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预算模板下载:中医的朋友> 请问五味与五脏六府又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9:07:58
酸走筋,酸类的东西是走筋的,走肝的。辛类的东西是走气的,比如说肺,肺
主气。比如说我们吃一些辣的东西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这都是这个感觉。然后苦走
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血走心。所以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强调多吃一些苦瓜,也是让心
火不要太外散的那个意思。从食补的角度去讲的。然后咸走骨,咸类的东西是走骨的,骨就是
走肾,盐可以入肾。我原先也讲过,元气就是父母,就藏在老大的家,就藏在肾的家里边。所
以吃盐是最容易调我们元气的,吃咸味的东西最容易调元气。这就好像说现在大家都在喜欢吃
浓的辣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在调元气,都是脾胃虚弱的一个象。当你特别爱吃浓的辣的时
候都是脾胃虚弱,甚至包括你过完性生活以后,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个虚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
类似拍那种电影,爱情麻辣烫。为什么叫麻辣烫呢?就是你吃麻辣烫的东西可以充分的调你的
元气上来,显得你有精神。甘走肉,甜味的东西是走肉,脾胃。像小孩子爱吃糖,就是因为他
脾虚,这个大家一定要清楚。

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那么如果病在筋,如果得了肝病以后,就要怎么样呢?它说,无食酸,就是要少吃一些酸
类的东西,就不要让它太收敛。酸是主收敛的,这样的话就不要让它太收敛。

如果病在气,就无食辛。如果你肺气得病了,那么你就不要太吃辛味的东西,辛窜的东西。

然后如果病在骨,无食咸。如果病在骨头上,你就不要太吃咸类的东西,不要过分的调你
的元气,这样才能把骨养住,把肾给养住。

还有就是如果病在血,无食苦。如果病在心的上面,你就少吃一些苦的东西。让心可以生
发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

然后病在脾,无食甘。无食肉,不要吃更多的那个甘类的东西,不要吃很滋腻的。因为滋
腻的东西它就会让脾增加它的代谢,使脾更加的疲劳。因为脾主运化,这个都是我们原先所讲
过的东西。

那么五味过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什么呢?

多食咸,你如果多食咸味的东西,就会脉凝泣而变色。所谓脉就是指血,就是说如果多食
咸味的东西,就会抑制血的生发,就会使得人慢慢地血脉凝聚,而脸就会变黑。你吃咸味的东
西太多的话,脸就发黑。

多吃苦的东西则皮槁而毛拔,这是什么意思呢?肺主皮毛,像我们的皮毛不滋润的话,都
是由肺气所主。那么如果多吃苦味的东西,吃的太多了的话,那么苦就主降,苦主降的话,肺
气就不容易宣发,肺气就调不上来,就滋润不到我们的皮毛。所以我们的皮毛就会出现干枯萎
缩这种现象。

那么多食辛呢,如果多吃辛类的东西,则筋急而爪枯。这样的话,多食辛类的东西就会造
成筋的问题。筋就是那个弹性,我们原先讲过筋,就是燥干了,多吃辛类的东西,它就燥干了
筋的这个弹性。所以就手爪也会干枯,因为手爪,所谓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黄帝内经》里
说得很清楚,就说,肝在变动为握。说肝病在很大的情况下,就看你身体的这个弹性如何。你
这个经脉的弹性如果失掉的话,经脉没有弹性的话,那么这个就是属于肝的一种很深的病了。
在食疗方面你就要少吃辛类的东西。

多吃酸呢也会使,肉胝皺而唇揭。嘴唇,多吃酸太收敛了,然后抑制了血的生发,所以它
就使嘴唇都可以变厚,嘴上老起皮。

然后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甘类的东西,甘类的东西是缓的,是散的。那这样的话
它过于散,我们说过肾是主收敛的,我们的头发这些东西都是跟收敛的气息有关,跟肾的收敛
有关。就是说你的头发滋润不滋润跟血有关,你的头发黑不黑,长得好不好跟骨头有关。所以
在这种程度上,就是多吃甘也会造成头发脱落,多吃甜类的东西也会造成头发脱落。因为它的
收敛气息减弱了。

那么此五味之所伤也,像这种情况下,这都是属于五味伤了我们的身体。另外一点呢,就
是说在讲到这个的时候,要说在中药里边这个五味到底是怎么样配使的。其实中药是非常讲究
君臣佐使的,所谓君臣佐使就有点类似我们前面那句话,五谷为养。就是它都有主次,五谷肯
定排在第一位。所有的药里边君药就是最关键的一个药,君臣佐使,臣是辅佐君的,然后佐使
是帮助继续辅佐上面的人的。那么我们在这儿就可以讲一个药方,在《伤寒论》里边,有一个
药方叫桂枝汤,这个是伤寒论里边的第一方,也叫做群方之首。实际上当我们出现感冒,发烧
这些症状的时候,头项强痛而恶寒,所谓头项强痛就是头痛,脖子僵硬,然后怕冷,发烧,还
有一点就是身上有一点微微出汗。在这种情景下呢,就要喝这种汤药。

这个汤药是由五味药组成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你看啊,这个药很好喝,
实际上这也是伊尹《汤液》里的小阳旦汤。说的是太阳病初起的方子,就是感冒发烧刚刚开始
的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就非常有效。实际上你要用对了的话,可能一剂而愈。而且在这个药
里面你们会发现,有两个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食物,生姜和大枣。那么在这个方子里
边呢,桂枝是起什么作用呢?桂枝是君药,起什么作用呢?在《伤寒论》张仲景那个年代,实
际上又不挣稿费,可是他特别奇怪,他在桂枝这儿写了两个小字,叫做:去皮。在大枣这儿写
了一个小字:擗。实际上也就是切开。我们在所有的使大枣的时候,当有中医大夫给你开药方
有大枣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大枣都是要擗开,要切开。那么为什么桂枝要去皮呢?实际上大家
一定要清楚,桂枝是属于桂树枝的那个梢头。记住啊,中药的药性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实际上
也因循着一种原则,也是取象比类的原则。所谓取象比类的原则是什么呢?当你出现太阳病初
起,就是刚刚发烧的时候,实际上你的病在表层,病在表。而树梢,大家想一想,春天树都发
芽了,树梢应该是具有什么特性的呢?树梢是阳气生发最旺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喜欢用鹿茸,也是取其生发之机。就是当你这个人身体已经虚得一点生机都没有了,整天都是
萎靡不振的那个样子的时候,鹿茸它是取其生机。鹿是每年春天才长那个角,那是它的角,那
是它生发之机最旺的地方。那么我们实际上用桂枝,都是嫩桂枝,也是用了它的生机这个概念。
你是感冒刚初起,病在表,所以要用表,桂枝是解表的。看这个药方,没有一个消炎药,也没
有一个是可以退烧的,可是为什么这个药就可以退烧,可以治疗感冒初起,实际上它是用桂枝
来散你外边刚刚受到的那点寒。刚刚受寒的时候就可以用这药,那为什么要去皮呢?去皮实际
上是,记住啊,中药里凡是皮,都有一个特性,主收敛。皮都是包裹的,它就会主收敛。那么
既然要取其生发之意,所以就把它这个收敛的特性给他去掉。现在你去买桂枝,很少有人给你
去皮,所以你自己买回来桂枝,如果让这个药效更好的话,可以用小刀把那个皮给去掉。这就
是我既然要生发,我就让它全方位的生发。桂枝是个非常好的药,这桂枝汤也是非常好用的一
个药方。
Sandy
    回答采纳率:28.1% 2008-11-13 16:05
      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不节又易损伤脏腑,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元代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告诫人们:“若食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所以,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饮食偏嗜。因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各有其气味所偏,长期的饮食偏嗜,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或营养成分的失衡,因此容易发生疾病。即使因身体需要而多食某些饮食,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或过久地偏食,否则会影响健康。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味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术。每个人的饮食应按其不同体质而有所取舍,不要片面追求一饱口福。
        强身健体,动静相宜
        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吕氏春秋》认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也就是说,人的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如果郁而不畅达,各种疾病就会因此产生。同时书中还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古语曰:“动则生,静则死。”可见生命在于运动。动,包括适当的运动、脑力和体力劳动、社交活动等等。在《黄帝内经》中有“和于术数”以及“不妄作劳”两个原则。首先,应该适当地选择和运用锻炼身体的方法,诸如《黄帝内经》所列举的导引、吐纳等形式。导引的出现,为古人健身防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相传“尧”的时代,人们就知道跳舞能够增强体质。《吕氏春秋》曾提到远古居民由于居住环境缘故而易感寒湿之邪者,应“作为舞以宣导之”。后来,有些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健身作用的导引疗法。所谓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不妄作劳”是提醒人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量力而行并注意调节,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而影响健康。同时要做到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于身心。
      花(^0^)
        回答采纳率:21.8% 2008-11-13 16:10
          与腑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化食物的器官,它们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消化、下灌肠道;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份和诽便,膀肮的贮存和徘出尿液等等.o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腑失职或病变,都要影响饮食物正常的传化。
            脏腑与形体组织
            形体组织主要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等。它们与五脏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肾主骨。同时,人体脏气的盛衰,又会反应到最明显的部位。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可见脏器和肌体的关系是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变,病人可出现抽筋,指甲变薄变软;心有病变,可使血脉衰弱,面色无华;脾有病变,可使肌肉消瘦,口唇谈白;肺有病变,可使皮毛枯搞;肾有病变,可使骨生长不正常,毛发稀少等等。这都说明了脏器的病变反映到相应的形体组织。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就会失降,会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降, 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 传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
            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认为“肾”与“脾”、 “胃”之间的关系如何?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及水肿等脾阳虚的证候;如果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肠如何参与水液代谢?
            (1)肝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水液代谢的调节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水的运行亦有赖于气的推动。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调畅三焦气机,使三焦水道通利;二是促进肺、脾、肾等脏腑气机的升降,从而发挥它们主持水液代谢的作用;三是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利,气血运行通利,水液运行也就正常。若肝有病变,疏泄不利,气机不调,则影响气、血、水的运行;血瘀水阻,气滞水停,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临床可见臌胀、腹水等病症。
            (2)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脾主运化,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化水液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包括“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水液在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过程。脾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在体内由肺而下降于肾,或由肾蒸腾气化而上升于肺,均需靠脾的转输作用,方能维持正常。脾气充足,运化水液功能健旺,人体水液代谢才能协调平衡;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转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强调了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液有清有浊,其中之清者,经肺的宣发布散作用,分布到体表和脏腑,以滋养濡润脏腑、肌腠、皮毛;而其中之浊者,则通过肺的肃降作用,经过三焦水道下降于肾。所以,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排汗和通调三焦水道来实现的,故“肺为水之上源”。肺病,则水液代谢失常,可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等。
            (4)三焦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三焦属六腑之一,为气机、水液升降之通路,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之一。《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是对三焦通行水液功能的很好说明。因此,三焦有病,往往影响水液代谢。从临床实践看,三焦病变多属实证,常见尿闭、水肿等症。三焦壅塞,水液受阻,不但可以见到皮肤、肌肉等全身性水肿,同时,还可见到腹水、悬饮等病症。
            (5)小肠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吸收水谷精微;(2)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3)吸收水液参与水液代谢。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部分水液,下行膀胱为尿,故又称“小肠主液”。若小肠有病,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则可见腹泻、小便短少等症。
          高永利
            回答采纳率:17.8% 2008-11-13 16:19
              酸,肝,胆。属木
              苦,心,小肠。属火
              甘,脾,胃。属土
              辛,肺,大肠。属金
              咸,肾,膀胱。属水
              经脉就是脏腑名字。例如肺是手太阴肺经脉。脾是足太阴脾经。

              存在一个食某性食物导致的变化问题,其实这个也是根据五味对应的五行相生克来的。
              例如,过实用酸,酸属于木,木克土,就造成脾胃系病变,过食咸,属水,克火,会导致心系变化。
              然后还存在相生。如,肺虚,肺属金。土生金,故甘味的东西也能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