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治安联防队难保一方平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8:48:32

联防队是治安工作由群众路线向专业化转型的产物,队员多从退伍军人和无业青年招募
治安联防队是地方上为了维护当地治安,协助公安部门开展工作的常设组织。这个群体的出现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管理思路逐步由群众路线向“专门 工作”的转型。当时基层组织难以在维护社会秩序中起作用,乡镇派出所在逐渐通过加强“专门工作”来应对治安工作中的问题。
199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出台,号召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建立群众性自防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开展各种形 式的治安防范活动和警民联防活动。这一时期的治安联防队,主要由派出所负责组建,复原退伍军人和当地社会闲散无业青年一度是联防队员的主要来源。[详细]
联防队员手持钢管、警棍闯进一间小店,一通乱砸后,对老板娘王娟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
联防队是群众自治组织,无治安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非警方直属村级联防队更是毒瘤
根据治保委员会工作的规定,治安联防队是一种群众性的自防、自治组织、是预防、制止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辅助力量。联防队的一切活动均置于基层组织的领导和公安机关指导之下。这就意味着,治安联防队本质上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权力不是法律授权而得,而是委托而得,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情况下,治安联防队在民警的带领下开展治安巡逻和安全防范教育工作,工作内容是是保护现场,或者发现了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即使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自己也不能处理,只能扭送到公安机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安系统组建的联防队,更有大量行政村自行招聘的治安员。截至2007年,东莞市由公安机关直接招聘和管理使用的治安联防队伍仅有179支,治安员仅有12642人,这个比例还不到整个治安员队伍的10%。在东莞全市整编联防队“六个统一”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统一招聘:改变以往由村自行招聘治安员的做法,改由镇政府、公安机关统一招聘、录用,严把入口关。据当地媒体统计,自2002年至今的所有关于东莞治安员的报道中,超过83%的负面报道报道对象源自村级治安联防队,超过76%的正面报道报道对象源自派出所(即公安机关)治安队。[详细]
联防队员在国家正式警力之外,从法律上讲,他们不具备任何执法权。
“请神容易送神难”,公安系统原定2008年全部清退治安员却无下文
公安部早在1993年5月17日就发出通知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引发第一波整顿风潮的即是1993年安徽三名治安联防队员对农民丁作明拳打脚踢,致其伤势过重死亡。但在此后十年,类似联防队员侵犯市民权益的事件仍时常见诸报端。2004年,深圳治安员打死犯罪嫌疑人事件以及郑州公安局蜜蜂张派出所治安员系列抢劫杀人案发生后,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对聘用的治安员队伍进行专项清理,用3年时间,全部清退,即2008年1月1日以后,各级公安机关一律不得再以任何名义留用治安员。但时至今日,治安员违反犯罪的新闻仍不是被爆出。[详细]

治安联防队弥补警力不足,至2004年全国联防组织46.7万个,公安机关招聘的治安员约36万人
警力不足是长期困扰中国社会治安的重要问题。按照警力和人口比,中国是万分之十一到十二,而国际平均数字是万分之三十。多年以来,这个缺口正是靠治安员队伍来弥补的。城市内各派出所的联防队员出自于该派出所辖区内的各个单位,人力不足时则向社会招聘。公安部政治部队伍管理处处长李遂芳曾表示,全国的治安联防组织大概有46.7万多个,其中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大概有20万个,全国公安机关自己招聘的治安员约有36万人。 但权威人士认为治安员远不止这些。据报道,仅广州市就有12万治安员。《大河报》2004年的数据不包括交通协管员、治安巡防队员在内,公安机关聘用的治安员、联防队员大约有6万人左右,相当于河南总警力的一半。也有专家统计,目前中国治安员人数在100万至200万人之间。[详细]
曾经影响全国的“夫妻看黄碟”案中,深夜闯入民宅搜查的人,就是不具备执法权的治安员。
“编外警察”入行门槛低、队员素质参差,“治安员不管治安”被认为是东莞联防队存在的首要问题
联防队在维护当地治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自从其成立以来,有关联防队员随意执法和缺乏执法主体资格的争议便持续不断。由于治安队日常运作无法可依,入行门槛低、队员素质参差、权责不清甚至有权无责,有些治安员队伍成为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在东莞,被媒体称为“公安杂牌军”的联防队有15万人之众。2010年发生在东莞的“7.1孙小飞”被伤害一案,长安治安组长对孙小飞夫妇违法审讯13小时,并进行体罚殴打,勒令1秒做3个俯卧撑。经媒体报道,证实当地联防组织与黑社会沆瀣一气。[详细]
在东莞时间网所作的民意调查中,“治安员不管治安”被认为是治安联防队存在的首要问题,“滥用执法权,私设刑堂”以及“滥用名目欺压新东莞人”紧随其后。另在2003年7至9月广东省公安厅开展的全省治安联防组织清理整顿行动中,明确要求治安联防组织和治安员不得自行对场所、特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治安检查;不得自行清查出租屋和流动人员;不得行使收容、关押、审讯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得自行上路拦截、检查车辆。[详细]

联防队经费保障实行“以费养队,自收自支”,不增加财政负担却能保证治安巡逻任务的执行
治安联防队主要由派出所负责组建,经费保障实行“以费养队,自收自支”。广东省1990年实施的《广东省群众治安联防组织的规定》该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经费和经济报酬,实行“民筹公助”,主要从受益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治安联防费中解决,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国庆说:“本来有10个警察,采取这种(以费养队)措施以后,就可能有上百个人来执行治安巡逻的任务。覆盖的区域非常大,而且财政负担没有增加。治安联防制度多年来都是中国群防群治的法宝。”[详细]
联防队以治安为由捞钱,治安联防费停收后又死灰复燃
治安联防队日益壮大,治安员“自费养队”的制度缺陷开始显现。根据规定,部分组织把治安联防商品化,默许甚至鼓动治安队乱收费、乱罚款、乱扣留、乱提成,以此解决经费甚至实现创收。特别针对流动人员(外来暂住人员)征收的治安联防费在广州历时7年争议,在今年8月被废止。这项曾被纳入行政性事业收费目录的费用将外来人员看做高危人员的做法不仅带有歧视,还涉嫌二次收费,因为全体纳税人已经为维护社会治安买过单了。事实上,要斩断联防队的“财源”并不容易,羊城晚报十月的报道称,涉嫌违规的治安联防费在广州不少地区仍在继续收取,物价部门至今仍无明确发文,甚至有些地区与居住证办理捆绑起来,不交联防费不给办。[详细]
2010年,东莞治安队员审讯殴打打工仔孙一飞13小时,致人重伤。
未经法律授权、不受监管约束的权力为所欲为,自负盈亏的生存方式又难以拒绝执法中的金钱诱惑,这或是中国基层联防组织存在30余年,至今仍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