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栀子花阅读答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简析_民俗文化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18:18:07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简析

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功能,随着历史的演化而演化。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必然的趋势,就是服饰色彩从动物本能或图腾、宗教以及记史释俗的历史重负下解脱出来,成为人们美化生活、展示民族心理特征的衬饰。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文明和进步,因为人类越向前发展,审美的精神内涵会日渐增强,对服饰色彩的要求就越高。

  服装的色彩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些研究色彩的学者曾提出配色的七种法则:统一法、衬托法、点缀法、呼应法、分块法、缓冲法、衔接法。一般说,庄重、朴实的格调,往往是由深度的颜色构成的,而轻快、明朗的格调往往由浅色系列的颜色构成。人们经过巧妙的选择、搭配,通过色与色之间的过渡产生一种类似于音乐中优美旋律的感觉,这是用色的极高境界。此外,色彩的心理作用还包括:收缩感和膨胀感,一般说,黑色、深色具有收缩感,而白色、浅色具有膨胀感;当人们看到红、橙、黄色时,常会联想到具有同样颜色的太阳、火光等而产生暖热感,而青、蓝、紫等色彩往往使人联想到海水、夜空而生发冷感,等等。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色彩的这些功能,使服装色彩具备了各自的个性。

  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的服饰大都采用色彩斑斓,大红大绿的衣料制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如云南峨山、新平、石屏县的彝族“聂苏”支系的花腰妇女衣裤,喜用对比强烈的两种以上色布拼接而成,全身以红色为主,红黑相间,杂以绿、蓝、白等色,鲜艳悦目,美不胜收。背部饰有五色条布合成并绣上各种花纹图案的彩虹带,表示太阳光芒向四周喷射。

      

  各民族服饰色彩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独龙族的服装给人以简朴粗犷的印象;苗、瑶、布依等民族服饰,做工精细,色彩艳丽,极富装饰意味,多以黄、红、蓝、绿、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织、绣、挑、染等工艺,色彩艳丽而协调,图纹繁多又不显紊乱,显示出妇女们特有的艺术才华及其审美心理,成为各民族表达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有力工具。

  可以预见,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服饰色彩作为审美符号将出现以下三个特点:

  1、功利的、实用的服饰色彩将向着审美的方向不断跃进。由于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许多民族服饰中关于“美”的观念主要还是从其自身的文化观念中引伸出来的,即“善”、“真”就是美,色彩本身的审美规律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可望今后有大的突破。

  2、民族服饰色彩在客观上表现出来的“美”多是本能的、不自觉的。随着色彩实践的深入,人们对色彩的本质和规律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他们将从本能中解脱出来,在色彩的利用上完成一次飞跃,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

  3、民族服饰色彩还将从表现群体审美意识逐渐走向表现个性、表现自由,这是社会平等、文明、繁荣的象征。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渊源于动物本能的社会成员的审美需要被召唤而凸现出来,色彩审美规律开始发挥作用。这种基于审美需要而自觉调整服饰色彩的现象,在民族服饰中是很常见的。他们为了在自己的服装上增加一些色彩,增添几分美,遵循一定的色彩表现规律和法则,创造出服饰色彩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民族服饰艺术的点睛之作

  云南各民族妇女不仅是纺纱织布的能工巧匠,也是挑花刺绣的能手。她们从美化自身开始,在最能表现装饰艺术的帽子、衣领、袖口、胸兜、围腰、鞋及挎包等绣上美丽的图案,赋予美好的含义。

  走进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专题馆,这一类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欣赏价值与美感的民间艺术品,就会扑面而来。

  被称为民族服饰艺术“门面”的绣片,可分为单纯使用的绣件,如手帕、方巾、装饰绣件等,和服饰上的配饰绣片如袖口、衣领、胸兜、领披等等。不同民族的绣片,又各具特色。

  壮族背心绣片。既有绣鸟、蝴蝶、花卉,以白布贴绣出花卉图案,将丝绣的花鸟图案分隔开来,构图对称,极为精致;也有贴花锁绣背心。锁绣工艺是云南壮、彝、白等族绣花的一种技艺,先在绣件上剪出要绣的图案,再用不同色彩的丝线“锁”出图案边缘,立体感极强。

  路南彝族挑花大方巾。以对角线为中心,用黑线绣出五具图案区,每个图案区上下左右对称。最边一区绣有人物、狗;第二区绣有人和蝴蝶或蜜蜂;第三区为树木图案;第四区为蝴蝶图案;第五区为中心图案,以黑线绣成一朵大的花卉造型,内分别绣有二至四区的代表图案和民居。每层图案都由不同的色线绣成,整体构图紧凑、严密,繁而不乱,是绣件中的精品。

  帽饰、帽子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特点的帽子,其中尤以童帽最为精彩。童帽不但种类繁多,造型栩栩如生,而且装饰技艺多样,饰纹精美,寓意深远。

  红河彝族牌坊帽。这是彝族常见童帽,帽沿以铜或铝制成佛像装饰,形同牌坊,有祈福避邪之意,寄托着母亲对孩子的挚爱。

  昆明汉族虎头帽。上绣有“王”字,并有牌坊型莲蓬,风格上与彝族的极为相似。

  傣族童帽。用盘绣、镂空拼绣等技法,以五色丝线绣制而成,风格上显得华贵富丽。

  鞋饰。白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普米族和傣族等都有穿绣花鞋的习惯。过去年轻姑娘结婚出嫁时,必须身着新娘装足穿绣花鞋,婚后一年内重大节日及拜认亲戚等场合也需穿绣花鞋。在大理白族民间,至今许多老年妇女仍喜欢穿自己缝绣的绣花鞋,鞋上多绣有“寿”字或吉祥图案,她们认为穿这样的绣花鞋能长寿健康。童鞋多以动物为造型,与儿童天真可爱、喜欢小动物的童趣融为一体,煞是逗人喜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二生肖鞋”,把中国特有的属相运用到童鞋上来,更具民间情趣。

  香包。也有称荷包的,是云南民间的传统刺绣工艺品,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和装饰品。在云南民间习俗里,端午节戴香包,可以祈吉避邪。香包的种类很多,有动物造型的猴子串香包、彩马香包,有蝴蝶香包、绣球、八卦香包等等。香包小巧玲珑、绣工精细,便于携带,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不论是精美的绣片、形制多样的绣花鞋,还是稚趣可爱的童帽童鞋,小巧玲珑的香包等,都集挑、扎、绣、贴、缝、扣、锁、染等多种传统技法于一体,题材与构图丰富多彩,质地多种多样,做工考究,是民族服饰艺术宝库中的画龙点睛之作。

  青铜器与云南民族服饰

  云南民族众多,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尽管古代史料对云南民族服饰的记载不很详细,但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大批青铜器,尤其是器物上数以百计的人物图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据古今云南民族服饰的资料宝库。云南现有20多个民族的服饰中,有10多个能在青铜器图像中找到其源流。

  从这些青铜图像上,我们可看到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服饰形象。如“战争贮贝器”、“鎏金献俘扣饰”等,刻画了古滇人的戎装武扮;“籍田出行”及“上仓”贮贝器刻纹,则描绘了滇人的农装、祭服;在数量更多的铜挂饰、铜剑、铜杖头、铜扣饰上,人物的服饰更是不胜枚举,或繁缛、或简朴,种类繁多,式样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板状冠与斗笠。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四人缚牛铜扣饰中的3人,以及八人乐舞铜扣饰中的4名舞蹈者,头上都戴着一种板状冠,形状与冕形冠相似,即发髻上有突起的乳钉及简单的花纹,板中段有束带与发髻系为一体,再系在人的颈项上。冕是中原王朝高级官员所戴之冠,它不仅前后有垂珠,也有纹饰。石寨山出土的人物图像所戴的“冕形冠”,仅有纹饰而无垂珠,并且戴的人也不是什么高官,不能称之为冕形冠。现代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人戴这种冠,人们称它为“板状冠”或“顶板”,瑶族地区戴这种冠的支系被称为“顶板瑶”,藏族地区也有人戴。

  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贮贝器上,播种场面中有人身背斗笠;牧牛器盖上的牧童也背着斗笠。直到今天斗笠仍与人们的生活日夜相伴,并且变得形制多样,颇有风味。例如:云南德宏地区傣族的小篾帽,用很细很薄的竹篾编制,小巧玲珑。新平花腰傣的斗笠,形制更为特异,帽檐往上略卷,有了一种向上翘动欲飞的感觉,戴时高高地斜在前额,更显别致。

  披帔。披帔在滇国的使用很广,无论是男是女或身份高下,几乎人人都在使用。从青铜器图像看,滇国的披帔上多数有花纹,除几何形花纹外,还有孔雀、蛇、鹿等动物纹。它既有保暖作用,也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品。

  对襟衫。这是滇国主体民族中不分男女和身份高低的通用服装;从青铜器图像上看,凡发式为椎髻及银锭髻的,都穿这种服装。其特征是对襟、无领、衣长及膝,袖短并且窄,有的仅及肘。穿着时不系不扣,用带束住,对襟的两侧有边饰。这种古老的款式,不大讲究体型线条美,而是以各种绣花装饰来展示其特有的美。作为女装,现在仍然在藏、苗、瑶、彝、哈尼、水、布朗、阿昌、佤、德昂、基诺、景颇等民族中流行。

  裤子及裹腿。从众多的青铜器图像上可以看出,只有少数的古滇国居民在特殊场合下穿短裤。如石寨山和李家山出土的执伞男女俑,从他们蹲或跪坐的姿势中,可以看到从上衣内暴露出来的短裤。多数情况下,无论男女都只穿一件长至股膝间的上衣,直到近现代,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妇女仍然存在只穿裙子不穿裤的习惯。

  由于滇国居民多数人没有穿裤的习惯,除长衣和少量的短裤(或短裙)遮盖部分身体外,胫部始终暴露在外面,因此一些劳作者为了避免荆棘刺伤小腿,便用裹腿来进行保护。现代民族中此俗仍比比皆是。

  发式。今天傣族妇女以束发为髻,穿筒裙、穿短袖衫,以金、银装饰牙齿等为主要服饰特征,这也是古老传统。束发为髻在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图像上就清晰可见,如四人乐舞俑就是高髻上束带,他们发式的捆束方法和今天元江、新平等县花腰傣妇女高髻的捆束方法基本相同。

  刺绣。青铜器人物图像十分细腻写实,乐舞俑的装束尤其花哨,有的周身密布图形,条纹、几何纹、水波纹、草水纹、云状纹、羽状纹、鸟状纹等各种纹饰,都出现在人物图像上。纹样的差异,似乎还表示着身份或职业的区别。时至今日,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仍继承了古滇国“染采文绣”的精妙,款式更加多样,色彩更加斑斓。(题图为彝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