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大副主任冯:重要节点与薄弱环节: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4:45:47
重要节点与薄弱环节: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内容提要: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提高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但目前乡镇事实上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薄弱环节。而作为农村基层实现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是目前优化基层治理环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党委书记 执政能力 队伍建设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有力推动了基层政权的民主化建设,但近年来由于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权的权力“悬浮”,又导致基层治理的能力严重弱化。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随着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必须相应地改善和提高。乡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层次。乡镇政权尽管处于国家政权序列的最低一级,但却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艰巨使命,是国家和社会连接的枢纽,其核心是乡镇党委。而乡镇党委书记,则是农村基层实现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拉动基层各项工作的“火车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鲜明要求,并首次提出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强调着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但目前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就成为目前优化基层治理环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如何,事关整个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最近,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乡镇党委书记第二期培训班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领导集体的核心。乡镇党委书记官不大,事不少;权不大,责不小,乡镇党委书记的品行、作风、能力如何,决定了领导班子的面貌,决定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委是车头,书记是司机。一个乡镇有了一个好班长,才能有一个好班子;有了好班子,才能有一支好队伍;有了好队伍,才能开创乡镇工作的好局面。[1]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是着力点和关节点。乡镇是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是农村社会公共品的提供基地和服务载体。抓住乡镇这个关节点,实际上就抓住了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中央2010年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其基本思路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就必然要求深化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制度性障碍,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内生变量。[2] 这就必然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近几年来,成都市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了实施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保障,下大力气抓好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实践,进行了公推直选、“三会”开放、“三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改革举措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支持,使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在广大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了维护巩固,执政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3]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为全市统筹城乡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乡镇的工作是关键所在。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7年发布一号文件,始终以“三农”问题为主轴,凸显出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把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成为推动广大农村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但这些政策贯彻落实得怎么样,乡镇的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是关键。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有许多措施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如何使中央的各种涉农补贴、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乡镇党委和政府,尤其是作为乡镇党政“一班人”班长的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只有乡镇的工作做好了,中央的这些强农惠农政策才能真正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和实效。

  二、目前我国政治体系结构的薄弱环节

  徐勇最近在分析群体性事件时使用了“接点政治”的概念,认为在社会结构性变革的当今,政治体系各部分的“政治应力”更为不平衡,社会矛盾及其集中反映的群体性事件很容易在那些“政治应力”最为脆弱的“接点”部位发生。[4] 若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分析当前整个国家政治生活,我们认为,乡镇应当是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我国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事实上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乡镇的财权大大弱化,而财政支出又在不断增加,由于其权小而责大,根本无法满足急剧扩大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需要。加之乡镇党政干部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自身确实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致使乡镇党委和政府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权威大大弱化。根据近年来我们在四川一些农村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信任程度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从农民群众对于党群、干群关系的信任度来看,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程度最高,然后总体上明显地呈现出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乡镇这样一个逐级下降的特征。[5] 这显然意味着乡镇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弱化,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的重大问题。这与新形势下乡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承担的重要责任显然是不适应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不能系统地解决乡镇存在的问题,就会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埋下隐患。这充分说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就目前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从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自身来看,主要表现为:第一,领导观念落后,工作能力较弱。目前大多数乡镇党委书记的档案学历都比较高,大部分是大学文化,但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上都比较欠缺,如:有的乡镇党委书记决策缺少长远发展观念,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各种短期行为发生;又如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对常规工作力求应付,重形式轻内容,热衷于“形象工程”,“偏爱”与经济投入有关的项目和工作;同时,工作方法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第二,工作信心不足,不安心乡镇工作。由于乡镇的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有的乡镇债务沉重,运转举步维艰,开展工作相当困难,加之乡镇工作具体繁琐,任务多,责任重,有些党委书记对乡镇工作信心不足,思想比较迷茫,不能安心乡镇工作,千方百计希望调入县城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应付了事,期待下一次调整的早日到来。第三,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够落实。目前乡镇党委书记中的“走读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很少驻扎乡镇,更少进村入组,而是喜欢遥控指挥,遇到问题尽量拖延回避。许多工作只是贯彻在文件上、落实在会议上,为民谋利、谋发展的思想比较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有的乡镇财政困难,但吃喝风和铺张浪费比较严重,招待费仍居高不下,在群众中的评价和反响不是很好。

  另一方面,从上级组织部门来看,主要问题有:第一,调整调动较为频繁。虽然乡镇党委书记是有任期规定的,但实际上并未严格执行。某县30多个乡镇党委书记,5年一届任期中,前三年就调整了20多个。甚至还有几个在3年之内从“县局副职→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局长”走了一圈,这使人们看出,这类乡镇党委书记是“专为当官来的”,绝对不是为人民服务。 [6] 第二,重使用轻管理。对于乡镇党委书记的选用比较严格,注重选好配强,但在日常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缺乏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和考评制度。监督力度不够,对于乡镇党委书记来说,“上级监督太远、纪委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的现象普遍存在。考核评价不科学,考评标准不固定,考评方式单一,考评工作流于形式,特别是考评结果运用不力,“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体现不出优劣,激发不起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第三,教育培训不到位。对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缺少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力度不够、渠道狭窄、形式单一,每年只有少数几个乡镇党委书记能到省、地党校培训,更多的没有接受培训机会,难以增长见识。

  三、大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

  因此,必须把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来抓。

  首先,乡镇党委书记要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团结带领一班人开创乡镇工作的好局面。一定要充分认识乡镇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要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到科学发展模式。这种战略转变对各级领导干部既是一个重大考验,也是一次重大机遇。乡镇党委书记要尽快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不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就是政治不合格,工作不称职。乡镇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党委书记。要注重与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和民主决策的形象,不以家长自居,不搞“一言堂”,注重果断决策,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不拖泥带水。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一班之长,必须能团结带领一班人,开创乡镇工作的好局面。

  其次,乡镇党委书记要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创新务实的工作能力。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经常进村入户,真心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特别要加大力度有效解决工作上存在的“不实”问题。要多下乡深入基层调研和实践,不盲目定措施,不搞瞎指挥,不下空指标,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和实践,摸实情,求实效,因地制宜研究本乡镇的发展思路,带领大家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身先士卒地带头坚持廉洁自律,勤俭节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党员干部中起到榜样和表率作用。

  再次,上级组织部门要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乡镇党委书记选拔机制。严格执行5年任期制,确保乡镇领导班子工作稳定有序。也要注重规范乡镇党委书记的日常行为。乡镇党委书记的言行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府的形象,因而必须强化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制约。健全一整套科学考评体系,特别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考评结果用作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坚决摒弃党委书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同时,还要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工作。切实推行党务公开,畅通监督诉求渠道。建立领导干部定期审计制度,在乡镇党委书记拟提拔和拟卸任时,必须进行审计,以解决“带病提拔”和“边腐边升”的怪现象。

  再次,上级组织部门也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乡镇党委书记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尽可能在财政投入上向乡镇倾斜。财力不足是乡镇党委书记在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最主要的问题,牵扯了很大的精力。要确保乡镇党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科学发展上。还要从生活上关心乡镇干部,千方百计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福利待遇上,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标准,缩小偏远乡镇与城郊乡镇,贫困乡镇与富裕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形成关ha sOAFypI@kyx4xpCQq483U@EXLnEt%)TrJNhRPf+5心爱护乡镇干部的良好氛围。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主体,始终工作在农村一线。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环境,既是对乡镇干部的关怀,也是对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的支持。

  最后,还要在政治上关心乡镇党委书记的成长,健全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对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要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少一点指责与埋怨,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领导基层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政治待遇,注重从优秀党委书记中推荐县级领导,为党委书记带好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同时,还要健全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注意提升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要立足实际,科学制定乡镇党委书记的培训计划,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把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纳入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安排相应党委书记到各类党校进行培训,特别是安排到发达地区的乡镇学习,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的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团结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