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角色 by 莫心伤:【佳片U约】英国二战经典:《最后的绞刑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6:43:57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英国二战经典:《最后的绞刑师》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题材新奇的一部电影,似乎是真人真事。影片以近似自然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敬业的、正直的、讲求效率的绞刑手,只要是法律判决的罪犯,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什么罪,包括他的好友,他都能干练、利索地执行绞刑。当绞刑废除后,他也就失业了。打枪的人叫枪手,杀人的人叫杀手,故实施绞刑的人可译为绞刑手,译作绞刑师似乎太雅了。
[剧情资料]
导演: Adrian Shergold
主演:蒂姆西·斯鲍尔 Timothy Spal / Juliet Stevenson / Eddie Marsan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5-09-12
片长: UK: 90 分钟 / Argentina: 90 分钟
又名: Pierrepoint (UK) (new title) (USA)
最后的绞刑师的获奖情况
2006年 Dinard British Film Festival(Silver Hitchcock) Adrian Shergold
2006年 Dinard British Film Festival(Audience Award) Adrian Shergold
2007年 英国电影学院奖(Carl Foreman Award for the Most Promising Newcomer) (提名) Christine
Pierrepoint从1933年起成为英国职业绞刑师,往来于各个监狱执行死刑。这个行当讲究身份的秘密、绝对的冷静以及精准的计算。临死前,犯人们最后听到的是Pierrepoint轻轻的一句“请跟我来”;看到的都是Pierrepoint不苟言笑的面孔。在为犯人蒙上头套后,他绝不迟疑一秒,马上走到一边推下机械杠杆打开死亡之门。职业性的果断、迅速,为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
由于是公认的英国第一绞刑师,1945年二战结束时,他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数次远赴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很有趣:因为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行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
对Pierrepoint在德国执行死刑的描写相当生动:英国绞刑要求行刑师事先准确地估算出死囚的身高体重,然后算出需要绳索的长度,在行刑结束后要为犯人清洗、入殓。通常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但第一次去德国,他得在一周时间内结果13个纳粹,这显然是对“职业”的一次挑战。影片中,Pierrepoint和盟军为他提供的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向他介绍囚犯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Pierrepoint打断他:乾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别告诉我。为了行刑效率,他安排先让体重较轻的女犯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当杀人成为职业,它就有了和其他行当一样的“职业美”,影片为他重复、迅速的行刑过程配上了圆舞曲。
何以Pierrepoint能够如此“冷酷”?他和助手说,“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Pierrepoint(这个人)留在外面。”这真是现代化“单面人”的极好写照。作为职业,英国人自然也要讲究职业自身的“道德”,Pierrepoint每次清洗犯人尸体都一丝不苟,他认为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则是清白的了。在德国时,他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为不满,这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
令Pierrepoint不安的是,他本应是秘密的角色,却因为执行对纳粹的死刑,成了公众人物。一方面他受到国人英雄般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死刑主义者们的标靶。Pierrepoint从前很少考虑这个行当的残酷性,对他而言,职业就是职业,他甚至从不和妻子讨论他的工作。直到1950年的一天,他亲手为他的朋友、妒杀前女友的James Corbitt“送行”,导致精神几乎崩溃。这成了Pierrepoint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他眼里,囚犯们不再是工作对象,而是有表情、有感情的人。1955年,在为“女王陛下服务”了22年、处死了608名死囚后,他写信辞去了绞刑师的工作(电影中的数字和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有出入,维基说他在1932年到1956年处死过450人,包括200多纳粹)。
[精彩影评]
是一部不带任何色彩的片子
努力纪实的镜头步调,故意带着噪点的画面..故事讲得很紧凑,没有过多的渲染,但也并不出彩,情节流于俗套..没有那一步铺垫是人们看不出来的。关于绞刑没有谈太多..场景也有局限,但Timothy演得实在太出彩,入骨三分,为整部片子增色不少
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带任何色彩的片子。
它的平静、严肃,一笔一画,理性的气质,坚持到片子最后一秒。没有夸张,没有煽情,没有渲染,一切可观记录并且点到为止。也正因此,这不是一个容易出彩,博得众人好感的电影。
不知你注意到主人公的表情没有?从一开始被带领着参观学习绞刑流程,到最后一个犯人被套上白布袋时对他一笑,错愕跟沉重是Pierrepoint脸上从始至终的表情。没错,他只是一个政府的刽子手,这也只是一个职业,国家让他执行谁,他就执行谁,假如他带着个人情绪从而导致对每一个犯人都无法下手的话,从这个层面来讲,跟一个带着情绪不愿意给女人打胎的医生是一样的性质。于是他跟最初的那个同事不同的是,选择尊重这个职业操守,选择认真的做下去。
但是,这些犯人在他的眼中,上绞刑架的那一刻就是一个个被洗净污垢的纯洁灵魂,无法得到人世间的救赎,他能做的只有尽量提高专业技能让他们走的爽快一些。每一次的执行,看似动作利落,毫不含糊拖沓,可是他脸上的表情一次次的出卖他内心深处的感受。每一次扳下机关,带着一种快速的逃避,一种被迫的决心,就有一个个复杂沉重的枷锁绑在他的心上。尤其表现在去德国对纳粹战犯执行绞刑时的那一段。后来,沉默寡言的Pierrepoint终于在亲手给自己朋友上刑之后,深感无力背负,精神状态头一次处于崩溃边缘。
英国民众对他两度截然相反的情绪变化,也相当典型。让人想起两部片子,一是《朗读者》,二是《窃听风暴》。一个处于历史环境下的小人物的非“正常”职业,随着历史政治风云的翻转变迁,即会成为掌控他命运的关键钥匙。他们曾经获得的和即将失去的,都会随之加倍。
论死刑
最初意看到这个名字和Trailer,就知道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反死刑。影片并不是完全关于Albert Pierrepoint的个人传记,它体现的是死刑制度的残忍和不人道。本人并不是一名十分坚定的反死刑主义者,因为有些人的确死有应得。但是这部片子确实值得一看,因为影片中大部分事件是真实的。最近听说在北美上映,可能会有助于当地的反死刑运动。
英国人Albert Pierrepoint的家族祖传的职业就是执行绞刑。他自己也子承父业成为一名绞刑手。他以快速有效的执行过程夺得长官的赞赏,并且以创造7秒半的执行纪录而自豪,而且被蒙哥马利元帅亲自召去执行纳粹战犯的死刑,因此在乡里闻名,受到众人喝彩。但是风云莫测,战后反死刑运动声势浩大,而且造物弄人,Pierrepoint一天走进绞刑室,猛然发现要被绞死的正是自己的好友。在带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下把绞刑执行完成之后,回到家中终于崩溃,瘫倒在妻子面前。时代在变,1956年Pierrepoint辞职后,1965年起英国不再执行死刑,至2003年,英国法律已经完全取消死刑。死刑已经作为历史名词消失在英伦三岛上。
Pierrepoint并不是像该片的北美版标题所说,是最后一名绞刑手。他只是最后一名首席绞刑师,在他辞职之后仍然有犯人被绞死。但是他的离去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终结。死刑的执行作为一项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不论人们对于死刑的评价如何,英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英国人不再认可死刑的合理性。而Pierrepoint本人的经历也使他在此之后变成了一名死刑的反对者。剧中的Pierrepoint十分专业,对死刑犯们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应都能冷静面对,唯独对自己的老朋友Tish迟迟下不了手。刽子手也是人,也会对同类之死兔死狐悲。正如他自己所说:“至少这些人为了嫉妒、仇恨或者一时兴起而杀人,我为了什么?我能说什么?我谋杀了他们,好几百人,好几百人……“
中国有着悠久的死刑历史,要说服人们取消死刑并不容易。刘邦的约法三章里面也规定:杀人者死。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似乎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行刑时围观的人成千上万,还有喝彩的,也有像老栓那样买人血馒头的。当然中世纪的欧洲行刑也是这么风光,但是几百年之前人们就意识到,死刑是一件不令人愉快的事,死刑开始移至室内。现代欧洲已经基本上取消了死刑。但是在欧洲之外,包括美国、日本这种发达国家在内,死刑仍然是一项很重要的刑罚手段。今年中国最高法院说要要把死刑复核权收回,看来是一项减少死刑的措施。当然,在我们这样一个法制十分不健全的国家,只能说减少冤假错案才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至于废除死刑这种洋玩意,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是资本主义尾巴,一出头就被割得无影无踪了。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一年死上几千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对于经济犯罪不判处死刑的承诺,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以前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的是刚建国时发生的冒充周总理签名骗取二十万人民币的案件。我们的父母一辈大多都应该很熟悉这个案件。以我们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人看来,二十万在当时不是小数目,为什么一个签名就可以拿到,银行的安全机制很成疑问。当然关键不在这里,关键在于,被告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在今天看来是很有些闯劲的,一心想的是经商、办实业,升官发财,尝试过用很多种方法获得财富和地位,但是社会变了,个人失去了用个人奋斗发财致富的权利。而且他骗到了这二十万元之后,他花了没有呢?没有,他把钞票一条条剪成碎纸烧了,烧了几天几夜。如果在今天,他打可以带着这笔钱出去避风头,他要这些钱的时候也留过心眼,让银行准备的都是旧票,而且不是连号。可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验不能再在计划经济时代适用,个人被捆绑在自己的单位和社区里,不能越雷池一步。他和老母亲就这样心惊胆战地坐以待毙,直到被逮捕才松了一口气。今天这样的一个案件肯定不会被判死刑,被告律师可以找出包括银行安全措施不到位、被告没有得到切实利益,或者被告的精神状态不正常等许多理由,如果再配上媒体宣传的攻势,最多十年八年就出来了,说不定还可以出书、上电视,再赚个一笔。但是当时就被判了死刑。这种死刑有用吗?我认为有,但是不大,它既没有追回被骗的20万元,也没有使银行的安全措施加强。它最多是震慑一下无知小民,让他们认识到“窃钩者贼,窃国者侯。”罢了。这就是属于我所反对的死刑种类。人不应该为杀人之外的行为被判死刑。
如果犯人杀了人,证据确凿,各种司法程序齐备,可以说这桩案子事实上肯定是被告作的,那么又如何呢?这一点也有很多的司法实例,最多的恐怕就是那些Desperate Housewives了。注意本人不是在介绍美剧。这些家庭主妇平日饱尝家庭暴力,又由于女性的弱势地位无处伸张正义,最终愤而杀死自己的丈夫,被推上杀人案的被告席。听说这种在西方司法实践中,可以通过心理学鉴定而证明自己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被法官或者陪审团赦免。而在中国,由于案发多在农村地区,心理鉴定肯定是没希望,但是判处死缓或者无期的也不少。另外美国法律有一种术语叫做“Kill in the heat”,即激情杀人。美国人认为人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是没有自制力的,如果你能够证明你在杀人时情绪激动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你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中国则根本没有这种观念。我本人也反对判处这两种死刑,因为被告实际上是被害方,或者只是一时兴起,他们的死亡根本没有逻辑上的震慑力,只能体现出司法对人性的漠视。
当然,死刑的取舍,最终还是要政治来决定,工党政府60年代取消了英国的死刑,是为了表现自己重视人权,获得选民的支持,而今天的工党政府并不会对萨达姆的死刑判决大过关心,因为这不符合政治利益。中国看来也是这样,在大多数人民并不赞同取消死刑的情况下,不应该废除死刑,是政治上的常识。近期的目标,只能是司法上的更多正义。但是,应该没有人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死刑犯和刑事案件越来越少,而最终死刑理所当然寿终正寝的时刻。
[请您观看]
',1)">
http://player.56.com/v_NDg1NzMyMzU.swf
编辑于201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