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员配备标准:四念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16:54:43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身念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二、受念处: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现在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瞋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三、心念处: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妈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
  “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五、总相念处: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六、修四念处的此第: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 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关心念无常容易。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
  缅甸禅师教导四念处的方法及步骤:
  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庙宇中,然后跟随一位有资格的导师学习。每天起来,坐禅与经行。所谓经行是保持一心前后来回走。修行四念处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禅与经行,为什么要这样呢?那时因为静坐久了容易产生昏沉,同时久坐会生病,所以采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导师会安排静坐半小时,经行半小时或静坐一小时,经行一小时的功课,有些甚至经行两小时,在经行时观察身体的一举一动,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脚先起,然后踏在地上,甚至于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开始经行时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训练,慢慢地对身体走路行为很清楚,到心念微细时,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
  接下来他要知道是脚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脚走,他也要发现到:是心叫脚提起,脚踏到地,心才感觉到;他要发觉到这两个过程。走到尽头的时候,谁叫他转弯回来;他站着也要知道,他要对这些心念了了分明。这样经行的结果,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肚子的膨胀与收缩,呼吸的出入等。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问今天做什么修行?有何感受?导师就会慈悲教导,纠正错误,有些严格的导师在与修行者做个别对话时,不允许别人听,因为有些修行者听后会模仿别人的修学。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发现到在左右,左右走时,心念在控制他的脚,那他与导师对话时被另一个人听到,当那个人被导师问时,也给予同个答案,他没有发现到,也没有感受到,只是学来的,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
  导师与修禅者做一对一的对话,考问后,知道个别修行者的程度,就会逐步教导,不能做三级跳,避免在修禅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与中国禅宗祖师的教导相似。每晚禅师与禅和子(修禅者)有小参,那就是祖师以对答方式来考问参禅者。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凡夫有常、乐、我、净四颠倒。没修学四念处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四个颠倒,即使是念佛,常、乐、我、净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处就容易破除它。烦恼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脱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脱道者的良药。
  佛陀在他的遗言中指示比丘应当依止四念处修行。依据经典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经典中又说: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盘的唯一之道。
  有关四念处修行的经典有《四念处经》,它是被编入《增一阿含经》中。南传经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单行本,我们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选译》中找到这部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

  • 2010-02-01 17:31:49 king (你必须远离一切结果)

    漫谈四念处法门
    明真、船庵

      (一)
      《大般涅盘经》后分〈遗教品〉里,记佛陀垂终时答阿难四问,其中之一是嘱累阿难∶佛灭度后比丘们应‘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这是和另一嘱累佛灭度后比丘们‘依戒律为师’同样重要的教诫。《阿含经》以大量篇幅记载有关于四念处法门,佛称四念处为‘自洲(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以自依,法洲以法依’(见《杂阿含经》六三八、六三九经)。四念处法门不只是声闻乘的修道要门,同样也是菩萨乘的修道要门,都是以之为三十七道品的第一组成部门。《集论》卷六指出修习四念处的成果是能‘断四颠倒,趣入四谛,身等离系’,在《大涅盘经》里依四念处的内容发展为‘远离八倒’之说,于身、受、心、法从消极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厌世观点转为积极的常、乐、我、净的涅盘果德利生法门。
      我们知道,整个佛教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缘生说上,佛陀适应所教导的弟子们根机不同,在施设法门的具体问题上作出不同的说法,表面看来似乎矛盾,而实际上是从浅到深、从粗到细、从偏到圆,所谓‘方便多门,归源无二’。读大小乘经论中关于四念处法门,也应作如是观。昔舍利弗从马胜比丘闻法身偈,‘心悟意解,得法眼净’,因而舍弃婆罗门之学而归依佛陀。这首法身偈正是佛教理论的核心。《五分律》卷十六∶‘我师所说∶法从缘生,亦从缘灭;一切诸法,空无有主。’
      我们知道,‘一切诸法’在四念处法门概括为身、受、心、法,而以此四法为所念之处,四法都是从缘生灭的,那是没有问题的了。问题是在于各人对此四法意识上的染净不同,而形成有颠倒的、有不颠倒的,有更高度正确性的不颠倒的看法差别,从而实践所得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即所谓有凡夫异生,有小乘声闻,有大乘菩萨的圣凡之别。同是对缘生法‘空无有主’的观法,也有程度浅深偏圆之不同。佛陀自说他所说的法,好像宝石(摩尼珠)放在太阳光底下,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而映出不同的彩色。大小乘佛教徒对佛陀以缘生说为中心的法门,引起不同程度的理解;同时佛陀在具体不同的契机面前对法门的内容也作出某些强调的施设作用。我们对四念处法门关于所对治的四倒、八倒的作用,也应作如是观。
      (二)
      现在先从阿含部经典里关于四念处的内容是有哪些?它的说法的对象、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理解到佛陀是对声闻之机出家比丘说四念处法,同对在家徒众说人天乘的十善法门是有差别的,阿含部里佛很少对在家徒众说四念处法,它的说法对象是有局限性的;法门内容不是普遍适合于群机的。所谓四念处法门∶(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但这样简单明确划定了内容的提出,是经过经典定型、法门道品组成之后固定下来的内容。读《中阿含》第九十八经〈念处经〉说的四念处内容较之上面所举的就广泛得多。它的四种念处的名称是这样的∶(1)观身为身念处(2)观觉(受)为觉念处,(3)观心为心念处,(4)观法为法念处。
      第一观身为身念处——观身不净。在〈念处经〉是于身观不净外,还包括别的观身的方法的。首先是指出于行住坐卧眠寝处‘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正知出入,(中略)屈伸低昂,仪容庠序’,乃至着衣持钵动止语默,都用正知,不流恶念。对自己的出息入息的或长或短也用念知观察,在修习数息中能达到念知停止口鼻呼吸,而用全身的出入息来行呼吸以成就观身如身,立念在身的身念处。念光明、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的界分别观等都包括在身念处法门中,不过观身不净的分量较重而已。
      我们知道出家比丘的戒律极严,第一重戒是男女欲乐问题。美色当前,最易动念,而色欲在声闻乘的教法中被提为是凡夫生死的根本。色欲之念如不制止,戒定慧三学将无从谈起,出世涅盘永无希望。出家比丘或比丘尼在实际生活上既不能置身世外,断绝与社会相接触,如果欲念不除,会时刻惹起被‘欲火所烧’的苦恼;表面纵使能勉强持戒,终不免成为‘戒羸’而引为内疚。佛为消除出家比丘的欲念,使进而修习各种道品,在四念处中首先提出‘观身不净’。它的内容和五停心中的为多贪欲众生说不净观大同,即观想自身他(她)身从顶至足都是不净物所组成,观想自身从入母胎到死亡的死尸,没有一点是干净的东西;甚至观想大地都充满了极污秽的东西。佛说这种法门的用意,专为色欲念重的出家比丘弟子说的;色欲念不重的人,如〈念处经〉说的修身念处有多种法,也可修别的观想。或者更高度的来观身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的共相观法,而共相观法亦兼治不净倒。在律部中记载,因为佛教比丘修不净观,引起许多比丘极端地厌恶自己的色身而产生了集体自杀的惨剧。佛陀为此制定了比丘自杀之罪是同于杀别人的重禁。显然,那些自杀的比丘们未能理解佛意。佛说不净观是对治内心贪欲、息灭欲心,是一种观想法门。身法原是从缘生,从缘灭,空无有主的;应厌恶的应消除的是贪欲不善念,而不是这个难得的人身。所以佛对一个为制止色欲而断除自己阴茎的比丘说,‘断阴不如断心’。同时,也说明了这个观身不净法门是有局限性的。但是碰上一些沉溺色欲、被炽盛欲火所烧的人,即使不是出家人,也不妨试修不净观作为一剂治疗‘多情’病的药味。

    2006-7-12 19:03 回复

    法门无量誓愿学
    0位粉丝
    2楼


      第二观觉为觉念处——观受是苦。在我国初期翻译的经典里出现‘觉’或‘痛’的名词,都是‘受’之一词的异译。受即感觉,由外处六尘境、内处六根身和依根所发六识,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六触,于是从外六境的刺激而产生感觉的六受,由六受而六爱,《阿含经》称为六六法。受因身起,凡具此五蕴身心有生命的人,生活在大自然界与任何社会里,不能无所与,也不能无所取,而与取之间关键在触所生的受。客观环境有好有坏,直接赋予主观触受上有苦,有乐,或不苦不乐的感觉。佛陀对此种实法肯定这种苦受是苦,名‘苦苦’;肯定这种乐受会乐极悲生,名‘坏苦’;肯定这种不苦不乐受是刹那变易,名‘行苦’;对因触所生的任何受法现前,应觉知此是苦苦、是坏苦、是行苦,立念在受。所以称之为观受是苦。《杂阿含经》第四六七经佛告罗36 侯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佛说三受皆苦而施设观受是苦的法门,是着眼为于苦受起嗔恚、于乐受起贪爱、于舍受起愚痴的人而说的。常人力图逃避现实的苦受,对行苦是无所觉知,终身所追求的是为获得声色货利的乐受与保持乐受,是名于受起乐的颠倒,以其所招致的后果会是更大的苦恼。出家比丘正知失照,随三受而起贪嗔痴三毒,将与菩提涅盘的目的是南辕而北辙。于此,不唯观苦受、舍受是苦,即使乐境现前也须正念觉知∶乐受是苦,以降伏其贪爱之心。佛不否定现实生活的人,是经常生活在苦受、乐受、舍受中;教导人于三受起苦想的法门施设,主要是在于勿因苦乐感觉的不同,被贪嗔痴所驱使而自陷于忧悲苦恼的深渊。
      在《杂阿含经》第四六七经有极明确的一则法喻。这法喻说明一般人未能观受是苦和佛弟子能观受是苦,于三受生活中有很大程度的作用不同。佛说于受不知是苦,反于苦受起乐颠倒想的人,好像身受二毒箭;于受知是苦,于苦受不起乐颠倒想的人,好像身受一毒箭。二毒箭喻身受、心受;一毒箭喻身受。前者指不知受是苦的人,除肉体受苦外而精神上还招致极大的痛苦;后者指知受是苦的人,虽在‘身触生大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然而精神上‘不起忧愁称怨’,因为‘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什么是‘不生心受’?经中有更明确的说明,说于乐触受不染乐欲,不为贪使所驱使;于苦触受不生嗔恚,嗔使不使;于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如是三使所不使,称之为‘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何谓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系。’这种于三受中只生身受、不生心受的说法,会使我们联想到具有极高贵品质的人,一旦掌握了真理,为了广大众生的利益,在任何困难的环境或顺利的环境中,经得住苦的考验,也经得住乐的考验,所谓左涂右割,心不倾动,真是个活生生的铁打罗汉。
      第三观心为心念处——观心无常。佛说心是‘集起’义,说六识心王,每一心王都有与各自心王相应的心所自成一聚;而心王心所的起灭,有待于各种的缘合缘散。从缘生灭,故是无常,故是空无有主,这里不容许有个永恒不变的什么灵魂之类的立足处;个体有情,揽五蕴以成身心,从缘生灭,互相依持,也没有个什么单一主体灵魂之类的立足处。身法尚有生老病死一期现象可指,而驰求于境色的心法,生灭变易,速于石火电光,刹那不停,随境苦乐,随缘染净,可圣可凡,可人可畜,欲求其‘常’,欲求其‘一’,毕竟是不可得,是无常故,是空无有主故,只是一类相应集起之法,依根身而逐境生起。但印度古代宗教神我灵魂之说特盛,或以灵魂神我寄于五蕴色心,根身虽死而我体常存;或以五蕴即我,根身坏时我亦随灭;而所指的灵魂或我,不外乎意识心王。前者佛贬之为‘常见外道’;后者贬之为‘断见外道’。观心无常,是对治于心起‘常’颠倒之想。宗教徒偏重于灵魂神我不灭之执,是极易理解的,信仰宗教之目的是在于死后灵魂得救。而佛教却否定心为灵魂,否定心为常,倒是不免惹人费解。其实,佛法三大法印之一是缘生无常说,法从缘生,法从缘灭,心属一切法中之一法,从缘生的理论上来理解否定灵魂和否定造物主一样,是不足惊奇的。同时,佛虽否定心是常,但也否定心是断灭,以从缘而生故,灭而复生。《杂阿含经》第三三五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作者指能造作的,即我义),此阴(指五蕴)灭已,异阴相续。’由于业感缘起之力,而心识随之流转,生灭而相续不限于一期五蕴色心之生死。但心之自体,如猿猴腾树捉枝,‘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见《杂阿含经》第二八九经)。四念处中观心无常,专为对治于心起常的颠倒想,但决不自陷于断灭知见。观心如心念处,立念在心,以破常倒,息贪嗔痴。


    2006-7-12 19:03 回复

    法门无量誓愿学
    0位粉丝
    3楼

      第四观法为法念处——观法无我。法的领域是相当广阔,但在阿含经典里赋予它一定的范围,不是漫无边际地所谓‘宇宙万有’,而只是限于每一有情所具有的心身和它活动的领域。《杂阿含经》卷十三第三○六经里一个比丘问佛∶用怎样的知、怎样的见而得见法?佛用这样的话来解答∶‘有二法。何等为二?眼、色为二。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而第三二一经于说十二处相对为缘生识、生受名‘一切法’已,接着说∶‘若复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所谓‘非其境界’,是超过人的生活经验,意识思想没有这个概念的境界。六根六境即十二处,是以十二处为一切法,这是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即由眼根色境相对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根法境相对为缘生意识,如是根境识和合为缘生触,触为缘生受、生想、生思,如是色、受、想、行思、识五蕴也得名一切法。如果离此十二处或五蕴别立其他一j切法,佛说为‘非其境界’,只会增长人的痴惑,‘但有言说’而已。《杂阿含经》第三○七经偈文说∶‘余沙门异道,异说二法者,彼但有言说,闻已增痴惑。’再则,此经指出识、受、想、思(行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则把一切法更缩小为组成个体有情的肉体和精神生活活动的领域的五蕴;此外,当为‘非其境界’的了。这是原始经典构成五蕴十二处,或在十二处加六识为十八界的范围内被指为一切法。除根境识十八界,或色受想行(思)识五蕴法外,佛不别立其它法,因为超出耳目见闻思想经验的东西,是‘非其境界故’。
      今四念处中‘观法是无我’的所观之法,当然也不出五蕴、十二处范围所有之法外。因为这一切法皆从缘而生、从缘而灭,故是无常,无常故是无我;无常、无我是普遍一切缘生法之共相故。如照上举经文‘身根是色阴’,则四念处中已有观身不净的别相念处;于心法中受有观受是苦,心(识)有观心无常的别相念处,今于法观无我这个立念在法的法,除身、受、识之外当更有所指。天台智者大师《四念处》里指出∶‘人于五阴起四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则知四念处的观法无我的法念处更压缩于想和行二蕴的范围。想是遍行心所之一,内处与外处为缘生识、生触、生受时,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似地摄取内外处之境作为后念所缘的法这就是想。想以取相或表象为义,是法处得名所以之一。而思心所,更是遍行心所中最强有力的心所。我们平常说的‘意识思想’,也可作为意识心王和思想二心所的同义语看。在这里,智者的《四念处》有更好的解释∶‘虽心王、心数(所)同时俱起,用有强弱(中略);若数强属法念处。’实际行蕴在论部里解释,除受、想二心所外,所有心所都是行蕴摄。但想心所专司反映所缘一切境界,而思心所则为指挥其它或善或恶与心王相应的心所于一切境界而起活动的作用,强有力地还代表了心王的意志,所谓‘行思’,在前引的《杂阿含经》直举思为五蕴之一,不别立行名,论部里也称之为‘行思’,而行思的活动实质就是‘业’。它是统一指挥与心王相应的所有心所的总帅,更能表现它的自由支配主宰在我的作用,这是法处得名所以的另一涵义。智者《四念处》中说,‘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除心王外只有行思了。所以‘思’的一词,现代人直译为‘意志’。而‘我’的含义,在印度宗教思想里被规定为常、为一、为主宰。佛是从缘起观心是无常以破常颠倒,想与行思属于心所有法,自然也是无常。即通常说的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和生触,触俱生受、生想、生思,从缘生故,亦从缘灭,以对治于法上生起一个‘人想’,即主体自我灵魂不灭的颠倒想。由于想和行思这两个强有力的心所,表现为自由意志与促发自由行动的业,在印度宗教传统的影响下,于实质是想、思的行蕴法上,易被误作为善为恶主宰在我的这个我的颠倒想,而这种我的颠倒想也即是被作为善恶轮回主体的灵魂自我。昔佛世时嗏帝比丘,就误认为识是轮回主体的‘灵魂’,说‘今此识往生不更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识,往生来世,体不变易),因之为诸比丘所呵责,告诉他佛是‘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这虽说的还是心王,但对想、行思二蕴误认为是轮回主体的自我灵魂,更可同一运用缘生、缘灭的论点,以显观法无我。如是如实观察想思与其它心所有的法,立念在法,不起我倒。


    2006-7-12 19:03 回复

    法门无量誓愿学
    0位粉丝
    4楼

      (三)
      四念处除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外,它的诸法无常、诸法无我观是标志着佛教有异于其他宗教的一面鲜明的旗帜。因为它是从诸法缘生观点出发,更有力地否定了主宰万有的造物主。
      声闻乘的四念处法门虽然以缘生说为中心,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在菩萨乘的《大涅盘经》里评不净、苦、无常、无我为四枯法门;《诸法无行经》里被指责为‘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厌心’,更指责为非真观四念处。《诸法无行经》说‘真观四念处’应是∶观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这正是从缘生论进一步地阐发与运用缘生无性的理论观察身、受、心、法四处,以显‘空无有主’的原理。
      缘生说到龙树时期,更透彻地以中道的理论说明了缘生法的真实相。他在《大智度论》卷十八提出世间一切法是‘因缘故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空,空故无我’,以空、以无我的般若智慧来观察世间缘生诸法本来就是‘空无有主’的真实相;在这里何须用不净观治净倒,苦观治乐倒,无常观治常倒,无我观治我倒。这也极符合于《大涅盘经》说的∶计苦为乐(凡夫),计乐为苦(声闻)是颠倒法也;乃至计不净为净(凡夫),计净为不净(声闻)是颠倒法也。这是指出于身、受、心、法四处上,有凡夫的四倒,也有圣人(声闻)的四倒,远离两种四倒是会出现‘常乐我净’四德。在同一缘生的身、受、心、法四处上∶凡夫以之为常、乐、我、净成四颠倒,声闻以之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也成四颠倒,唯菩萨以之为常、为乐、为我、为净而成为涅盘四德。到了天台宗的智者在《四念处》中解释《大涅盘经》的四德时,指声闻的四念处为四枯,治凡夫的四倒;菩萨的四念处为四荣,治声闻的四倒;更有佛乘的非荣非枯的四念处是双治两种颠倒以显中道实相。他说∶‘枯荣智慧以为双树;若见佛性(中道实相),非荣非枯。’四念处理论到此,可说是达到圆满成熟的阶段了。



    参考

    《增一阿含》卷十一;《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法蕴足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卷三十;《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卷一八七。

    附录:【四念处】 《 三藏法数 》
       [出法界次第]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已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精血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能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乐受是坏苦者。乐坏则苦生。即乐极悲生也。苦苦者。于苦身上更加苦受。故名苦苦。行苦者。虽是不苦不乐。念念心有生灭。是故名行苦也。)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 四念处观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旧云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
    二、受命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心为无常。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俱舍论》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修四念住。’法华玄义三曰:‘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



    【佛学辞典】
    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Index.asp
    佛学大词典
    http://www.fowang.org/fxd/lookup.htm
    佛学小词典
    http://www.jingcisi.com/fodian

    佛教与科学
    http://www.obf.org.tw/new/index.html
    http://www.putiyuan.com/fykx.htm
    http://www.guanyin.org/zhrs
    http://www.dfg.cn/gb/kxfx.htm
    http://www.789up.com/html/mulu.htm

    http://cq.netsh.com/eden/bbs/75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