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轮打捞: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5:20:42
2007-07-22    郭亮    卢华语惠寄    点击: 2839
一1
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读《全唐诗》札记
卢华语
唐代诗歌异常繁荣,仅清朝编纂的《全唐诗》,就收集有诗四万九千四百多首。其中,茶诗又格外引人瞩目。据统计《全唐诗》中“茶”与“茗”两字共出现1227次,这在历代诗集中都是少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由唐朝茶诗的数量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唐代茶业的发达。故本文将侧重于以茶诗为资科,考察唐代茶产地的分布,并进而分析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状况。

关于唐代茶产地数量,各种观点颇不一致。陆羽《茶经》列有43个产茶州;时贤张泽咸先生则认为,唐代的产茶州共有69个;[1]王洪军先生又考证出,当时的茶叶产地至少分布在8个道、98个州。[2]据笔者查阅《茶经》所列产茶州,发现其中很多在唐代茶诗里都有反映,但同时,又有部分茶诗涉及到陆羽未提到的新产茶地。现按照《新唐书·地理志》道州设置,把各茶产地胪列如下:
1、江南道
湖州:杨华《膳夫经手钞》云:“湖州顾诸紫笋茶,自蒙顶以外,无出其右者。”[3]由此可见,顾渚的紫笋仅次于剑南道蒙顶。杨嗣复也有诗赞道:“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顾诸莫争雄。”[4]应当说,两位文人对顾渚茶的品质都作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界定。
杭州:杭州的于潜县有天目山。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文火香遍野,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诗句[5],把天目山茶的“香、味、形、色”写得跃然纸上。“诗扬茶名,茶助诗兴”二者可谓相得益彰。
越州:越州数处产茶,其中以剡县的剡茗在唐代最有名气。文人墨客多爱用此茶招待好友宾客。皎然的《送许丞还洛阳》:“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霑襟”[6]及《送李丞使宣州》“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7]都描述了作者以剡茗代美酒为友人饯行时依依惜别的情景。
婺州:婺州的东白茶被杨华赞为“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许浑《送段觉归东阳兼寄窦使君》:“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8]虽没赞美东阳茶的品质,却让我们了解到婺州产秋茶的历史。另外从许浑的《送从兄归隐兰溪》:“野碓春秔滑,山厨焙茗香”[9]诗句里,我们还可得知婺州兰溪县当时也产茶。
睦州:《茶经》记载了睦州桐庐县产茶,这在唐诗里亦能找到证据。贯休的《桐江闲居作十二首》有“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句[10](注:茶坞即是四面有茶树围绕的地方)。该诗描绘的是雨过天晴后晚霞中的桐庐县茶林与角楼。诗句虽短,却把景物写得生动如画。
常州:常州义兴出的阳羡茶是当时茶中贡品。卢仝脍炙人口的《走笔谢孟谏寄新茶》:“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11]既提到了阳羡出贡茶,同时又借物述志,表达了作者对贡茶制度不满。
苏州:皮日休的“罢钓时煮菱,停缫或焙茗”[12]描写的就是作者隐居苏州吴县时的闲适生活。由诗中焙茗可推知吴县产茶。
润州:杜牧《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云暧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13]记述了作者以前在润州延陵县茅山采茶的生活经历。
升州:《茶经》不记升州产茶,而《全唐诗》却有诗提到此地出茶。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14]中的栖霞寺,就座落在升州的上元县,即今南京。
饶州:饶州的浮梁县既产茶,又是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瑟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前夜浮梁县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15]从侧面印证了浮梁县当时“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的事实。[16]另外章孝标的《送张使君赴饶州》:“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17]也佐证了饶州产茶。
洪州:贯休曾避寇于洪州钟陵县的山居寺,并在那里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其中从“石庐金鼎红渠嫩,香阁茶棚绿山献   齐”句[18],我们能了解到洪州产茶。
江州:江州产茶在唐代史籍中很难找到记载,但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曾著有“二月匡庐北……阳丛抽茗芽”诗句[19]。此诗中的匡庐即指江州浔阳县的匡山(今庐山)。同时李咸用的“匡山茗树朝阳偏”[20]对庐山茶树生长情况也做了描述。
宣州:许浑在宣州做县令时,曾与朋友在宣城县的开元寺相会,并在那里留下了“露茗山厨焙,霜秔野碓舂。”诗句[21]。这里露茗指的就是秋茶。
岳州:唐代的贡品“氵邕 湖茶”出自岳州。僧人齐已在收到友人寄来的氵邕 湖茶后感动万分,挥墨书下“氵邕                             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并且在诗最后还不忘提醒朋友“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22]
衡州:五岳之一的衡山座落在衡州,而衡山的石廪峰又盛产石廪名茶。李群玉的“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23]写的就是作者隐居在衡山的好友送他石廪茶的事情。
建州:建州建阳县的武夷山产腊面茶,从当地诗人徐夤的“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24]诗句里,我们不但知道建州产茶,而且还了解到唐代有用茶作祭祀用品的茶俗。
潭州:潭州的阳团茶被杨华评价为:“味短而韵卑”。李群玉在此地为相时曾著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的诗。其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句[25],叙述的就是湘潭县龙安寺焙茶情况。
[1] 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文史》第十一辑。
[2] 王洪军:《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3] 杨华:《膳夫经手钞》(晃载主:《续谈助》卷五)。
[4] 杨嗣复:《谢寄新茶》,《全唐诗》卷469,中华书局,1979。
[5] 《全唐诗》卷818
[6] 《全唐诗》卷815
[7] 《全唐诗》卷818
[8] 《全唐诗》卷531
[9] 《全唐诗》卷528
[10] 《全唐诗》卷830
[11] 《全唐诗》卷388
[12] 皮日休:《崦里》,《全唐诗》卷610。
[13] 《全唐诗》卷526
[14] 《全唐诗》卷249
[15] 《全唐诗》卷435
[16]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8,中华书局,1983。
[17] 《全唐诗》卷506
[18] 贯休:《山居寺》,《全唐诗》卷837。
[19] 白居易:《春游西林寺》,《全唐诗》卷430。
[20] 李咸用:《谢僧寄茶》,《全唐诗》卷644。
[21] 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全唐诗》卷537。
[22] 齐己:《谢氵邕 湖茶》,《全唐诗》卷840。
[23] 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全唐诗》卷568。
[24] 徐夤:《尚书惠腊面茶》,《全唐诗》卷708。
[25] 《全唐诗》卷570
2、淮南道
舒州:杨华的《膳夫经手钞》记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芳香甘美”。而在秦韬玉《采茶歌》中有“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蔑”句。[1]显然,诗人亦把天柱茶称为香芽。从杨、秦二者的评价巧合上,我们可以看出天柱茶有“芳香”特性。
寿州:寿州寿春产茶。刘禹锡的《寄扬八寿州》诗有“八公山下清淮水……茗园晴望似龙鳞”句。[2]作者以非凡的笔锋呈现了晴日里茶园的形象,同时此诗也折射出寿州当时种茶面积的广阔。
3、山南道
荆州:荆州当阳县玉泉山的仙人掌茶连诗仙李白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的诗。此诗除了感谢族侄赠茶外,对仙人掌茶的出处、形状、功效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3]
朗州:司空图《武陵路》:“桔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句,[4]写的是作者经过朗州武陵县时看到道路两边的景色。其中有茶坡,说明武陵当时已经种植茶树。
开州: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茶岭》:“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5]虽是一首和诗,但从中能看出开州开江县产茶。
4、剑南道
雅州:“蒙山顾渚英争雄”[6]蒙顶山在雅州名山县,蒙顶茶(即蒙山之石花)号为全国第一。
蜀州:蜀州横原产的鸟嘴茶名扬天下。薛能《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因以赠八韵》:“鸟嘴撷浑芽,精灵胜镆铘”[7]诗中把鸟嘴茶比作剑中至尊镆铘,可见其品质非比寻常。
5、岭南道
韶州:韶州产黄茶。柳宗元《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朗衡州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记叙的就是作者收到友人寄来的韶州黄茶之后,立即率意成篇以示感谢。
容州:容州在唐代出产桂茶,贾岛在送张校书季霞远赴容州就任时写道“从京去容州,马在船上赊……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8]
6、河东道
潞州:武元衡的《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朗中》[9]诗直接写了津梁寺产茶。而《新唐书·刘悟传》“初,大将李万江者……举帐从至潞州,牧津梁寺”[10]记载了津梁寺在潞州。
综上所述,《全唐诗》所涉茶产地共6道、27州。其分布情况是江南道17州;山南道3州;准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各2州;河东道最少,只有1州。此外,这些产茶州与《茶经》所列州相比较,又有9处是新出现的。这9处产地中,江南道占了5处,分别是饶、洪、江、岳、升等州;山南道2处朗、开州;岭南道容州;河东道潞州。
笔者认为如果想要更全面地了解唐朝代茶叶分布特点,除了《全唐诗》和《茶经》提到产茶州外,还有必要把《新唐书·地理志》中的贡茶地与之结合起来一起考察。下面特据贡赋资料,列出唐代贡茶州府。江南道:常、湖、睦、福、饶、溪州。山南道:峡、归、夔、金州、兴元府。淮南道:寿、庐、蕲、申州。剑南道一处即蒙顶茶之乡雅州。河北道也只有怀州。
现在综合三处资料,笔者统计出唐代共有58个产茶州。从这58个州的分布看,呈现出“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
首先在全国这个大范围内,“江南、淮南、山南、剑南”四个重要产茶道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集中的产茶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又有“岭南、河北、河东道”三个小的产茶区,它们像众星拱月一般牢牢地被这个中心所吸引。
其次各个产茶道内部同样呈现此特点。如江南道的润、常、苏、湖、杭、越、睦、宣结成一体构成太湖产茶中心区,在它的周围点缀着鄱阳湖、洞庭湖平原及闽南、黔中几个小的茶产地。淮南道除了扬州、楚州这一小块地方外,整个区域都产茶,并且贡茶地都处在庐、寿、蕲、舒州组成的淮南中心区。山南道的归、峡、荆、襄州栉比相邻,构成江汉产茶中心。此外,零星散布于山南道各地的金、梁、开、夔等州又与之遥相呼应。剑南道的绵、江、彭、蜀、邛、眉、雅州组成的川西产茶中心与嘉陵江流域的泸州山水相隔,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产茶风景线。岭南、河北、河东诸道的产茶地虽没有跨州连郡,但却拓展了唐代茶叶产地的范围,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唐代茶业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极不平衡。其产茶地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而岭南、河东、河北各道虽产茶,产地却都只限于一两处。河南、关内、陇右道甚至不见一处产茶地。虽然这种布局不平衡的形成与茶树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但是其中也隐含着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本文第二部分将着重对此进行研究。
[1] 《全唐诗》卷670
[2] 《全唐诗》卷359
[3] 《全唐诗》卷310
[4] 《全唐诗》卷633

在分析了唐代茶产地的分布状况之后。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这种产地分布所反映的区域经济开发状况。
在唐代,行政区划有一定的等级之别,划分这个等级的标准主要参考的是其所处的位置,管辖范围的大小,以及户口的多寡。而这些条件里面,人口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古代科技不发达,人口就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强弱的尺度。
据《通典》卷33《职官》载:“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同时唐还规定了划分州等级的户口标准,即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1]。此外,《大唐六典》卷3《户部尚书》又规定了划分县的户口标准:“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不满皆为下县。”[2]“辅、雄、望、紧”州县虽未明文规定,但按其在州、县等级中的次序,可以肯定在它们户口数量不在上州、县之下,其经济地位相当或超过于上州、县。一般来说,上州、县为经济发达区,中州、县为较发达区,下州、县为不发达区。[3]根据这样的标准,那么唐代茶产地的分布所折射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开发状况呢?这里,笔者根据《全唐诗》、《茶经》及《新唐书·地理志》中的茶资料,特列唐代产茶州、县一览表如下:



据表所列58个产茶州中,上州(含雄、望、紧、上都督府、下同)35个,中州8个,下州15个,分别约占茶产地总数的60.3%、13.8%、25.9%。即约有74.1%的产茶地分布在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25.9%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具体来说这些经济不发达的产茶州主要集中在岭南及江南黔中地区,而这些地方开发较晚,总体生产力水平较低,这也恰恰与唐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如果说州的范围太大不易说明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以当时的产茶县来进行分析。表中可以确定的产茶县共有60个,其中上县(含望、紧、次畿、次亦县、下同)50个,约占总数83.3%,中县和下县(包括中下县)各5个,分别占8.3%;由此我们计算出有超过91.6%的产茶县经济发达或较发达,而只有8.3%不到的产茶县经济欠发达。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唐代的茶叶生产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外,各地的经济水平高低也是左右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唐]杜佑:《通典》卷33《职官十五》,中华书局,1984。
[2] [唐]:李隆基、李林甫:《大唐六典》三秦出版社,1991。
[3] 卢华语:《唐代蚕桑丝绸研究》,第31页,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
[5] 《全唐诗》卷386
[6] 杨嗣复:《谢寄新茶》,《全唐诗》卷469 。
[7] 《全唐诗》卷560
[8] 贾岛:《送张校书记季霞》,《全唐诗》卷571。
[9] 《全唐诗》卷316
[10]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4《刘悟传》,中华书局1975年二月版。

在探讨完茶产地等级与茶业发展关系后,笔者认为茶的品质与产茶地经济水平之间的联系,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茶经》把茶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级,一些少见之茶则称为味佳,既然被陆羽评为味佳,那品质至少应与“次”同列。在这四个等级里“上”是品质最好的,“次”则比较好,“下”当属中等,“又下”则应是最差的。
为了能更全面地研究此问题,我们同样把产茶地分州、县两级进行考察。
首先在产茶州中,品质为“上”的共6处,3处在上州,3处在中州。这也就意味着唐代最好的茶100%的产在经济发达或较发达的州。品质为“次”或“佳”的产茶州23处,上州14处,约占60.9%;中州3处,占13%;下州6处,占26%。由此可知,品质较好的茶同样有将近四分之三出在经济发达或较发达的州。品质为“下”和“又下”不作分析。
其次在各产茶县中,品质为“上”的6处,3处在上县,3处在中县,各占50%。品质为次的24处,23处在上县,1处在下县,分别约占95.8%和4.2%。
另外,我们也不容忽视唐代贡茶,因为贡茶的品质不会低于次。《新唐书·地理志》共记载有17个贡茶州府,其中上州与中州13个,约占76.4%;下州4个,只占23.5%。
上面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茶的品质好坏与地区经济开发程度高低呈正比例关系,即经济富裕的地方虽然不一定产好茶,但好茶一般都产于经济富裕地区。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些品质较高的茶大都分布在南方各地。这些地区自三国时期开始就逐步得到开发,到唐代时完全超越了北方的经济实力成为全国经济的精华所在,此区域是唐王朝财赋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盛衰荣枯,与国家的命运直接攸关。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的不少荒地得到开发利用,土地经营方式也由原来的一味追求广度发展变为向深度发展,改以前的粗放生产为精耕细作,江南的茶叶生产也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迅速窜升起来。由于有经济后盾做保障,另外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产茶地的农民越来越注重提高茶叶的品质,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好茶一般都产于经济发达地这一现象了。
综上所述,不但唐代的茶产地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或较达地区,而且各地经济水平高低与茶品质好坏密切关联,二者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在农业商品化进程并不突出的唐代,茶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量。“贞元九年,初税茶即岁得钱四十万贯”,[1]到后来更是“天下税茶倍增贞元矣”。因此可以肯定茶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势必会影响唐代整体经济发展变化,特别是影响农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1] [后晋]刘煦:《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