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咕哒子x伯爵本子:“面之所向,行之所达”是谓“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2:16:23

“面之所向,行之所达”谓之道

偶然,不爱电视的我在出差的旅馆中看见了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世民的一席说文解字,令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后的几天,心里念念不忘这个平时看来普普通通,实际却蕴含人生哲学的“道”。一些思想在我心里盘旋,回荡,今天整理一下,与君共勉。

道是什么?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道路吗?如此理解,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道的概念,实际上包罗万象,有一则小故事: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

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

庄子说:“在蝼蚁之中。”

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

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

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

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

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

庄子说:“在屎尿里。”

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若有所悟。

道德经中记录,老子的回答:“道,可道,非常道。”越发玄妙了,无法说,不能说,说了,就不是道了!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赵世民教授告诉我们,仅从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研究发现,先老子之数千年,我们的先人在造字之时,已经用“形”将一个涵盖天地的大“道”表达,提出了朴素哲学的基本命题。“道”,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原形里,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原形是行、走的意思,下面的原形是是头、面的意思。因形释义,“道”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延伸到无限远方的脚下的路。简而言之:“面之所向,行之所达”。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突然让我开悟。什么是道,道就是我们自己“面”向的方向,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最终走到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理想、向往和追求。再回首,原来庄子、老子并不是故弄玄虚,他们早已大彻大悟,只是没有表达出来,或者弟子们不能领悟而已。

人生百态,各有各的造化,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追求。决不是那么整齐划一,面向同一个方向的。道,就在每个人心里,就在我们未来的方方面面,所以说没法说,不能说,说出来的,只是想象中的一点细节,说出来的,只是自己的道。每个人的道,一个人每个阶段的道,应该都是不一样的。随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不断得到达自己的目标,但是我们也不会就此停留,因为我们的面,会继续朝向我们心仪的方向,我们的路,还要继续地向前延伸。

汽车在山间奔驰,思绪却就此打住。我要经常地停下来,回首我的既往,审视我的现在,思考思考,脚下的路是否通往我既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