄时故意大声吼叫,做生意的与顾客争吵不休等等。我见过一个小贩,明明用劣质水果骗人,却非要拎着那个女大学生的脖子,强卖给人家;我认识一个美国小伙子几乎跟一个出租车司机动起手来。我告诉他:那个司机习惯于大声说话,“不!”美国小伙子固执地说,“他想和我打架,因为他在对我吼叫。”

 

究竟从什么时候起,以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从我们抛弃孔老夫子的学说那天起。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孔子只是一个迂腐的家伙,几千年来教会我们的,不过是些假道学或干脆是些“吃人”的东西——教我们低眉顺眼,忍辱负重,把人的自由权利完全剥夺掉了。

 

孔子带给中国文化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毫无疑问,孔子给中国文化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规则:所有人都不得不遵守这些规则。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交通警在指挥行路人——到底是行人都礼貌谦让、有秩序的行路效率高呢,还是大家在争抢挤撞之中的行路效率高呢?

 

可是,如果路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叫喊着“造反有理”,非要交通警下岗不可,并要求所有行人随心所欲,各行其道——原本井井有条的生活不变成一团糟才怪呢!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今天的中国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实际上,更多的人是用这句话来掩盖自己目无法纪、肆无忌惮的真实内心。最近,季羡林先生发表了一些学术见解,有的看法是可以商榷的。但在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却有一些不和谐的谩骂之声:

 

既要将对方的观点骂得狗血喷头,同时还声称要捍卫对方对话的权利,并把这位学术权威贬成“满嘴昏话的老糊涂虫”。

 

我个人觉得,或许这位权威的观点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的全部学术成果。如果我们知道季羡林先生在梵语、巴利语及吐火罗文化领域内的成就和贡献的话,就不会轻易以“真理”之名,来否定这位名家。联想到近些年来的某些“见谁灭谁”的风气,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里不是特指,而是在讲普遍现象):许多人打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旗号,其实,他根本不爱其“师”,否则,他就不会如此痛斥其“师”了;同时,他很可能也不会真的热爱“真理”,因为他很少认真地在“真理”与其“师”的语言之间辨析一番。如果他能够冷静地思考、剖析的话,就既会看到“真理”的真相,也会看到其“师”观点中所包含的合理的,以及不合理的双重因素,就不会出口不逊,伤人情感了。

 

同时,那些反对否定季羡林先生的人士最好也不要任意扣帽子、打棍子。因为,假使你的观点真的是正确的话,你所采取的言说方式也是不尊重他人的;因为扣帽子、打棍子与反扣帽子、反打棍子,都是来源于文革的伪劣遗产。

 

孔子“入则孝,出则悌”等学说,看似在提倡君子之风、反对粗野鄙俗的类似烦琐的文化仪式,实则在建立一种人与人间的尊重关系。孔子在“入则孝,出则悌”后面继续论述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礼”为“仁”所用。这是孔子倡导“入则孝,出则悌”的最终目的。

 

我们不是在以古薄今。孔子倡导“入则孝,出则悌”,本身就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正因为这样,孔子才要匡正习俗,重新建构社会秩序。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今天出现的种种不良弊端,如果真能促使我们反思,并加以更正的话,也未始不能成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