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之高炽txt百度云:中俄关系军事联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22:53:32

中俄实际上已经完全确立了战略级别的军事技术合作,只要双方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切实加强几个方向的合作,完全可以进一步巩固双边战略伙伴关系

 瑞典智库指出,苏军总参谋部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制订全球军事战略理论,阐述对未来战争的看法。但是当今世界上几乎只关注美国军事战略,即所谓的军事革命构想,也被称为北约标准,并尽量引入本国国防学说。美国军事革命构想着眼未来战争,根据不断发展中的挑战和威胁,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化军事理论。美国在2011年国家新军事战略中已经摒弃俄罗斯,把中国视为可与美国争霸的主要对手。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中美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受到美国提出的世界军事革命理论的积极影响,今后美国在武器出口方面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军事合作方面俄罗斯很快将下滑到欧洲国家水平,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与德国大体相当。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军事革命理论已被列为中国战略军事学说的基本原则,美国军事学术思维对印度、印尼、泰国和巴基斯坦的影响也非常大,所有这些都将对这些国家的武器引进产生重要影响。

  俄军诸兵种合成学院军事专家沃罗比耶夫和基谢列夫认为,目前俄罗斯军事理论的重建正处于过渡期,此前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基础形成的战争形式和方法理论已经不再被接受,新的理论尚未成型,而且也没有得到实战检验。现在的俄军战略可以定性为有限能力战略。在此情况下,武器进口大国将会把重点押在主流军事学说上,选择更为现实的合作伙伴,抛弃自身国防战略无法适应全球和平需求的武器供应国。应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在于说服对方尽量实现武器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而在于摆脱俄军缺少完整而适当的军事建设前景思想短缺的现状,促进俄制武器的出口。领导起草这份中俄关系报告的雅各布森此前曾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和全球安全研究项目部主任。他强调指出,只有当中俄两国利益一致时合作才会实现,利益不一致时都会忘记战略伙伴关系。重要的是,双方缺乏真诚的信任。
俄媒称,在对瑞典智库报告进行分析时必须指出,只有在上合组织大规模演习框架内,通过实践,中俄才能巩固军事领域的相互信任,俄方才能向中方展现自己的现代战略军事思维,向亚太武器进口大国证明俄制武器同样符合现代挑战和威胁,绝对不比美国武器差。总之,俄方应当把自己的战略军事观点积极推介到亚洲地区,就像美国向全球推介自己的军事革命理论一样。遗憾的是,现在俄罗斯的军事转型立场暂时只能招致有理有据的批评。俄军诸兵种合成学院专家们认为,俄制武器主要适宜近战,在复杂地形下没有机动性优势,没有能力在夜战中占据主动,很难值得他国信任。如果说广告是贸易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在国防领域先进的国家军事战略就是国际军事合作的发动机第四个方向是直接加强军事技术合作。这对增加俄武器出口收入非常重要,也可成为上合组织军事日程的基础。根据十二五计划,到2015年前中国国防工业高科技生产增幅应为15%。瑞典智库报告在分析中国现在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时指出,中国在歼击机、潜艇、战舰的研制中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协作,中国还需要远程航空兵飞机、运输机、客机、加油机,以及海基导弹系统。中国发动机制造业仍然薄弱,因此中方希望在与俄方的合作中完善自己的军工体系。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方面,不仅有俄式武器成品的供应,包括苏-27、苏-30歼击机、运输机、米-17运输直升机、“道尔-M1”、S-300PMU1/2防空导弹系统、636E和877E型柴电鱼雷潜艇、驱逐舰和巡航导弹,还有武器装备配件的供应,以及在中国境内许可生产俄式武器。中国还通过双边科技和工业交流,掌握创新技术。瑞典智库报告中提到,俄罗斯对中国歼-11B侵犯苏-27SK知识产权不满,对中国使用俄制RD-93发动机的JF-17“枭龙”歼击机转销往其他国家不满,因为中国JF-17和歼-10已在亚非国家市场上和俄罗斯的米格-29竞争。另外,俄方还对中方得到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尼特卡”舰载航空兵训练中心秘密技术文献不满。

  俄媒指出,俄方担心中国军工企业试图仿制所有俄式新型武器装备,因此开始拒绝供应中方需要的先进武器。此举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导致双边军事技术合作陷入僵局。俄方应当积极寻找发展基础协作的途径,而不应向中方断然关闭大门。即便是现在,中国也不排除采购俄先进武器的可能性,比如伊尔-476运输机(计划在2012年生产)、苏-35战斗机(尽管中国已有生产本国第5代歼击机的计划)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相信俄方最终能够建设性地满足中国国防工业调整后的需求,积极协助中方许可生产俄式武器,如苏-27歼击机、米-17直升机、反坦克导弹、反舰巡航导弹等,而不只是扩大武器成品的供应。

  实际上中俄战略级别的军事合作已经完全确立。两国既有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级别的军政协调,又有定期联合军事演习,还有军事学术交流,合作范围也更加广泛。这不仅能巩固中俄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还能促进双边基础性建设性的合作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