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炒米粉的做法:福康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23:33:12

简介

  生于乾隆十八年,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皇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再加上福康安相貌英俊,所以自幼乾隆皇帝即将他带到内廷,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福康安长大成人以后,乾隆对他更是委以重任,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成为一代宠臣之最。 福康安19岁时,即以头等侍卫统兵随定西大将军温福征剿大金川,此后担任过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参加过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廓尔喀入侵等重大战役。福康安作战英勇,足智多谋,但生活奢侈,他统率的大军所过之处,地方官都要供给巨额财物;前线血肉横飞,而福康安的兵营之中仍歌舞吹弹,余音袅袅不绝。但乾隆对福康安的信任却丝毫不减,他承认自己和福康安的感情有如家人父子。乾隆早就想封福康安为王,让他像诸皇子一样享受荣华富贵,只是碍于家法,不能如愿。于是便令福康安率军作战,建立军功,以作为封王的基础。所以福康安每次出征,乾隆都精心为他挑选将领,选派劲旅,使其必胜。而其他将领也迎合乾隆旨意,有意不取胜争功,以归美于福康安。不幸的是,乾隆还没来得及封福康安为王,他就去世了,对此乾隆悲泪长流,赠谥文襄,追赠嘉勇郡王,配享太庙。

生平经历

  1767年(乾隆32年),福康安承袭云骑尉,四年后任御前侍卫。1772年(乾隆37)任户部侍郎,不久迁满洲镶黄旗副都统,受命赶赴四川军中任平叛将领。次年福康安抵达军营后,被阿桂授为领队大臣。后以作战勇敢、治军有方而为朝野瞩目。1776年(乾隆41年)平定金川后,封三等嘉勇男,授户部左侍郎,不久调任蒙古镶白旗都统。   1777至1780年(乾隆42年至45年),福康安先后出任吉林将军和奉天将军。1780年(乾隆45年)后历任云贵(云南、贵州)、四川、陕甘(陕西、甘肃)、闽浙闽浙、两广(广西、广东)总督。其中任两广总督一职任期最长,并由于当时广东外贸繁荣而大发不义之财。他贪赃的手法和程度,仅次于和珅,而声名的狼藉却不相上下。   1773年(乾隆38年)初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1784年(乾隆49年)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事件,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1787年(乾隆52年),乾隆命他同海兰察赴台湾平定林爽文民变事件。同年年末,他率军从福建渡海,以解救被义军包围的清军。起义被平息后,论功行赏,晋封福康安为一等嘉勇侯。   1790年(乾隆55年),廓尔喀军队侵入西藏,意图抢掠遍布各地的喇嘛庙内的财富,但被当时的满清驻军将领劝说撤回。然而,他们并未罢休。第二年以更大规模入侵,几乎没有遇到当地藏兵或者驻守清军的抵抗,因而得以大肆抢掠。乾隆闻讯大为震怒,命福康安偕参赞大臣海兰察率军反击。1792年(乾隆57年),清军到达西藏,连战连捷,将廓尔喀军队驱回喜马拉雅山南麓,甚至还反攻到廓尔喀首都阳布(加德满都)外二十公里的热锁桥,迫使廓尔喀乞和。按照福康安提出的条件议和,廓尔喀每五年到北京朝贡一次。作为对这次战功的褒奖,福康安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封一等轻骑都尉世职,并让他的儿子德麟承袭。乾隆还声称,假若福康安把廓尔喀彻底征服,就封他为王。他虽未获此殊封,仍于1793年(乾隆58年)加封忠锐公。   1795年(乾隆60年),世居湖南、贵州和四川边境山区的苗民起义,史称湘黔苗民起义,攻占多座城池,杀死或驱逐满清设立的地方官。乾隆得知这一形势,立即派遣云贵总督福康安与邻省总督和琳、毕沅一同前往镇压。尽管清军在数量和装备方面都占据优势,但因边区地形险要,清军不熟悉地形,而苗民顽强抗敌、坚守阵地,且熟悉地形,致使战争旷日持久,清军劳而无功。   1796年(嘉庆元年)六月,福康安病卒于伐苗的军中。乾隆帝追封为嘉勇郡王,并配享太庙和开国元勋同列,入祀贤良词及昭忠祠,又在他家宗祠旁边另建专祠,赐谥“文襄”。为表彰他平定金川、台湾和廓尔喀的战绩,把他的肖像悬挂在紫光阁。   平定川楚教乱,太子太保、蒙古人德楞泰为福康安麾下爱将,无役不与。   福康安一生受乾隆帝殊宠,民间传为乾隆私生子。   不过,后来的嘉庆皇帝并未像其父亲那般褒奖福康安,多次追遣他在军中挥霍无度。1808年(嘉庆13年)嘉庆帝将其子由世袭贝勒降为贝子(其子德麟被降爵是因其“旋坐雩坛视牲误班”,与福康安无关)。

平定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林爽文,原籍漳州平和县,来台后居住彰化县,因募众垦田致富。1783年,大陆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传入台湾,很快就遍布全台,拥有广泛的会众。林爽文入会后,成为了天地会在台湾北部的首领。1786年,清政府严令解散“天地会”,并缉捕会党。11月底,知县俞峻率兵300人到大屯,勒令庄民擒献会党,并焚烧附近村庄,这激起了群众的极大愤慨。林爽文乘机在27日夜起兵,率众攻入清营,短短几日,连续攻下彰化、淡水、诸罗诸县,完全控制了台湾北部。林爽文在彰化被推为盟主,奉明制度,建元“顺天”。凤山天地会首领庄大田起义响应,自称“南路辅田大元帅”,于12月13日攻下凤山,19日与林合兵围攻台湾府城,声势大振。   林爽文起义爆发后,清廷即派提督黄仕简、任承恩带领官军万余人渡台。数月之间,军事上毫无起色。乾隆皇帝下令更换统帅,调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赴台湾统一指挥。此时,林爽文邀约庄大田围攻府城。南北两支起义军集中兵力十万,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三月开始大规模进攻府城。激战中由于庄锡舍率部众倒戈相向,使攻城受挫。以后,南北两支起义军又曾数次联合进攻府城,但均未成功。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清廷免去常青职务,另派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名将海兰察为副将率军乘600艘战船向台湾进发。于十一月初一到达台湾。福康安到台湾后,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以优势兵力分五路解嘉义之围,又接连攻下斗六门、大里木弋、集集埔等军事要地。将林爽文等人逼入番社。接着在在台湾各地进剿,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正月初五日生擒林爽文于老衢崎,解往北京,后在北京菜市口就义。一个月后,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获,在台湾府城被杀害。林爽文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了。至今,福康安的记功碑依然屹立在台湾嘉义公园。

驱逐廓尔喀侵略军

  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一月,乾隆皇帝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奎林为参赞大臣,统兵经青海入藏作战。随后又免去鄂辉、成德的职务,任命惠龄为四川总督、奎林为成都将军。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当福康安率领大军抵达前藏时,西藏境内清军和藏兵已收复拍甲岭、聂拉木等地。廓尔喀国王遣使乞和。乾隆皇帝决心攻其腹心,捣穴擒首,故拒绝和议,于三月十五日任命福康安为大将军,统领劲旅进剿。三四月间,游击关联升、总兵袁国璜等部3000人先后抵达前线。而廓尔喀侵略军则在济咙、绒辖尔(今定结南,中国境内)等处砌卡筑碉,添兵据守。闰四月二十五日,福康安、海兰察率清军6000人,由拉子(今西藏拉孜)出发,开赴绒辖尔、聂拉木等处,五月初,福康安所部攻下擦木要隘,收复济咙,同时成德、岱森保等部收复聂拉木以南要隘木萨桥。至此,清军扫清擦木至济咙段边境。十三日,福康安率军由济咙热索桥进入廓尔喀境内,直捣廓尔喀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十八日,清军抵旺噶尔,已深入廓尔喀境内170里,未遇任何阻拦。而廓尔喀兵已收缩至阳布以北地区,严密布防。十九日至二十七日,清军突破横河防线;六月初九日,又突破东觉防线。之后,清军在雍雅山受阻,前后受敌,损失严重,且不服水土,粮饷不济。阳布以北尚有重山大河,防范森严。廓尔喀当局也再度致书清朝政府请和,福康安奉旨与廓尔喀议和。八月二十一日,清军撤军回国。   此次战役,福康安率兵所向披靡,几乎打到加德满都,是中国反侵略战争中非常漂亮的战役,是使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因此,福康安也应归于民族英雄之列,迎为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

积劳成疾而亡

  乾隆六十年(1795)二三月间,清政府调遣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率领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八月,聚集在平陇的起义军推吴八月为苗王,石柳邓、石三保为将军。福康安、和琳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九月,吴半生被俘获。十二月,吴八月被俘。初战告捷,乾隆皇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     

嘉庆元年(1796)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病倒在军中,但他仍继续督战,终因积劳成疾,于乾隆六十年(1795)五月,病逝军中,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同年六月,石三保被诱至坳溪被俘。起义领袖相继遇害,起义军开始失利。九月,额勒登保代替先后病死军中的福康安与和琳为统帅,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至十二月,起义军的最后据点石隆寨失陷,石柳邓战死于贵鱼坡,苗疆至此平定,可惜这一切福康安却永远不能看到了。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郡王,并建立专祠以致祭。在清朝历史上,异姓封王的除清初吴三桂等三藩和少数蒙古贵族外,仅福康安一人。他戎马一生,为国效力,特别是击退廓尔喀族的入侵,安定边疆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身世之谜

  传说说福康安是乾隆帝的私生子。从小就被乾隆皇帝带入宫中培养。福康安长大之后,乾隆帝对他十分器重,先后封他做御前侍卫统领,后来又升其为户部尚书,封其为贝子,乾隆还想封他为王。只是碍于朝中大臣们的说法,不好无缘无故的封赏,于是,他便为福康安挑选精兵良将,让他带军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军功。眼看就可以封王了,这可惜福康安没有这个福,没有等到封王就在军中因病去世。乾隆无奈之下,只好追封其做了郡王。对此,后人还曾做诗讽刺说:“家人燕儿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单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意思就是说乾隆因福康安是自己的儿子,一直想封他为王。但是,清朝自三藩之乱后,曾立下异姓不王的祖训。而乾隆帝执意加封福康安为郡王,说明乾隆与福康安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后人经过研究乾隆皇帝同傅恒一家特殊的关系发现,乾隆同福康安之间确实有一些说不明白的地方。一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恒病死之后。乾隆皇帝前往傅恒府上吊唁,曾作过一首悼亡诗。诗中说“平生忠勇家声继,汝子吾儿定教培。”前半句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但后半句“汝子吾儿”四个字却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乾隆称他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呢?是褒扬厚待忠臣之举,还是其中确实蕴含着什么隐情。   此外,福康安从小就被乾隆接到宫中亲自培养,对他极为器重,先后任其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恩宠可谓隆极一时。但奇怪的是乾隆居然没有招这位恩宠有加的青年作驸马。从福康安的其他兄弟来看,大哥福灵安,被封为多罗额驸,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二哥福隆安,被封为和硕额驸,历任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福康安的两个哥哥都作了额附,以乾隆对他的宠爱,没理由不许一位公主给他。而且当时乾隆的宫中确实也有一位与福康安年龄相当的格格尚未出嫁。据说福康安的父亲傅恒还曾经入宫向乾隆请求,让福康安娶公主做为额驸。但乾隆只是微笑不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乾隆帝对福康安另有安排,还是因为福康安确实是龙种,不能够在娶公主。   而且,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的恩宠也确实不同于一般的朝臣。福康安小的时候就被乾隆带到内廷,亲自培养。待之同诸位皇子没有差别。福康安长大之后,乾隆皇帝又对他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福康安生活豪奢,常常引来地方官员的不满,地方官员曾都次上奏福康安收受贿赂,索要财物的过失,但乾隆却此丝毫不加责怪。这又为福康安的身世之谜埋下一个疑点。   从上面的证据来,可福康安的身世确实值得怀疑,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学术界还无法确定的说福康安就是乾隆帝的私生子。   有人说,乾隆对福康安破格提拔是因为乾隆与福康安生母的私情,更有人说,福康安实际上就是乾隆帝的亲生骨肉。但是,从其一生中的累累战功中就不难发现,他的荣誉受之无愧。   乾隆三十七年,清兵再次进攻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甘肃伊斯兰教徒起义,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起义,五十六年,尼泊尔廓尔喀族入侵,这四次战争福康安都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后两次战争,清军都获得了重大胜利,乾隆帝甚至要封福康安为王,但考虑到富察氏一们太盛,就没有落实。但是,乾隆帝将三个六品官缺赏给福康安,让他从家人中挑选。对他的恩眷可见一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尼泊尔王公的战争中,福康安曾经率兵打到加德满都,是我国反侵略战争中非常漂亮的战役,是使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因此,福康安也应归于民族英雄之列,迎为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   与其父一样,福康安也永久地留在了祖国的西南大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带兵镇压苗民起义,初战告捷,并被乾隆破格封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但是就在成功指日可待的时候,嘉庆元年,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病倒了,但他仍继续督战,于五月,病逝军中。   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郡王,并建立专祠以致祭。福康安戎马一生,为国效力,特别是击退廓尔喀族的入侵,安定边疆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