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野战基地基本设施:[推荐]辩别普洱茶真伪的方法[茶语清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5:14:03
辩别普洱茶真伪的方法


  在此特別建議茶友們,先從價錢判斷起,例如20到30年的茶品有可能幾百元嗎?再由外包判斷竹殼的老化程度是屬於自然風化的嗎?外包紙的印刷觸感對嗎?內飛、內票紙質感覺及壓製和字體對嗎?再看茶面陳化有油光性嗎?沖泡後是否有生命感,入口後感覺對嗎?(味道不清、茶湯混濁、茶湯帶有水味,淡淡的沒有茶的濃郁醇厚感…),若能依照以上幾個要領逐一考核比對,相信普洱茶的推廣會走向正面化,臭曝茶將成為歷史名詞的。

累積豐富而正確的經驗

來傳承普洱茶的「原味」

觀湯色

茶葉會因發酵程度的輕重,時間長短而呈現不同的茶水色。新的生茶品呈現出金黃色,較淡黃。

15年左右的生茶品呈蜜黃帶琥珀紅。

30年左右的生茶品帶棗紅色略有茶氣輕浮水面。

50年以上之生茶品帶深棗紅色。茶湯表面茶氣有一層輕飄飄的感覺。

茶湯要澄清鮮亮帶油光,不能有混濁或沈澱物產生(備註一點:有些古董茶因年代過久,茶葉已呈鈣化狀,茶湯底層會有一層細細黑黑的沈澱物為正常現象,但茶湯入口一定是柔順滑口的,不是難以接受的感覺)。以上陳期及湯色表現,當然得視陳化環境而定。

▲真正班禪緊茶是由1980年到1985年左右下關生產生之茶品方為純正班禪緊茶,並非長得像香菇型的就叫班禪緊茶






▲1973年~1979年生產之景谷茶磚,俗稱73厚磚或73磚 (與文革茶磚不同),雖然是熟茶品,但因已20餘年後發酵,
沖泡時水性厚滑,質甜甘醇,齒頰留香,是很特殊之茶品.


   新的熟茶品,茶湯香氣混雜,入口魚腥味重且湯色水味重,呈深紅色不透的感覺,茶湯混濁。若能置放於乾淨通風處10~20年以上的熟茶品,沖泡後茶湯味道清,入口感覺輕、順、柔,則該茶品乃不錯之陳年熟普洱,但是仍無法與生茶品相比擬。

看葉底(沖泡後的茶渣)

一. 葉面展開度

沖泡後很快開展的茶葉,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條索不緊結,泡水甚薄的(如棗香厚磚;但其陳化期足夠,茶湯入口即化,隨即兩頰生津),但就是不耐泡而已。沖泡後茶葉逐次開展者乃製造技術良好、陳化期穩定、茶湯濃郁、沖泡次數亦多。葉面不開展或沖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開展的茶葉,則是製造過程失敗或陳期時間環境不好及外來溫度、濕度超過於能承受的範圍內,例如被高溫焙火,則葉面茸毛會掉落,入口後感覺喉頭很明顯鎖喉。(口乾舌燥)

二. 葉形整碎度

當茶品購回後,記得先將近期內會沖泡之茶品,撥開通風、醒茶。一~二週後再置於陶瓷罐或紫砂罐內。葉底形狀以整齊為佳,碎葉多且細雜則為次級品,但因緊壓過度,如鐵餅類茶品,則須視茶面而定,經沖泡後之葉底形狀也僅能參考之用。

三. 茶身彈性

以手指捏葉底,一般以彈性強者為佳,表示陳化期間自然、茶菁幼嫩、製造得宜,未被濕熱、熟化處理。葉脈突顯,觸感生硬,葉面碎爛,無彈性感,則為次級品。



▲古董茶中之茶聖一百年宋聘號,反而因陳年近百餘年,而需要適度密封 (避免茶氣過度陳化而轉淡)


四. 葉之新舊判斷茶的陳化期

生茶品隨陳化期時間增長,葉底顏色由新鮮翠綠轉橙紅鮮豔;生茶品之茶葉是由新鮮翠綠,隨著空氣中之水份來氧化發酵,進而轉嫩軟紅亮。反之若是在潮溼不通風之倉儲環境陳化,在半世紀或一百年也沒有多大效益,因為茶的發酵將徹底失去意義,葉面將是暗黑無彈性感。

五. 發酵程度

在學理上,普洱茶後發酵的化學作用,就是茶葉內部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作用。氧化程度會隨時間長短、輕重以及茶品緊壓的關係而有所不同。生茶品氧化程度夠則茶質茶湯自然甘醇順口溫和生茶品氧化發酵度夠,茶質茶湯之刺激性自然苦澀。熟茶品氧化程度較輕者,氣味混濁,發酵不夠則茶湯雜陳。(普洱茶後發酵也有说是湿热作用或者是微生物作用引起)

熟茶品氧化後發酵度佳者,茶湯順而水性薄,不耐沖泡,但大眾皆能接受,因為刺激性已被熟化,苦澀遭熟化後又再經氧化後發酵,茶湯自然會轉清、轉順。唯失去普洱茶的真性,就沒有陳年生茶品新鮮自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