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细胞“返老还童”技术获重大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22:09:55

细胞“返老还童”技术获重大突破

《参考消息》2011-11-02第7版

    显微镜下的胚胎干细胞 【法新社巴黎10月31日电】科学家们今天说,他们已将90岁以上的老人——包括一名百岁老人——体内历经岁月磨损的细胞转化为重新恢复活力、与胚胎中的干细胞“难以区分”的干细胞。研究人员说,发表在《基因与发育》半月刊上的这一技术成果为再生医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尤其是对老人而言。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这项研究的带头人让-马克·勒迈特说:“这是细胞新生的一种新形式。”他在电话中对本社记者说:“细胞的年龄绝对不是重编程的障碍。”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够成为人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这一事实让人们长期以来怀着以下这个希望:用健康的、在实验室中培育出来的细胞修复或取代生病的器官或组织。但事实证明,从理论跨越到实践是困难的,人们充满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担心,因为这样做需要摧毁一个人类胚胎。2007年,有人发现,可能使某些成体细胞回到不成熟的、特化前的状态。这一发现使人们重新开始为培植全新的肌肉、心脏甚至脑细胞而努力,而且这一次是通过患者提供的原材料。然而,迄今为止的实验表明,通常使用的培植这些所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化学方法在老人以及高龄老人身上效果不太好,或者完全无效。而恰恰是这些人可以从再生医学中获益最多。障碍是细胞衰老,这个与老化有联系的自然过程能够导致细胞因其内部某些机制变得过于退化而无法正常运转从而死亡。勒迈特及其同事决定改变通常用来培植成体干细胞的方法,加入两种被称为转录因子的新成分,即NANOG和LIN28。对年龄从74岁到101岁不等的老人进行的实验显示,新方法有效。研究人员称,细胞内某些标志着老化的关键标记“重启”了,包括端粒的大小。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起保护作用的微小帽状物,随年龄增长而变小。端粒和端粒酶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小一些。端粒酶的作用是部分复制端粒。最终,当端粒变得不可修复,细胞就死亡了。研究发现,基因表达谱、氧化应激程度以及细胞中产生能量的线粒体的新陈代谢类似地都得到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