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处罚结果查询: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8:41:48
袁国平:99发子弹杀敌,1发留自己    我父亲袁国平,1906年5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邵东县一个弹棉絮的工人家庭。他凭着聪慧和勤奋,依靠奖学金读完小学,192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在皖南新四军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页。    新四军活动的华中地区,斗争情况错综复杂,因此,政治部主任的人选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时,毛泽东想到了我的父亲。    父亲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的斗争、创建中央苏区、组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创办红军学校、开辟抗日根据地……在许多重大事件中,他所展现出的政治工作方面的才华,都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在致项英电中指出:“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能担负独立工作。”     父亲离开延安前,毛泽东和他长谈了数个小时。毛泽东同志说,新四军处在敌伪顽夹缝中,政治工作既要保持继承红军的优良传统,又要考虑统一战线环境下的特殊性。    1938年4月26日上午,父亲一行抵达皖南岩寺新四军军部。这天,军部正在召开挺进敌后抗战誓师动员大会。父亲径直来到会场,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新四军的指示,并发表即席讲话,对即将挺进敌后的部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父亲的儒将风度,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跟随父亲一起从延安到新四军的顾鸿老将军说:“袁主任作报告,大家都喜欢听。他要你笑,个个都捧腹大笑;要你哭,个个都流泪,他就有这个本事。”    举枪殉国 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父亲到皖南后,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扩大新四军队伍,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到1940年底,新四军由1938年4月编组时的一万余人发展到8.8万人。在新四军发展壮大过程中,政治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父亲为此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其间,父亲编著的《新四军政治工作十讲》、《江南敌后游击战争中的军队政治工作》等,已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陈毅伯伯曾经告诉我,父亲还主持并参与创作了新四军军歌。    1941年1月14日晚,父亲在皖南事变突围中,身中四弹,躺在突围部队前进的路旁。军部卫士连副连长李甫及战士们见他浑身血肉模糊,不能行走,想背着他走。父亲吃力地对李甫说:“战士们都是革命的种子,要赶快突围,把他们带出去……”战士们不肯把他丢下,就用树枝扎了副担架,抬着他走。    天亮前,队伍赶到青弋江南岸。不料,渡河时被敌人发现,密集的子弹飞来,战士一个一个倒下,父亲也掉进水中。后面的战士又冲上来把父亲抬起,边打边强渡。渡河时父亲再度受伤,身体极度虚弱。他挣扎着把一个笔记本和7块大洋交给李甫,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赶快突围……不要管我了……否则一个都出不去……替我向组织上汇报。”并指着7块大洋说:“这是党费……”说完,乘战士们不备,父亲悄悄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35岁的父亲实现了自己的阵前誓言。    李甫把父亲的遗体交给当地游击队的负责人刘奎。刘奎将父亲葬在一个老木匠的祖坟地里,并告诉他,这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他用刺刀在一块青砖上刻了“袁国平”3个字,放在父亲的上衣口袋里,又在父亲的头下放了一根腰带作为记号。    后来,老木匠临终时交代老伴,这祖坟地里还葬着袁国平,等新四军回来一定要把他交给新四军。1949年解放军打到芜湖,老太太让儿子找到部队。    亲密伴侣 母亲小脚走长征    我母亲邱一涵上个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是《续西行漫记》书中提到的参加长征的30个红军女战士之一。她拖着一双缠过的小脚,和父亲一起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40年他们还被新四军军部评为模范夫妻。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他们将我大姐寄放在平江老家;把二姐和我交祖母抚养,二姐两岁因病无钱医治夭折,而我则一度牵着双目失明的奶奶讨饭度日。    1946年,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我被接到上海母亲身边。当我问起父亲时,母亲或者说父亲在外地做生意,或者说当炊事员在前方打仗,从未提及父亲牺牲之事。母亲曾告诉我,我的小名浣郎(皖南的谐音)是父亲出征前给我取的。母亲要我继父志承父业。    父亲的牺牲加之战斗负伤和工作劳累,母亲不幸于1956年病逝。    告慰英灵 三烈士安葬雨花台旁    母亲去世后,江苏省委常委会决定将我交由江渭清叔叔代管。那时我17岁,父亲的战友们把他们的怀念之情都倾注在我的身上,他们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更是用父母的优秀品质和事迹教育我,为我指点成长的方向,铺设成长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陈毅派人赴皖南寻找我父亲和同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项英、周子昆的遗骸,并将他们重新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旁的望江矶,定名为皖南事变三烈士墓。    2006年5月26日父亲100周年诞辰纪念,经中央批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袁国平文集》,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人物传记片《父亲·将军》。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两次批示为我父亲立传。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接见我时说,你父亲袁国平贡献很大,99发子弹射向敌人,1发留给自己,不连累战友,不当俘虏,了不起。    (图/文均据《新民晚报》)    袁国平之子。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国防大学,长期在海军装备系统工作。海军指挥学院专家组成员、海军作战指挥学博士生导师,主持过10多项总部和海军作战指挥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由于他主持的科研课题有较强的保密性,无法公开评奖,被人们称为没有获过奖的功臣。    现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袁国平    资料照片    1906年生,湖南省宝庆县(今邵东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率部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党代表。    后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第八军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起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等职。    1938年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1941年在皖南事变突围中壮烈牺牲。    ■1946年袁振威与母亲合影 
  
 
 --------------------------------------------------------------------------------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1-06/20/content_4840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