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之现代冷漠千金:【佳片U约】意大利.法国二战经典:《罗维雷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4:00:23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意大利.法国二战经典:《罗维雷将军》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本片是新现实主义大师罗西里尼1959年拍摄的。当时,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等电影工编导,试图振兴新现实主义。他们认为,在表现内容上,不应像过去那样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而是应当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生活;在手法上,也不应象过去那样一览无余地直接展现;而是要尽力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史称“内心的新现实主义。”本片的产生背景就是这样。片中,美工和场景按照早期的新现实主义模式创作和搭制。主角由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位...
[剧情资料]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Indro Montaneli  / Sergio Amidei / Diego Fabbri
主演: 维托里奥·德·西卡 / Hannes Messemer / Vittorio Caprioli / Nando Angelini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59-10-07
片长: 132 分钟 / USA: 129 分钟 / Italy: 138 分钟(Venice Film Festival)
又名: 德拉·罗维莱将军 / General della Rovere
罗维雷将军的获奖情况
1959年 威尼斯电影节 OCIC Award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59年 威尼斯电影节 Golden Lion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59年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最佳剧本 Sergio Amidei
罗维雷将军的剧情简介
二战时期,退伍意大利军人格里.马尔蒂自称将军,到处招摇撞骗,不料被德国一军官捕获,揭露其身份。格里为保其性命,和德国方面串通假扮已故罗维雷将军潜入集中营搜索情报。其间亲眼目睹及亲身经历了德国人的酷刑拷打,在最终时刻他觉悟,自愿同9名囚犯一并枪决,临终口中呐喊“意大利万岁”。
本片主演维托里奥·德·西卡生于意大利,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复兴中重要导演,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他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他早年致力于演戏,一九二三年首次在舞台上作职业性演出,二十年代时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三十年代后,他又兼做导演。1942年导演的《孩子们在看》一片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意大利新写实电影的先驱作品,其价值十分崇高。他的片子几乎都由查萨特尼编剧。他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影坛巨匠。
本片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与朱赛普· 德·桑蒂斯、卢切诺·维斯康蒂、维托里奥·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1945年对于罗西里尼来说是最值得骄傲的一年,他成功拍摄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9年,罗西里尼认识了演员英格丽·褒曼,双双坠入爱河。
他们的女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曾经出现在50个国家的500种杂志封面的名模。1985年,因为参演《飞越苏联》(White Nights,1985)而正式打入美国影坛,次年在《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大胆演出更轰动一时,自此成为好莱坞的一员,曾与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有过四年的婚姻,如今则与演员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在一起。
[精彩影评]
他者的“召唤”
读解《罗维雷将军》( IL Generale della Rovere,1959)最有意思的方式难道不是重新回到《罗马,不设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1945)和《游击队》(Paisà,1946)吗?
上学期意大利理论家恩里科跟我们座谈的时候,把意大利电影分为四类分别用维斯康蒂/安东尼奥尼、勃拉塞蒂、费里尼和罗西里尼的名字来标识,毫无疑问,罗西里尼身后依然是“现实主义”的标杆。但是把罗西里尼整个电影生涯简单地说成是新现实主义或者现实主义都是不准确的。这点,帕索里尼也谈过。
《罗维雷将军》,这部拍摄于1959年重新回归战时意大利的电影,不管在美学上还是精神内核上都完成了一次悄然背叛,采取了与战时的“新现实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的是“技术主义”,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维多利奥•德•西卡扮演的角色几乎完美啊(所有的这些身份集于一身:赌徒、冒险家、寄生虫、女人的爱人、“救世主”式的能人、骗子、说谎者、投机者、胆小鬼,最终抵达“英雄”),“英雄”不复存在了,但是“凡人”可以在其“头脑冲昏”的某一霎那被他所扮演的“英雄”召唤,从而替死去的他者完成“英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说“他”真的变成了“他者”?
这种“反写英雄”的做法在各种电影类型都被实践过,对于罗西里尼来说,他完成的最为出色的地方在于,他始终与历史、与这个人物保持着距离,而同时他却“身在其中”,——在巴顿前往纳粹办公室为别人走后门时,罗西里尼本人扮演了后景处的一名囚犯的家属,他正满脸悲伤地离去,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德意志零年》(Germania anno zero,1947)的最后一个镜头,爱德华从高空坠下,一名路过的妇女走向他的尸体,发出惨叫,这个偶然出现的路人宛如罗西里尼的“化身”在为这个孩子的死呐喊,十年之后,他自己亲自出现在《罗维雷将军》,依然是与二战有关,对他所饰“角色”难掩痛苦的一瞥,这不是又一次无声的“呐喊”和控诉吗?只是这一次,“他”只是悄悄地在景深处滑过。
[请您观看]
',1)">
http://player.56.com/v_NTg3NzIyMTU.swf
编辑于201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