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10.29事故概况: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2:28:07

[摘 要]从图书馆的功能、文献、服务、建筑及管理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 发展趋势 现代化
[分类号]G25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面对全球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业内众多有识之士从上个世纪末即开始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未来描绘出各种美好的蓝图,期望为她的进一步成长与繁荣寻求方向。本文试就个人的理解,遥想一下国内图书馆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走向,愿就教于各位同仁。
1 图书馆功能趋于多样化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向来被公认为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21世纪的图书馆其基本职能依然如此。惟一不同的是,现实要求图书馆不断地研究并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以更高的标准来强化这些职能。图书馆的职能通过图书馆的具体功能来体现。未来的图书馆,其功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拓展。除继续凸出现有的各项功能外,还将发挥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 休闲功能。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由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赋闲时间。图书馆因环境幽雅静谧,人文气息浓厚,将和影剧院、体育馆、健身馆一样,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缓解精神紧张、调节身心健康的重点选择场所。在这里,有可以满足听觉、视觉和触觉的各类活动空间,同时也有周到的相关服务。
  1.2 生产功能。图书馆馆员队伍由知识整合的专家型人才组成,高水平的知识集成是这些人才的突出本领。馆员不单单局限于知识的加工与窄向输出,还将十分重视发挥及宣扬自身的劳动价值。馆员通过建立个人主页,或以其它有形载体,把工作成果固化为产品形式从而扩大其覆盖对象,必将形成潮流。另外,一些以生产文化精神产品为职业的文化“自由人”,对图书馆的依附程度将会加大,他们以图书馆为阵地,借助图书馆富有的知识信息资源,建立自己发展的支撑点。图书馆因此成为知识信息的集成中心,成为知识创新的母体,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1.3 展示功能。将来的图书馆是最吸引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它像“磁场”一样,聚合了相当规模的读者队伍。这些读者长年来到图书馆里汲取知识,交流思想,更新头脑,图书馆变成了读者群体思想与文化融合的中心。读者在交往与交流过程中,逐步达到了学习目标的一致和认识水平的统一,共同促成这样一种集体需求——希望经常看到来自身边的公众的学习、研究成果的反映,同时也有将个人的成绩推出进行宣传的愿望,而实现需求的方式就是展览。迎合人们文化素质提高后的这种普遍需求,图书馆有望成为大量各种形态的精神产品的交汇地,创作者在此通过举办展览,达到展示个体价值以及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目的。展览室或展览厅由此在图书馆诞生,并经常举办各类展览。
2 图书馆文献趋于数字化
  图书馆文献的数字化早已被广泛地研讨过。文献的数字化乃通向“数字化图书馆”的桥梁,它是形成“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条件。换言之,“数字化图书馆”建立在数字化文献基础之上,文献数字化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显著标志。这个道理人人明了,然而经常看到一些不切实际的说法,将“数字化图书馆”简单化,主观地缩短了“数字化图书馆”的进程,臆想其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笔者在此把文献的数字化放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大范畴当中,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1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认识,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存取网络化是人们最基本的共识。要达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存取网络化这样的要求,涉及诸多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须具备相关行业(计算机界、通信界、出版界、标准界、法律界等)积极参与下所共同创造出的外部运行环境。因而说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社会性的巨大工程,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够完全实现。仅就信息资源数字化而言,涉及到的制约因素就足以让我们探索一段时间。这些因素表现为:电子出版物格式兼容的问题,通用检索技术及其标准的问题,知识产权及网络规范的问题等。显然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乃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就足以说明,以文献资源数字化为基础条件的“数字化图书馆”,的确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才能实现。
  针对目前一些图书馆网页上链接的“数字化图书馆”,或独立出现的“×××数字化图书馆”的提法,笔者认为那都是些不够严格的称谓,它们充其量是数字化文献资源板块而已。而纯粹意义上的“数字化图书馆”不但没有出现,而且相信在短期内也不会出现。
  2.2 无纸图书馆不会出现。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化文献产品日渐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相应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突破了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导的局面,数字化文献和网络信息成为图书馆的有形收藏和无形资源。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与之并存,而且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营造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气息。由此,一些同行预测,未来的图书馆将是无纸图书馆,同时空间也将缩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纸制文献具有传递灵活、阅读舒适等特性,这些无可替代的优点使其存在了几千年,并且足以让其长期地存在下去。况且数字化文献资源增长的背后,不是印刷业的萎缩,而是与之匹敌的形质精美的纸制文献源源涌现,吸引图书馆去重点收藏。如此说来,尽管数字化资源成为图书馆的“新宠”,但毕竟“新挑”难换“旧符”。总体而言,一个纸质文献和数字化资源并存的图书馆形态将长期生存下去,无纸图书馆至少本世纪上半叶不会出现,或不会成为图书馆状态的主流。
3 图书馆服务趋于自助化
  服务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来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图书馆着眼于增强自身能动性,以主动服务取代被动服务的观点,目前得到广泛的支持并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则可能转向服务自助化方向。
  3.1 自助化的图书馆服务适合读者的意愿。图书馆自助化服务,是指服务对象自取所需、自行满足的知识信息提供和获取方式。这种服务,读者获得了充分的权利和自由,获得了更多的方便和满足。实际上自助化的读者服务已悄悄走进图书馆,例如文献的开架借阅,相对闭架借阅而言,就较多地渗入了读者的自助化成分。还有的读者服务项目,显而易见地就是自助化形式——比如有的图书馆在公共空间摆放无人看管的复印机,读者自行刷卡复印。读者通常认为自助化服务的方式人为约束少,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较大,利于培养愉悦的学习情绪,将其理解为自由、灵活、方便,从而乐于接受。相信图书馆将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借鉴其他服务行业的经验,会在更多的服务领域,推行自助化的服务方式。
  3.2 自助化的图书馆服务符合知识交流手段的发展方向。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与传递中心,发挥着知识交流的作用。读者乃知识交流的主体,获取并传承知识是他们的目的。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求知过程中,人们将更加重视知识获取方法的学习,从而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时代的前进,读者必然改变知识获取的手段——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开采。表现在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上,会沿着“他助——互助——自助”的走向发展。也就是说读者达到文献信息需求的目标,由主要依靠馆员的帮助,转向依靠馆员和读者的帮助(馆员之间互为帮助),再转向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环境和手段,促进了这一过程。乐观一些看,读者在网络终端自取所需、自我满足不但可以实现,而且相当数量的读者还会把自己的终端变成一个个信息节点,将信息资源向外“转播”,令接收者节省滤选的时间。而网络终端的图书馆用户,得到的服务正是自助化方式的服务。
  3.3 自助化的图书馆服务其基础是主动服务。自助化服务,读者取得了满足需求的主动权,馆员的服务作用会不会减弱?可以肯定地说不会。相反馆员还要提高主动服务的本领。自助化服务的理想是,读者的需求在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受到限制的程度小,给予满足的程度大,从而反映图书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这个目标,图书馆必须调动团队的力量,付出先期的努力,积累充足的资本,应对多方面的需求;馆员必须成为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的知识信息集成专家、调剂专家,扮演“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否则就会被淘汰。出色的“信息导航员”,不仅需要有为读者解决现时疑难的能力,而且需要具备先期扫除读者需求道路上障碍的素质,进而为读者提供“自由航行”的海洋。这样的目标恰恰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的积极主动的服务基础之上。从另一个角度说,图书馆自助化服务全面铺开要有一段较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正是由馆员主动服务成果的大小来决定的。
4 图书馆建筑趋于现代化
  4.1 规模扩大。未来的图书馆,建筑规模不会缩小,相反可能有扩大的趋向。这主要是基于其功能增多上的认识。图书馆要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形成文化中心,甚至休闲娱乐中心,没有相应的活动空间是不可想象的。与现在不同的是,图书馆的建筑重视智能化,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在格局上向两极靠拢,即宽厅与斗室并生。这也是其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的需求决定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的建筑规模会越来越小。理由在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将带来以下结果:馆内文献资源数字化,收藏存贮空间可以缩减;馆外信息资源虚拟化,运行在网络上,不需提供太大的空间;另外读者也不需要多少阅读空间,甚至不到图书馆,通过网络终端即可以满足一切需求。因此图书馆的主体空间即是电脑机房。笔者以为,这是对图书馆现代化的狭隘认识,片面地强调了图书馆工作手段的先进性和物化资源的密集性,却未能看到事物的生存环境对它的存在提出的新条件。
  4.2 设计先进。未来的图书馆建筑,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进程而趋向设计上的科学先进,即现代化的建筑。什么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概括言之,就是适应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需要,能逐步应用现代技术装备,具有良好的功能和内外环境质量,体现出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的特点,反映出图书馆的文化个性特征的图书馆建筑。对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综合考察表明,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应体现以下特征:内部设施的灵活性;建筑布局的合理性;读者使用的方便性;馆舍利用的扩展性;家具设备的实用性;室内布置的统一性;读者环境的舒适性;文献保护的适应性;经费使用的经济性。不难看出,这些要求不易同时实现,甚至其中包含着相互排斥的矛盾对立面,将其统一在具体的一座建筑当中,应该是有难度的。但这些特征仍可资我们在规划图书馆建筑时参考,争取条件最大限度地达到这些标准。
  应当说建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建筑的设计再科学再先进,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始所未料的缺憾。未来的图书馆建筑也不例外。尽管这样,设计家们仍将致力于图书馆建筑的现代化目标。由图书馆管理者提出的一系列规划蓝图,将贯穿于设计家们的设计理念当中,从而不断产生具有风格新颖、功能完善、环境舒适、使用方便等特点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杰作。
5 图书馆管理趋于科学化
  5.1 科学的管理人才。图书馆的管理,在今后的运行中将逐步走向科学化。这里并不否定现时的一些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科学高度。强调图书馆管理趋于科学化,缘于未来的图书馆管理者在人才上的科学配置。人才是事业的保证。图书馆要发挥国家文化事业甚至文化产业的支柱作用,必须用一流的人才来经营图书馆事业,力争为时代创造出显著的价值。此处笔者运用“经营”一词,强调的是图书馆的运作理念,以及隐含着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头脑——前瞻性的头脑、探索性的头脑、创新性的头脑,一句话,即科学性的头脑。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谙熟本领域的学科知识,并不断地借鉴其它新兴的管理科学的先进成果,提高自己的综合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培养并巩固高水平的决策素质,积极开拓创新,成为图书馆管理的学者型专家。
  5.2 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界、法律界以及相关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来会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法律效力的、比较全面和完善的图书馆事业的法规制度体系,对各级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引导和约束,从而开创以法治馆、科学管理的新局面,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些法规制度当中,有针对图书馆内部的,如图书馆及其责任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有针对图书馆外部的,如读者权益保护的规定;有针对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如资源合作的规定;有针对图书馆和其它领域之间的,如类似知识产权保护的涉及图书馆与行业部门之间,甚至图书馆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调节的规定;等等。这些法规制度从不同的方面,提供了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构筑了图书馆必须履行的运转机制,彻底打破了依靠人治、缺乏监督、好坏一样的办馆局面,树立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行业作风。图书馆的法规制度的完善,将使图书馆界共同走上以科学管理为前提的注重合作、携手并进的发展道路,一起开创美好的未来。
  总之,面对着21世纪世界性的信息化浪潮,我国的图书馆界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图书馆界在这一进程中所要担负的任务,日益得到重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机遇在于我国图书馆领域总体上处于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化方向过渡的转型期,相关行业积极加入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来,外部提供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环境和信息资源环境等,大大减低了图书馆转型的难度和时间跨度。机遇在于我们的专业干部队伍逐渐扩大,院校和科研机构正源源不断地供应较高水平的图书馆管理专业人才,这将为图书馆的前进增添动力,保障了图书馆建设的科学含量。
  挑战在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实现理想标准的现代化图书馆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①运行经费不足。这就制约了图书馆馆舍、设备、文献资源等硬件的建设与发展。②专业人才匮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紧缺,使得图书馆运行在一般的管理水平上,尤其自动化网络化的全面推行,受到从业者能力的阻碍。③法规制度不健全。制度是保障机制,缺少有效的约束力量,势必造成事业上的懈怠和管理上的不规范(如缺少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各自为政没有全局观念等等)。④外部环境不理想。与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相比,我们在现代化技术层面有差距;我国还未进入学习型社会,来自社会需求对图书馆发展的刺激力量较弱,等等。
  机遇总是和挑战并生。虽然图书馆事业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机遇又赋予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条件和力量。只要我们胸怀事业,扬长避短,勤于开拓,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就一定会迎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源蒸.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图书馆学刊,2000(1)
2 王 岗,杨达.关于图书馆建筑现代化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0(4)

庄革发 男,1967年生人。1990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系。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馆员。已发表论文20余篇。邮编:110004。

(来稿时间:2002-12-09;编发者: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