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前几天杀人案:现在阿訇的职业就是吃油香,走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7:08:57
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游坟与“念经”已成为一项宗教习俗,它渗透到每个穆斯林家庭中,成为普通穆斯林联系清真寺、阿訇和教门为数不多的纽带之一;对于一般稍有宗教意识的穆斯林而言,游坟与“念经”并不陌生。正是这些看似熟悉的宗教习俗,其中却蕴含了丰富和深奥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又往往因为我们自以为“太熟悉了”,所以才把它们的真谛与哲理疏忽大意。借此机会,我同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有关游坟与“念经”的内容与意义。
一、游坟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竞赛富庶,已使你们疏忽,直到你们去游坟地。”(102:1—2)
游坟,又称走坟、上坟,是穆斯林传统的悼念亡人的习俗之一,历来为各族穆斯林信教群众所重视。每逢已故亲人的周年、忌日、伊斯兰教节日或在梦中有所怀念,一般亲戚都要给亡人去游坟,以表示亲友对已故亡人的哀思与悼念。《圣训》中有许多关于穆圣游坟和为墓地里的穆斯林亡人作祈祷、求恕饶的记述。穆圣说:“我从前禁止你们游坟,后来真主许可我探望我我母亲的坟墓,所以现在你们可以去游坟了,游坟能促使人记想后世。”
圣妻阿依莎的传述:穆圣说:“哲伯力勒天使来见我说:'真主命令你到白吉阿公墓去给亡人们作祈祷。’阿依莎说:'我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主的使者呀!’”穆圣说:“你说:'愿真主给这坟院里的信士与穆斯林以安康,愿真主慈悯我们里的先行者与后来者。如果真主意欲,我们必将步你们的后尘。我恳求真主恕饶我们和你们。”
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到了坟地念:“墓穴里的信士们啊!祝你们平安!真主口唤到时,我们必将继你们而去。”
伊本阿巴斯的传述:“穆圣经过麦地那的坟墓时,面对坟墓说:“坟墓里的人们啊!祝你们平安,愿真主饶恕我们和你们,你们是前赴者,我们是后继者。”
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探望他母亲的坟墓,他哭了,周围的人们也都哭了。他说:“我请示真主允许我给我的母亲求恕饶,真主没有答应;我又请示真主探望她的坟墓,真主允许了,所以你们可以游坟,因为游坟能教人警惕无常。”
另据圣训学家的解释,穆圣曾因一些人未能摆脱蒙昧时期的迷信与异端,而禁止大家游坟,后来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意识提高了,以致能够正确游坟和实现游坟的精神意义,穆圣便允许大家游坟,因为游坟最能让人记起后世而对人的人生观有所触动,坟墓里的亡人也会因为清廉人的探望、祈祷、诵经和施舍而受到慰藉。穆圣说:“阿丹的子孙亡故后,他的工作被中断,只有三件事例外:川流不息的施济;益济人的学问;为先辈做祈祷的清廉子孙。”伊斯兰教著名学者伊玛目安萨里说:“为吸取教益和记想死亡而游坟是可嘉的。”哈坦·艾萨穆说:“路过墓地而没有自我反省,也没有为亡者祈祷者,业已自欺欺人了。”
游坟的目的和意义有三项:
对已故亡人的悼念。
2、为亡人向主求恕饶。
3、启发和促使自己参悟人生,记想后世,进而及时悔悟,积极行善。
游坟的可佳行为是在晨礼后,带着小净,乘交还主命拜的吉庆,服装整洁地去游坟,路上要多记念主,做到心中敬畏、参悟而庄严肃穆,不可闲谈和务忙其他,路远可乘车,近则步行为宜,到坟地后应站着面向亡人说塞俩目道安:“坟地里的信士们啊!求主赐给你们安宁,求主恕饶我们和你们,你们是先行者,我们将后继你们。”然后虔诚敬意地诵念《古兰经》若干章节,最后捧手作“都阿宜”求祈,在赞主、赞圣之后,为自己、父母、师友及所有穆斯林生者、死者求恕饶,以此达到探望坟茔、搭救亡人和教育自己的目的。穆圣说:“念十一遍'伊合俩素’(《古兰经》112章)并将回赐施给亡人,可照亡人获得的数目得回偿。”这样的游坟无疑对活人、亡人都有裨益。反之而徒具形式,自我安慰,甚至沾染迷信违背教规的游坟,不但对亡人和活人毫无益济,而且那些异化的游坟方式既折射出当前一部分穆斯林宗教知识与操守的严重缺乏,同时还会成为阻碍伊斯兰正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一种桎梏。
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当今游坟大多面目全非,游坟的名字、形式保存下来了,而实质内容却大相径庭。许多穆斯林对教门一无所知,误认为游坟就是阿訇们的事,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请位阿訇到坟地念上一阵就万事大吉了,自己算是尽了孝心,亡人也得了济。这是错误的,同伊斯兰教倡导的游坟真谛相差得太远了。更有一些青年男女前去游坟时,衣冠不整,袒胸露臂,或浓装艳抹,兴高采烈,一路上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心不在焉,毫无参悟之意,更无受教育之感,虽则是来游坟,但表现似不为此。更有一些妇女借游坟之机坐在坟上嚎啕大哭,有的是表白自己内心的悲伤,有的则是借此发泄心中的怨气,结果亡人没有得到慰藉,却受到干扰,增加痛苦和忧虑。穆圣说:“真主怒恨那些游坟的女人”系指如此。(不过,妇女只要能做到忍耐、参悟、不报怨、不艳装,在丈夫或近亲的陪伴下是可以游坟的。正如上述圣训中穆圣指令圣妻阿依莎为白吉阿穆斯林烈士公墓去游坟一样)。更有甚者游坟路上口叼香烟,而且身无大净。他们根本不懂得游坟的意义,只是当作习俗应付人情遮人眼目或走过场而已,然后随便请个“会念”的人去到坟前糊里糊涂念上一段,念者有口无心,听者不知所以。甚至演变为一种毫无意义和虔诚可言的经、钱交易。这简直是无端干罪,并且加害于亡人。
故此,教法禁止穆斯林在游坟时下跪、嚎哭、献花、放爆竹、摆花圈、陈设祭品、燃香或选择清明节游坟、为亡人作诗立传、张贴画像以及争荣比阔刻意装饰坟墓等一些教外习俗。《斐格亥逊乃提》经中说:“至于一部分无知之人所干的,诸如:扫墓、亲吻和环绕坟墓旋转……均属应当严厉禁戒的异端。”(一卷478页)
值得注意的是,游坟和搭救亡人,应该属亡人亲友们的事,原则上别人不能代替。正如《古兰经》所说:“谁遵循正道,谁自受其益;谁误入迷途,谁自受其害。一个负罪者,不负他人之罪。”(17:15)因为,亡人的子女或挚友对已故亲人有感情和义务,每一句祈祷都牵动着祈祷者的心灵,透着虔诚,折射着关爱,绝无私心杂念或现世利益,这样的祈求最能获得真主的承领与恩准。伊朗著名伊斯兰文学家萨迪说:“多少岁月已经流逝,你可曾到过父亲墓前?你的孝心没有尽过一次,又怎能指望儿孙为你祭奠?”
然而,针对当今大多数穆斯林平时疏于学习,不懂教义,不会诵经的事实与现状,请阿訇游坟代为诵经的情况已经普遍。对此,我们不置可否,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无大净不许游坟,游坟的穆斯林应先做大净沐浴净身,然后服装整洁地按照教法要求去往坟地,要虔诚敬意静默恭听阿訇诵念《古兰经》,有条件者自己接个“索莱”或念遍“法提罕”。专心参悟游坟的意义,真诚恳求真主恕饶亡人,进而完善自我,实现游坟的全部目的。切莫让游坟徒具其名,而流于形式。
二、念经
念经,即穆斯林家庭举办的小型宗教活动,有些地方叫过“乜贴”、办“尔麦力”。一般多为亡人许口唤(举意),即为亡故亲戚过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遇有家中发生较大事情时,也有举意念平安经、知感经的,不一而足。
念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虽大小规模不同,但程序基本一致,即:本家操办宴席,请阿訇诵经,招集亲朋聚在一起为亡人祈祷,最后聚餐。有的家庭为了设宴和施散还要宰牛宰羊,请几座清真寺的阿訇参加,甚至一连几天热闹非凡。
念经的意义和游坟的意义基本相同,它表达了亡人家属通过施舍、诵经、待客等善行而博得真主喜悦,进而祈求真主恕饶亡人,慈悯活人的善良愿望与美好企盼,通过念经可以把阿訇请到家中给平日难得一见的亲戚朋友们“讲经”。这是阿訇恪尽职守和宣教的最好时机。借此。阿訇可以讲解伊斯兰教的信仰、功修和教义知识,并对当地穆斯林违背伊斯兰教义之事给予批评和指正,从而达到定期记念真主,教育活人,益济亡人和宣传教门的目的,这样的念经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有些穆斯林把念经当成一种风俗搪塞,一味地热衷于宰牛宰羊大办宴席,招来亲朋或在家中或在饭店美餐一顿,却对阿訇诵经漫不经心,使原本已微弱的诵经声淹没在一片喧嚣和嘈杂声中。其实,伊斯兰教的念经绝不同于异教的“超度亡灵”;“经”实际上是念给活人听的,是向活人宣读真主的命禁和启示;亡人所能得到的只是诵经的回赐和活人听经受到教育后所行善功的回赐;一旦念经背离了“念经”原有的本质,甚至沾染和掺杂了非穆斯林的思想与陋俗,那么,这种只图虚荣,浮于形式,甚至不乏有人大净不做,“都阿宜”不接,只不过聚餐一顿的悼念活动,实际上,已失去了教门内涵,演变为市井俗事,既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也不符合乎伊斯兰教义,根本起不到搭救亡人的效用;另有个别家庭,在阿訇走后居然摆上酒宴,这种所谓的为亡人祈求恕饶的“念经”善功,因之而即刻发生质的改变,沦为伊斯兰教严厉禁戒的罪孽行径,只会给人增添新的罪责与惩罚。
有鉴于此,在念经活动中需注意如下事项:
1、要举意正确     即无论诵经、祈祷,还是出散“乜贴”、施济物品都要举意虔诚因为主,替亡人行善,并祈求真主把我们诵经、祈祷和施舍的“赛哇卜”(回赐)转赐给亡人。同时散者、收者都不能附加任何条件,这样亡人才会因为我们活人替他做的善功而受到益济,蒙主垂恩。
2、要摒除迷信思想     即人一旦归真后,再也无求于今世上的一切物质所需。后辈子嗣所施舍的钱财、衣物、食品等,只能说是把我们做这些善事而蒙主赏赐的报酬转赐给亡人,即回赐归于亡人,形同亡人亲自做一般,而绝非让亡人在后世享用这些物品。搭救亡人和亡人受益均指如此。常见一些无知之人在替亡人施舍时,仿佛为活人筹备一般,在选择受施对象时,一定要性别、年龄与死者相仿,甚至衣物要与之合体,食物要亡者生前爱吃……这哪里是在替亡人施舍、念经;简直就成了教外人的祭祀、上供!
3、念经没必要非得宰牲     尤其不要举意给哪个人宰牲,宰牲一定要举意虔诚为主,替亡人宰牲施散或待客,求主回赐和恕饶。穆圣说:“真主谴责为真主以外宰牲的人。”所宰牲畜之肉切忌与酒同食!此外,某些地区游坟与念经活动中的下跪与点香,是为了尊重《古兰经》和净化空气,别无其他任何含义。
4、不要给油香披上神秘色彩     油香是穆斯林民族的特色传统食品,但就其实质而言同馒头、面包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不要把油香炸得好坏、起得大小等等,同亡人“噜罕”的喜怒联系到一起,这是迷信。另外,炸油香时就没必要再点香了。
5、不必刻意追求阿訇多念     因为虔诚敬意才是关键,以免造成阿訇们集体“伙念经”,而违背“一人诵念,众人静听”的读经法规。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诫我们说:“当别人诵读《古兰经》的时候,你们当側耳细听,严守缄默,以便你们蒙受真主的怜悯。”(7:204)此外,要尽量多给阿訇留出“讲”的时间,以便家人和亲友借此难得之机受到教门熏陶。
6、不要追求奓侈、讲排场、比阔气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包给阿訇的“乜贴”亦是如此,要举意馈赠或施济。不要认为“乜贴”是给阿訇念经的“代价”。因为诵读《古兰经》是不允许要代价的,真主说:“隐讳真主所降示的经典而以廉价出卖它的人,只是把火呑到肚子里去……”(2:174)舒布里之子阿卜顿热哈曼的传述:穆圣说:“你们诵读《古兰经》,实践《古兰经》……不许凭《古兰经》吃饭,聚财。”
综上所述,每个活着的人都莫要抱有侥幸心理,决定自己后世归宿的只能是自己生前的善恶行为,因为真主是至睿的,是至公道的。指望别人的搭救也只能是指望,关键还是要自己救自己。《古兰经》中说:“你们当防备将来有这样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帮一点忙,任何人的说情,都不蒙接受,任何人的赎金,都不蒙采纳,他们也不获援助。”(2:48)又说:“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3:91)
游坟与“念经”是纪念和搭救亡人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善行,而善行又具有双重意义和非常宽广的范围,比如,扶危济困、赞助学堂、修建清真寺,替亡人封斋、朝觐、礼拜等社会与教门功修,家属都可以举意把回赐归于亡人。尤其是拜功,每番拜末都有为父母、亲友和穆斯林大众求恕饶的“都阿宜”。所以,后辈坚持礼拜、封斋和遵行教门即是对亡人的一种益济。概言之,伊斯兰教纪念亡人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既合乎天理又合乎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