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泰山全套下载:义乌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3 10:10:36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建设背景... 1
1.2 指导思想... 2
1.3 规划原则... 2
1.4 编制依据... 3
1.5 规划范围... 3
1.6 规划年限... 3
第二章现实基础.. 4
2.1 区域基本概况... 4
2.1.1 自然特征... 4
2.1.2 社会经济... 6
2.1.3 生态环境... 8
2.2 生态市建设条件分析... 10
2.2.1 经济发展水平... 10
2.2.2 生态环境支持水平... 11
2.2.3 社会进步能力... 13
2.3 生态市建设的基础与挑战... 14
2.3.1生态市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14
2.3.2生态市建设的劣势和挑战... 15
第三章规划目标.. 17
3.1 总体目标... 17
3.2 规划阶段目标... 18
3.3 生态市建设目标体系... 19
3.4 目标可达性分析... 20
3.4.1生态建设指标分析... 20
3.4.2生态瓶颈分析及解决方案... 21
第四章  生态功能区划.. 23
4.1 区划原则... 23
4.2 区划依据... 25
4.2.1 向上衔接向下统筹生态协调规划... 25
4.2.2 生态服务功能等级分布... 25
4.3 生态功能分区... 25
4.3.1生态保育区... 26
4.3.2生态控制区... 27
4.3.3生态协调区... 29
4.4 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 31
4.4.1 森林公园保护区... 31
4.4.2 饮用水源保护区... 32
4.4.3 风景名胜文化保护区... 32
第五章  重点建设领域及主要任务.. 34
5.1 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建设... 34
5.1.1 生态经济发展目标... 34
5.1.2 发展生态经济的主要任务... 34
5.2 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38
5.2.1 人居环境建设目标... 38
5.2.2 人居环境建设主要任务... 38
5.3  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2
5.3.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43
5.3.2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任务... 43
5.4 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理念的生态文化建设... 49
5.4.1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 49
5.4.2 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任务... 50
第六章  重点工程和效益分析.. 54
6.1 重点工程... 54
6.1.1生态产业建设... 54
6.1.2生态农业建设... 54
6.1.3 现代生态服务业建设... 55
6.1.4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 55
6.1.5生态人居建设... 55
6.1.6科教建设... 56
6.2 效益分析... 56
6.2.1 生态效益良好... 56
6.2.2 经济效益显著... 56
6.2.3 社会效益突出... 57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58
7.1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58
7.1.1 健全政策规章制度... 58
7.1.2 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58
7.1.3 建立法制化领导管理体制... 58
7.2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58
7.2.1 地方机构建设... 58
7.2.2 部门机构建设... 59
7.2.3 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建设... 59
7.2.4管理体制建设... 59
7.2.5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 60
7.3 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60
7.3.1 人力资源建设... 60
7.3.2 人才引进与培养... 61
7.3.3 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61
7.3.4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61
7.4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62
7.4.1 建设多元化投融资畅通渠道... 62
7.4.2 设立生态市建设基金... 62
7.4.3 建立资金监管制度... 62
7.5 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62
7.5.1 建立地方科研基地... 62
7.5.2 扩大内外科学技术合作... 63
7.5.3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63
7.5.4 建设生态市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63
附表1 义乌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表
附图1 义乌市区位图
附图2 义乌市行政区划图
附图3 义乌市卫星遥感影像图
附图4 义乌市数字高程模型图
附图5 义乌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6 义乌市土壤类型分布图
附图7 义乌市水系格局图
附图8 义乌市生态公益林分布图
附图9 义乌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附图10 义乌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1 义乌市重点污染源点位监测图
附图12 义乌市生态功能区划图
附图13 义乌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图
附图14 义乌市一体两翼产业带分布图
附图15 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图
建设背景  新世纪,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立足义乌市内陆自然资源和商品经济特色,建设生态市,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生态市建设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市建设是浙江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任务 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从2003年至2020年,计划用20年左右时间,投入千亿元,通过启动、推进、提高三个阶段,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生态省建设的“五大体系” 。义乌市以其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成为浙江省首批建设的生态市之一。
生态市建设是提升义乌市综合实力的战略措施 地处“承浙东北、联浙西南”过渡地带的义乌市,是浙中地区重要的经济极核和对外商贸城市,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和浙江省十强县市,长期以来以小商品贸易名扬海内外。经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2年义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6.08亿元。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接受长江三角洲国际经济圈的辐射,投入浙江中部经济带的建设,追求区域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改善义乌市的城乡发展空间,创建生态市已成为义乌发展战略的时代需要。创建生态市是义乌提升综合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生态县(含县级市) 县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继续、发展和最终目标,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通过《义乌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纲领文件编制,将有效地推进义乌生态市建设。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实施浙江生态省建设战略。立足义乌市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基础,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以生态系统管理与技术为手段,发挥义乌的区位优势和全国著名小商品贸易中心的资源优势,建立并大力发展义乌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人居社会,注重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强化义乌市的综合实力,把义乌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舒适的国际生态工业商贸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市(县)建设目标。
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积极保护、讲求实效,转变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增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五个统筹原则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导生态建设的有序进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生态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的居住区域,创造适宜于创业发展、生活居住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畅通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动力创新与开放合作原则  以人力资源的区域整合为动力,依靠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切实增强义乌生态市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国21世纪行动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200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3)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
《义乌市国民经济合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
《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义乌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
《义乌市“一体两翼”产业带规划》(2003)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义乌市行政区域,即义乌市市区及所辖六个镇,包括中心城区(稠城、江东、稠江、北苑、城西、廿三里、后宅等七个街道)和佛堂、苏溪、上溪、大陈、赤岸、义亭等六个镇。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基本达标期(近期)为2003年至2007年,完全达标期(中期)2008年至2013年,提升深化期(远期)为2014至2020年。规划的基准年为2002年。
实 基 础
区域基本概况
2.1.1自然特征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金衢盆地东缘,距离浙江省省会杭州市108公里。东与东阳市接壤,南与永康市、武义县相邻,西与金华市金东区、兰溪市相接,西北与浦江县毗连,北与诸暨市交界。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9°02?~29°33?和东经119°49?~120°17?。
义乌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9.7小时;无霜期为243天。
地貌
属金衢盆地东缘,东、南、北三面环山,向西开口,整个地势是东、南、北部高,向中部依次递减为山地、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北部为东北走向的会稽山余脉,南部为南西走向的仙霞岭余脉。顺着坡度向东阳江、大成江倾斜,构成了一个中间狭长、向西开口的走廊式盆地,俗称“义乌盆地”。地貌以丘陵为主,丘陵占34.40%,河谷平原占23.73%,低中山地占23.48%,岗地占18.39%。地质属扬子淮地台浙西褶带与华南地槽褶皱系浙东华夏褶皱带接壤部位。
资源
义乌市主要土壤为红壤和黄壤。红壤土类面积为48856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48.7%,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低丘陵阶梯上。黄壤土类总面积为4000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4%,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本市土壤养分含量的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氮、代换量中等,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低,土壤呈酸性反应。
资源
义乌市矿产资源总体贫乏,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9种,燃料、放射性、地下水各1种。矿点(床)175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6处,其余皆为矿点为矿化点(金属矿点、矿化点29处,占总数的16.57%;非金属矿点136处,占总数的77.71%,其他矿点10处,占总数5.72%)。
金属矿产皆为矿点、矿化点,无开发利用价值。非金属矿产以建筑石料、砖瓦粘土为主,萤石、建筑用砂次之。建筑石料和砖瓦粘土储量丰富,是本市的主要矿产。萤石和建筑用砂经多年开发,储量渐趋枯竭,已进入残采阶段。
资源
39.75千米,大注支流90余条;其次是在陈江,由六都溪、八都溪、鸽溪于大陈汇合,注入浦阳江,境内流长17.5千米;此外尚有浦阳江支流洪巡溪等。
年义乌市水资源总量为7.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6.0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149亿立方米,折合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80立方米,只有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平均水平的一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义乌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位于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森林植被顺演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是以甜槠、木荷为建群树种,伴生以栎、栗、栲、楠及山茶科等树种的群落。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林4.9万公顷,林木以松、极和毛竹居多,森林覆盖率为50.8%。义乌曾经是著名的“蜜枣之乡”,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043株,26科,37个种,其中古树群有9处,古树数量以樟树、枣树居多。
全市有森林植物107科、337属、636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野兽类有30多种,野生鸟类有200多种,蛇类资源也比较丰富。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猫头鹰、苍鹰等。
义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多,境内有1个省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的双林铁塔、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的古月桥、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黄山八面厅、明清乔亭蟹钳形墓葬群、及朱丹溪墓和冯雪峰故居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松瀑山摩崖题刻、善慧傅大士塔、方大宗祠等35处,还有双林寺、德胜岩、瑞峰寺等10处寺(庵)。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华溪森林公园和以寺庙为特色的文物保护区构成了义乌特有的旅游资源,为旅游经济发展、公众休闲游览和合法宗教活动提供了基础。
2.1.2社会经济
义乌历史悠久,秦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始置乌伤县,相传孝子颜乌负土葬父,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唐武德四年(621年)划出乌伤县置稠州,以稠岩得名,唐武德六年(623年),稠州分置乌孝、华川二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合乌孝、华川为一,始称义乌县,沿用至今,其意与乌伤、乌孝无别。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隶属金华市,下辖佛堂、苏溪、上溪、大陈、赤岸、义亭六个镇 ,中心城区设稠城、江东、稠江、北苑、后宅、廿三里、城西七个街道,全市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市政府驻地稠城街道县前街21号,北距省城杭州108公里。
2002年末户籍人口67.6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89‰,其中非农业人口18.64万人。城区户籍人口29.80万人。全市平均人口密度612人/km2,其中建城区高达7843人/km2。
实施“兴商建市”战略,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集贸市场榜首。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农贸城、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电市场、通信市场、室内用品市场等7个专业市场和30多条专业街为依托,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部分国际化大都市还有较大差距。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1元,人均生活费支出8445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8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3603元。
2002年义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08亿元,经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和浙江省十强县市。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三次产业比例为4.9:51.1:44.0,其中工业总产值31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6亿元;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52.6:47.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3148元,财政总收入达16.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2亿元。
2002年,义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0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03%;人均GDP2314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578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义乌的地方资本雄厚,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储蓄余额排在金华地区第一位。
(1)   城市基础设施
义乌市为浙中交通枢纽,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义乌火车站已经扩建升为二级站,浙赣铁路复线纵贯义乌境内达42公里;公路四通八达,有省道杭金线、义浦线、嵊东义线,现有公路密度190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已初步形成了与东阳江、浙赣铁路基本平行的“五横四纵”道路网主框架;民航义乌机场先后开通航班有广州、北京、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南京、郑州等;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
200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88亿元。年末市区公交线路达17条,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达281千米,公交营运车辆188辆,全年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量4700万人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224万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92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万户,因特网宽带用户4.60万户。城市供水量3536万吨,其中生活用水量2090万吨,城区用水普及率100%。城区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2.29亿千瓦时。全市用液化气人口40万,燃气用户气化率为100%。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8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7.9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29%,建成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城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80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11公顷。现有城市污水厂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7万吨/天,其中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
(2)   科教文化和卫生
坚持实施“科教强市”战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强化企业科技水平,城乡医疗保健体系基本健全,体育文化设施齐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日趋繁荣,其中科技投入与专利申请等科技发展指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2002年全市拥有高等院校1所(义乌工商学院),普通中学42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104所。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段入学率100%,巩固率99.98;高中段入学率达95.5%,提前三年达到普及高中段教育的目标。
2002年末,全市拥有体育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新华书店发行各类书籍429万册。共有各类医疗机构85个,各类医疗病床1916张,社会办诊所与农村卫生室584个。全市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到3364万元,年末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35家,其中经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56家,建立企业研发中心36家,培育民营科研所34家,总产值20.8亿元,科技产业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达51.1%、税收占财政收入的56.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专利申请量797件,比上年增长197.3%。
2.1.3生态环境
(1)   水环境质量
义乌市地表水主要由义乌江、南江、大陈江及重点水库水源地等组成。义乌江、南江水质较差,污染比较严重,为劣Ⅴ类,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超标指标为DO、NH3-N、CODMn;大陈江水质相对较好为Ⅳ类。水源地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基本在Ⅱ类~Ⅲ类。从营养化程度来看,岩口水库、长堰水库营养化程度较高,八都水库、柏峰水库、巧溪水库营养化程度相对较低。
2002年废水排放总量为0.4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8.96%,生活污水占51.0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0.9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占67.84%,生活污水占32.16%。
(2)   环境空气质量
2002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时有超标。2000年城市API值在30~181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良。市区降尘量平均值为8.03吨/平方公里?月,略超浙江省定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1.78亿标立方米,燃料废气在工业废气总量中所占比例为95%,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0.32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0.198万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为0.002万吨。
(3)   声环境质量
2000年市区声环境质量一般,主城区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为59.9dB,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8.1dB。
(4)   酸雨
义乌酸雨比较严重。近年来降水酸度逐年降低,年均pH均在为4.7以下,2000年酸雨频率为87%。
(5)   固体废弃物
200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9.96万吨,综合利用量36.28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0.8%。其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8008.0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2.25%,危险废物排放量为88.78吨,综合利用率为19.15%。
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9.31万吨,乡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21.41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6.24%,其中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93.01 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00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10548.25公顷,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其中耕地31752.52公顷、林地49340.44公顷、园地6178.57公顷、其它农用地5781.54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055.88公顷、交通用地930.8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675.75公顷、未利用地2833.23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8.72%、44.03%、5.59%、5.23%、10.91%、0.84%、1.52%、2.56%。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呈现“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格局。2002年初实有耕地面积23018公顷,人均耕地仅0.034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8公顷)。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据1998年统计表明,义乌水土流失总面积211.14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9.10%。
义乌市共开发利用的矿产有9种,至2002年仍在开发利用的矿种仅为萤石、建筑石料、砖瓦和建筑用砂4种,现有矿山(含采矿点)共189家,年产值15840万元。主要的矿产地有乌灶煤矿、塔山下萤石矿、赤岸官山萤石矿、华溪萤石矿、南山坑萤石矿、竹坑萤石矿、毛店老龙山萤石矿、苏溪凝灰岩矿。
2002年义乌市水资源总量为7.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6.0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149亿立方米。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为2.58亿立方米,全市的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年需水量为3.25亿立方米,尚缺水0.67亿立方米。建成和拥有各类取水工程4万余处,小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56万千瓦。市区供水总量3536万立方米,其中人均年生活用水量52.2立方米。
2002年以33387公顷森林管护为基础,完成造林面积124公顷,新增封山育林1966公顷,成林幼林抚育600公顷。全年木材砍伐量为10900立方米,毛竹砍伐量11万株。林产工业得到加强,主要产品有笋干、板栗等。森林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华溪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生态市建设条件分析
2.2.1经济发展水平
总体实力强、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经济总量看,中心城区各镇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产业结构看,临近城区和交通较为便利的乡镇产业已初具规模,而义亭、赤岸等并未建立起发达的工业产业;从企业的分布看,稠江、北苑、大陈规模以上企业合计占全市的50.3%,其他各镇(街)所占比重均在10%以下。
布局分散 产业规模偏小 虽然2002年义乌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得到迅猛增加,但平均规模不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4.9%。从义乌市工业企业构成情况看,企业多以低成本为基础而很少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生命共同体,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短期行为普遍。目前义乌市工业园区分散而规模偏小,严重限制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其中大量的工业园区设在了一般乡镇,不利于集约发展。
2.2.2生态环境支持水平
林地与水域为主要生态服务价值 义乌市域范围内的各级生态系统每年可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8.51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分别占价值总量的52.15%和39.03%,因此维护和改善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对于维护和保障各级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生态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传输效率,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服务功能差异显著 义乌市各级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小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水土保持、污染物净化、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原材料使用及营养物质保持等,根据价值分析,生态功能差异显著,其中体现在价值上的主要有原材料的使用及营养物质保持、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每年形成的价值分别为2.88亿元和2.87亿元,其次分别为污染物净化和小气候调节,形成的价值分别为0.74亿元和0.72亿元。
制约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支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市水资源量分布时空差异十分显著,水资源总量从西南的岗地、平原向四周的高丘、低山地区逐渐升高。义乌江是义乌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属于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储水能力差,且水质污染严重,已不能满足饮用水源的要求,目前义乌市主要饮用水源取自八都水库、岩口水库、柏峰水库等众多的中小型山溪水库,分布散、库容小,随着城市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远期将不能满足作为城市饮用水源专用水库的要求。
据水资源承载力的压力指数法分析,义乌人均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063 m3/人·年,属于中度缺水的状态(略高于公认的1000 m3/人·年的警戒线),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为38.94%,处于高水资源压力的状态。义乌的水资源承载力已不能承受人类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活动。
保护形势严峻 1)地表水局部水域的有机物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义乌江、南江因工业有机型废水的污染而水质很差,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岩口水库、长堰水库是义乌的饮用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显然这种趋势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面源的污染,还有水库周围村庄居住人口的生活污染。2)酸雨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酸雨问题是全球性及区域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义乌市的酸雨污染始终处于较严重的势态,其强度大,发生频率高。1996~2002年的酸雨监测统计结果表明,义乌市历年降水PH平均值在4.7以下,远低于5.6的酸雨标准,酸雨率有大幅提高的趋势,2000年酸雨率高达87%。目前酸雨污染已呈现出由往年的煤烟型向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混合型过渡的发展趋势。4) 环境噪声问题突出 义乌市区域噪声的主要产生源为交通和生活噪声。随着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交通运输量和车流量同步增加,而相应的道路建设尚未形成快捷便利的道路网络,且道路类型档次不高,使得公路交通噪声声级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近年来义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有些服务业由于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设施简陋,缺乏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扰民事件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生活噪声污染在声环境中所占比例较高。此外,由于城市旧城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点的不断增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而且由于大多数施工点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近,大部分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强度高又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得施工噪声污染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义乌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为:工业用地占20.70%,居住用地占37.10%,道路广场用地占13.15%,公共设施用地占18.98%,绿地占4.66%。市区绿地总面积423.58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14.36%,绿化覆盖率15.18%,其中公共绿地129.2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7平方米。城区现有公共绿地主要集中在江滨绿廊,部分道路与居住区绿地极缺,尤其缺少公共绿地,各类绿地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国内外一些生态城市相比,工业用地明显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生态问题突出。
2.2.3社会进步能力
生态资产管理能力缺乏 义乌市在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实力的同时,存在着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经济和生态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双赢机制和灵敏的资源环境信息反馈渠道、生态资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管理权限不清等问题,如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等分属不同部门纵向管理,工矿、农田、畜牧、水产、环卫、航运、水利、城管等部门横向协调机制薄弱,点源、面源、内源、外源污染得不到系统评估和综合整治,形成区域一系列自然生态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表现生态资产管理能力薄弱。
社会生态管理发展不一 近些年来一市义乌市的教育、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环境创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素质教育落后于认知教育,职业教育落后于义务教育,社会教育落后于家庭教育,伦理教育落后于科技教育,人口质量管理落后于人口数量管理,人文生态管理落后于污染生态管理,社会发展计划和生态建设计划落后于经济发展计划,因此,义乌需在社会生态管理体制、法规、机构、政策等方面开展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以促进全市的生态社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002年,义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1 元,达到小康水平。每万人拥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147.84人,每万人拥有的在校学生数为1552.31人,初中教育普及率达99.9%以上。义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这些宗教活动,成为义乌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风俗正日渐融入义乌地区的传统风俗之中,公众环境教育日益普及,社会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市建设的基础与挑战
2.3.1生态市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义乌市已成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紧密配合的义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同心协力,达成共识,切实做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生态市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和生态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机制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确立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小商品市场为依托,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从传统农业小县一跃成为市场大市、经济强市。同省内其它地区一样,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义乌形成了自己特色产业。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亿元,财政总收入16.6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9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8元。2002年义乌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7位。近年来,义乌被列为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浙江省推进城市化重点区域之一、浙江省扩大经济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首批县市之一。目前,义乌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
义乌自古有“文化之乡”美誉,“鸡毛换糖”和“波浪鼓”文化蕴育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历史名人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义乌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百强(县)市。浓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有机结合为生态文化培育奠定了基础。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腹地,处在“承浙东北、联浙西南”的过渡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为浙中交通枢纽。浙赣铁路复线纵贯义乌境内达42公里,义乌火车站已经扩建升为二级站。公路四通八达,杭金衢高速公路纵贯境西部,另有省道杭金线、义浦线、嵊东义线,公路密度达190公里/百平方公里。建设中的金甬高速公路在义乌市与杭金衢高速公路相接。联托运业务遍及全国140余个大中城市。民航义乌机场先后开通航班有广州、北京、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南京、郑州等。义乌已经融入长三角立体交通网络之中,为生态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不断深入,全民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热情高涨。通过环境违法行举报和大批环保志愿者和公益使者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使生态市建设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3.2生态市建设的劣势和挑战
1132立方米,只有全省水平的一半。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而显得更加突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
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破坏了城乡空间和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区域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以及义乌独特自然环境特征,造成功能、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局部区域生态问题仍比较突出。地方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粗放式的经营,单位GDP能耗和水耗比较高。局部地区如洪巡溪流域水土流失仍比较严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义乌江水质恶化及城区的大气污染、河道污染等环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第三章
总体目标  安全、繁荣、文明”国际商贸生态市。
环境安全  以保护义乌本地生物种类和栖息地以及自然地貌为基础,从单一专项工程向系统生态工程、经济服务向生态服务转型,达到物质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实现城镇景观的特色化和生态化,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城乡发展提供安全的生态环境。
经济繁荣  以小商品经济发展为动力,促进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传统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效率经济向效用经济、自然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完成区内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形成以小商品贸易为龙头、以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创建一个开放、繁荣的可持续生态经济体系。
社会文明  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弘扬义乌“乌伤”及“拨浪鼓”传统文化基础上,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提倡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现社会生活的生态化。规划阶段目标
l    第一阶段  生态市建设基本达标期(2003-2007年) 全面启动生态市(县)建设,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市(县)的位次力争前移,“一体两翼”城乡空间形态不断完善,资源消耗速率和生态退化速率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005年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在2006年实现省园林城市的目标,2007年在全省基本实现生态市的建设目标。
l    第二阶段  生态市建设完全达标期(2008-2013年)  形成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框架、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生态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初步确立国际性小商品制造和流通中心的地位,区域生态经济雏形基本形成;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工程;解决局部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2008年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不断完善。2013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力争进入全国县(市)前15名,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态市(县)指标的标准。
l       第三阶段  生态市建设提升深化期(2014-2020年)  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商贸城市。巩固和完善已进入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至2020年,义乌生态结构和功能日趋和谐,建立起生态产业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物质能量高效率用、生态文明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建成融山、水、城为一体、生态平衡、景观优美的国际商贸生态型城市。生态市建设目标体系
指  标
单  位
生态市
标准值
2002年
2007年
2013年
2020年




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33000
23148
36000
56000
>90000
2.年人均财政收入
元/人
≥5000
2457
3500
10000
>15000
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人
≥11000
5688
7500
11000
>14000
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24000
12741
16000
25000
>35000
5.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1.2
0.21
0.18
0.15
<0.12
6.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150
166.6
150
145
<130
7.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
%
20
20
60
80




环境保护
8.森林覆盖率(丘陵区)
%
45
50.8
52.5
54
>55
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20
20
23
>25
10.退化土地恢复率
%
≥90
85
92
>90
11.空气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
基本达标
完全稳定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
12.水环境质量
部分超标
13.噪声环境质量
基本达标
14. COD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GDP)
<4.5
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标准
21.8
10
<4.5
<4.0
1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工业用水重复率
%
≥60
≥40
75.4
≥80
≥45
≥85
≥55
≥90
≥60
1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100
≥80
无危险废物排放
100
98.07
90
95
95
97
100
>98
1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人
≥12
8.3
12
15
20
18.旅游区环境达标率
%
100
100
100
100
19.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
%
≥30
30
35
40
20.秸秆综合利用率
%
100
100
100
100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
90
90
95
100
22.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
%
≥90
≥90
≥95
≥98
指  标
单  位
生态市
标准值
2002年
2007年
2013年
2020年
23.农林病虫综合防治率
%
≥80
80
85
95
24.化肥施用强度
千克/公顷
<250
510
<250
<220
<200
2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100
100
100
100
100
2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100
100
100
27.农村污灌达标率
%
100
100
100
100
100
28.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受灾损失率)
%
<10
9
<8
<6




29.人口自然增长率

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3.9
完全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30.初中教育普及率
%
≥99
99.98
100
100
100
31.城市化水平
%
≥50
55
60
≥65
>70
32.恩格尔系数
%
<40
36
34
33
<30
33.贫困人口比例
%
<0.2
0.03
0.025
0.02
0.01
34.基尼系数
0.3-0.4
0.43
0.3-0.4
0.3-0.4
0.3-0.4
35.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
%
>85
75
>85
>90
>95
36.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
>95
80
>95
>95
98
目标可达性分析  3.4.1生态建设指标分析
相对于生态县(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目前仅单位GDP能耗、森林覆盖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贫困人口比例、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初等教育普及率等九项指标达到生态市(县)标准。义乌生态市建设面临历史性挑战。根据生态市的建设指标分析,未达标十六项之中,差距较大的有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COD排放强度、化肥施用强度、城市水环境质量等五项指标。根据可持续发展限制因子分析,结合各指标历年发展趋势,要实现市域2007年基本达到生态市的目标,单位GDP水耗、COD排放强度、城市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六项指标将是生态市建设的关键因子;要实现市域2013年全面达到生态市建设目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水耗、COD排放强度、城市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八项指标将是生态市建设的关键因子。指标差距产生原因关键是缺乏生态市建设的全面规划指导、生态产业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系统基础工程建设、生态文化的全方位宣传以及组织实施保障机制。
3.4.2生态瓶颈分析及解决方案
根据义乌市的基本现状,为辨析不同关键要素所存问题对义乌生态市建设的制约程度,根据生态支持功能,将生态市建设所要求解决的主要瓶颈分成三类。
义乌生态市建设生态瓶颈分析及解决方案
类型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心城区土地承载力过大,工业用地布局混乱。
扩大生态用地比例,调整用地结构,合理布局工业区和工业小区,根据区域优势和生态市发展要求确定各区域主要发展产业方向及今后拓展方向。
城市发展迅猛,用地需求较大,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充分利用现在资源,进行地下、地面、空中立体配套的土地利用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
绿



专类公园较少,城市中心公园绿地不足,建成区域与郊区的生态绿色联络廊道尚未建立。
结合城市已有生态保护带和风景区,开展城市风景林地及近郊城市公园建设;加强城镇和乡村绿化建设,以中心镇为重点逐渐建立和完善城镇绿化系统。
城镇绿地数量少景观破碎,缺乏连续格局、斑块分布不均。
实施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保护,保护和保存农田、森林、绿地等自然绿色空间;根据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的要求,建设绿色网络。






目前义乌本地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但随着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的上升,本地水资源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完善水资源经济政策与水处理法规体系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与生活体系,促进区域水资源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和供应能力;优化区内和区际水资源配置,从区域外如东阳地区及其它引水,构建和完善区域性供水体系。
问题
解决方案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向水体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使义乌江和附近河道水受到严重污染。
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水生态系统破坏的执法力度,普及水生态系统保护知识,利用经济杆杠刺激污染者自觉减少污染行为。
因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使水源地水质时有变差。
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遵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重点水源和水源地实施适时监控。
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浙江生态省建设纲要,从义乌实际出发,把握生态考核差距,重点解决瓶颈问题,建设生态市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反馈机制的动态监控,义乌市完全可以有序地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
生态功能区划是继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确定生态市建设总体布局的主要依据。生态区划的目的是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行为,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社会经济产业布局、以及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决定着生态区划不但要考虑自然要素的重要性,更应关注人类活动的必要性,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试行)》,义乌市生态功能区划是以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景观为基础,以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基本框架,以行政分区为基本格局,以生态环境要素评价、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等定量化分析为技术手段,结合义乌市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和各类专项规划,将义乌市1105.48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划分为三类生态建设目标、四个生态功能区。
区划原则
l       生态功能差异性原则
宏观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子系统组合的、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整体。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由于气候、地貌、地形、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因而表现出与此相联系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的分异。根据这些差异性,就能划分出不同的生态单元。生态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差异性原则是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也是生态功能区划的最基本原则。
l       自然生态系统一致性原则
景观生态结构是指生态类型在水平方向上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方式。景观生态结构具有原生性,是确定利用方式的基础。不同景观生态结构模式,其利用方式也就不同,同样,以提高生态质量为目的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建设模式也就不同,因此,只有以自然地貌和生态景观为基础,将景观生态结构一致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生态区,才能保证因地制宜的提出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建设模式。
l       自然与社会经济平衡发展原则
依据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基础,保持义乌市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一致、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结构和功能一致,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城镇发展以生态安全为调控基础,指导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力求做到经济发展与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使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城镇与乡村整个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平衡发展。
l        特色传承原则
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区域的特色是诸多因素中主导因子之一。义乌历史悠久,乌伤文化源远流长,“拨浪鼓”文化造就了义乌作为国际性商贸名城的崭新风采,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与融合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在进行生态区划时,必须贯彻特色传承原则,在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义乌的特色生态区划。
l        区域现实整合原则
把握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自律性和整体性,以行政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性、相似性和连续性为基础,保持行政区相对完整性,保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现实整合生态效益。
l       生态区时空尺度控制原则  在规划期内,保持生态功能区划、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时空尺度不变,各镇、街道办事处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保证生态功能区主导功能前提下,对各行政所辖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进行适度调整,保证生态区域的活力和复合功能。
l       生态健康安全控制原则  在各生态功能区内的一切开发活动必须符合生态区的经济发展方向,遏制环境污染趋势,在不减少生态资产积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持生态活力;运用生态恢复技术和外部生态支持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治体系,减缓和避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区域性、全球性的生态胁迫。
l       生态多样性保护原则  保护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禁止破坏栖息地和任意引进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一个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管理高效的生态多样性网络,避免生态系统退化,降低生态风险。
l       人文生态协调原则  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本土风格的保持,尊重历史和现实的整合,培育生态文化,调控社会经济发展。
区划依据
4.2.1 向上衔接向下统筹生态协调规划
在空间宏观尺度的把握上以浙江省生态功能分区中对义乌市的定位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评估的定量化分析手段,结合义乌市社会经济特色以及“一体两翼”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在中观尺度上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提出相应的控制性原则,并以此作为微观尺度上的生态控制依据,指引该地区未来的发展。
4.2.2 生态服务功能等级分布
通过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研究,能够确切地找出区域内各生态因子的重要性,发现区域内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优先保护区,从而为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之一。
生态功能分区  义乌市生态功能区划分属省级浙中丘陵盆地生态区,根据义乌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区位特点,以及规划区内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水资源承载状况等时空分异特征,确定了三类生态建设目标、四个生态功能区。
义乌市生态功能区划表
生态区
生态建设目标
生态功能区
范 围
主要功能
浙中丘陵盆地生态区
第148条    Ⅰ生态保育
Ⅰ-1南部低山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
赤岸镇
保护自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与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营养物质保持、小气候调节、提供娱乐休闲
Ⅱ生态控制
Ⅱ-1东北部低山丘陵生态控制功能区
大陈镇、苏溪镇和廿三里街道办事处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与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水土保持、防治地质自然灾害、保持生态景观和提供观光旅游
Ⅲ生态协调
Ⅲ-1西南部丘陵平原生态协调功能区
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和后宅、城西街道办事处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洪水调控、水土保持、协调发展生态工业、美化生态人居环境
Ⅲ-2中部平原城镇人居建设功能区
北苑、稠江、稠城、江东街道办事处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平衡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都市生态景观、城市生态文化、人居健康环境,发展绿色工业、都市农业、绿色商贸业
Ⅰ-1南部低山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赤岸镇,土地面积149.98 km2,2002年末人口38627人,平均人口密度258人/km2。
基本特征  本地区是仙霞岭山脉的延伸,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主要以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为主,水土保持相对较好,水库水质较好,柏峰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基础较差,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欠缺。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导,辅助生态功能为营养物质保持、水域小气候调节和提供休闲娱乐旅游。
发展方向  该地区作为义乌市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以生态涵养功能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加强林业的发展,在此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总体上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时,生态保护的要求应当优先考虑。①涵养水源保护 本区地处饮用水水源地,要重视涵养水源,严禁过量采伐和陡坡垦殖,防止水土流失。重视水土保持,加强林地建设特别是涵养水源能力强的阔叶林建设,保护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特别对沿山溪水库地带,加强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增加林种树种,培育多层次的林木植被。②生物多样保护 本区以水源涵养、保持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决定了本区的发展方向将以生态养护为主。在森林山地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对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区特别要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合理利用生物,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再生能力、活力和能实现潜力的速度和方式下使用森林,为相应的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游憩地。③山地生态建设 因地制宜,提高山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调整林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适当扩大经济林和特殊用林比例,加快林业商品基地建设,并利用山区的气候资源,规划发展夏秋高山无公害和有机蔬菜基地。保护和扩大水源涵养林用地,改造疏林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生态环境质量。④特色生态旅游建设  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有效利用丰富的低山丘陵资源,充分挖掘双林风景区、丹溪风景名胜区、佛堂古镇、五指山风景区的内涵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度假产业。
Ⅱ-1东北部低山丘陵生态控制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大陈镇、苏溪镇和廿三里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311.99km2,2002年末人口124637人,平均人口密度399人/km2。
基本特征  本区的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植被覆盖良好,境内主要河流为大陈江(河长17.5km,流域面积200.1km2),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呈酸性,植被覆盖良好。该地区还包括了八都水库、东塘水库和巧溪水库在内的义乌市主要城市饮用水源,以及省级森林公园--华溪森林公园。大陈江流域是义乌服装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中国衬衫之乡”的美誉,经济活跃,社会稳定,生活富足,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将以生态养护为重点,主要包括水源涵养,保障饮用水安全,调节区域小气候等,辅助生态功能为防治地质自然灾害、保持生态景观和提供观光旅游。
发展方向  该区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对生态区起到缓冲作用,原则上将以保护控制为主,但该地区本身较适宜城市发展,因此需在城市拓展、用地开发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严格控制人口规划和建设强度,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活动,同时选择相对清洁的商贸加工业作为今后工业的主导方向。①森林资源保护 重点开展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工作,合理调整林种结构,大力营造经济林、用材林、风景林,进一步完善提高生态公益林,强化对华溪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达到创造经济价值与保持水土的双重功能。②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维护水库水质对于保护人体健康、保障国民经济生产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八都水库、巧溪水库是义乌市主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因此应扩大八都水库与巧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区,重点保证水库水量和维护水库水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③生物多样保护 在森林山地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对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区特别要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合理利用生物,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再生能力、活力和能实现潜力的速度和方式下使用森林,为相应的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游憩地。④完善产业生态链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原理、实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培育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娱乐服务业、资源回收利用与处置等第三产业,完善已初具规模的服装设计、制造、加工为特色的区域产业生态链,形成产供销回收利用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带。⑤控制大气环境质量 本区处于义乌市常年主导风上风向,因此要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加大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投入,加强生活污染源和机动车尾气的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⑥保持水土 本区河流坡陡流急,山多地少,坡耕地较多,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较集中。因此,在山区加大封育力度,提倡使用煤气、太阳能等其它能源,减少薪柴砍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逐步减少坡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品,在疏林地和荒草地发展水保林。⑦观光旅游 保护和合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快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北民俗休闲旅游区和义东华溪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
Ⅲ-1西南部丘陵平原生态协调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和后宅、城西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416.48km2,2002年末人口264137人,平均人口密度634人/km2。
基本特征  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植被类型以马尾松等落叶针叶林为主。耕地资源丰富,义亭镇是义乌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岩口水库由于水产养殖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已不能满足作为城市饮用水的要求,现主要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是义乌市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和监控区,其中城乡建设、矿山开采、林业采伐、陡坡开垦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在增加。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主导,辅助生态功能为完善城镇建设,发展生态林地经济、加工商贸服务业。
发展方向  本区适宜于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城镇社会经济。该地区应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加强利用兴建城镇公园和增加绿地等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措施,使已经受到干扰的生态平衡能趋向新的平衡,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持续改善。①建设绿色加工制造基地 运用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的理念,建设国际性小商品的制造基地,提升饰品、小五金、玩具、文化用品、棉织品等优势行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产业间的相互协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规模化的技术改造和工艺更新,将传统制造工业逐渐转变为产业质量高、品种多样、少污染、节能降耗的绿色制造业体系。②发展绿色商贸  强化对外联系,充分利用地理区位和工业体系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流通,积极促进出口贸易,增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③保护耕地 建设农业 本区耕地资源丰富,水田比重大,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粮食生产和菜、果、木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因此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稳定耕地面积,强化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品的品种结构,重点建设名菜、名果基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④发展观光旅游 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切实保护黄山八面厅景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双林风景名胜区,建设义西草大坪山岳度假旅游区、上溪城西古越文化遗迹旅游区。加快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并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特色,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
Ⅲ-2中部平原城镇人居建设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北苑、稠江、稠城、江东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227.05km2,2002年末人口251698人,平均人口密度1109人/ km2。
基本特征  本区属于内陆盆地平原区,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是义乌市市政府所在地,也是义乌市的政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主要表现为人口密度高,商贸市场和工业布局集中,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但资源丰度相对较低,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高。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脆弱以土壤侵蚀流失和城市污染破坏为主,生态服务功能以改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为主导,辅助生态功能为提供休闲娱乐和水文调蓄。
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本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城市景观设计、保护和建设义乌江两岸的景观生态功能,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发展城镇生态文化,塑造义乌市独特的生态工业、国际性商贸的城市风貌。同时通过城市生态园的转移和建设,促进污染产业的生态转型升级和新兴生态产业孵化与成熟,在10-20年时间建立起现代化的以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居住商贸为标志的浙中第一生态工业商贸城。①合理空间布局 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调整和优化本区空间布局。以“一体两翼、建设区与功能区有机结合、多组团共同发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城镇示范建设,促进主城区与副城区之间的通讯交通联通、产业融合,形成互联互动,加强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关联性、景观互补性和布局的协调性,提升区域的整体优势。②调整产业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工业园区,构筑产业城,强化市场产业支撑,增强产业核心聚集力和外延辐射力,最终打造成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和研发中心。重点培育现代商贸、信息金融、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链。③加强土地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的加大,根据环境容量目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使土地占有符合可持续发的要求。④建设生态人居 把有利于生态的理念应用到居住区建设管理之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运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缓减城市热岛效应,建设绿色居住区,逐步普及生态住宅。在本区推进人居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在能源、水、气、绿化、环境、建材、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综合达标的城市生态住宅小区,从而达到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⑤综合整治生态环境  增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蓝天、碧水、清静、绿色”工程,重点是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⑥建设都市景观 规划提出了在保护城市自然景观格局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功能区,以补偿城市污染、调节城市气候,形成“城市冷桥”,缓解“热岛效应”。同时,保护好规划还引入建设生态缓冲区的概念,在义乌江两岸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在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建设绿化隔离带;在各级干河道两侧建设防护林带。老城区将结合河道整治、疏散居民,新辟绿地。保护生物多样,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保持动物、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在城市绿化中避免品种单一,防止外来物种入侵。⑦恢复性建设生态廊道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义乌江的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态系统活力,增强洪水调蓄、污染净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义乌江两岸进行环境整理,建设生态型驳坎和沿江绿化带,提高义乌江的生态缓冲能力,增强亲水性、休闲娱乐性,营造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和绿色水生态走廊。
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
4.4.1 森林公园保护区
主要范围  华溪森林公园。
主要功能  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辅助功能还包括维持区域碳氧平衡,净化大气,改善环境质量。
存在问题  核心区和缓冲区保护力度不够,物种退化。
保护措施
①设立禁挖区、禁采区、禁伐区、禁垦区、禁牧区,加强森林养护,保护自然核心区;
②建设多林种、多层次、多效益、功能完善的生态公益林,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蓄积量,保护自然缓冲区;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国家级、省级重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划定特殊物种保护区;
④加强管理,严格禁止外来物种的任意人为入侵。
4.4.2 饮用水源保护区
主要范围  城市饮用水主体水源地:八都水库、巧溪水库、柏峰水库;乡镇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地:岩口水库、长堰水库、卫星水库、深塘水库。
主要功能  城镇集中式供水水源。
存在问题  农村和生活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工业点源污染造成水源水质达标率不高。
保护措施
①严格执行饮用水源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管理体制,探索性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②加强饮用水源区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
③控制面源污染,强化农业面源污染资源化治理;
④严禁工业废水排放,建设城乡综合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控制;
⑤逐步完成小流域的整治工作,提高水源水质达标率。
4.4.3风景名胜文化保护区
主要范围  江东文化旅游区、双林风景旅游区、丹溪风景区、五指山风景区、德胜岩风景区以及齐庐山、岩口湖、八面厅、草大坪等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主要功能  提供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自助式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风景区规模小、分布散,难以形成合集效应,城镇化快速拓展对景区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保护措施
①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配备相应的景区管理人员,强化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②在保持原有自然景观不破坏的前提下,对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按照适度开发的原则,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建设休闲度假、娱乐游览项目;
③在各个风景名胜区之间建立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强化景区的联合聚集效应;
④树立旅游地良好形象,增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提高各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
⑤明确风景旅游区的空间定位和市场定位,以建设现代商贸城为依托,完善旅游产业链,形成融观光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建设  充分发挥义乌特色和优势,围绕生态工业商贸城市建设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的生态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城镇生态工业、农村生态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生态服务业建设进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5.1.1 生态经济发展目标  2003~2007年,人均GDP不少于36000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县(市)的位次前移,逐步形成生态产业布局框架,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生态市的建设标准。
2008~2013年,人均GDP不少于56000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县(市)前十五位,至2013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部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初步确立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地位,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国际生态工业商贸城市雏形。
2014~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人均GDP不少于90000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县(市)前十位。至2020年,全面建成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循环、高效、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产业体系,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生态产业商贸城市。
5.1.2 发展生态经济的主要任务
5.1.2.1城镇生态工业建设
基于义乌市产业发展现状,依托中国小商品市场群,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加速工业经济集聚步伐,将现有工业园区的产业空间进行整合,主要发展贸易及技术服务功能,保持原有空间“一体两翼”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在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在功能上形成“城镇生态商贸的一体”、生态协调和生态控制的两翼”。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主要通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化、系统化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经济模式,实现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①生态工业产业格局
中心城区生态商贸区 以中心城区(稠城、江东、稠江、廿三里、北苑、后宅、城西等七个街道)为区域基本结构,依托中国小商品市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商贸档次,重点发展现代贸易、会展、物流、信息、文化、旅游等产业,通过整合现有商业贸易区和人居环境格局,构筑国际生态商贸中心城;强化中心城的市场物流系统,改善环境基础设施,打造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研发中心,增强信息流功能,辐射周边城镇制造基地,建设上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或集团。强化主题公园和绿化景观设计等城镇生态建设措施,完善中心城镇景观生态功能,创建生态人居和商贸环境,发展城镇生态文化,提升国际性生态工业商贸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义东北生态控制产业带 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以服装和小商品制造为行业特色,建设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培育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娱乐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完善已初具规模的服装设计、制造、加工为特色的区域生态产业链,形成主要的优势产业基地及生态工业基地。
义西南生态协调产业带 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依托现有工业基础,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超越小商品市场的经营领域,创办高新技术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促进现有优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区,从企业、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三个层面建立生态工业体系,重点培育生态农业,发展观光旅游等现代生态服务业。
②城镇生态工业建设行动措施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走新型生态工业化道路 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加快重点骨干企业的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和重点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和加快整治环境污染的的力度和步伐,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两手抓,共同促进生态工业的协调发展。对于针织袜业、工艺品、饰品、制笔和拉链等传统优势行业,围绕纳米材料、模具开发、针织业后整理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现代装备与工艺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同时,积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电子、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加紧推进信息化应用,完善创业环境,加强外引内联,推进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建设义乌数字信息广场。在“中华商埠”、“中国小商品城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资源,设计出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义乌生态工业平台,走新型生态工业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产业整合与集聚发展优势 循环经济最大特点是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少的环境污染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政策调控,支撑资源的循环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完善义东北和义西南产业带生态基础设施,加大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和宣传力度,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地方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优势产业集群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产品转化率,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5.1.2.2 现代生态服务业建设
依托中国小商品城的优势,重点发展购物旅游,积极开发和建设人文、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旅游项目的产业化经营,加快江东文化旅游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把义乌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商贸生态旅游城市。
①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形成以现代生态服务业为支柱的生态经济优势
建立生态旅游体系  以“主城商务旅游区” 、“义南文化宗教旅游区” 、“义北民俗休闲旅游区” 、“义东华溪森林休闲游览区” 和“义西草大坪山岳度假旅游区”五大旅游特色功能区为主题,保护和开发义乌优秀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山水资源,建设融山水风光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商贸旅游体系。
加强旅游配套服务  配套完善旅游发展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生产六要素,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义乌旅游品位。建设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的现代旅行社,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开发旅游产品  以会展旅游产品为主导,以购物旅游产品为龙头,开发购物休闲文化游、全国小商品博览购物游和文化休闲会展商务游等旅游线路;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开拓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
②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休闲商贸生态旅游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武装,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市场功能和形态的创新,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万商云集的商品集散中心和专业市场。
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商业网点和城乡商业网点,发展绿色现代物流,建设福田、城北和义亭等现代化物流园区,发展国际商贸城、宾王市场、篁园路市场等专业市场,扩大体现义乌小商品集散中心功能,加强全球、全国产品的交易品种与交易量,提高市场的服务功能。
③发展现代会展业,拓展休闲商贸生态旅游
利用义乌的商业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小商品博览会为载体,强化市场的商品交易、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和代理推介等功能,建设全国主要的会展中心之一和浙江省中部会展中心。
大力建设会展业重点工程,优化会展业空间布局,以“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为龙头,坚持“广博中求精专”,围绕小商品市场和特色产业经济,保持优势,形成特色。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来义乌,经常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性展会,发挥义乌人文特色、旅游特色和文化特色,推进会展经济产业化发展。
④ 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生态服务业发展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产业化进程。提高全社会普及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实施信息化重大应用工程和专业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的社会化和网络化,构建网络化市场、智能化小区、数字化义乌,为现代生态服务业提供信息支持平台,促进现代生态服务业的全方位发展。
5.1.2.3 生态农业建设
①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高效绿色农产品体系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至2013年,60%以上的农田实现标准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种结构,提高高效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和林业等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义乌特色的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至2005年,通过绿色认证的农产品在20只以上,有机认证的农产品3只以上,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至2010年,通过绿色认证的农产品50只以上,有机认证的农产品10只以上,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达到60%以上。
② 加快科技兴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重点开展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现代化技术装备的设施农业,到201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营科研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到2010年,从事种养殖业的青年农民95%以上获得“绿色证书”。
推进信息化应用。加强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推动政府办公、政府采购、信息交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③ 利用园区化方式,发展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
在“一体”与“两翼”之间布置若干农业用地,利用观光农业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完善都市农庄建设,把义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城市居住适宜性为核心,提升居住服务功能,营造生态家园。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义乌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创造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城市空间,树立与城市大景观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一个山、水、城融为一体、生态平衡、景观优美的国际商贸城市,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5.2.1 人居环境建设目标
利用义乌良好的经济条件优势,通过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地引导、推进居住区、交通系统的生态化建设;控制市区人口规模,处理好非常住人口问题,将绿色体系引入城乡建设中,提高城市知名度,使义乌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
5.2.2 人居环境建设主要任务
5.2.2.1 区域景观格局设计
5.2.2.2 城市景观建设
以山、水、田为基质,融城市于山水田园之间,构筑“一圈一环二廊三轴四楔八核”绿色空间,形成田路交错、城景交融的多样和谐的城市景观格局。
5.2.2.3 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① 加强中心城重要绿化景观规划
江滨绿廊—自然景观轴  通过义乌段东阳江江滨绿廊,以及市内江滨公园设计,形成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现代绿色轴线。
城西绿廊—生态景观轴  通过复合生态群落结构,城西绿廊形成亚热带的生物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城中路—人文景观轴  通过串连公园绿地,城中路形成特色人文景观园林路,在满足绿地率的同时,增加城市人文景观内容,突出景观特色。
迎宾大道—入口景观轴  以新型工业区为特色,迎宾大道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业、城市入口、城市形象景观轴线。
②重视城镇生态化特色体系建设
建立先进中心城区生态化基地,推广绿色管理体系 加强中心城区(稠城、江东、稠江、北苑、廿三里、后宅和城西)生态商贸建设,充分利用其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建设义乌江两岸的景观生态,建立先进生态化基地,进一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工地等绿色系列工程,倡导绿色、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服务方式,创建洁净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塑造义乌独特的生态工业商贸城市风貌。
建设生态城镇,培育六镇区域特色生态住区
赤岸  以生态涵养为重点,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导,建设义乌市南部生态屏障。
大陈  以生态养护为重点,以服装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坚持服装兴镇战略,提高城镇文化品位,建设生态型中国衬衫之乡。
苏溪  以自然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义北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以发展清洁商贸加工业为导向,创建义乌绿色副中心城镇。
佛堂  以建设文体用品、医药、食品制造基地为导向,以义南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小企业。充分挖掘和发挥古镇特色,构筑融休闲、购物、饮食服务于一体的生态“佛堂”。
上溪  以继续开发义西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加快工业集聚和产业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同时,兼顾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加快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住区。
义亭  以建设完善的城市功能区和国际性商贸城生产基地为目标,全力构建以化妆品、钟表、饰品制造行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加强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持续改善,建设生态城镇。
加强城乡绿地建设  大力建设市区绿地,合理配置各级公园和广场绿地,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加强居住小区、各企事业单位内附属绿地建设,提倡庭院绿化、建筑物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加强国道-省道-村道的绿化廊道建设,强化城乡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措施,提倡农村庭院的生态化建设。至2013年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15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 %以上。1) 建设城镇公共绿地  以“两廊、三轴、八核”格网状城市片区为骨架,根据江滨绿廊和生态绿廊的特色、地形特征和居民的结构组织,建设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居住区内设置集中绿地,形成居住区景观中心,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少于35%,改造居住区不低于30%。建设单位附属绿地,机关、学校、医院、科研单位、军营等绿地率达到40%,一般工厂达到30%以上,对环境污染和干扰严重的工厂,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厂,绿地指标适当提高。2) 完善绿色交通廊道 建设纵横交错的绿色交通廊道和绿色节点,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城市外环路两侧总宽30米~200米绿化带(沿线是耕地的,建设道路绿化带每侧宽5米),城市主干道与外环路的接口处各布置1公顷以上的集中绿地;确定迎宾大道、城北路、义大线、城中路和经发大道为景观园林路;红线宽度40~50米道路绿地率不少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道路不少于20%。村道两侧建设总宽3米~5米绿化带。河道两侧以生态绿化驳岸。3) 建设生产防护绿地 以义乌城市东、西、北三块楔形绿地为依托,建设生产绿地,供应城市绿化苗木、花卉和草皮。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卫生防护林隔离带宽大于30米,城市水厂及蓄水池周围宽50米~100米,部分小河两侧不少于8米。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和城乡垃圾处理系统等环境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改善供电、电信、广播电视、燃汽、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多中心、多元化、网络型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住舒适性、方便性。
建设交通道路系统 加大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力度,集中抓好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道路体系;公交优先,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安全。近期初步构建“两高速、一环、三线、五站”的城市公路网,完成区域路网建设。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建设西城路、宗泽路、迎宾大道、商城大道等城市道路,尽快奠定大城市结构框架,加强城南经济开发、北苑、后宅、江东和福田国际商贸城与中心城区组团的联系,改善城市内外交通环境。
开辟城市货运专用网,建设国际货运流转中心、国际商贸城物流中心及物流配送站。建设中国小商品城稠州路、宾王等城市停车场。加强城市公交建设,开辟公交线路,建设公交运营调度系统,提升公交运行效率。
改善燃料结构  严格限制新设生活及三产燃煤锅炉,逐步取消现有小型燃煤生产锅炉,改为低硫柴油炉或改用其它清洁能源;巩固和提高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控制工业用煤煤质及煤类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并在2007年实施禁燃区。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采用集中供热,提高能源效率。
加强资源节约  坚持“开源节流”原则,发展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充分利用优质、高能、低污染的天然气资源,积极配合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分步建设和发展义乌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和燃气电厂。2006年向义乌主城区供气,2007年后向佛堂、苏溪、上溪、大陈、义亭和赤岸周边六镇辐射。
积极开发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多样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建设节能型生态住宅,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广告牌等,从多方面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农村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农村景观建设 以土地利用为核心,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按照都市农庄的思路,依托城北农业经济开发区,加快农业经济开发区及综合性苗圃的开发建设,发挥都市农庄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景观功能,使之成为生态工业商贸城市的绿色屏障和美丽花园。
建设生态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卫、改坟、改殡”和“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和太阳能热水器,改善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建设农村社会新风尚。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恢复自然系统的净化功能为主要目的,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高效、生态环境富有特色、生态家园舒适优美、生态文化健康繁荣的生态村。
乡村能源建设 1)推广液化气 提高农村气化率,推广液化气,减少柴薪消耗,进一步提高农村用能质量。2) 发展新能源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农村地区发展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至2013年,农村生活用能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35%。
自然景观保护
利用自然山水条件,结合“一园五区” (华溪森林公园、双溪风景区、齐庐山风景区、德胜风景区、城北生态农业观光区、江东风景区),保护丰富的自然山水、文物古迹资源,加强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形成山青水秀、意蕴深远的乡村景观生态。
保护城镇江、河、水库、湖面 通过交通绿廊、防污绿带和主题公园建设,保护城镇水系,减少水体污染源,使全区水系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
保护重要文物古迹 加大资金投入,保护修复现有的文物古迹,重新评估义乌老城区及近郊村的古祠、古宅、古树,明确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重点,在旧城改造和旧村改造中进行保护性改造。
保护义乌地方物种和植物多样性 通过大型旅游休闲公园建设,保护特征性的丘陵地貌,同时对原有植被体系加以利用,特别注重枣树等义乌故树名木保护。
正确处理好绿化、美化与植物群落配置之间的关系,突出城市的生态效应,重视植物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以乔木为骨架,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最好地发挥地面覆盖作用。
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实现环境资源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3.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近期(2003~2007)
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5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中期(2008~2013)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解决局部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2008年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各项指标完全实现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远期(2013~2020)
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国际性生态工业商贸城市。
5.3.2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任务
5.3.2.1 城乡环境污染控制
① 水环境综合整治
以八都水库、巧溪水库和柏峰水库水源保护为重点,通过实施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点源和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治理和改善义乌江水质,保护好义乌的母亲河。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制定并实施《义乌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依法保护饮用水源地,提高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巩固和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源水质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大力开展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和污染控制,保证饮用水源地安全。
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  全面建成义南、义西、义北、
义东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和二期工程;近期完成稠江(第四污水厂)首期、后宅(第三水厂)首期、佛堂污水处理厂首期和廿三里(第二污水厂)首期工程,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截污、治污,改善河道水质。加大义乌江两岸沿线工业企业截污纳管的工作力度,强化环保监测,确保企业的废水经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严格控制新增工业污染源,新扩改项目必须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继续抓好100家老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和长效管理,削减工业水污染排放总量。至2007年,工业园和镇区工业废水区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减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开展规模化养殖场废水治理,2004年前对禁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转迁。非禁养区的规模化养殖场在2005年底前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对农村家庭养殖户,进行适度规模集中,建立生态养殖小区,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牧复合系统。至2007年全市各区、县(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和治理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应用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农膜,将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面灌)改为滴灌,倡导使用生物质农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强度。至2013年各城镇化肥使用强度达到生态镇建设标准。
②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巩固、扩大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强化管理,在线监测,严格执法,保持覆盖率达100%。关停污染严重、能耗大、设备工艺落后的的小型燃煤电厂;提倡供热、供气、致冷三联供,逐步限制与禁止使用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直接燃煤锅炉。至2007年,建成家庭工业园区,实行集中供汽。至2013年,市区煤炭比例降至30%以下,燃气比例提升至20%左右,在用汽量较大的工业区建成二至三座热电厂,并同时建设热力管网,实现在线监测,从根本上减少废气污染物的产生。
加强工业点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脱硫除尘效率,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脱硝工程;新、扩建和改建的燃煤电厂必须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并实施在线监测。
加大机动车尾气整治力度。至2007年,机动车尾气达标率为60%以上,2013年达到100%。推广使用电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绿色环保汽车。
严格控制拆房、道路、建筑施工所引起的扬尘,加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净车出场。
③ 声环境综合整治
巩固、扩大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区域环境噪声管理,完善噪声达标区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复核。
控制工业噪声源,严禁在居民稠密区、学校、医院等附近新建、改建、扩建噪声危害企业。对已建企业,扰民严重、危害大而暂时就地难以治理的噪声源,结合工业调整,有计划地进行搬迁或转产、停产。
开展交通噪声整治,合理组织城市交通流,合理调整、搬迁各专业市场、客货运场站。整顿营运车辆行驶、停靠秩序,机动车辆停放秩序,改造交通设施,巩固禁鸣成果,确保交通畅通。
④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弃物综合整治
生活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的配套程度。建设完善义乌中心城区和周边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系统,因地制宜,采用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堆肥等方式,鼓励相邻集镇联合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综合利用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建设危险固废处置中心。至2007年实现工业固废和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95%和100%。
⑤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建设一纵一横穿城而过的江滨、机场路生态走廊和沿城市外环生态走廊,有机串联江南生态园、历史长河、城北农业经济开发区等具有较好生态效应的区域,形成以滨河绿地为特色的园林地系统。
建设农村“小五化”,大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至2007年,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快农村改水步伐,自来水普及率达60%以上。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废水治理率达60 %以上。
⑥实施清洁生产
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节约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积极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使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近期重点对印染和造纸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到2007年,使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到80%,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达到10%;2013年则分别达到100%和20%。
5.3.2.2 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①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为导向,按照水体功能要求,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
水资源保护 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确保饮用水质安全;推广生态产业,调整工业布局,进行污染的集中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加强天然水体和农村水网的保护,切实保护好各类生态用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倡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至2007年,义乌市单位GDP水耗降低至150立方米/万元,至2013年全市单位GDP水耗和工业用水重复率全面低于生态市建设标准。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水利建设 按照“上蓄、中滞、下泄”的原则,加强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建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疏浚,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水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2) 节约用水厉行节约用水,持续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行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合理制定城市工业、生活和农业用水定额,开展工农业和生活节水工作,降低耗水总量开展城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提高冷却水等的回用率。。
水资源管理  合理分配“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保持三水平衡,以合理的水价机制为手段,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管体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②水生态安全
以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修复受损水体。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百库保安及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努力构筑一个安全、洁净、优质的水环境。
实施水土保持分区,有重点地进行封山育林、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以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开展各类坡耕地、山区溪滩、平原河网和废弃矿山综合整治修复,减少水土流失。
抗洪防旱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抗洪防旱监测和信息系统,完善“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抗洪防旱体系,建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和流域洪水调度决策系统,提高减灾指挥和抗灾系统的能力。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为建成生态工业商贸名城提供土地保障。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加强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建设,禁止非法占用农业用地。按照耕地保护五“不准”原则,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储备土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障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中心,大力调整林业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生态公益林建设 以“两江三路九库”(“两江”指东阳江、大陈江范围;“三路”指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金甬高速公路范围;“九库”指岩口、八都、柏峰、巧溪、长堰、深塘、枫坑、东塘、卫星等九座水库范围)森林、林地和林木建设为重点,明确职责,依靠科技,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荒山、荒地,建设生态公益林。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确保生态公益林体系的顺利完成;加强封山育林、封山护林工作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分质量。至2010年,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
建设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实行森林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逐步推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强化森林资源资产经营。以商品林、森林旅游业、花卉种苗业、森林食品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标准化绿色林特产品基地,建设香榧、板栗、竹笋、花卉苗木原料等林产品龙头市场,实现以龙头企业和龙头市场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森林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预防监测体系和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努力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测报检疫能力。制订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依法治林,查处各类森林案件,严格控制采伐,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蔓延,切实做好防范工作。至2007年,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1.5‰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保护风景名胜古迹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调整矿山布局,优化矿业结构,实现建筑石料矿山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经营,满足城市生态化建设对建筑石料的需求。
和矿业结构 按照“开采区集聚,限采区压缩,禁采区关停”原则,加快建筑石料开采区的集聚开发,合并、扩大保留的矿山,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综合利用石料资源,形成以大中型建筑石料矿山为主体,辅以少量小型石料矿山的采矿产业格局。对禁采区内矿山,开采区、限采区内位于电力廊道保护带或安全条件差不具备继续开采条件的矿山逐个予以关闭。
科学划分开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 划分禁采及限采矿种和矿区,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开发策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确定新和—同裕建筑石料矿区、西山下—塘下店建筑石料矿区、大方—平桥建筑石料矿区、新塘—后宋建筑石料矿区、钟村—画坞坑建筑石料矿区、麻车塘—南青口建筑石料矿区和朱村建筑石料矿区等7个矿区为矿产资源地保护区;确定市域内及各城镇的周边地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物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地为禁采区。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强矿山“三废”治理,搞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禁超量开采。开展全市城郊可视范围内露天矿山景观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制订生态环境恢复方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采矿权申请人的资质制度和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制度。
加强矿业资源管理 按照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探矿权、采矿权分离的原则,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理顺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利益关系、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5.3.2.3 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① 风景名胜区建设
完善各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制度,合理规划、布局自然保护区,制订保护方案,扩大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重点生存繁殖地。重点加强建设江东文化旅游区、城北农业观光旅游区、双林风景区、丹溪风景名胜区、五指山风景区、华溪森林公园、德胜岩风景区、齐庐山、岩口湖、八面厅、草大坪等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主要风景名胜保护区。
②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
开展生物资源现状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开展森林和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建立完善野生动植物档案。加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监测,建立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网络。
开展野生动植物繁殖和驯养技术研究,鼓励引导驯养和繁殖野生动植物产
业,建设培育研究基地。
③ 古树名木保护
义乌市共有古树名木1043株,26科,37个种,其中古树群有9处,以樟树为主共630株,占全市古树的57%。古树分布在城市76株,农村960株,森林公园7株。
古树名木实施分级保护,建立古树名木档案,设立标志牌;禁止设立有损于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项目、污染企业;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护,严禁采伐、迁移;开展古树认养,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建立专项保护基金。
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理念的生态文化建设
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义乌传统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引导和保障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开展,建立具有良好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的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城乡生态文明体系。
5.4.1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
继承和发扬义乌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生态学理论,促进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至2013年,义乌市社会进步各项指标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至2020年,把义乌市建设成为体制合理、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且环境优美的城乡生态文明体系。
5.4.2 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任务
5.4.2.1“拨浪鼓”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拨浪鼓文化”是在长期的“敲糖换鸡毛”、货郎担式小商品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性民间商业文化,它造就了义乌人特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使义乌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先发展的新路。它具有的“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兼容并蓄、善于变通、重商尚利”的内涵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拨浪鼓文化”应顺应时代发展和改革发展实践的要求,与时俱进,得到更好地继承、光大和发展。
5.4.2.2 现代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体制文化 1)转变观念、改革创新 重点加强系统生态知识宣传,转变管理观念,从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环境管理转变到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导的生态环境管理,特别是要使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推行环境友好、生态合理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方法,依法建设生态市,通过生态市的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 制度化生态管理 改革管理体制,重点遏制部门利益主体化倾向,培育企业的自治机制。政府规范与引导市场,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推进义乌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营的政策和规章,发挥有效的监督功能,改善与优化义乌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生态文化的孵化与形成。3)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在规划通过人大审批之后,应制定相应的生态市建设规章与管理制度,维护生态市规划的权威地位,严格遵守建设进程和必要的审批制度,完善并坚持推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并积极推行重大决策的生态环境听证制度、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化的经济激励政策等科学决策机制,保障生态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1)大力宣传教育,倡导俭朴和谐的消费观念 在弘扬义乌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俭朴和谐的消费观念,制定地方生态型消费细则,推广使用环保产品,改变传统消费陋习;有机结合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与文明社区创建,加速文明社区建设工作,创建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示范社区;倡导文明向上的现代新型生活方式和和谐公平的良好邻里关系,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和文明市民评选活动。2)加速推广文明社区、乡镇创建工作 在全市开展文明社区、乡镇创建活动。按照环境优美、治安秩序良、服务体系完备、文化活动丰富,道德风尚良好的标准,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优势,强化文明新乡镇、村的创建活动,至2007年末,省、市、县级文明社区比例达到80%,省、市、县级文明乡(镇)比例达到80%,五好文明家庭达80%的创建目标。义乌市中心城区要创建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文明示范社区,进入全省的前列。3)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市民评选活动 以义乌市党政机关创建文明单位为“龙头”,推动义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党政机关中以“三优-满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作风和群众满意)为主题,完善和落实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基层评议机制制度、民主评议机关制度,定期评选“优秀公务员”和“十佳公仆”。市党政机关中文明单位比例要达到80%,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年终考核日常性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最佳文明居民”、“荣誉居民”的评选活动。4)继续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五好文明门栋”创建活动 深化“讲文明,从我家做起”家庭承诺责任制活动,大力开展“三德”教育和科技知识、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和文艺体育进家庭的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门栋”活动,表彰树立一批先进家庭、门栋典型。5)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把创建农业活动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至2007年末,全市文明村队比例达到80%以上,“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面积达到90%以上,30%的农户成为“十星级农户”。同时,还要建成一批文明示范村,每个文明示范乡镇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文明样板社区。6)积极开展共建活动 在“城乡共建”、“厂校共建”、“社区共建”、“军(警)民共建”等活动中,大力开展“四联四共”(即思想政治工作联抓,共育“四有”新人;社会治安联防,共创安定环境;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 ;环境建设共建,共创优美环境)活动。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双拥”工作,促进生态市建设。
1)制定高标准的环境质量标准 增强企业经济活动环境成本意识,提高新城企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塑造义乌生态城市的品牌和公共形象,促进企业生态文化的孵化与形成。制定系列优惠政策,诱导和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营造义乌企业生态文化的良好环境。2)制定出台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政策 把产业升级的立足点向保护资源、优化环境、生态建设转移。工业项目要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物质经济向高技术的信息经济转化。新上项目应注重生态效益,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 “适宜技术”, 引进高科技电子、生物医药、精密制造业等轻污染、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高科技项目;推广生态产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这是实现企业生态化的基础。3)积极推进企业开展ISO14000标准认证工作 设计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并将义乌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等工作与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生态产业园区内开展企业ISO14000标准认证工作,把整个园区建成一个符合ISO14000标准体系的工业群,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综合环境管理水平。4)培育与发展企业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 “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关于生态文化价值观的讨论;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外部发动社会力量,公开向社会进行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招标”或“征集”。这样,既树立了绿色企业的公众形象,又使企业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易于被员工认可并自觉遵守。5)建立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与培训制度 培养与确立企业员工的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识。可以通过制定《员工手册》或《企业规章》来具体体现,把生态行为准则纳入员工考核的指标,作为奖惩的依据。6)进行企业生态文化的形象设计 在企业名称、品牌、徽章、标语等各方面打上生态标志,在企业建筑外观、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制服、产品包装、广告展示等各方面进行生态宣传,展示新城企业独特的生态文化形象和观念。
认知文化 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社会和家庭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培养公民的国家、社会责任感。结合农村实际,采取专家下基层的方法,定期组织生态知识专题讲座,提高农民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
对现有建筑、景观进行生态整治,废弃物就地处理与资源化,维护传统风貌。结合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新建筑、新景观要弘扬义乌建设的历史特色,使建筑与生态景观相协调。加大小商品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公众参与程度,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开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把义乌小商品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保护规划、保护要求和重点等情况宣传普及到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保护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
通过各种文化形态和教育手段帮助决策者、企业家和普通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的建设;形成正确社会导向,塑造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义乌文明新貌。
重点工程
生态市建设各个重点领域和各项主要任务的落实,必须落到生态建设工程之中,通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的带头作用,保证生态工业商贸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根据义乌市建设的总体战略、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计划近期实施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现代生态服务业建设、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生态人居建设和生态文化科教建设等“六大”重点工程,分基本达标期、完全达标期和提升深化期开展有序建设。基本达标期(近期)共93个项目,近期总投资约250亿元,详见附表1。
坚持“一体两翼”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依托中国小商品市场,重点发展现代贸易,完善建设基础设施,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商贸投资环境建设工程、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废水达标处理和固废安全处置工程、信息化工程、清洁生产推广示范工程等,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为固废回收利用安全处置工程、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工程,提升深化期重点工程为水循环利用系统工程。
业建设
发展以科技农业和效益农业为主体的都市农业。在保证基本粮食生产量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和苗木花卉等。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业生产模式,逐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大的现象,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000元。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农田保护工程、都市农庄建设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园区基建设工程和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工程等,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绿色及有机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等。
6.1.3现代生态服务业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武装,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依托中国小商品城的优势,重点发展购物旅游,合理开发休闲度假市场,逐步完善行业管理体系。规划期内把义乌建设成国际性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浙江中部购物旅游健身中心。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物流场站建设工程、市民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工程、风景区建设工程,完全达标期和提升深化期重点工程包括商贸城建设工程、古镇保护开发工程、旅游区建设工程等。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现环境资源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加强森林防火抗病,发展生态经济林,增强林业的生态屏障功能;调整矿山布局和优化矿业结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建设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水库除险扩容工程、水库引水工程,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风景名胜区保护工程、森林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义乌江与城区河道整治及水土保持工程,提升深化期重点工程为生物物种保护工程等。
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家园。通过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引导、推进居住区、交通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将绿色体系引入城乡建设中;加大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力度,集中抓好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道路体系;加强文化信息工程建设,创建“数字义乌”。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城市道路工程、电力保障工程、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工程、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工程、城镇绿地景观建设工程,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生态村镇建设工程、城镇应急预案系统工程、天然气输配系统工程、安全饮水工程,提升深化期重点工程为人工智能人居系统工程。
在义乌传统“拨浪鼓”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宣传与教育,特别是高中、职业技术、成人教育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义乌人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建设义乌生态文化,强化生态市的可持续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与管理对生态市的支撑与保障。
基本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近期高、中等教育建设、科技文化宣传教育等,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就业技能培训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深化期重点工程为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效益分析
6.2.1生态效益良好
通过生态市建设,生态系统结构更趋合理,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林分质量提高,增强了环境自净能力,优化了区域景观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
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显著发展,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大为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程度和能量产投比都有较大改善。生态旅游的开发,使生态环境资源跨入产业化行列。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和适宜性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生态工程及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入,城乡地面水、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深入。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城镇生活垃圾达标率达到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95%;城市气化率大于90%。
生态市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建成,区域经济水平将逐步提高,综合竞争力继续增强。
至201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000元,年均增长率8%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县(市)前十五位。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产占GDP比例提高到47%。以现代贸易、会展、物流、信息、文化、旅游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增长走上集约化轨道。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分别小于1.1吨标煤/万元和150立方米/万元。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年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递增8%。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义乌市人民生活稳步提高,至2013年,恩格尔系数降至33%;城乡结构、城镇布局合理,城市化水平达到65%;科技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医疗保险、居民住房条件等物质文化生活稳步提高;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医疗等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基尼系数保持在0.3~0.4,贫富差距逐步缩小;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生态文化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人们的精神面貌有较大转变,人民整体素质产生质的飞跃。
生态市工程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地使义乌发展成为环境优美、产业蓬勃发展、产品丰富、市民富裕的生态工业商贸城市。
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为保障生态市规划的成功实施,针对生态市建设的挑战,采取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从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组织管理体制、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公众参与、加强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7.1.1 健全政策规章制度
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分阶段制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努力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以确保生态市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
按照统一、精简、效能原则,设立生态环境管理执法部门,健全满足规划实施不同阶段需要的行政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生态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的监督管理,将其融入社会监督、科技保障措施,及时起到反馈实施信息、避免滥用行政权力、优化规划管理系统的综合效果。
7.1.3 建立法制化领导管理体制
按照法律法规,明确决策群体的生态市建设法律责任,实施法制化的生态市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科学决策、依法治市。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7.2.1 地方机构建设
设立生态市建设领导管理机构,各镇和街道建立相应的生态建设机构,并强化义乌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领导小组的职能,形成市、镇(街道)分级管理和上下互动的良性推进机制,并有专人分管负责。
7.2.2 部门机构建设
根据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行政责任制,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三定”(定机构、定职责、定编制)方案,避免机构的重复建设,明确各部门在生态市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强化部门之间的横向耦合、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建设具有高效组织能力和行为引导能力的各级部门机构。
7.2.3 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建设
扩大社会团体组织职能,开展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参与政府相关决策;加强学会(协会)间的联系,开展各种规模的生态市建设学术交流和社会宣传等公益活动,发挥非政府组织机构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立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生态市的建设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部署工作目标和建设任务,并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实行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建立部门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将建设生态市目标完成情况列为评价各级政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健全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决策机制  在遵循生态市建设规划前提下,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规划,建立与完善专家咨询、部门联合会审、公众参与等各项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在项目审批阶段,对选址不当、有较大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在企业评优、资格认证等活动中,对未严格执行“三同时”、出现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企业予以否决;在镇级行政区域的评优创建活动中,对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出现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部门和主要领导予以否决。
完善生态市经济核算体系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经济核算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代价,探索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
制定一套完整的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制度,持续推进义乌生态市建设。
生态约束制度  分析土地生态承载力,确定合理的建设用地量,通过土地对人类活动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值的分析,进行土地功能分区和土地开发顺序;大型建设项目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外,需进行区域开发生态适宜度分析,确定项目是否适宜建设以及建设的合理容量;
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制定乡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定量化指标,每年评定,并纳入当地领导的年度考核。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巩固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并发展“生态影响评价制度”和生态安全评估体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听政会制度;
自然资源使用权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使用许可证制度和价格管理制度,把各种资源投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来调整资源价格,合理配置自然资源;
生态补偿制度  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保护,谁收益”原则,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制度;按照“协调、统筹”原则,协调管理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互补、互利”原则,互补共生,建立异地发展生态补偿制度。
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7.3.1 人力资源建设
建立生态市建设培训制度,持续开办生态专题培训班,分期培训在职公务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并建立考核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积极选送政府官员和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培训,吸取国内外生态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并参加有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生态科技展览会等,掌握最新的生态建设保护相关知识。
7.3.2 人才引进与培养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吸引各类人才。妥善安排人才应当享受的待遇,并加大智力培养投资,培养重点学科技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支遍布各级地方政府、各地企业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专业队伍。
7.3.3 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公众宣传网络  结合义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要求,倡导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氛围。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为载体,大力弘扬绿色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张贴有关生态市建设的广告、横幅、图画等宣传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市建设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为创建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基础。
政府及企事业宣传网络  重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综合决策管理能力;鼓励政府领导发挥模范作用,宣传生态知识,开展生态实践活动;把各级领导干部作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能力。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清洁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绿色产品知识和ISO14000标准培训,开展企业生态形象设计,规范企业的行为。
公众参与制度  坚持生态建设专业队伍、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相结合,积极发动、组织和引导共青团、工会、商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让生态保护和建设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社会监督制度  设立生态环境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鼓励公众检举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积极推行政府生态信息公开、企业环境行为公开等制度,建立群众意见的反馈机制,扩大公民对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7.4.1 建设多元化投融资畅通渠道
积极探索义乌生态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以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转向生态市建设领域。
直接融资 积极申请国家专项环境保护基金,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积极申请世界银行、亚行和国内各类银行贷款融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利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义乌市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与国外公司和企业进行交往与协作,努力争取外资投入,建设生态产业项目。
间接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融资、BOT(建设、经营、转让一体化)运作融资、小商品会展融资、资本运作融资、上网招商融资等间接融资渠道,有效聚集生态建设资金,分阶段、分目标投入生态市建设项目。
7.4.2 设立生态市建设基金
设立生态市建设的专项基金,保持全社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财力许可情况下,在近、中、远期逐步增加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规模。
7.4.3 建立资金监管制度
建立有效的资金专款专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对资金的来源、申请、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审核与检查,对资金使用失误进行责任追究。
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7.5.1 建立地方科研基地
建立地方性的生态研究、开发和研制中心,加强与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跨地区的科研联合体,适应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开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景观生态设计等研究,重点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等环境高新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进产学研结合。
7.5.2 扩大内外科学技术合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生态市建设的先进技术、产品和工艺,推动义乌市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重大生态环境研发项目的投入,培养一批专业的生态技术人员从事生态项目的研发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研发诱导机制,并建立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
7.5.3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生态市环境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合理规划和配置现有的监测设施,建立市、县(市)联动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国家、省、市控制断面水质连续自动监测、重点污染源排放状况的在线监测、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增强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力,分析预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全面真实反映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利用网络技术、3S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服务于义乌生态市建设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切实提高义乌生态市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为生态市建设提供科学化信息决策支持。
7.5.4 建设生态市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利用3S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安全技术、数据标准化技术、网络共享技术等,建立生态市建设信息网络平台,为生态市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加快对具有生态环境专业知识背景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生态市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建立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生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满足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以及公众不同的生态信息需求,充分实现信息交流,从而保证生态建设信息渠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