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几本书: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13:59
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 精彩导读 ————————————
  第四届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光盘3折特价……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点卷
  • 加入名师资源库获得50元点券
  • 《走进余映潮》期刊第二期
  • 提供课件,赢点券,得光盘
  • 2010各学段暑假作文专题
  • (十) 陆贽论人才
    原文: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 1) 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 2 )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 (3 )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不士。加以情有爱憎,趣 (4) 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 5 ),贤如墨、杨( 6) ,求诸物议( 7) ,孰免讥嫌 (8) ?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 9 )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10) 。”“乡人皆恶 (11) 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注释: (1) 苟:如果。 (2) 录:取,录用。( 3 )责:苛求。( 4) 趣:志趣。( 5) 伊、周;指伊尹、周文王。 (6 )墨杨:指墨翟、杨朱。( 7) 求诸物议:从众人的议论去要求他们。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8) 孰免讥嫌:谁免得了(被众人)嫌比或讥讽。( 9) 好之:赞扬他。( 10) 未可也:还不能肯定。( 11 )恶:憎恨,厌恶。
    译文:
    [阅读提示] 陆贽是唐朝德宗时人,他对人才的见解是很辩证的。他认为德才兼备的人不多,且人各有短长,因此主张录长补短。选文仅是他论述人才问题的一个片断,作者主要采用了理论论证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训练]
    一、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 ) ( )
    2 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 ) ( )
    3 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 ( ) ( )
    4 求诸物议 ( )
    二、 在第二句话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标点,并翻译这句话,再指出这句话所运用的议论方法。
    三、文中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述选用人才的标准,请指出孔子认为哪种人是可用的人。
    (十一)何岳得金不昧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 1 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 2 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3 ,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 4 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5 ;寄金数年,略不 6 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1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2 利:贪图,形容词作动词用。 3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4 俟工(sǐ):等待。 5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6 略不:一点也不。
    译文:
    赏析: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训练]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不敢与家人言之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A. C.
    遂以还之 遂以还之
    去数年 寄金数年
    B. D.
    其人感谢而去 寄一箱于畏斋
    2.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去数年, 绝无音信,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非取箱也。 因托 以 寄去
    3。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十二)钱金玉舍生取义
    钱金玉官松江 1 千总 2 ,性刚果,尚 3 廉节。道光壬寅 4 鸦片衅 5 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 6 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 7 君往,何急急为 8 ?”钱不听。既止吴淞 9 ,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10 。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 11 。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 12 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 13 ,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14 。
    注释: 1 松江:指松江府,今属上海市。 2 千总:官名。 3 尚:崇尚。 4 道光壬寅:指公元1842年。道光,清宣宗年号。 5 衅(xìn):战祸。 6 尼:阻止。 7 趣(cù):同“促”,催促。 8 何急急为:为什么这样急着去呢。 9 吴淞:今上海市宝山区境内,是长江口要塞。 10 勖(xù):勉励。 11 少却:稍后退。 12 幸:希望。 13 弥留之际:临死的时候。 14 置:停。
    译文:
    赏析: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鸦片战争时期,松江千总钱金玉,为了抗击外国侵略者,愿舍生取义,称得上是民族英雄。选文详细地叙述了钱金玉舍生取义的经过,读来感人至深。
    [训练]
    1.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用法。
    (1)何急急为
    读音( ),用法:
    (2)幸勿为吾母虑也
    读音( ),用法:
    (1) 中有数百金
    读音( ),用法:
    (4)左臂中三弹
    读音( ),用法:
    2.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说明活用情况,解释含义。
    (1)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活用作 ,含义:
    (2)钱方假归省亲
    活用作 ,含义:
    3.文中开头说钱金玉“性刚果,尚廉节”,请在选文中找出相照应的两句话。
    性刚果
    尚廉节
    4. 翻译句子,并分析这句话表现了钱金玉怎样的精神。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十三)自护其短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知无涯》)
    【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 ) 啖( ) 去( ) 欲( )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仕于南方。 B 或曰:啖菱须去壳。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
    C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D 仕于南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十四)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1),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2)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3),天子衮龙(4),百官绂绣(5),孰非我为?汝乃枵(6)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雪涛小说·蛛蚕》)
    【注释】
    (1)[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2)[厥]义同“其”。(3)[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4)[衮(gǔn)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5)[绂(fú)绣]祭祀时穿的礼服。(6)[枵(xiāo)腹]空腹。
    【练习】
    1、在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 、 。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指代什么。
    口吐经纬( ) 遂为文章( )
    3、解释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我所吐者,遂为文章( ) (2)为人谋则为汝自谋( )
    4、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 )
    (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 )
    (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5、蛛和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蛛:
    (2) 蚕:
    6、作者在文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答:

    【阅读提示】
    本文以利世不利己的蚕和利己不利世的蜘蛛相对比,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十五)卖柴翁殴宦者
    尝有农夫以驴负 1 柴。宦者称宫市 2 取之,与 3 绢数尺,又就索 4 “门户” 5 ,仍邀 6 驴送柴至内 7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 8 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此柴与汝,不取直 9 而归,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殴宦者。
    注释: 1 负:驮。 2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 3 与:给。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门户:指门户税。 6 邀:强要。 7 内:宫内。 8 尔:你。 9 直:同“值”。 10 尚:还。 11 有:只有。
    译文:
    赏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
    [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之 ( ) ( )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 ) ( )
    (3)今以柴与汝 ( ) (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 ( )
    (5)我有父母妻子 ( ) ( )
    (6)我有死而已 ( ) ( )
    2.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十六) 锡饧不辨
    明 (1) 名医戴原礼尝(2) 至京,闻一医家术 (3) 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4) 求(5) 溢 (6) 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 7) 去,追而告之曰:“临 (8) 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9) 其故。曰:“此古方尔(10) 。”殊不知古方乃 (11) 饧(12) 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 (13) !今之庸 (14) 医妄谓(15)熟谙(16) 古方,大抵 (17)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 临:等到。(9) 叩:问。 (10) 尔:同“耳”。(11) 乃:是。(12) 饧:táng 同糖。(13)嗟jiē乎:唉,叹词。(14 )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5) 妄谓:胡说。 (16) 熟谙ān:熟悉。(17)大抵:大都。
    译文:
    赏析: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中的南郭先生已成了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代表人物。其实历史上这种人已不足为奇,由于他们的浅薄无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见其迎求溢户
    (2)原礼心异之
    2.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 )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叩其故( )
    (2)叩石垦壤(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
    (3)殊不沾污( )
    临煎加锡一块( )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3.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十七)孙权劝学
    【选文】
    初,权谓吕蒙(1)曰:“卿(2)今当涂(3)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事多。权曰:“孤岂欲卿治经(4)为博士邪!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6),非复吴下阿蒙(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8)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
    (1)[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2)[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3)[当涂]当权、当政。(4)[治经]钻研儒家经典(四书五经)。(5)[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吴下,吴县那地方。阿蒙,名字前面加个“阿”,有亲昵的意味。(8)[更]重新。(9)[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译文:
    赏析:本文篇幅短小,仅仅几句对话,就刻画了三位说话者的不同口吻,连说话者的神情也似在读者面前。短文字约而意丰,包涵的深意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练习】
    1、选出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A、拜见 B、见解 C、接触 D、出现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A、男子 B、士兵 C、读书人 D、具有某种品质或技能的人
    (4)非复吴下阿蒙( )
    A、从高处到低处 B、颁布,下达 C、处所 D、攻克,攻下
    2、解释加点的词。
    过 及鲁肃过寻阳( ) 更 即更刮目相待( )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子能更鸣( )
    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短语和句子:
    (1) 刮目相看:
    (2) 孙权劝学: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十八)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方舆胜览》)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 去( ) 方( ) 欲(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十九)挂牛头卖马肉
    公 (1) 好妇人而丈夫饰( 2) 者。国人尽服之 (3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 4) 而不止。晏子见 (5)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 6 )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 7 )月,而国人莫之服 8 。
    注释: (1 )灵公:指卫灵公。( 2) 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3) 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 4 )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5) 见:求见。 (6) 为:做,这里指穿。 (7) 逾:超过。( 8) 莫之服:没有人穿。
    赏析: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被晏子用来比喻灵公表里不一,内外有别的做法,从而告诫灵公宫内宫外要一视同仁,统一执法。
    [训练]
    一、 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翻译晏子的两句话,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三、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C.臣本布衣。
    D.刘备,天下枭雄。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公使吏禁之曰 ( )
    2.使内勿服 ( )
    3.女子而男子饰者 ( )
    4.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
    (二十)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 1 耳,而节叶具焉 2 。自 3 蜩蝮蛇 4 。以至于剑拔十寻 5 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 ,执笔熟视 7 ,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8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9 ,少纵则逝 10 矣。
    译文:
    赏析:
    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一定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读了上面这则短文,你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会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获得其他的启示。
    [训练]
    一、 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
    二、 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 ( ) ( )
    2.岂复有竹乎 ( ) ( )
    3.少纵则逝矣 ( ) ( )
    4.苛政猛于虎也 ( ) ( )
    三、 解释加点的词。
    1.竹这始生,一寸之萌耳 ( )
    2.岂复有竹乎 ( )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 ) ( )
    4.以追其所见 ( )
    四、 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
    (二十一)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
    赏析: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 ) 缀( ) 饰( ) 还( )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 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 楚人:
    ② 郑人:
    (二十二)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二十三)司马光好学
    【选文】
    司马温公(1)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2),迨(3)能倍讽(4)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2)[下帷绝编]这是两个勤学的故事。“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即孔子的“韦编三绝”。(3)[迨]dài,等到。(4)[倍讽]“倍”通“背”,背诵。
    译文:
    赏析: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是学习的准则。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患( ) 既( ) 尝( ) 或( ) 成诵(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诵 众兄弟既已成诵 B、或 或在马上
    书不可不成诵 或中夜不寝时
    C、乃 迢能倍讽乃止 D、思 咏其文、思其义
    乃终身不忘也 思而不学则殆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学了这篇短文,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二十四)凿壁偷光
    【选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西京杂记》)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 ) 大姓( ) 偿( ) 怪(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
    (二十五)孟母戒子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韩诗外传》)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译文:孟子小时侯背诵诗文,他的母亲 增在
    赏析: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