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贞德暴击队:春分(阳历3月21日左右)食疗养生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9:15:15

时令物语  

  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久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阳历3月21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为春季的中分点。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节气中三候为: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龟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15℃,华南南部多为15~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0℃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的低温阴雨

春分养生经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平衡保健理论研究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将会有益于我们人类健康。  

  另外,春分对人体而言,重要意义仅次于夏至、冬至,对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

  春分之日,天地间阴阳交合,春气调和,万物新生。人们可以晚点睡,早些起,多去庭院散步,使情绪舒畅,赏心怡情,才能与“春生”之机相适应,符合春季保养“生机”的道理。春天高血压病多发,也容易产生眩晕、失眠等症。在此时节,人们应“春捂秋冻”为养生原则,不可骤去衣服,应适当保暖,使人体在活动后稍有微汗,以开泄皮肤,使阳气能外泄,气机畅达。这段时间也是精神病的好发时间,所以调摄情志也很重要。

  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食疗要点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人们保健养生也应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时节适宜的膳食有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有补虚掼、降血压、凉血止血的功效。当然还要根据每个人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饮食。

春分进补食疗方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25克,大枣15枚,白莲肉(去心)50克,粳米50~80克。

  制作: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去渣后将药汁与去核之大枣、莲肉、粳米伺人沙锅,再加水适量,慢熬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

  应用:气血亏虚、脾虚失运所致的神疲气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动则喘促、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月经先期、质稀色淡、气坠腹痛等。  

  山药莲子汤  

  原料:淮山药30克,莲子35克,薏苡仁3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莲子去皮去芯,与淮山药、薏苡仁一起洗干净,共入沙罐中,加水量,以文火煮至熟烂,放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应用: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两足浮肿,以及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尽等。

  红枣炖兔肉  

  原料:红枣50克,鲜兔肉2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选色红、个大、肉质厚实的红枣,洗干净备用,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与红枣一起放瓦锅内,加水炖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补血强身。  

  应用:脾气亏虚、阴血不足所致的形体瘦弱、不思饮食、口淡无味、食后饱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以及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而属气虚血亏者。

  猪肝枸杞鸡蛋汤

  原料:鲜猪肝150克,枸杞子20克,鸡蛋1个,生姜、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肝洗净,切成片;枸杞子、生姜分别洗干净,姜切碎备用。将锅内水烧开,放入少量姜、精盐,先煮枸杞子,约10分钟后,下入猪肝片,待水再开时,放人搅散的鸡蛋,调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头痛、眼花干涩、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迎风流泪,以及夜盲症、贫血而属肝血虚者。

  炖蜜川贝  

  原料:_蜂蜜20克,川贝母lO克。  

  制作:将川贝放于蜂蜜中,隔水蒸炖服食。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久咳不止、干咳痰少而质地粘稠、咽喉干燥,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而属阴虚有痰者。

  白烧鳝鱼

  原料: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人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虚损、止便血。

  应用:对于产后虚赢、痔疮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人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人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壮筋骨、降血压。  

  应用:药食合用,有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大蒜烧茄子

  原料:大蒜25克,茄子500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制作: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瓣备用。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黄色时,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焖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合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凉血止血。消肿定痛。

  应用: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紫斑等病症。

常见病春分调治法  

  春分前后是草术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另外春天也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儿童好发腮腺炎、水痘、猩红热和风疹等。在做好室内通风的同时,要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以防感染传染病。本节我们为大家介绍下面几种常见病的调治方法:

失眠  

  春天由于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正常人的情绪波动较快。春天除了能让人犯困以外,也能让人失眠。

  金针菜汤

  用料:金针菜3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金针菜加水煎30分钟,去渣,加入冰糖稍煮令溶,睡前l小时服下。

  功效:清热、安神

  话应症:失眠。

  灯心竹叶茶

  用料:灯心草、鲜竹叶各60克。

  制用法:将上2味洗净,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效:安神定志、清心镇惊。

  适应症:心胆气虚型失眠、症见心慌不寐、寐易惊醒、胆怯惊恐、多梦等。

  桑椹子茶

  用料:桑椹子15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上2味捣碎,放人杯内,用拂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

  功效:滋补肾阴、清心降火。

  适应症:心肾不交型失眠,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心悸。

  酸枣仁茶

  用料:酸枣仁9-15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酸枣仁捣碎,水煎取汁,调入白糖,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效:补肝益胆、宁心安神。

  适应症:心胆气虚型失眠。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山楂银菊茶  

  用料:山楂、银花、菊花各5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前3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糖,代茶饮用,每日1剂。2岁以下小儿药量酌减。  

  功效: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适应症:猩红热初发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痛红肿、遍身酸痛,似及痧点隐约可见,或初见痧疹等。

  银花生地绿豆汤

  用料:银花、生地黄各20克,绿豆3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银花、生地加水煎汤,去渣,再入洗净的绿豆煮汤,熟后调入白糖即成。每日l剂,2-3次分服。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猩红热恢复期,症见丹痧布齐后1-2日,皮肤开始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尚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干咳、食欲不振等。

  枇杷叶汤

  用料:鲜枇杷叶15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枇杷叶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沸15-20分钟,弃枇杷叶,调入白糖即成。每日l剂,连服3日。

  功效:清热止咳、降气化痰、和胃止呕。

  适应症:预防猩红热。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有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少;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

  丹参散

  用料:丹参150克。

  制用法:将丹参研为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黄酒送服。

  功效:活血祛淤、调经止痛。

  适应症:血淤型月经后期。

  艾叶香附茶

  用料:艾叶9克,醋香附15克,淡干姜6克。

  制用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调经。

  适应症:虚寒型月经后期。

  芹菜益母煮鸡蛋

  用料:芹菜250克,益母草50克,鸡蛋1只,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芹菜、益母草洗净切碎,鸡蛋洗净,共置锅内,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人锅煮10分钟,调味,吃蛋喝汤,每日1剂。

  功效:平肝祛风、养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季花汤

  用料:月季花15克,红糖100克,甜酒2匙。  

  制用法:将月季花加水煎汤,去渣,调入红糖、甜酒服用。每日l剂。

  功效:活血、养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先后不定期。

过敏性紫癜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因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及间质血管而导致肾脏损害,出现浮肿、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等表现。这种肾脏病也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本病常见于儿童与青少年。  

  芝麻桑叶散  

  用料:黑芝麻500克,干桑叶200克。

  制用法:将上2味研为细末,每次服20克,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益肝肾、祛风散热。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藕节大枣茶

  用料:白藕节、大枣各50克。

  制用法:将上2味洗净,加水煎汤,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南瓜蒂散

  用料:南瓜蒂2个。

  制用法:将南瓜蒂洗净,置瓦上焙干,研为细末,以温开水送服,每日1-剂。

  功效:利水消痈、解毒杀虫。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苦瓜皮汤

  用料:苦瓜皮30克,红糖20克。

  制用法:将苦瓜皮洗净,加水煎汤,调入红糖,1次服下,每日1-2剂。

  功效:补脾固肾、驱风活血。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

  黑豆衣小麦汤

  用料:黑豆衣、浮小麦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调中下气、除热止汗。

  适应症:体虚盗汗、自汗、热病后虚汗。、

  黑豆炖塘虱鱼

  用料:塘虱鱼2条,黑豆6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塘虱鱼去鳃及内脏,洗净,黑豆洗净,共置锅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每日或隔日l剂。

  功效:补虚、养血、敛汗。  

  适应症:盗汗、自汗、贫血等。

  制用法:将豆豉炒香,候冷,浸入米酒,密封贮存,3~5日即成。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时令果蔬谷排行榜

  菠菜  

  菠菜为藜科草本植物菠菜的全草或茎叶,其茎叶绿色,戟形或卵形,叶柄较长。因它的根是圆锥形,红色,似鹦鹉嘴,所以古人称之为鹦鹉菜。菠菜光滑柔嫩,主根粗长呈赤色,茎中空柔脆,叶柄长而肉质,叶椭圆或箭形,绿腻柔厚。菠菜原产波斯,唐初传到我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冬、春两季采收,去须根,洗净用。古代阿拉伯人也称它为“蔬菜之王”,我国民间有句俗话说:菠菜豆腐虽贱,山珍海味不换。

  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因其维生素含量丰富,被誉为“维生素宝库”,糖尿病、高血压、便秘者更宜食用。  

  黄豆  

  黄豆为豆科草本植物大豆的黄色种子。我国是世界上大豆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又是制作豆制品的首创国家,现在除了高寒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秋季收割成熟的果荚,去壳晒干备用。  

  黄豆能宽中导滞、健脾利水:解毒消肿。适用于脾虚气弱、疳积泻痢、腹胀羸瘦,或贫血、营养不良、湿痹拘挛,或水肿小便不利、妊娠中毒、食物中毒、疮痈肿毒、肺痈(肺脓疡)等症。

  黄豆所含蛋白质高达40%,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瘦猪肉2倍、鸡蛋3倍、牛奶12倍,营养价值颇高,有“植物肉”、“绿色乳牛”之誉。所含脂肪为大米14倍,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黄豆还含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大豆皂甙、大豆黄酮甙、丁香酸,以及钙、磷、铁、钾、钠等成分。  

  黄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很多种豆制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

  梅子

  梅子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梅未成熟时呈青色,又称青梅。浸酒,称青梅酒,可治疗胃炎、呕吐、腹痛、风湿病、关节痛,还可预防中暑等。青梅经过烟火熏烤,皮呈深褐色,名乌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能治疗许多疾病。如酸涩收敛,治久咳伤肺、肺气浮散而干咳久难愈之症;生津止渴,治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出现之口渴;驱蛔、止呕、止痛,治疗因虫所致的呕吐、腹痛;利胆排石,治胆结石、胆囊炎的疼痛;补益开胃,能生津液,帮助消化吸收。梅味酸性温,多食损齿,生痰助热。所以,感冒、胃酸过多、小儿发疹症等宜忌之。

  香椿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头等。它颜色碧绿,鲜嫩清脆,具有独特的香味,是深受人们青睐的春季佳蔬。

  香椿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有香椿煎鸡蛋、香椿炒肉片、香椿拌豆腐等。将香椿芽洗净,加盐捣碎,再加点辣椒、香油,味鲜香辣。用稍腌过的香椿芽裹鸡蛋面糊油炸,蘸花椒盐食用,味胜海鲜。将香椿芽和大蒜一起捣成稀糊状,加上适量油盐酱醋和凉开水,做成香椿蒜汁,用来拌面吃,也很有风味。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香椿芽以谷雨前为佳,应吃早、吃鲜、吃嫩,谷雨后,其纤维老化,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香椿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家常菜,而且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按照中医理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

  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春分起居宜忌

  春天里来百花开,正是人们出门踏青的大好时光。脚踏青青草地,沐浴和煦阳光,阵阵花香袭人,让人心旷神怡。  

  按照八卦记时法,春分节气正处于八卦中的大壮卦。卦象为,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乾为天,所以称作雷天大壮。由卦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为四叩立阴,说明阳气已十分强壮。此时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已长得强壮起来,包括细菌在这一时节也繁殖得很快。所以这时流行性传染病很多。又由于卦中还存有两个阴爻,所以天气还会有变冷的现象。春分交节的这几天,温度与湿度往往相差很大,天气上会有剧烈的变化,体弱韵人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这段时节中春暖日和,当游园踏青;以畅生气,不可久坐,以生抑郁。

  在春分时节,暖湿气流活跃,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阴雨天气较多。将居室安排得舒适而有序,对身心的健康也很有益处。比如将客厅布置得温和舒畅,同室外的阴雨天气形成反差,又同风和日丽的天气相和谐;将卧室布置得温馨适意,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4-16。C之间,会给人一种温柔静谧的感觉;将书房布置得明亮温和,空气清新,但又不湿气太重;饭厅注重色彩搭配,会唤起人的食欲;将阳台布置成一个“小花园”,鲜花绚丽,清香四溢,空气清新,悦人心目,这种营造出来的小气候既可以助人解除疲劳,又能使人心安神怡。

  环境卫生不仅仅指室内卫生,也包括室外的卫生,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一定要把不起眼的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清扫干净,可以经常喷洒一些杀虫剂杀死病菌;居室里保持干净和空气流通,餐具茶具天天洗,餐前最好是用开水将碗筷冲洗一下。厨房、卫生间的异味要排除掉,减少空气污染。另外,调节好温湿度,室内摆放物品注意温湿度的调配。

  春分时节起居要有规律,定时睡眠,定量用餐,以达阴阳互补,可以逐渐开始晨练,最好的方法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当然,还要顺应节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保持心情愉快,特别要防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