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c gen grpc java: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视频或者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5:37:27

 一章地球和地图的视频或者资料

 初一学生必记
                                                                                                                (考中期的法宝)

1 、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 、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 、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    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 、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      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9 、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      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
    名称   形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
    经线   半圆   (弧形)相等     南北方向
    ————————————————————
    纬线   都是圆    不相等        东西方向
        (极点除外)  
    ————————————————————

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      意看P23图2-19和图2-20)(易记版: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4、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5、四大洋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6、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      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8、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      类型。
 
19、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指某两者的高度差。)和相对高度(指某两     者的高度差)

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2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22、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3、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24、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
 
2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易记版:内稳外活)
 
26、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的山脉带上。

2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8、等高线地形图上:
    山顶:内高外低的闭合状处是山地,中间最高处就是山顶,常用黑色“△”标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鞍部:两山头之间位置低且没有等高线经过的位置;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部分(等高线相互平行,绝不相交)。

29、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0、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南部      沿海地区;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炎热干旱的荒漠、高温高湿的原始热带雨林、    低温酷冷的地区、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区。

3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量。

3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3、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等。
34、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35、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6、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7、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8、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9、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            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李颖

评地理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卫星图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米;大洋州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山脉、河流、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6、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
7、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9、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0、跨洲国家: 埃及:非洲、亚洲 俄罗斯:欧洲、亚洲 土耳其:欧洲、亚洲
第三章
1、 天气的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
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
⑤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
2、 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 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 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①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③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
③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6、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7、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5、 乡村与城市的形态:
差别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 生产方式
乡村 不发达 稀疏 分散、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
城市 便利 密集 楼房层次高、排列密集 非农生产
6、建筑与环境地理的关系:
地区 环境 建筑分布
东南亚 湿热 云南傣族、低纬度地区
北非 干旱、炎热、风沙大 西亚、黄土陕西高原、内陆
极地 严寒、大风 冰屋
注:还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各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