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免费赶海拾贝路线:文学名词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8:37:13

奥林帕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上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照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主神组成的神系,最著名的有十二大神:众神之王宙斯也是司雷电之神,天后赫拉也是婚姻女神,海神波赛冬,冥王哈得斯,农业女神得墨忒耳,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火神和工匠神赫淮斯特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有关于奥林帕斯神系的神话是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游吟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各为24卷。它们都是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记载了古希腊先民在与异民族和大自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其中《伊利昂纪》叙述了古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人的经过,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修纪》描写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班师途中迷失道路、辗转漂流了10年重返故乡的经过及其沿途所见所闻。荷马史诗通过塑造一系列个性鲜明、英勇善战、拥有无穷力量和智慧的英雄人物,歌颂了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和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的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语言质朴,比喻奇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巧妙,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远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影响深深渗透到希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后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文艺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现实是真实的,因此作为现实之摹本的文艺也是真实的,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摹仿说是古代世界中最重要的艺术理论,奠定了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英雄史诗:中世纪歌颂氏族部落英雄和爱国英雄的史诗作品。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族人民的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作品反映氏族社会瓦解时期各民族部落的生活,歌颂具有传奇色彩的部落英雄,表现出浓郁的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等。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化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建立统一国家的憧憬和意愿,表现了英雄人物抵御外侮、英勇善战的大无畏气概。这类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史实为基础,先是在民间流传,大约在12、13世纪被文人整理加工成文字,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其中《罗兰之歌》是最杰出的作品。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从古代希腊罗马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了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抗衡的积极因素,于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形成热潮。他们打出“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文艺复兴”由此而得名。其实,“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它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起到了冲击封建枷锁、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巨人”式人物;否定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享乐,蔑视天国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感情;批判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渴望结束宗教纷争、地方割据,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人文主义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它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起到了冲击封建枷锁、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十四行诗:西方近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诗体,也称“商籁体”。13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形成。最早拟定这一形式的是意大利诗人雅可波·达·兰蒂诺,他使用了两个四行加两个三行的结构和abab  abab  acd  acd的韵式。13世纪后半期十四行诗从抒写爱情扩大到叙事、讽喻等领域。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为之注入了人文主义思想和更加完美的艺术形式,使十四行诗达到了完美的境地。随后,十四行诗传入法、英、德、西、葡、荷等国,而且产生了不同的变体。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写过十四行诗,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雨果、缪塞、波德莱尔、马拉美、叶芝等。
                                                                  
流浪汉小说: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独特模式,最早出现在16世纪中期的西班牙。它的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作品通常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写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在题材上,它与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有相似之处,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它往往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结构小说,用幽默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人的生活风貌。它较为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主人公性格通常没有发展。流浪汉小说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它对近代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对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16世纪中期流传于西班牙的《小癞子》,其作者不详。
                                                             

古典主义: 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的统一,拥护中央王权;在创作上崇尚理性,并以理性为道德原则来塑造和评判作品中的人物;在题材上,重视历史,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在艺术上追求严格的艺术规范,对文学体裁进行了严格划分,提出了“三一律”等戏剧创作规则;在人物塑造方面,主张类型化;语言上主张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布瓦洛、高乃依、拉辛、莫里哀,英国的蒲柏、约翰生,德国的高特舍特,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和苏马罗科夫等。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后被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所取代。

                                                               

“三一律”: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艺术法规,又称“三整一律”。它规定戏剧创作必须遵守“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要在一天(24小时)内完成,并自始至终在同一地点展开,情节要单纯(一个故事),严禁旁生枝节。“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结构严谨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人物类型化的弊端,长此以往,束缚了作家的创作。                                                                                                                                                         

                                                                      

启蒙运动: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出现的更猛烈、更深刻、更全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给予知识和光明。表现在文化领域,就是以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被封建统治麻痹的愚昧心灵,以理性的光辉照亮思想的殿堂;在社会政治领域,力图结束封建社会千年王国的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在哲学领域,用符合自然、人性经验与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摧毁一切宗教迷信;在经济领域,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罗网,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准备,也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哲理小说:18世纪启蒙文学独创的一种新型小说。它的创作目的是以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表明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因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它常常用传奇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和人物。但哲理小说往往过分注意哲理而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环境的描绘,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开了哲理小说的先河,著名的哲理小说还有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

 

启蒙戏剧:又称严肃喜剧或正剧,是18世纪由法国剧作家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共同创建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狄德罗的《论戏剧艺术》、莱辛的《汉堡剧评》和博马舍的《〈欧也妮〉序言》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启蒙戏剧的理论主张。其主要论点是:打破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建立悲喜剧结合的正剧;戏剧应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达到“教化观众”的目的;戏剧要描写现实的日常生活,情节要真实、自然;戏剧应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语言要通俗。代表作品有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莱辛的《爱米丽亚·迦洛蒂》。启蒙戏剧的理论和成就为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哥特式”原指欧洲盛行于12—16世纪之间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教堂和城堡的建造。它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风格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因此“哥特式”也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等多种含义。哥特式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描写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渲染暴力与恐怖,充满了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因此,有人把哥特式小说当作恐怖和侦探小说的滥觞。代表作是贺拉斯·瓦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场启蒙运动,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的名称来源于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运动的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他们重视学习中世纪留传下来的民歌和民谣;他们接受卢梭“返归自然”的口号,把现实社会的文明视为假文明,要建立合乎“自然人性”的理想社会,歌颂大自然、儿童和淳朴的普通人民;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强调感情,有时歌颂放纵本能的狂热的人。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同时也把德国的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袖,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主要代表。

                                                                                                                                                         

                                                                                                   

维特热: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在德国乃至欧洲兴起的一股效仿维特的热潮。小说的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怀抱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绝望中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那些不满现实、渴望美好、试图寻求人生价值的青年从维特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狂热的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风靡整个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他们甚至效仿维特穿着蓝色燕尾服、黄背心,脚登皮靴,更有甚者也轻生自杀。歌德为此心痛不已,再版时写了一首诗印在卷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此后就再也没有自杀者出现。维特热表明歌德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德国文学第一次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席勒式: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其历史剧《济金根》时提出的一个说法。针对拉萨尔在剧中对观念的图解,马克思指出:“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可以看出马克思维护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所以他认为这种“席勒式”的创作理念是一种颠倒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正确关系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是一种违背文艺创作规律的倾向。

                                                                                                                                           

浮士德精神:德国作家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以艺术手段对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做出的一种提炼和概括。浮士德一生,历经知识追求、爱情追求、政治追求、美的追求和事业的追求五个阶段。根据赌约,浮士德输了,肉体毁灭,灵魂应该归魔鬼所有,然而他一息尚存,苦求人生,努力进取,永不满足,释放生命最大限值,升腾为一种不死的“浮士德精神”。所以结局是一群天使们护卫着浮士德的灵魂,升入天界,伴随合唱:“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体现了歌德对浮士德追求过程本身的肯定。歌德借此暗示了人没有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正在于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的生活本身;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在于人自身孜孜以求、代代传承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为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文明从宏观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某种途径。但歌德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于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的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作家尽管各有不同的倾向,但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又有其共同的特征。它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它反对古典主义作家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纯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它强调主观想象,善用夸张手法;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追求创作自由。浪漫主义文学首先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国都有不同的发展。重要的代表作家和诗人有:德国的海涅,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惠特曼等。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但作为文学主流,它于1830年后让位于现实主义文学。

                                                                                             

拜伦式英雄:指拜伦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都是一些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以挑战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但在他们身上又带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只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所以均以失败而告终。由于带有诗人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对个性解放和自由幸福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主要的人物形象有:《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洛尔德》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世纪病:亦称时代病。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见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勒内》)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患“世纪病”的形象,此外还有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沃达夫。

                                                                                                               

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创作主张。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这是违反自然规则的,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照原则的成功实践。

                                                                                                                                                                                   

“小人物”:指19世纪末俄国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的人物形象。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又性格懦弱,逆来顺受;在显赫的“大人物”面前常常是谨小慎微、忍辱负重,但仍然摆脱不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对“小人物”的描写寄予了作家们深刻的人道主义的情怀。普希金的小说《驿站长》开了描写“小人物”的先河,维林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此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作家都在作品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其中著名的分别是巴什马奇金、杰符什金和姚纳等。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美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和流派,也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代表近代欧美文学发展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将其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仅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同时它还深刻地展示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它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主张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它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并使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的发展以19世纪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中心在法、英等国,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后期的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国,代表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等。

                                                           

 “性格和环境小说”:托马斯·哈代一系列小说的统称,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7部作品。由于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些作品的主题大多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哈代认为爱情是人类最强烈的感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和风俗等方面的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心灵创伤。 “性格和环境小说” 代表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人物再现法: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所采用的一种内在结构法。作者让同一人物在几部作品中出现,每部作品中只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一段或某一侧面的生活,几部作品合在一起就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生活史的描写,构成一个完整形象。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有460多个人物是重复出现的,分散在75部小说中,有些重要人物重复次数达20、30次之多。通过再现人物的足迹,把整个小说反映的生活贯穿起来,构成社会整体,也使《人间喜剧》通过这种内在的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

                                                                

“多余人”形象:19世纪前期俄国文学中的特定概念,由一组群像构成。他们都是贵族出身,受过进步思想的熏陶,不满黑暗保守的现实,考虑社会问题,寻求人生意义。但他们又未能够摆脱纨绔子弟的自私、利己;既不能像十二月党人那样坚定信念揭竿而起,又不甘沉沦在声色犬马中虚度人生,性格中充满着对立的矛盾。他们的两重性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青年的共同特征:聪明,有教养,自视清高,跟周围人格格不入;希望有所作为,但不能面对现实,深入实际,结果一事无成;企图超越贵族社会,但最终还是回到恶浊的生活中,构成一种生命的“悖论”,最终成为“多余人”。著名的“多余人”形象有: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多余人”形象被“新人”形象所取代意味着俄国贵族先进性的消失,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将登上历史舞台。

                                                            

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于19世纪后期世界观转变后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其主要的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上帝之爱和向上帝呼吁,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进行最激烈的批判,表现出清醒的“现实主义”(列宁语),另一方面又竭力推行他的“托尔斯泰主义”,表现出了他既伟大而又可笑的两面性。“托尔斯泰主义”作为他发明的救世新术,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其消极意义。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用的一个专门的术语。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童年〉和〈少年〉、〈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故事集〉》一文中指出“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看法,托尔斯泰习惯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本身,是这个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绘出一些情感和心理,展示心理的流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这就是所谓“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卡拉马佐夫性格”: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塑造的弥漫于人物身上的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卡拉马佐夫一家是一个典型的“偶合家庭”。在这个人伦颠倒、私欲横流的地主之家,父亲费道尔贪婪阴险,性情暴戾,道德沦丧;德米特里性情暴烈,生活放荡,一再扬言要杀死父亲,是一个精神上的弑父者;伊凡是一个冷酷的、纯粹的“斗室型”思想家和怀疑主义者,冷眼旁观“一条毒蛇吃掉另一条毒蛇的家中争斗”;阿廖沙是一个梅思金式的废物,纯洁善良,谦恭温和,一心周旋于父兄之间以缓和家庭矛盾,是一个苍白的理想人物;斯米尔加科夫卑琐、狠毒,是一个为所欲为的“恶”的化身。这种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残暴、骄奢淫逸、道德堕落的性格特征即是“卡拉马佐夫性格”。它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畸形关系的集中反映。

                                                              

复调小说: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主人公的“声音”是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换句话说,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这样,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社会问题剧: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独创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进行讨论而著称。这些剧本涉及当时的政治、宗教、法律、道德、家庭、婚姻、妇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笔犀利,尖锐深刻,具有较强的揭露批判精神,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意义。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家庭问题剧,另一类为政治问题剧。前者如《玩偶之家》、《群鬼》等;后者如《社会支柱》、《人民公敌》、《青年同盟》等。

                                                                                              

自然主义:19世纪中后期发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以文学上的科学主义著称。它认为真实感是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否定想象;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认为小说家应该站在科学立场“去研究性格、感情、人类和社会现象”,反对个人情感渗入。它不追求新鲜奇怪的故事和紧张复杂的情节,出现淡化情节的趋势。龚古尔兄弟的《杰米妮·拉赛朵》被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为自然主义文学赢得了世界性声誉。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国都有自然主义的作品问世。自然主义在审美观念、文学的功能以及艺术表现方式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偏移了传统规范,预示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萌芽。

          

前期象征派:是19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它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在艺术上则是化丑为美,丑中见美。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在艺术上则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并升华为哲理;它注意到语言的某种结合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广泛运用通感和象征手法。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画结合,在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简练精粹、工整优雅。前期象征派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波德莱尔是象征派的先驱,诗人让·莫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的发表,成为象征派出现的标志。19世纪60年代以后,被称为“诗歌三王”的魏尔伦、兰波和马拉梅的创作从不同方面发展了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和创作倾向,成为象征主义的代表。1891年,象征派发生分裂,作为流派已实际解体。但是其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深广,波及了世界许多国家,并被20世纪初的后期象征主义所承接。

 

通感:本是心理学上的术语,指的是人的五官可以彼此打通,各个官能之间可以不分界限。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他著名的十四行诗《通感》(又译《对应》)中表现了这种关系,后来“通感”就成为欧洲象征主义艺术风格的标志。波德莱尔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之间、自然与人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以及各种艺术之间,都有着隐秘的、内在的契合和感应,整个世界就是在这种对应中形成的象征体。诗人在这座象征的森林中穿行,可以通灵感应去解读自然万物,成为自然这本字典的“翻译者”、“辨认者”。波德莱尔的通感理论作为象征手法的理论基础,成为象征主义诗歌创作的纲领。

                                                                

唯美主义: 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而后在英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它在诗歌、小说、戏剧方面都有建树,同时还渗透在绘画等艺术领域。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纯粹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倡扬艺术的独立性,否定艺术的政治、道德、认识等功利目的;它追求艺术形式美,认为形式本身是自足的。唯美主义在法国的首倡者戈蒂耶为《莫班小姐》写的序言是唯美主义的纲领,他的代表作是诗集《珐琅与雕玉》。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帕尔纳斯派”, 主要成员有邦维尔、普吕多姆等。瓦尔特·佩特是英国唯美主义的理论家和重要代表,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的最大代表,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 独幕剧《莎乐美》把唯美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对形式美和美感的独特性的强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片面强调美的超功利性,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将艺术与生活割裂开来,这些观点则产生了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创作方法的指导下,苏联文学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忠于高度写实的原则,其作品一般都有严谨有序的结构、首尾一贯的情节系统、鲜明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明晰晓畅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历史感。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并风靡世界的一个文学流派。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批青年作家的总称。其中重要的作家还有司各特·菲兹杰拉德、托马斯·沃尔夫和约翰·多斯·帕索斯等。他们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聚集在充满自由思想和艺术氛围的巴黎,创作中无视传统的道德观和美学观,在精神上和艺术上都试图探索新的出路,表现出相似的倾向:迷惘、失望和悲观。“迷惘的一代”准确地表达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情绪和声音,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精神危机。

                                                              

 “硬汉子”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的统称。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手、猎人、渔夫、士兵,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所畏惧地面对痛苦和死亡,在严酷的悲剧命运中不失勇气和尊严,表现出优雅的风度。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硬汉子”形象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早期的硬汉子多是斗牛士或拳击手,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以《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尔为代表。中期的硬汉子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为代表,他已经是一个为正义、民主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信念。晚期的硬汉子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集中体现一种压倒命运的永恒的、超时空的力量存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冰山原则”:美国作家海明威对自己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1932年,海明威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的专著《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冰山原则”形成海明威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表现在文体上,他的风格简洁、含蓄、清新而又内涵丰富,常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等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作品结构上,往往只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这种海明威式的时间模式与他的电报式文体风格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海明威作品中的“冰山风格”。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被引用到各种小说理论中,对现代叙事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叙事剧:20世纪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提出的独特的戏剧理论。他认为20世纪需要叙事剧,这种戏剧不是像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戏剧那样,主要诉诸于观众的感情,通过恐惧和怜悯引起感情的净化、发生共鸣。而应该是主要诉诸于观众的理性,让观众在冷静观看中思考,引发其理性的共鸣,让观众对舞台所叙述的事件有一种“分析的、批判的立场”。在创作上,他主张破除亚里士多德的“幻觉”,追求“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它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和演剧方法为世界戏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意象派:20世纪初流行于英国和美国诗坛的现代诗歌流派,因其被视为整个英美现代诗歌的发端而著称。意象派在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兴起了反对学院派风格、反对抽象说教,反对陈旧题材和表现形式的诗歌运动。他们要求诗歌以浓缩凝练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意象,以客观准确的意象代替主客之间的情绪表达,刻画诗人心理,集中体现了以“物象诗”为主要倾向的西方现代诗的基本特征。该派的领袖人物是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重要的作家还有英国的阿尔丁顿、体尔娅和弗林特,美国的杜利特尔、弗莱彻和艾米·洛威尔。意象派对我国“五四”前后的诗歌界发生了广泛影响。

                                                                

表现主义: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此外还有瑞典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弗朗茨·韦尔弗、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等。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拨,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卡夫卡式”:由于卡夫卡的小说既具有耐人咀嚼的美学意蕴,又有唤起读者普遍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的艺术魅力,以致“卡夫卡式”不仅成为特定的美学概念,也广泛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学上的意义指具有鲜明卡夫卡创作个性与风格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即以最日常普通和超然冷静的语言叙说悖理荒诞的事件,把毫无心理准备的读者推入一个全新而又似曾相识的世界中。一般意义指人受到无法理解无法挣脱之力量的控制摆布,处在一种荒诞神秘的境况中,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困惑和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找不到出路。

                                                                 

未来主义: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未来主义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意大利的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奈蒂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在1909年发表的论文《未来主义宣言》是这一流派诞生的标志。 法国的阿波利奈尔开创了立体未来主义,代表作《醇酒集》带来了现代诗的结构变化。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早期的一些诗作也属于未来主义,如《穿裤子的云》。此外赫列勃尼科夫也是俄国未来主义的重要诗人。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扩大了艺术表现手法。                                                      

                                                              

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在创作技巧上,它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他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其“主观真实论”的最成功的实践。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此外重要的作家还有英国女作家弗吉妮亚·伍尔夫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超现实主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传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它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法国的安德烈·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19年,他与苏波合写了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小说《磁场》。法国的路易·阿拉贡和保尔·艾吕雅也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达达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现代主义文艺流派。1915年在瑞士苏黎世,一群年轻的艺术家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他们把在辞典中随意翻到的一个法语词“Dada”作为这个团体的名称。达达主义者反对一切传统的美学观念,崇尚非理性和反审美的事物,认为艺术与美学无缘,主张无目的、无思想的文艺,企图用一种全新的、怪诞的、抽象的、符号式的东西取代传统的文学艺术。参加这个团体的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人。由于它标榜极端的虚无主义,在文坛上只是昙花一现,但他们的美学主张以及反传统的文艺实践,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和流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期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广泛流行的现代诗歌流派。它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后期象征主义跳出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最杰出的代表是英国诗人艾略特,重要的作家还有爱尔兰的叶芝,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比利时的剧作家梅特林克。后期象征主义在题材范围、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存在主义文学: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最初是作为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象阐述而出现在法国,20世纪5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文坛。其基本主题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揭示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痛苦,主张人的自由选择。在特定的虚构的境遇中表现人物,展示情节,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其本质。作家注重介入生活,贴近生活,作品富有真实感,如同实地拍摄一样地展示生活内容、集美丑于一身。加强戏剧冲突,尤其注重表现人在选择与存在二者之间的痛苦的心理冲突。结尾往往出人意料,意味深远,成为阐述问题的核心所在。主要作家有法国的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西蒙娜·德·波伏瓦等。具有明显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有美国的诺曼·梅勒、索尔·贝娄,法国的雷蒙·盖夫、莫里斯·梅尔洛-蓬蒂,英国的戈尔丁等。存在主义思潮流派,对后现代主义其他文学流派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由一群不满现实的年轻知识分子组成。在思想倾向上,他们深受欧洲存在主义观念的影响,关心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但往往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与传统的价值、行为规范相抗衡。在艺术表现上全盘否定高雅文学,追求无节制的个人情感的发泄放纵,主张在“神智恍惚的瞬间”和“思想疯狂的时刻”去狂写乱涂,提倡“自动写作”,作品的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主要代表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巴罗斯和格雷戈里·柯尔索。“垮掉的一代”粗犷自然的风格在当代美国文学中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60年代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由于它一反传统戏剧的规律特点,又被称为“反戏剧派”。它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存在主义在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变体。荒诞派戏剧注重揭示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荒诞性;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则,如完全丢弃了在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情节和结构,以破碎的舞台形象代替性格鲜明生动人物,以荒诞的甚至语无伦次的“梦呓”代替传统戏剧中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等。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戏剧形式荒诞化。法国的欧仁·尤内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创者和主将,塞缪尔·贝克特以代表作《等待戈多》成为荒诞派戏剧的领袖人物。此外重要的作家还有阿瑟·阿达莫夫,让·热奈,英国的哈洛尔德·品特,美国的弗兰克林·阿尔比等。                                            

                                               

“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它认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表现手法,而所谓小说的情节、人物、意义等都是过时的概念。他们消解小说的意义,耗散小说情节,颠覆小说体裁,膨胀小说话语。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罗德·西蒙等。他们的作品对小说创作有所发展,但其主张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称“黑色喜剧”、“病态幽默”。它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库尔特· 冯尼格和约翰·巴思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出自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小说中,根据军规,任何人都得无条件地执行上司的命令。没有人敢对卡思卡特上校无限制提高飞行次数提出抗争就是慑于这军规的“威力”。尤索林想以健康原因回国,而军医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军规规定只有疯子才可以停飞回国,但同时又规定,任何想停飞回国的人必须自己提出申请,而提出申请的人都不可能是疯子,因此他不可能回国。一旦你陷入这条军规的陷阱时,一切想投诉、想反驳、想抗争的行为都是徒劳的。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一副无法挣脱的枷锁、一个圈套、一个无法规避的圈套。这项抽象的,不成文的军规,是官僚专制意志的一种体现。从现实世界看,它又象征着一种统治世界的疯狂力量,处处存在,处处施展威力。在这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军规制约下,普通人成了任意被玩弄、被残害的对象。由于小说的成功,“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词的涵义已远远超出原来小说的范围,成了“无辜的人们被异己力量所支配、吞噬”的代名词而正式进入美国的日常语言。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个小说流派。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了这一术语。它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化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了拉美的神奇现实。主要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阿莱霍·卡彭铁尔和卡洛斯·富恩特斯等。   古代文学术语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春秋时的诗歌三百○五首。“《诗经》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内容分类:“风”指国风,即各国民歌,是全书精华;“雅”是贵族文人的历史诗和讽喻诗;“颂”是祭祀歌曲。“赋比兴”是艺术手法:“赋”指铺陈、叙事;“比”指比喻:“兴”指起兴,即借事发端,引出正题。《诗经》的诗句多为四言二拍句,创作方法为现实主义。名篇有《七月》《伐檀》《硕鼠》《关雎》《氓》等。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对先秦时几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它们是古代政治、思想、文化至高无上的经典,是当时知识分子求学、求官的主要教材。

“四书”指《论语》(孔子言论集)、《孟子》(孟子)、《大学》(曾参)、《中庸》(子思),其中后两者是《礼记》中的两篇。

“五经”指《诗经》(文学书)、《书经》(即《尚书》,文献录)、《易经》(即《周易》,占卜书)、《礼经》(即《周礼》,礼仪书)、《春秋》(历史书)。另加《乐经》(音乐书,后失传),也合称“六经”。

 

楚辞

“楚辞”,指一种体裁,即“楚国的诗歌”。它地方色彩浓,句式多为上下旬,以六字为主,上句之尾多有“兮”字。《楚辞》,又指一本书,由西汉时的刘向把战国时楚国的诗歌编辑而成。书中除屈原的作品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诗作。另,人们常从《诗经》中之“风雅颂”和《楚辞》中之《离骚》各取一字,合称“风骚”,代称诗歌,泛指文学。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汉赋

赋是汉代形成并流行的一种文体,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它讲究文采和声律,极力铺陈事物,词藻华丽,结尾议论,以寄讽喻之意。但它们内容较空,多描写宫殿园林景色,形式也较呆板,文字艰深。

汉赋较好的作家和作品,前期有贾谊的《鵩鸟赋》、《吊屈原赋》(开山之作),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萌芽之作),枚乘的《七发》(正式形成之作)。中期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汉代最高成就的代表),还有东方朔、扬雄、王褒、班固等人的作品。后期有科学家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以及赵壹、蔡邕等人的作品。

 

史学双璧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出身于史官世家的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迫害之后,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完成了被后世推崇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全书130卷,约52万余字,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计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按帝王的世序记叙了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按世代年月排比并列了历史大事。书,对古代有关经济、文化、水利、天文、历法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世家,则是诸侯王的国别史和家族史。列传,为社会上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传记。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主体结构。因《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大事,故后人将这种体例叫做“纪传体”。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汉乐府

乐府是西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制作、采集、整理乐曲和歌词,以供宫廷演唱。后指该机关采集的民歌,或民歌体的文人诗。

汉代乐府诗现存四十余首,多为东汉作品,如《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长歌行》、《东门行》等。它们反映了民间疾苦,塑造了人物形象,有较完整的情节,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曹、七子等一批诗人。他们写诗反映社会动乱,抒发忧国之思和建功之志,情辞慷慨,语言刚健,开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是汉魏之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诗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曹丕是他的次子,魏的开国皇帝,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曹植是曹丕之弟,作品有短诗《白马篇》、《七步诗》,长诗《赠白马王彪》,辞赋《洛神赋》等。“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王粲、刘桢、阮瑀、陈琳、应场、徐斡七人,除孔融之外,都是曹操下属,诗风颇似曹操。

 

魏晋玄学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走向儒学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山水田园诗派

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机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陶诗多咏田园,谢诗模范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唐朝开国之后,由于政治统一,政府奖励生产,生产力发展很快,几十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给一些知识分子,造成了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思想活跃,许多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很强,他们四海游学,广泛交际,遍览祖国名胜山水。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由于唐代取士较为重视声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难的知识分子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临水登山抒怀寄傲,游园写景乐隐怡闲。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边塞诗派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 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 ,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高适《 燕歌行》、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白居易领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形式上要学习汉乐府民歌,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这在诗歌史上有进步意义。代表人物除白居易外,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指中唐时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小说的成熟,影响深远,后世许多文艺作品都从中汲取素材和经验。名篇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都以爱情为题材。此外还有讽刺、豪侠、历史题材的传奇。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八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即中唐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他们在古文运动中成就突出,他们的散文成为历代学习的范文。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指唐宋时期两次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它以恢复先秦散文传统为号召,故名“古文”,实为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泛滥的形式主义和浮靡文风,强调文章要言之有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第一次古文运动是中唐时韩、柳领导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是北宋中叶欧阳修领导的。

 

婉约派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豪放派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但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

 

宋代话本   

宋代城市繁荣,街头演出盛行,说书艺术发达。说书艺人的故事底本叫“话本”,是曲艺,又是白话小说。一类为“平话”,讲叙长篇历史故事,如《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一类为小说,内容以爱情、公案为主,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它们常以普通百姓为主人公,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意愿。艺术上也较成熟,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生动,对元明清的小说、戏剧产生巨大影响。

 

元曲

元曲指元代盛行的两种文学体裁——散曲和杂剧。它们都是唱词,都可用当时的北方曲调演唱,但散曲属诗歌,而杂剧属戏剧。

元散曲多写恋情和风景,成就远不如唐诗宋词,也不如元杂剧。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只有一支曲子。优秀的小令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套数由几个同一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类似现代的组曲。元套数的名作,首推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

元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四折(幕),开头可加楔子(序幕)。人物由演员扮演,角色分末(男)、旦(女)、净(大花脸)、丑(小花脸)等。剧本包括三部分,即曲(唱词、音乐)、白(台词)、科(表情、动作)。元杂剧作家有百余人,剧作五百多个,著名的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以上四人合称“元曲四大家”)。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他在历代说书艺人“话本”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再创作,写成这部一百二十回的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汉)、吴三国的兴亡历史,反映了当时各个军阀集团之间的复杂矛盾和政治军事斗争,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指挥经验,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小说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一是战争描写多姿多彩,突出了战争的谋略思想。二是人物塑造成功,全书四百多个人物中,至少有十几个写得性格鲜明。如诸葛亮才智超人,刘备宽仁厚道,关羽忠义勇武,张飞鲁莽急躁,曹操奸诈残忍,孙权老谋深算等。三是结构上脉络清楚,主次分明,众多人物事件写得井井有条。

 

《水浒》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明初的施耐庵。

《水浒》是一部农民革命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以山东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农民起义,反映了这次起义发生、发展、胜利到失败的全过程。它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故事,揭示了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压迫,“乱自上作”,因而被“逼上梁山”。但小说肯定了宋江忠君招安的行径,有严重的局限性。

小说最高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如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吴用,个个都性格鲜明,同中有异。作品的结构很有特色,每段以一个人物为中心,既可单独成篇,又环环相扣,形成整体。小说的语言是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生动、传神、通俗,富于个性。

 

《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中叶的吴承恩。它描写神猴孙悟空大闹天空,随后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与各种妖魔鬼怪斗争的故事。小说通过神魔形象,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现实,玉帝龙王、妖魔鬼怪,是现实生活中帝王将相、豪绅恶霸的化身。作者歌颂了孙悟空对他们的斗争,这是难能可贵的。

孙悟空是书中最光辉的形象。他神通广大,敢干斗争,蔑视皇权;他又善于斗争,机智乐观,不屈不挠,调皮活泼,带有猴性。猪八戒和唐僧则是他重要的陪衬。小说中的人物,是人、神、动物三者的混合体。小说想像力丰富,神奇瑰丽,五光十色,达到古代浪漫主义的最高峰。小说风格幽默,语言活泼,妙趣横生。

 

三言”和“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末几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

“三言”指《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作者为冯梦龙。每部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反映城市平民生活,以爱情题材居多。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另外,《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篇歌颂了正义力量对邪恶势力的斗争。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为凌濛初,共七十八篇。思想性艺术性都远不如“三言”。

此后,抱瓮老人(笔名)从“三言”和“二拍”中选出四十篇,辑录成《今古奇观》出版,它是三百年来最流行的话本选集。

 

《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者为清中叶的曹雪芹,他未写完就在贫病中死去。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完成,但成就远不如前八十回。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它以一对贵族青年的恋爱悲剧为主线,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全面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矛盾,揭示了它必然灭亡的趋势。小说又歌颂了青年叛逆者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他们的爱情悲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内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它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晴雯、袭人、贾政、刘姥姥等,都栩栩如生,具有典型意义。小说的结构、语言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清末谴责小说

20世纪初,中国文坛出现了一大批暴露黑暗的谴责小说。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提倡“小说界革命”,运用小说来进行宣传;加之清政府已摇摇欲坠,抨击官场的作品盛极一时,其中最著名的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即李伯元(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2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3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4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5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6湖畔诗社: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7爱美剧: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因而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

8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9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10革命的浪漫蒂克: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时期,创作方面也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情调。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则带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作品有华汉的《复兴》、蒋光慈的《短裤党》。这种现象一出现,立即受到鲁迅的批评;没有多久,也引起较多的革命作家的注意。像张天翼、丁玲、艾芜、沙汀等人,他们不再把作品作为政治概念的图解,而是从生活出发,以真实地反映现实,来激发人们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热情;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有所克服;从而提高了革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

11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左联时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第一次是在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第二次是1931-1932年,这两次着重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向群众学习的问题。第三次是1934年,讨论旧形式的采用,提出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鲁迅在《论新旧形式的采用》中"拿来主义"思想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

12革命+恋爱小说:英雄儿女的革命加恋爱,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内容,一时成为流行主题。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种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这说明其确实和着时代的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地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

13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14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15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16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17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

18街头诗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19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20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21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22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23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25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26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指以农村生活作为主要取材范围的山西作家群体。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包括,(1)地域特征(2)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3)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4)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也被称为“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等。

27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28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大散文):在8090年代散文创作中,有些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