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与南宋战争的电影:探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1 13:23:33
从兰州出发,向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西海镇进发。脑海里重叠闪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腾起的巨型“蘑菇云”。思绪在蓝天白云间驰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到底是什么人?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两弹”?
    金银滩草场还未返绿,当然无法领略格桑花绽放的身姿,但是矗立在路边的王洛宾画像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个浪漫而神奇的地方。比人间奇女子三毛更让王洛宾动心的卓玛的后代仍然在山坡上晒着太阳,看管着牛羊。《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旋律变成了立体的图像,都市的铅华似乎要被涤荡得荡然无存,一个特别的路标延伸着蔚蓝,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到了。
    土生土长的汉族导游金文军和藏族导游卓玛告诉我们:今天大家已经无须为核污染担心。该厂退役时,国家从对历史、子孙负责的高度出发,科学、严格、彻底地处理了基地污染场,整个治理工程花费达30多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和青海省有关部门检测验收表明,这里的土壤、水质、牧草等各项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现在的原子城是一片无可非议的洁净安全的绿洲。至于坊间这里的虫子经过核辐射变异后变得巨大无比等传言,他们说:“原子城的旅游正在开发中,配套还很不健全。一些带团的导游没有门票、购物等回扣,所以他们没有积极性把客人带到这里。当有客人提出去原子城看看时,导游用这种方式阻止客人!”
    进入原子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背面是600字的碑文。碑高16.15米,象征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刻;碑顶镶嵌着和第一颗原子弹形状大小相同的不锈钢圆球,象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圆球下面的盾牌镶有九颗圆钉和一只和平鸽,代表着长久和平。碑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浮雕。这座纪念碑是1992年核基地的主人们在撤离前留下的,是那段轰轰烈烈岁月的历史见证和永久纪念。

 

原子城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中国面临巨大的核讹诈和核威胁。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决定,并成立了由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工作。1956年,周恩来向党中央报告,建议成立原子能事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主管我国核工业事业。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随之开始了为核研制基地选址的工作。由于核武器研制的特殊性,研制基地必须选在人烟稀少甚至是没有人烟的地方。最终,基地位置选定在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1958年7月,中央批准了选址报告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1715户农牧民即刻无条件地迁走,这片1170平方公里的土地随之变成禁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生产基地———221厂于1958年11月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开工建设。基地建设之初,对外宣称是青海省机械厂筹备处,掩护名称是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当地百姓称它为矿区。
    在核工业发展之初,为了少走弯路,缩短“两弹”研制时间,中国曾向苏联寻求援助。经过友好协商,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协定中规定: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模型和图纸资料,并派技术专家来华协助工作。但是,友好协议签订不到两年,1959年6月,苏联就单方面撕毁协议,正式致信中共中央:暂缓向中国提交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两年以后看形势发展再说。并于1960年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苏联这一釜底抽薪的举动,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核武器研究事业来说打击重大。中央领导经过认真的研究,作出了最后决定:核武器研制工作继续进行!别的国家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能做到!面对西方大国的核威胁,中国只有拥有核武器,才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陈毅元帅曾在一次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中国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为激励大家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我国把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定名为“596”(1959年6月是苏联政府正式致函我国,撕毁友好协议的日期)。

 

 

1.5万人隐姓埋名30年


    陈毅的话传遍了大江南北。归国科学家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来了,上海的最好的剃头师傅来了,天津最好的搓澡工来了,兰州的拉面工来了……足有1.5名的他们带着一个个新的名字来了!56万平方米的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很快就出现在了金银滩草原上。“我愿以身许国!”的他们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工作着。
    30年后他们被分散安置到了全国各地,恢复真名的他们大多对这里发生的一切守口如瓶。几经周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核物理学家胡思得,他回忆起当年海晏奋斗的情景,感慨颇深。他说:“当年进藏时只有27岁,进藏的路很长,从北京两天两夜到西宁后,待一两天调整身体后坐车进藏,大概再过一天才能到基地。从西宁到海晏后需要换乘专门的火车或汽车,统一开到原子弹研发厂区,上车都需要看证件,一般人不许上。海晏开往厂区的公路也是专用的,沿线都有哨卡,想进入必须过关。当时前后有上万人来到海晏地区,甚至专门从上海理发店调过理发师,从天津澡堂调过去的洗理师傅。首批进藏的人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干打垒’里,这种临时用砖头垒起的小棚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不生火,室内室外一样冷。此外,这里都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度,气压很低,水到80多度就开了,馒头根本蒸不熟,大家就只好吃当地的青稞面。遇到停电,食堂没电打不了火,大家把食物搁煤油炉上热热随便对付。”胡思得还说:“在海晏,最不配合的是天气,一年中就七八九月份稍微好些,其余时间都在下雨或下雪,温度最低时零下三十度,每个进藏的人都领到皮帽子、棉大衣、棉靴和手套‘四大件’御寒过冬。不过,条件虽然艰苦,却没有影响当年人们的创业热情。”

 

死气沉沉的原子城


    进入西海镇,安静得让人不太适应,很是雄伟的海北州州政府办公大楼把这里映衬得更加肃穆。将军楼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面貌(一年多以前这里的旧楼已经全部被粉刷成了统一颜色),它们被当作商品房卖给了当地人。走在将军路上,60%的商业店面大门紧闭(这里主要居住人群是州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一般在节假日都返回西宁,所以周末或节假日西海镇人很少,商业店面也大都会歇业)。投宿到一家酒店,发票和一堆钥匙散放在前台的桌面上,喊了半天也不见一个工作人员。也许这里封闭的过久,也许这里本就是一方人间的乐土,这里的人几乎没有都市人的戒备心理,他们可以让幼小的女儿钻进陌生人的车里给游客带路。汽车穿越流沙和荒漠,草原上终于出现了一些堡垒状物,隐隐有坑道似的门洞,通往地下。还有一些孤零零的残墙。我们来到一座用混凝土掩体护卫着的梯形建筑前,其前部有许多方形和圆形的孔洞,墙是钢质的。上面的文字说明写道:“国营221厂六分厂区,简称靶场。该厂共设608、610、614、636、651和1971号、1972号等八个试验场,在1964年至1978年间,在该厂进行过数十次爆轰试验(核武器冷试验)和数十枚穿甲弹试验。在距六分厂址百米开外,是著名的“亚洲一号坑”,掩埋着核废料,地上埋有四块石碑,警告人们不得深挖。
    环绕在金银滩草原上,不用顾及方位,远处山脚下散落的建筑都是原子城旧址。来到“十八甲区”,这个核武器总装车间“二分厂”,分厂附近的野草间有一条铁轨,是基地的专用铁路,通往兰州,再往罗布泊,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即是在铁路这一头上车的。倒坍的断垣残壁中四分厂怎么也让人很难与它是当年最核心的核反应试验地联系起来,只是四角的岗亭和附近地面一些圆形的井状口告诉游客这里曾经很不平凡。
    一样的废弃空壳的场所,一样的死气沉沉,每一个探秘的游客总有不能尽兴的失落感。

 

化腐朽为神奇的开始


    精神有时会显得虚无缥缈,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有时会适得其反。对每一个探秘原子城的人来说,眼睛能感受到的震撼是最需要的。2007年4月28日,一个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向世人开放,人们在零距离感受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的实物带来的震撼时,第一次对原子城的魅力有了真实的感动。从这个距地表下9.3米处,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下掩体的通风管道向下继续延伸可以肯定,掩体的下面有更令人震惊的天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说:“像四分厂的那些圆形井状口下面肯定是更大型的建筑!”他还说:“解密将会加快步伐!景点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采访中,来自上海的罗宏海先生认为:“探秘游不能光有神奇,没有实物。如果我们请一些爱好和平的国际人士来这里把断垣残壁以涂鸦的形式进行主题性开发,然后增加一些仪式感和形式感的东西(例如把原子城门票设计成通关牒文,工作人员化装成当年基地人员的模样对进入的人群进行安检),然后按照原子弹的制造过程依次游览各个分厂!”来自大庆的冉女士认为:“贯通各分厂之间的铁路,用电力火车把各分厂联系起来,各分厂成为一个站点的名称,通过一个较完整的领略震撼人心!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