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香堤荣府二手房:受益终生的100部教育书籍(27)《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7:44:30

27.《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纲要――更新教育观念30条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今年的两件大事:一是课程改革,二是颁布更新教育观念30条。会场调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老师中知道有这个30条的仅仅3人。下面括号中的内容为教授报告中的说明性文字)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纲要––更新教育观念30

第一部分:培养目标问题

1.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六条标准:

a.形成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扎实的双基、学习能力

c.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d.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e.具有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

f.具有地球村意识,善于国际合作。

2.育人为本(教育观)

3.行行出状元 人人能成才(学生观)

4.终身学习––人类基本生存方式

5.学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基础教育应该排斥功利主义)

6.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

7.面向全体,关怀每一个学生 (王小丽老师最后问:还有没有没发言的?)

8.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素质和谐发展

9.教育的生机、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国家级文件第一次提到“个性”一词)

10.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

11.课程的价值––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和谐发展

12.关心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13.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

14.研究性学习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15.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16.教师的才干:渊博学识,创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师生亲密关系的营造,比如王小丽老师开头问第一次见面的异地学生想了老师什么?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根据自己的名字寓意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美丽,可以打多少分等等)

17.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18.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19.师生间相互信赖,民主平等沟通

20.教师应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

21.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发展

22.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3.学生不是“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古希腊名言:学生不是容器,而是火把)

第三部分:家庭、学校、社会

2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25.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

26.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27.学校应该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师生的精神家园)

28.让中国教育充满生机活力,要有良好的政策空间(给学校松绑,校本课程等)

29.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30.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由根据2001年12月1日在顺德科龙小学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腾纯的报告记录整理)

 

【匠家之争】

教书匠教育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类教学单位(凡是有教师的地方)盛行这样一句豪气冲天的话:“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大约是模仿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来)乍听来,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目标远大,追求无限。但在这样狂妄的叫嚣(也许有些过分)之下,到底造成什么样的教学现状呢?

此言的初创者,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为的是激励广大教师精钻细研,努力达到专家的水准,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但不知他当初是否明白搞清过“匠”的概念或含义。所谓“匠”者是指:1、木匠(大约应是指技术精良者吧?否则该叫“木工”);2、有专门技术的工人;3、在某一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恐怕很多的教师也并不明白这一点,因而在这一狂妄口号的鼓动下,在整个浮躁世风的影响下,加之个人好大喜功、急于成名成家的心理,(也许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于是,不是苦练内功,从基本功做起,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扎实提高,而是动辄总结归纳,心得体会,(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总结归纳的目的并非人人都那么纯粹吧?)著述立说,刻求标新立异。好像有几篇不成熟的论文问世,自己也就成了“家”似的。整个社会也为这种速成“家”们提供了促成的温床: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水平、效果评价,都把这种不成熟的论文作为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有之顺利过关;无则一切免谈。发表过几篇不过尔尔的论文,则被奉为高手名家,四处受邀,云游讲学,风光无限。职称过关的实惠利益,众星捧月的名人效应,真是名利双收啊!如此巨大的好处,更刺激了广大教师的追求欲望,(教师也是凡人啊!)于是,教学的实践环节日渐荒废,而教学的理论领域却极大地、空前地充实丰富起来,并且日益新颖、超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由此也就造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令人极为尴尬的尴尬:论文中头头是道,理论完善,课堂实践中却无从下手,无法操作,使这些理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空中楼阁,供人瞻仰;理论的著述者洋洋洒洒,夸夸其谈,而在其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却很少履践,不过是存在于其意念中的美妙幻想而已。管我做了没有,反正是我先于众“匠”们想出来的!然而,正因其教育理念的新颖、超前,领先于潮流,领先于时代,却也成就了他所谓“教育家”的美誉。可是,这样的所谓教育家我们要他何用?说他误人子弟有些言重,但至少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就更别说“家”了!

勤于回顾,总结提高,这本身无可非议,反而应大力提倡,但问题是不能把它推向极端。教学本身是实践性第一、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中小学更是教育的基础、基层单位,而非教育科研机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总结和著述立说上,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但在成名成家的巨大诱惑下,一些人心态失衡了,重心偏移了。作为教师,不是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而是热衷于各色流派的教育理论,论文中(我们姑且称其为论文)动辄就是什么“斯基”或什么“洛夫”,高深莫测,眼花缭乱。以为如此一来,自己就高出于众“匠”们之上,离“家”越来越近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像现时代的赵括,最终离出版社、编辑部越来越近,离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却越来越远了。

在酷爱理论的同时,也有人在研究课堂。但他的研究不是从教材、课堂、学生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的角色出发;不是研究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而是研究课堂还有哪些花样。于是乎就出现了花样百出而内容苍白的四不像课例;于是乎就出现了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不像数学课的数学课;于是乎就有人为了一节公开课而半年甚至一年磨一剑;于是乎就出现了本该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的保留节目;于是乎就出现了经过多次彩排的表演课,岂非咄咄怪事!这样的课堂,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表演欲望,而忘掉了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这样的课堂,造就的不是教育家,准确地说,应该称其为“教育表演艺术家”了。

如此恶劣的教学氛围,对中老年教师的影响倒在其次,而对青年教师的危害就显而易见了。青年教师从教的最初几年是十分重要的,对他们养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今,从他们初登讲台的那一天起,就包围在这种不良气氛之中,以为这就是教学的本来面目。于是不由自主地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表面而轻功力,缺乏扎扎实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教学功底,一旦回归到教学的固有特点,他们养成、锤炼教学基本功的大好时机早已错失掉了,岂不可惜!连“匠”的基本专长都不具备就想成“家”,岂不是天方夜谈!

请回到“匠”者所指三类人的意义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备了本专业的专长或较为高深的造诣、修养。扪心自问,惭愧地说,本人还不具备作为“匠”者的基本素质,离“家”就更是遥不可及。但我愿意为修炼成一个合格的、问心无愧的“匠”者而努力,也愿意以我的忧患来提醒尚处在头脑发热期的同行们,但愿我的这点顾虑不是杞人忧天。

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陶行知的启示

陶行知是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1919年4月21日的《时报 教育周刊 世界教育新思潮》第9号)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他对这三种教育家都不满,认为他们都不是一流的教育家。真正的、一流的教育家应该是有开辟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家。虽然过去了多年,陶行知的看法并未过时。

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先后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和“提倡教育家办学”。呼唤教育家产生,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我们认为,欲成为一流的教育家,必须立宏伟之志,建显赫之功,作传世之言,树崇高之德。

立宏伟之志

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首先就在于他少小立志,拯救中华,“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陶行知的人生志向,大体经历了如下四次阶段性的变化。首先是医药救国,开始确立的人生志向便是行医,救死扶伤。其次是文学救国,欲以文学刷新国民精神风貌。再其次是政治救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催生了陶行知政治救国的梦想。最后是教育救国,陶行知留学美国后,立志献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从陶行知的经历来看,为此他一生有四次极不容易的推却。

第一次是坚辞大学教授之职。 第二次是婉拒大学校长之职。 第三次是推脱教育厅长之职。第四次是婉拒总干事之职。四次抉择与四次推却,表明陶行知“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的人生志向是何等高远。这也正是陶行知作为“人民教育家”的本色所在。

建显赫之功

古人说,志不立则无以立功。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就在于他不仅有献身教育之志,而且有投身教育之行。他究竟建有怎样的显赫之功呢?陶行知一生开展了七大教育运动,一是发动平民教育运动,二是推行乡村教育运动,三是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四是发起国难教育运动,五是投身战时教育运动,六是从事全面教育运动,七是倡导民主教育运动。

作传世之言

欲成为“一流的教育家”,仅建显赫之功还不够,还要作传世之言。陶行知会通古今,学贯中西,述而且作。他主要留下了哪些“传世之言”呢?

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其三大基本原理。

二是民主教育理论。坚持教育必须属于人民,倡导教育为公、机会均等。

三是全民教育理论。提出了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理论。

四是全面教育理论。教育要培养的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要“心、手、脑”并用,真、善、美合一。

五是全程教育(终身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贯穿人生的始终,主张不同阶段的教育应从纵的方面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系列。

六是创造教育理论。指出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树崇高之德

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流的教育家,不仅是以上原因,更在于他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是他不断进取、开拓创造的内在动力。

陶行知身上具有优良的品质,一是诚实,二是无私,三是自信,四是刚毅。在陶行知身上,激荡着伟大的精神。

一是博爱精神。首先体现在他的爱国精神上,他认为“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从爱国爱民出发,他爱教育,决心一辈子献身教育,立志要用教育来救国救民。他更爱“救国救民”于水火的中国共产党,由此他成为一个“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二是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献身精神的生动体现。

三是求真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为人与教人的终极旨趣。

四是务实精神。他实事求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根据中国教育的实际,适时地提出并实施的七大教育运动,即是体现。

五是创造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从国情出发,从实践着手,创造了一整套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他开拓性地创办了一批内容与形式全新、多层次、多轨制、多形式的幼儿园、中小学、师范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他从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材和教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中国教育创造了一批新的典型;他不仅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探获了一条新路,而且还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开拓和创造精神的人才。

一个教育工作者,既要志存高远,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总揽全局,又要细处入手;既要德正学高,又要自强弘毅;既要富有创见,又要勤于实践;既要善于借鉴,又要勇于创造;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全球。简言之,既立志立德,又立功立言,方才可能成为一流的教育家。

 

教书匠教育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类教学单位(凡是有教师的地方)盛行这样一句豪气冲天的话:“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大约是模仿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来)乍听来,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目标远大,追求无限。但在这样狂妄的叫嚣(也许有些过分)之下,到底造成什么样的教学现状呢?

此言的初创者,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为的是激励广大教师精钻细研,努力达到专家的水准,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但不知他当初是否明白搞清过“匠”的概念或含义。所谓“匠”者是指:1、木匠(大约应是指技术精良者吧?否则该叫“木工”);2、有专门技术的工人;3、在某一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恐怕很多的教师也并不明白这一点,因而在这一狂妄口号的鼓动下,在整个浮躁世风的影响下,加之个人好大喜功、急于成名成家的心理,(也许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于是,不是苦练内功,从基本功做起,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扎实提高,而是动辄总结归纳,心得体会,(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总结归纳的目的并非人人都那么纯粹吧?)著述立说,刻求标新立异。好像有几篇不成熟的论文问世,自己也就成了“家”似的。整个社会也为这种速成“家”们提供了促成的温床: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水平、效果评价,都把这种不成熟的论文作为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有之顺利过关;无则一切免谈。发表过几篇不过尔尔的论文,则被奉为高手名家,四处受邀,云游讲学,风光无限。职称过关的实惠利益,众星捧月的名人效应,真是名利双收啊!如此巨大的好处,更刺激了广大教师的追求欲望,(教师也是凡人啊!)于是,教学的实践环节日渐荒废,而教学的理论领域却极大地、空前地充实丰富起来,并且日益新颖、超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由此也就造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令人极为尴尬的尴尬:论文中头头是道,理论完善,课堂实践中却无从下手,无法操作,使这些理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空中楼阁,供人瞻仰;理论的著述者洋洋洒洒,夸夸其谈,而在其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却很少履践,不过是存在于其意念中的美妙幻想而已。管我做了没有,反正是我先于众“匠”们想出来的!然而,正因其教育理念的新颖、超前,领先于潮流,领先于时代,却也成就了他所谓“教育家”的美誉。可是,这样的所谓教育家我们要他何用?说他误人子弟有些言重,但至少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就更别说“家”了!

    勤于回顾,总结提高,这本身无可非议,反而应大力提倡,但问题是不能把它推向极端。教学本身是实践性第一、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中小学更是教育的基础、基层单位,而非教育科研机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总结和著述立说上,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但在成名成家的巨大诱惑下,一些人心态失衡了,重心偏移了。作为教师,不是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而是热衷于各色流派的教育理论,论文中(我们姑且称其为论文)动辄就是什么“斯基”或什么“洛夫”,高深莫测,眼花缭乱。以为如此一来,自己就高出于众“匠”们之上,离“家”越来越近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像现时代的赵括,最终离出版社、编辑部越来越近,离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却越来越远了。

    在酷爱理论的同时,也有人在研究课堂。但他的研究不是从教材、课堂、学生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的角色出发;不是研究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而是研究课堂还有哪些花样。于是乎就出现了花样百出而内容苍白的四不像课例;于是乎就出现了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不像数学课的数学课;于是乎就有人为了一节公开课而半年甚至一年磨一剑;于是乎就出现了本该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的保留节目;于是乎就出现了经过多次彩排的表演课,岂非咄咄怪事!这样的课堂,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表演欲望,而忘掉了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这样的课堂,造就的不是教育家,准确地说,应该称其为“教育表演艺术家”了。

    如此恶劣的教学氛围,对中老年教师的影响倒在其次,而对青年教师的危害就显而易见了。青年教师从教的最初几年是十分重要的,对他们养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今,从他们初登讲台的那一天起,就包围在这种不良气氛之中,以为这就是教学的本来面目。于是不由自主地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表面而轻功力,缺乏扎扎实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教学功底,一旦回归到教学的固有特点,他们养成、锤炼教学基本功的大好时机早已错失掉了,岂不可惜!连“匠”的基本专长都不具备就想成“家”,岂不是天方夜谈!

    请回到“匠”者所指三类人的意义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备了本专业的专长或较为高深的造诣、修养。扪心自问,惭愧地说,本人还不具备作为“匠”者的基本素质,离“家”就更是遥不可及。但我愿意为修炼成一个合格的、问心无愧的“匠”者而努力,也愿意以我的忧患来提醒尚处在头脑发热期的同行们,但愿我的这点顾虑不是杞人忧天。
    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人们倾向于贬抑前者而颂扬后者,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对前者更多的是嗤之以鼻。在人们的思想预设和价值取向中,教书匠无疑是贬义的、负面的角色定位。本文亦遵从这一缄默的共识。我们以为,仅仅在这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中认识教书匠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
    不过,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任意地轻视和贬斥教书匠的作为和作用,却是需要警醒的。因为教书匠作为一个教育学学理探讨的范畴,并不能与约定俗成的理解保持完全的逻辑一致性。我们也应该知道,匠者,也特指在某方面有造诣的人。譬如,手艺精湛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被尊奉为“文学巨匠”。这么看来,“教书匠”的称谓亦无不妥之处,相反还颇不简单。“家”者,按照《辞海》的解释,即“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可见,成“家”并非什么很神秘、高不可攀的事。而对于“教育家”的界定,我国大陆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宽容性,特指“在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2]综合学界的各种认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家”:有教育的专门才能,懂得教育规律,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创造性地从事某一方面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国,教育家被认为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一种符号,更标志着一种素质,一种才能,一种人格的境界;甚而是教育者的最高符号、最高境界和最高典型。
  教育家不是自封的,不是任命的,也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社会公认的,有其客观标准。那么,教育工作者具备了什么标准或条件就是教育家呢?从最朴素的观念讲,教育家一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是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分子,其优秀应表现在他在教育工作所要求的德才上表现突出,还应表现在有教育创造能力,而且在教育领域一定会有积极的影响。的确,教育家虽然人人羡慕,但毕竟是少数,因为这个世界上能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毕竟寥若晨星。而这个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却大都是怀抱着别人的思想在奋斗,因而,成名成家,谈何容易!而成为一名教书匠,则相对容易的多。毕竟那是你的专业,毕竟有那么多的代代相传,只要你肯下功夫,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教书匠,还是希望满大的。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但要求你的理想应该是那种可行性强一些的,否则,老鼠想吃猫,蟒蛇想吞象,蚍蜉想撼大树,螳臂想挡车,不痛苦才怪。

    这个世界苦难多于快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应自寻烦恼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当个快乐称职的教书匠有什么不好?虽然外界对教书匠有那么多的非议,虽然成名成家有那么大的诱惑,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首先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成为一“匠”,做“匠”做久了,也许你不知不觉中还真就成了“家”。人家不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嘛!人家不说“有心栽花花不举,无心插柳柳成荫”嘛!当然,不要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一“匠”的,那也需要真功夫,需要真性情,需要真毅力。没有这些,成为“匠”也是一种奢望。“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匠”多了,诸葛亮也就多了;“匠”多了,“家”也就自然多了。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过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他做一家学校校长的时候,校园的花房里长出了几朵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朵玫瑰的人络绎不绝。这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照常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然后拿着它从容地往外走。

    现在我假设:要在我们这里,老师碰到学生把学校里最好的玫瑰摘走,他会怎样?我做过老师,我当然知道,我很可能会义愤填膺地冲过去,一把捉住这小采花贼,夺过鲜花,口中怒斥:“哎呀,小小年纪,你就做贼呀!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长大你想干什么?这是公共财物你知不知道?知道你还偷呀?大家都这么偷,社会主义还不给你们偷个一干二净!怪不得别人说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说,你是哪个班的?班主任是谁?见你班主任去,见你家长去!”接着,就把这小孩提贼一样提到她班主任面前去,然后呢,班主任也可能会觉得她丢了自己班的脸,或者用更难听的话训斥这小女孩以表示自己的“大公无私”。这个小女孩的表现恐怕也只会像世界末日来临了一样哭个不停。“哭哭,你还有脸哭!再哭把你送到派出所去!”她哭泣所带来的,只能是“正义之士”更加理直气壮的训斥。可是,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这样———没有这样得意洋洋地在一个小女孩身上显示自己的“正义”。他俯下身去,亲切地问这个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大玫瑰,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一朵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

    我们再来假设,我们的老师听了这样的回答有怎样的反应———素质高的老师会有一些好的处理方法,但一些老师有可能会这样说:“什么,你奶奶病了?!你有奶奶么?还病了!小小年纪,扯起谎来怎么跟真的一样?这也是你奶奶教的?你们家是扯谎家吧?还告诉她学校里有朵大玫瑰!你没有告诉她学校里有大彩电吧?告诉了她,她要不信,你是不是也要把我们的大彩电抱去给她瞧瞧呀?当然了,你抱不动,可你可以找人来抱呀!说什么看完后就送回来,这打在狗身上的肉包子有回答的时候么?你这小东西,不仅会偷东西,还会扯谎,真是个不可救药!”而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小女孩的这番话,是这样做的:他搀着小女孩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什么?!”听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大吃一惊,“还奖励她?还大教育家?”……也许,这就是大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所在。

 

 

为一个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做个教书匠没有什么可耻。

能够当教育家当然好,不能当教育家,做个教书匠也挺好的。

教育家也需要一些形而下的教育智慧和技巧,也应该有所“匠”。

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