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养混凝土试块留置:『煮酒论史』 [近代风云]1911大清国是怎么没的(民国史话.第一部.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6 16:53:50
    
马超俊:“革命什么时候可以成功?”
孙中山:“要100年。”
马超俊:“从事革命要牺牲多少人?”
孙中山:“两亿。”
  
  
  前言
  
   20世纪的第一年,大清帝国的苦难达到了高潮。
    公元1900年,中国旧历庚子年,德、日、意、俄、英、美、法、奥等“西方八国集团”组成联军,攻占北京城。光绪皇帝和“亲爸爸”慈禧太后仓皇辞庙,一路狂奔跑到了西安,母子君臣们把个好端端的千年古都和千万子民丢给了来自“文明世界”的虎狼之师。
   据《庚辛纪事》记载,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千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至于人员伤亡更是不计其数。
   这场劫难的导火索是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在当时的大清国,由于种种原因,外国传教士、地方官僚和一般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势同水火。当时的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什么天主教,说甚天圣天神,绝天理,灭天伦,直到天讨天诛,天才有眼;这般地方官,尽是地匪地棍,穿地心,挖地骨,闹到地翻地覆,地尽无皮。
  
   外国教会势力的膨胀,令僻处乡村的居民不满,由“亮拳”而开始“闹教”。
   在以载漪、刚毅为代表的顽固派官员的怂恿、施压下,慈禧对义和团从“抚绥弹压”转而采取了“招团御侮”的政策。义和团民有恃无恐,烧教堂,杀洋人,结果不仅给国家带来空前灾难,自身也难逃被剿灭的命运。
  
   这次庚子之乱是由《辛丑条约》的签订而平息的。这个条约和60年来大清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同的是一个带有侮辱性数字,大清国向“八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大清国四亿五千万人民每人拿出一两银子为其所犯错误买单。人为庖厨,我为鱼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彻底坠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生存,还是毁灭?
   两宫回銮,痛定思痛。不变革是没有出路的,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于是,清廷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
   其实,变革早在30年前就开始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清国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洋务运动。
   学者蒋廷黻认为:“恭亲王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五个大领袖都出身于旧社会,受的是旧教育。他们没有一个人能读外国书,除李鸿章以外,没有一个人到过外国。就是李鸿章的出洋尚在甲午战败以后,他的建设事业已经过去了。这种人能毅然决然推行新事业就了不得,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西洋文化是自然的,很可原谅的。他们对于西洋的机械是十分佩服的,十分努力要接受的。他们对于西洋的科学也相当尊重,并且知道科学是机械的基础。但是他们自己毫无科学机械的常识,此外更不必说了。他们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立国精神是至善至美、无须学西洋的。事实上他们的建设事业就遭了旧的制度和旧的精神的阻碍。”
   靠“洋务运动”民富国强的美梦被甲午一役击得粉碎。直到第二轮改革戊戌变法,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年轻气盛的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鼓舞下,几乎不按套路出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100天内一口气下达了300多道改革诏书,不仅要变法,更要变事、变人。这些诏书如果得到贯彻落实,势必侵害一些权贵的既得利益。因此,帝后两党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结果自然是“后”方获胜,百日维新百日夭折,“帝”方主辩人血洒菜市口,康、梁流亡海外,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被圈在南海瀛台。全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人人谈“变法”而色变。
   慈禧太后是个功利的现实主义者。戊戌年那场斗争与其说是路线斗争,不如说是权力斗争,说是权力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因为权力可以带来利益,绝对的权力可以带来绝对的利益。
   形势逼人,慈禧太后扼杀了戊戌变法,却又不得不推动新一轮“清末新政”。新政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文教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鼓励民间报业发展,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经济方面:确定工商立国方针,自开商埠,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发展;法制方面:修改刑律,废除酷刑,创设警察,制定民法、诉讼法,建立各级审判机构,推行司法独立;军事方面:编练新军,重振海防;政治方面:仿效日本实施预备立宪,改革官制,设立国家和地方准议会机构资政院、谘议局,开展地方自治,进而筹建责任内阁……”
  
   可以说,这轮变革的深度、广度都远远超过了百日维新,可取得的效果却着实让人郁闷。改革的成果没有被国民所共享,成本却摊到了国民的头上。各项新政成了“权力商品化”的敛财工具。一些人“以挥霍为固然,视公帑若私物,……有拟练一镇一协需款百数十万而无丝毫预备者,有拟建筑审判衙署及改良监狱而用至数十万者”,地方大吏“以‘洋务’两字为开支巨款之地,……奏称核实请销于前,旋以侵冒被核于后”。各部于经费支出中“各攘臂以争利权”,“事之隶学部者,大学分科,请款至一百万;游学生,洋教习,以及购置图籍品物,岁不下千万。事之隶外部者,考察一次,费至百余万,赛会一次费至数十万。事之隶陆军部者,岁一会操,费亦百余万。农工商部所劝者何农?所倡者何工?数十万金建一陈列所,亦即付之一炬;数十万金建一试验场,运购珍禽异兽奇花怪木罗列其中。至民政部之设警官、募警兵,法部分支为大理院,又分支为审判厅、检察厅,用人筹款更纷剧不可数矣”。
  
   到了宣统一朝,大清国进入了“伤停补时”阶段。官场腐败、社会糜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捞”蔚然成风,贫富严重分化更是天上人间。
   御史胡思敬针对贪官的横暴和百姓的疾苦,上书陈言:“京官夙称清苦,迩来物力愈艰,俗尚愈侈,饭庄戏馆,高甍入云,酒肉喧嚣,觥筹交错。娼门蜡巨,五色辉煌……”权贵们无耻贪婪、追求奢侈的丑恶嘴脸和荒诞行径,被描写得入木三分。紧接着,胡御史笔锋一转,又以“民生日蹙”同上述现象进行了强烈对比:“佣人日获百钱,不抵昔时二三十钱之用;农民一身任七八捐,力不能胜,则弃田而潜逃者,比比也;商民一物经六七税,本息俱折,则关门而倒闭者,累累也……上多一豪侈之举,则下增十百饿死之人”。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到不了两年半”。
   面对如此振聋发聩的警告,当时大清国的统治者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兴利除弊,多做些保民权、促民生、舒民意、解民困的事情,却在权力的争夺中消耗着有限精力和元气。在这种情况下,新政的各项措施就如一支支兴奋剂,反而激化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官乱于上,民变于下,海外党徒,长江会匪,东三省马贼,环伺而起”。仅在1910年,抗捐抗税、抢米抢粮等大规模群体性暴力事件就达290次。
   终于到了1911年,一切隐藏的矛盾、怨愤在一瞬间爆发出来。“清末新政”的产物——以留学生、新军为主体的革命党和以绅商、官僚为主体的立宪派携起手来,成为大清国的掘墓人,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画上了句号,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
  整整100年之后,笔者试图用文字还原那个特定年代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破解民族基因密码,探索中华复兴之路。希望读到这些文字的人们,以史为鉴,见微知著,在成与败、得与失之中,去回味,去深思。
  
  
   目录
  
   第一章 我的王朝我做主
   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度楼”
   第三章 战地黄花分外香
   第四章 “宪政改革”终误国
   第五章 大清议员也疯狂
   第六章 “铁路国有”惹大祸
   第七章 武昌鸣枪动江山
   第八章 阳夏会战得与失
   第九章 摄政王全身而退
   第十章 革命党攻城略地
   第十一章 立宪派巧取豪夺
   第十二章 保皇派负隅顽抗
   第十三章 亚洲第一共和国
   第十四章 中国不要“南北朝”
   第十五章 “多国部队”在行动
   第十六章 直把皇帝拉下马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26 17:17:06 
    第一章 我的王朝我做主
  
   1、“老佛爷”与小皇帝
  
   1911,旧历辛亥年。这时大清国名义上的统治者是一个叫溥仪的6岁男孩,而实际“大当家的”是他的父亲载沣。
   三年前,即1908年11月14日,“生的伟大、活的憋屈”的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郁郁而终,年仅38岁。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后按照早已制定好的计划,下达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入承大统,承继同治皇帝之嗣,兼承光绪皇帝之祧,摄政王载沣监国,所有政事,悉秉她老人家的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老佛爷这么安排真是煞费苦心,也是说来话长。
   学者冯尔康认为:“清帝前7人有生育,平均每人生养21人,但是到了咸丰帝锐减,仅得3人,其后同治帝、光绪帝则全没后嗣。皇帝遗胤的多寡,同他们的享年有一定的关系,如顺治帝死时才24岁,如果他能长寿,可能还会添不少子女。但也不一定,咸丰帝26岁有了载淳之后还活了五六年,且正处在生育旺盛的年岁,然而却没有再添子女,这只能说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治帝死年19岁,年纪虽轻,已结婚两年,后妃5人,若有生育能力,早该有几个子女了,然而却没有。光绪帝享年38岁,始终无出,显然与他年龄无关,真正问题在于他的生殖功能不正常。自咸丰帝起,皇帝享年不永,胤息奇缺,说明他们体弱,是不景气的现象,而这种式微,与国势的衰弱又是完全相一致。这表明两者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皇帝虚弱,无力励精图治;国力不充,也使皇帝忧虑,心劳力拙,健康恶劣,在此情况下,像咸丰帝、同治帝那样不节制性欲,本身只有早亡,遗下弱嗣,甚至没有血胤。”
   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的亲生儿子、仅仅亲政两年的载淳驾崩。按清朝祖制,皇帝死后无子,应从皇族近支选一个晚辈的人继承皇位。同治帝下一代“溥”字辈中,较为合适的是道光帝长子奕纬的长孙溥伦。如果这样,慈禧太后将被尊为“太皇太后”,“虽尊而疏”,隔着好几层,就不好再垂帘听政、干预国事了。这个头衔太那啥了,因而慈禧坚决反对立“溥”字辈的人为帝,极力主张还在同辈中选择嗣帝。
   “载”字辈中最有资格入选的是奕訢的长子载澂,但慈禧与奕訢已生龌龊,且载澂年已十七,如立为帝,就要亲政,更不便于慈禧揽权。慈禧的如意算盘是立醇亲王奕譞的嫡子载湉即位,“七爷”老实厚道,看不出有篡权的野心,载湉只有4岁,又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奕譞大福晋为慈禧亲妹子是也)。这样安排,不仅照顾了“自家人”,更重要的是太后还是太后,可名正言顺继续垂帘,又无权位被人觊觎的担忧,真是一举两得,帝后双赢。
   在讨论嗣帝人选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开门见山地指出:“文宗(咸丰)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指慈安太后)同此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曰载湉”。(《翁同和日记》)
   “老佛爷”做了方向性的重要讲话,定了调子,拍了板子,其他大臣也只有随声附和了。次日,有关部门妥议两宫垂帘章程,宣布明年改元光绪,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化为无形。
   当然,敢于触犯天颜的不是没有。“立幼君可专政”等自由主义言论还在朝野中流传,最有力度的要数吴可读的“尸谏”了。光绪元年(1875)4月,吏部主事吴可读,乘慈禧给同治举行大葬之机,以一死请为同治皇帝立嗣。他在给中央的“意见书”中公开指责慈禧强立载湉为帝,是“一误再误”,说慈禧所谓“俟嗣皇帝先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完全是骗局。要求慈禧“再行明白降一谕旨,将来大统仍归我承继大行皇帝嗣子”,使“以子传子”的祖宗家法不致中断。吴可读的“尸谏”震惊朝野。迫于舆论压力,慈禧重申了嗣皇帝有子即继承大行皇帝为后的谕旨,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下来。
   后来的历史证明,慈禧的决定是多么英明果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皇父”老醇王在惊恐中死去。光绪皇帝在西太后淫威下长大,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以致在亲政以后,一见“亲爸爸”还浑身发抖,这种心理状态怎么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呢,看来戊戌年那档子事儿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政治斗争艺术已炉火纯青的老太后这一次又想故伎重演,老醇王变成了小醇王载沣,4岁的载湉换成了3岁的溥仪。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27 11:16:49 
    就在光绪皇帝驾崩的前一天,慈禧在养心殿西暖阁秘密召见军机大臣世续、张之洞,征询为光绪立嗣一事。
   两位大臣奏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
   慈禧说:“卿言诚是。然不为穆宗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是公义私情两无所憾也。”
   满腹经纶的张之洞顺着说:“然则宜正其名。”
   慈禧:“古有之乎?”
   张大军机:“前明有监国之号,国初有摄政王之名,皆可援以为例。”
   慈禧:“善,可两用之。”
   张大军机又说:“皇帝(指光绪)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可仿行。”
   老太后沉思良久,最后决断:“凡事不必泥古,此事姑从汝请,可即拟旨以进。”
   决定大清国命运的“大事”就这么决定了。这里有一个细节不可不提,在研究这个重大人事安排的会议上,却缺席了两个举足轻重人物。一个是首席军机大臣、庆王奕劻,在会议召开前,他就被老太后派到东陵勘察万年吉地去了;另一个是掌握北洋军权、久控京津要地的军机大臣袁世凯。据传,老袁曾与老庆密谋,试图拥立载振之子(奕劻之孙)入嗣。老太后心明眼亮,为了皇权顺利交接和朝廷大局的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避开两人,神不知鬼不觉,驾轻就熟地完成了这项重大工程,等到奕劻和老袁得到消息,溥仪入嗣的大局已定,也就无可奈何了。
   可人算不如天算,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就在光绪帝暴亡的次日,这个统治中国48年的女强人也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她不得不又下一道懿旨:“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须请皇太后(光绪皇后)懿旨,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1908年11月15日,御医张仲元、戴家瑜为慈禧开具了“死亡证明”:“请得皇太后六脉已绝,于未正三刻升遐。”这个嗜权如命的老太太,终于因病医治无效,在西苑仪鸾殿逝世,享年74岁。
   老太后辛辛苦苦一辈子,也该歇歇啦。
   12月2日,北京城朔风凛冽,天寒地冻。载沣抱着溥仪来到大行皇帝梓宫前三拜九叩,祈告受命,又给皇太后(一年后上徽号隆裕)行了大礼,父子俩人这才来到太和殿,宣告天下,正式登基,改元宣统。
   御座之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小皇帝忽然放声大哭,在一旁的载沣急忙从一个太监手中拿出一个叫做“唬小儿”的玩具,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28 12:23:31 
    2、80后入主紫禁城
  
   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后,日理万机的监国摄政王载沣可谓宵衣旰食,殚精竭虑。
   说到本朝摄政体制,还就要从头谈起了。那时,小皇帝溥仪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顺治皇帝6岁登基,由叔叔、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皇权在握、雄心勃勃的摄政王多尔衮,凭着自身的勇气和智慧,统帅八旗子弟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问鼎中原,打下了大清国万里江山。
   此摄政王非彼摄政王。
   载沣,醇贤亲王奕譞侧福晋刘佳氏所出,光绪异母弟,1883年生,次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所谓“八分”就是八祥标志,即朱轮(红车轮)、紫韁(乘马用紫色韁绳)、宝石顶(一品用珊瑚顶,宝石在珊瑚之上)、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盛热水用,略同现今之暖壶)、马坐褥和门钉(府门上铜钉)。
   载沣7岁晋封奉恩镇国公,8岁承袭王爵,17岁内廷行走,18岁补授内大臣、正白旗汉军都统,19岁管理新旧营房事务,23岁管理健锐营事务、调补满州正红旗都统,24岁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25岁补授军机大臣,至此以摄政王而监国。
   这些职务都是些只拿俸禄不用干活的神仙差使。让这位“生长于深宫之内,养育于保姆之手”、挂个虚职而从未主持过军国大计的公子哥成为一个大国领袖,可见阅人无数、善于驭人的慈禧是怀有私心,也是迫不得已的。
   载涛的判断是:“载沣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为人,我知道的比较清楚。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慈禧太后执掌政权数十年,所见过的各种人才那么多,难道说载沣之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吗?我想决不是。她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所以先叫他做军机大臣,历练历练。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去,他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从前的旧案。但他又很明白光绪的皇后(即后来之隆裕太后)亦是庸懦无能、听人摆布之人,决不可能叫他来重演‘垂帘’的故事,所以既决定立载沣之子为嗣皇帝,又叫载沣来摄政。这仍然是从她的私见出发来安排的。”
   载沣的儿子被立为嗣皇帝,嫡母是慈禧之妹,妻子瓜尔佳氏(老佛爷介绍的)又是慈禧亲信荣禄的女儿,本人虽忠厚有余、魄力不足,但立场坚定。这些都是“硬件”。在还想干个十年八年的老佛爷看来,孩子老实听话才是最关键的,子少父弱也许是最理想的,这样的人不用那还用谁呢?
   让“自己人”接班,是封建制度下权力交接的必然选择。能力可以培养,经验可以积累,而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出身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条件。这种任人唯亲的权力交接方式,也注定了王朝必然灭亡的结果。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载沣深受其父老醇王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在王府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谦逊好学的品格,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并不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也有些自知之明。得知让其监国摄政的消息后,他“叩辞至再”,无奈老佛爷决心已定,懿旨已下,“万分无法,不敢再辞”,也只好硬着头皮走马上任了。---
   载沣每天很早就来到乾清宫,试图像雍正爷那样亲自批阅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的奏章,“而苦不得要领,往往辞不达意。有入觐者,常坐对无言;又进言者,分不清是非曲直;即请机宜,则嗫嚅不能主断;且所言常不切主旨,多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之类,无关宏旨。”(金梁:《光宣小记》)
  出使德国的李经迈临行前向载沣请示有关工作,这位新领袖莫名其妙地说了三句话:“你哪天来的?”“你哪天走?”“好好,好好干,下去吧!”
   湖广总督瑞澂“以疆事”入见欲有所陈,载沣却说:“汝疾病尚未愈乎?”除了询问病情,别无他言。
   政治是一门大学问,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练。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载沣的资历、经验和秉性均显不足,关键是他对“厚黑学”没有真学、真懂、真用,这也许注定了他作为政治家失败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位80后的年轻人来说,突然间把他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担上这么沉重的担子,面对这么错综复杂的局面,有些不知所措的窘状也是可以理解的。权力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拥有它的人绝然不肯舍弃,并想方设法去巩固它、扩大它。“新手上路”的载沣毕竟身体里流淌着爱新觉罗皇族的“蓝血”,他尽力用勤勉的执政风格来弥补性格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本能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竭力巩固他的摄政统治,试图挽救大清国面临的种种危机。
   载沣首先认识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立规矩,订礼仪,树立个人权威,这是必须的。
   顺治年间的摄政王仪注规定:“凡文移皆书皇叔父摄政王。一切大礼如围猎、出师、操验兵马,诸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和跪迎摄政王。遇元旦及其他主庆节日,满汉文武大臣在朝贺皇上后,还要往贺皇叔父王。”多尔衮摄政而不监国;载沣既摄政又监国,就应该“今体制较昔尤尊严也”。
   还在溥仪未登基时,载沣就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了一道谕旨:“钦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国政,黜陟赏罚悉听监国摄政王裁度实行。自朕以下,均应恪遵遗命,一体服从。懿亲宗族,尤应懔守国法,矜式群僚。嗣后王公百官,倘有观望玩违,暨越礼犯分,变更典章,淆乱国是各情事,是即致以国法,断不能优容姑息,以致败坏纪纲”。
   这道诏书有理、有力、有节,义正辞严地再次重申了载沣监国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并对那些“拿豆包不当干粮”的潜在政敌进行了严正警告。---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29 19:16:17 
    1911年,历经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在三个多月内轰然解体,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画上了句号,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并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东山晓军 回复日期:2010-12-30 09:36:26 
    摄政王不懂政治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30 10:38:00 
    闪亮登场后,为进一步强调自己监国地位的正统与尊荣,载沣又以宣统皇帝名义公布了内阁等衙门议定的《监国摄政王礼节总目十六条》,规定:
   1、告庙。“监国摄政,典礼崇隆,应请谕旨,择期派员告祭太庙”。
   2、诏旨。“军国政事及黜陟赏罚,悉由监国摄政王裁定,仍以谕旨宣示施行。凡重大事件,有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监国摄政王面请施行,他人不得擅请、擅传”。
   3、称号。“监国摄政王在皇太后前称臣,行臣礼。谕旨内称监国摄政王时不书名。监国摄政王称皇上为皇帝,对众自称为本摄政王,贝勒以下文武大小臣工皆称摄政王”。
   4、代行祀典。“皇上未亲政前,所有坛庙大祀及现在丧祭,均由监国摄政王代诣行礼”。
   5、军权。“皇上有统帅全国海陆军之权,凡宪法纲要内所定皇上大权关系军事者,即属之于摄政王。其京外旗绿各营、海陆各军,应归摄政王节制、调遣”。
   6、典学。“皇上典学时,学业及师傅勤惰,均应由监国摄政王考察照料”。
   7、朝会班次。“凡遇皇上升殿受贺,及万寿圣节,监国摄政王皆不与列,在宫中行家人礼。如遇皇太后庆贺大典,监国摄政王另班行礼,毋庸随班。王公百官于朝贺后,分班诣监国摄政王前致贺”。
   8、朝见座位。“拟请于养心殿中设御座,并设案,东侧设监国摄政王座,座前亦设案。王公百官遇有应行跪安、谢恩各礼节,皆向御座恭行。每日召见王公百官,该员先向中设御座跪安,起,入东暖阁启对”。
   9、钤章署名。“凡有谕旨,均请摄政王钤章,由军机大臣署名,然后遵奉施行。至摄政王如有面奉之懿旨,一并由王署衔钤章,军机大臣仍均署名”。
   10、文牍款式。“凡臣工章奏,仍书皇上圣鉴字样”。
   11、代临议院。“议院成立时,监国摄政王应代行莅会之礼,资政院开院时,亦由监国摄政王代行莅院”。
   12、外交。“凡与各国订约遣使,均由监国摄政王主持”。
   13、舆服护卫。“监国摄政王于乾清门外升舆”,其舆服、护卫、从官,比照多尔衮摄政时体制。
   14、用度经费。“摄政王用度经费,每年由度支部拨银15万两,交内务府支应”。
   15、邸第。“拟请于中海迤西集灵囿地方,建监国摄政王府第。另于东华 门内三所,为监国摄政王随时起居休息之所”。
   16、复政。“俟皇上年长学成,届举行大婚典礼时,大小臣工集议,合词陈清皇上亲裁大政”。
   载沣这个被许多人寄予殷切期望的“贤王”,满脑子还是家天下的帝王思想。以上“十六条”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滴水不漏,不知不觉中把皇上他爹抬到与皇上差不多的尊贵地位。
   1909年,兴建摄政王府的工程开工,直到1911年10月尚未竣工,工程总耗银187万两。
   摄政王没享用上的,北洋政府笑纳了,先后以此作为国务院、总统府的办公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处为国务院办公区。保留最完整的建筑当属西花园,亦即西花厅,为周恩来总理办公、居住的地方。
  70年代末,中南海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当时还想保留原王府中路建筑的原貌。然而,房屋落架后发现,基础非常松散,和清代前中期夯土基础的做法相去甚远。有些柱子裂缝很大,竟用碎砖填充,用灰抹齐。这样的建筑,根本无法保留,只好大部分拆掉。
   大清国就是被内里蛀空的。---
  

作者:al_xer 回复日期:2010-12-30 12:57:53 
    太美化满清了,没意思。
    要讲就要从头讲起,满清为什么会落后挨打,为什么落后挨打了这么多年才想起来要去学习?这个才是关键,等到你连学习的机会都错过了再来抱怨老天不公平,实在是自欺欺人。
    说问题就要说到核心,你不要等人家打的半死了来装可怜。这样很没劲。更让人恶心,建议作者回去好好想想在来写吧。
    
    最后建议:题目很恶心,还大清国,真恶心。满清就满清嘛,还大清国,和钱聋,炕吸一个操行。。。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30 14:13:35 
    作者:al_xer 回复日期:2010-12-30 12:57:53 
  
    太美化满清了,没意思。
      要讲就要从头讲起,满清为什么会落后挨打,为什么落后挨打了这么多年才想起来要去学习?这个才是关键,等到你连学习的机会都错过了再来抱怨老天不公平,实在是自欺欺人。
      说问题就要说到核心,你不要等人家打的半死了来装可怜。这样很没劲。更让人恶心,建议作者回去好好想想在来写吧。
      
      最后建议:题目很恶心,还大清国,真恶心。满清就满清嘛,还大清国,和钱聋,炕吸一个操行。
  -------
  如果站在一个特定的时点,这就是从头讲起。平心静气往下看。至于是叫“大清国”还是叫“满清”,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是怎么没的。

作者:东山晓军 回复日期:2010-12-30 15:47:43 
    清代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固有疆域的奠定;第二,是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第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密切和巩固,特别是边疆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对中央的向心力比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郑天挺:《清史简述》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30 15:57:52 
    作者:东山晓军 回复日期:2010-12-30 15:47:43 
  
    清代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固有疆域的奠定;第二,是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第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密切和巩固,特别是边疆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对中央的向心力比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郑天挺:《清史简述》
  -------
  给力!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0-12-31 11:04:17 
    3、爱新觉罗“兄弟连”
  
   上台伊始,大清国的“一哥”——载沣就把军队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庚子之乱中,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枪杀,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载沣于1901年以亲王身份出使德国赔礼道歉。德皇让胞弟亨利亲王专任接待并陪同参观军队,载沣看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军,感慨之余向亨利请教练兵之道。
   亨利告诉他,德皇室制度,皇帝皇子等无不自军校毕业,皇族必须掌握兵权,以整军经武为第一要务。
   这算什么新鲜理论?
   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军,自任最高统帅,亲领正黄旗、镶黄旗,其次子代善领正红旗、镶红旗,其第五子莽古尔泰领正蓝旗,其第八子皇太极领镶白旗,其长孙杜度领正白旗,其侄阿敏领正蓝旗。八旗军“行军时,地广,则八旗并列,分八路;地狭,则八旗合一路而行。队伍整肃,节制严明,军士禁喧嚣,行伍禁搀越。当兵刃相接时,被坚甲、执长矛大刀者,为前锋;被轻甲、善射者,从后冲击;俾精兵立他处,勿下马,相机接应。每预筹方略,了如指掌,战则必胜”。
   往事不堪回首。进入20世纪,养尊处优的八旗兵已毫无战斗力可言。
  欧洲游归来,载沣得出一个结论:在内忧外患的“新形势”下,皇室更要抓军队,皇族子弟要掌握军权,只有牢牢把军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项工作,载沣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组建禁卫军。
   1908年12月25日,也就是上台后第40天,他下了一道成立禁卫军的谕令。禁卫军是专门负责保卫京畿和皇宫安全的卫戍部队。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过去是由陆军的第1、6镇(师)轮流担当,现在载沣为了集中军权,借机建立了专业的卫戍部队,并明文规定:“此项禁卫军专归监国摄政王自主统辖调遣”。
   新建禁卫军的军制仿自新建陆军,为一镇两协(旅),分步、骑、炮、工、辎等兵种以及武装警察。各级军官800余人,不再从八旗抽选,而是从新军各镇官佐中选拔。征召士兵的标准是:年龄从17岁到25岁之间,身高四尺八以上,五官端正,家世清白,没有不良嗜好,学历须是陆军学堂毕业。禁卫军不但武器先进,而且全军官兵“悉着呢衣革履,一切领帽章记,制造均属精良,所以示判别而壮军容”。
   对于这支看家护院的部队,载沣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要求:“认真训练,不准疏懈”。由谁来训练这支嫡系部队呢?想来想去,还是自家兄弟是最可靠的,于是任命毕业于陆军贵胄学堂的七弟、贝勒载涛为首席训练大臣,贝勒毓朗(皇族)和陆军部尚书铁良(满族)为训练大臣,规定所有练兵规划等奏请事件,均径行封奏密陈。这样安排已毕,载沣才感到放心,觉得这支“子弟兵”确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第二步,振兴海军。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海军一蹶不振。载沣上台后,重提海军振兴计划。1909年2月,命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等牵头规划筹办海军。6月,把海军处从陆军部分出来,设置独立的“筹办海军事务处”,为正式成立海军部做好准备。关于人事安排,载沣早已成竹于胸,七弟载涛已有了禁卫军差使,就让六弟、贝勒载洵也出来历练历练,任命载洵、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派到欧美考察海军,并向各国订购了豫章、永丰等十多艘战舰;又将南北洋舰队整合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任命程璧光、沈寿堃为舰队统领。1910年12月,清政府成立海军部,正式任命载洵为海军大臣、谭学衡为副大臣。这样,载沣又把海军控制在自己手中。
   第三步,专设军谘处(后为军谘府)。
   军谘处在1908年厘订官制时就成立了,当时是陆军部所属机构,它的职能是执行陆军部长官的命令,做出筹备防务和用兵的规划,管理、考察和教育参谋人员,管理陆军大学堂、测绘学堂及驻外武官等。
   现在载沣要专设军谘处,把它从陆军部分设出来,赋予了全新的职责。凡“关涉国防用兵一切命令计划”均由军谘处拟案,再由皇帝(实际是载沣)裁定后交陆、海军部“钦遵办理”。军谘处成为凌驾于陆、海军部之上,直接由载沣控制的机构,也可以说,新的军谘处是载沣用来抓军权的总参谋部。这么要害的部门当然更要用自己的亲兄弟来管理,载沣几经权衡,反复思考,决定让禁卫军统领载涛兼管军谘处,一副肩膀挑两副担子,七弟肩上的担子虽重了些,但为了祖宗的基业也只好辛苦一点了。----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1 11:32:58 
    此外,1910年12月,载沣又谕令将相沿以久的各省督抚所兼的陆军部(前兵部)尚书或侍郎衔撤消。
   清初,全国共有15个直省区,分别为直隶(京师,北直隶)、江南省(南京,南直隶)、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广省、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和贵州省。
   1663年,陕西西部四府及有关卫所合并,设甘肃省;1664年,湖广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1884年,成立了新疆省;1887年,福建省的台湾府分立为单独行省;1907年,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国行省增至23个。
   学者葛剑雄认为:“在太平天国政权被消灭以后,清朝对内的统一并没有真正恢复。一方面,列强在沿海地区设置租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个国中之国。对这些地区,清朝的统治权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已成为过去,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中膨胀起来的汉族武装与地方势力的结合,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列强的支持、利用和操纵下,不时出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到了末年,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清朝的大部分权力。”
   由于以上原因,载沣的谕令一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1911年1月,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各省督抚联奏,除要求维护督抚固有的用人行政等项权力外,特别提出,在各省警察完备之前,所有各省防营从缓裁撤,明确归督抚调用,以别于陆军。
  地方强势反弹,载沣不得不放慢脚步,全部军权集中于皇室的计划未能实现。
   这还不算,事实证明,让一些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哼着皮黄的纨绔子弟执掌兵权,也确实是一手臭棋。
   先让我们看看陆军贵胄学堂是怎么回事?
   1905年,清廷为了培养满族军事人才,仿效日本皇室学堂而设立贵胄学堂,隶属于练兵处,招收王公世爵四品以上宗室及现任二品以上京内外满、汉文武大员的子弟入学,课程以普通学科与初级军事学术并重,学制五年。
  该校学生“具膳须极丰厚精美,一人一席,日需库平银七八两。稍不遂意,即遭呵斥,甚者且飞盆掷碗焉。总办教习,皆为学生之奴隶,呼往喝来,惟命是听。学生每日到堂,须由教习遣人往请。有请至四、五次,至午刻始莅止者,抵堂即索午餐,餐毕扬长竟去,并不上课。亦有偶尔兴至,入讲堂,高唱京调一出者。故时人拟之为安乐园云”。
   载涛、载洵司令官阁下就是从“安乐园”里拿到的高等学历。
   在随后的公款出国考察期间,两位皇叔不仅见了世面,开了洋荤,而且“收获”颇丰。载洵赴欧洲考察各国海军事务,回来“造筑西式楼一座,共需十余万金。”
   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皇太后问载涛:“你管陆军,你觉得咱们的兵队怎么样?”
   载涛竟是连连叩头,战战兢兢地说:“奴才不知道,奴才只练过兵,没打过仗。”
   1644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和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兵分两路,追击大顺军,攻占西安。随后,阿济格继续追击大顺军,多铎进攻南京。
   1645年,多铎攻占南京,俘虏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从三雄到三“熊”,爱新觉罗家族的历程,再次证明了中国的那句箴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外行掌大权,内行靠边站。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皇亲占据要职,小材大用;有军事才能和带兵经验的铁良、萨镇冰、良弼等人退居其次,大材小用。
   这是为什么呢?
   恽宝惠这样分析:“因为那时的皇族,派别虽然不同,而对于奕劻,不能容忍其挟制揽权,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奕劻的灵魂,早为袁世凯所收买,袁世凯既去,则掌握兵权的就是铁良了。铁良对于练兵,既有经验,亦有办法,在满族中为头脑比较清楚的一个。他受奕劻的提拔,且极信赖,认为若有他为陆军领袖,则奕劻仍不易搬倒,所以连他一起排去。彼时载沣遇事胸无主宰,听了他们的话,自己又拿不出最后的决断;等到铁良托病开了缺,在京闲住,大概又是载涛、毓朗这些人的策划,认为铁在京仍可与近畿各镇长官暗中取得联络,亦无异于奕劻潜势力之存在。载沣采纳他们的意见,遂把铁良放了江宁将军。”
   用对一个人鼓舞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载沣任人唯亲,使军界的一些人感到寒心和不满,结果不是增强了反而减弱了对军队的控制,使原本战斗力就不强的八旗、绿营等部队军心涣散,更加不堪一击。
   左手抓枪杆子,右手拎钱袋子。
   在集中军权的同时,载沣又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1909年1月,清廷公布了《清理财政章程》,规定中央度支部(财政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各省必须将财政收支情况据实按季呈报度支部,并由度支部派出监理官二人“督同清理”,把各省财政置于中央的控制和监督之下。12月,颁布盐政新章程,诏令设立督办盐政处,以载泽大哥兼任督办大臣,将地方督抚视为滚滚财源的盐税的稽收权完全收归中央,由载沣控制。
   载沣左右开弓,使地方督抚权力大为削弱,从而引起这些封疆大吏的不满和抵制。在地方军政、财政、盐务等问题上,各省督抚或联衔电驳,或上书婉劝,闹得沸沸扬扬。
   中央猜忌地方,地方远离中央,为日后大清国版图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等到武昌事起,这些封疆大吏绝大多数骑墙观望、袖手旁观,有人甚至很快就宣布独立,加速了清廷的覆亡。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1 11:32:58 
    此外,1910年12月,载沣又谕令将相沿以久的各省督抚所兼的陆军部(前兵部)尚书或侍郎衔撤消。
   清初,全国共有15个直省区,分别为直隶(京师,北直隶)、江南省(南京,南直隶)、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广省、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和贵州省。
   1663年,陕西西部四府及有关卫所合并,设甘肃省;1664年,湖广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1884年,成立了新疆省;1887年,福建省的台湾府分立为单独行省;1907年,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国行省增至23个。
   学者葛剑雄认为:“在太平天国政权被消灭以后,清朝对内的统一并没有真正恢复。一方面,列强在沿海地区设置租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个国中之国。对这些地区,清朝的统治权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已成为过去,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中膨胀起来的汉族武装与地方势力的结合,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列强的支持、利用和操纵下,不时出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到了末年,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清朝的大部分权力。”
   由于以上原因,载沣的谕令一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1911年1月,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各省督抚联奏,除要求维护督抚固有的用人行政等项权力外,特别提出,在各省警察完备之前,所有各省防营从缓裁撤,明确归督抚调用,以别于陆军。
  地方强势反弹,载沣不得不放慢脚步,全部军权集中于皇室的计划未能实现。
   这还不算,事实证明,让一些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哼着皮黄的纨绔子弟执掌兵权,也确实是一手臭棋。
   先让我们看看陆军贵胄学堂是怎么回事?
   1905年,清廷为了培养满族军事人才,仿效日本皇室学堂而设立贵胄学堂,隶属于练兵处,招收王公世爵四品以上宗室及现任二品以上京内外满、汉文武大员的子弟入学,课程以普通学科与初级军事学术并重,学制五年。
  该校学生“具膳须极丰厚精美,一人一席,日需库平银七八两。稍不遂意,即遭呵斥,甚者且飞盆掷碗焉。总办教习,皆为学生之奴隶,呼往喝来,惟命是听。学生每日到堂,须由教习遣人往请。有请至四、五次,至午刻始莅止者,抵堂即索午餐,餐毕扬长竟去,并不上课。亦有偶尔兴至,入讲堂,高唱京调一出者。故时人拟之为安乐园云”。
   载涛、载洵司令官阁下就是从“安乐园”里拿到的高等学历。
   在随后的公款出国考察期间,两位皇叔不仅见了世面,开了洋荤,而且“收获”颇丰。载洵赴欧洲考察各国海军事务,回来“造筑西式楼一座,共需十余万金。”
   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皇太后问载涛:“你管陆军,你觉得咱们的兵队怎么样?”
   载涛竟是连连叩头,战战兢兢地说:“奴才不知道,奴才只练过兵,没打过仗。”
   1644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和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兵分两路,追击大顺军,攻占西安。随后,阿济格继续追击大顺军,多铎进攻南京。
   1645年,多铎攻占南京,俘虏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从三雄到三“熊”,爱新觉罗家族的历程,再次证明了中国的那句箴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外行掌大权,内行靠边站。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皇亲占据要职,小材大用;有军事才能和带兵经验的铁良、萨镇冰、良弼等人退居其次,大材小用。
   这是为什么呢?
   恽宝惠这样分析:“因为那时的皇族,派别虽然不同,而对于奕劻,不能容忍其挟制揽权,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奕劻的灵魂,早为袁世凯所收买,袁世凯既去,则掌握兵权的就是铁良了。铁良对于练兵,既有经验,亦有办法,在满族中为头脑比较清楚的一个。他受奕劻的提拔,且极信赖,认为若有他为陆军领袖,则奕劻仍不易搬倒,所以连他一起排去。彼时载沣遇事胸无主宰,听了他们的话,自己又拿不出最后的决断;等到铁良托病开了缺,在京闲住,大概又是载涛、毓朗这些人的策划,认为铁在京仍可与近畿各镇长官暗中取得联络,亦无异于奕劻潜势力之存在。载沣采纳他们的意见,遂把铁良放了江宁将军。”
   用对一个人鼓舞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载沣任人唯亲,使军界的一些人感到寒心和不满,结果不是增强了反而减弱了对军队的控制,使原本战斗力就不强的八旗、绿营等部队军心涣散,更加不堪一击。
   左手抓枪杆子,右手拎钱袋子。
   在集中军权的同时,载沣又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1909年1月,清廷公布了《清理财政章程》,规定中央度支部(财政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各省必须将财政收支情况据实按季呈报度支部,并由度支部派出监理官二人“督同清理”,把各省财政置于中央的控制和监督之下。12月,颁布盐政新章程,诏令设立督办盐政处,以载泽大哥兼任督办大臣,将地方督抚视为滚滚财源的盐税的稽收权完全收归中央,由载沣控制。
   载沣左右开弓,使地方督抚权力大为削弱,从而引起这些封疆大吏的不满和抵制。在地方军政、财政、盐务等问题上,各省督抚或联衔电驳,或上书婉劝,闹得沸沸扬扬。
   中央猜忌地方,地方远离中央,为日后大清国版图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等到武昌事起,这些封疆大吏绝大多数骑墙观望、袖手旁观,有人甚至很快就宣布独立,加速了清廷的覆亡。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1 11:32:58 
    此外,1910年12月,载沣又谕令将相沿以久的各省督抚所兼的陆军部(前兵部)尚书或侍郎衔撤消。
   清初,全国共有15个直省区,分别为直隶(京师,北直隶)、江南省(南京,南直隶)、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广省、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和贵州省。
   1663年,陕西西部四府及有关卫所合并,设甘肃省;1664年,湖广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1884年,成立了新疆省;1887年,福建省的台湾府分立为单独行省;1907年,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国行省增至23个。
   学者葛剑雄认为:“在太平天国政权被消灭以后,清朝对内的统一并没有真正恢复。一方面,列强在沿海地区设置租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个国中之国。对这些地区,清朝的统治权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已成为过去,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中膨胀起来的汉族武装与地方势力的结合,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列强的支持、利用和操纵下,不时出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到了末年,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清朝的大部分权力。”
   由于以上原因,载沣的谕令一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1911年1月,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各省督抚联奏,除要求维护督抚固有的用人行政等项权力外,特别提出,在各省警察完备之前,所有各省防营从缓裁撤,明确归督抚调用,以别于陆军。
  地方强势反弹,载沣不得不放慢脚步,全部军权集中于皇室的计划未能实现。
   这还不算,事实证明,让一些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哼着皮黄的纨绔子弟执掌兵权,也确实是一手臭棋。
   先让我们看看陆军贵胄学堂是怎么回事?
   1905年,清廷为了培养满族军事人才,仿效日本皇室学堂而设立贵胄学堂,隶属于练兵处,招收王公世爵四品以上宗室及现任二品以上京内外满、汉文武大员的子弟入学,课程以普通学科与初级军事学术并重,学制五年。
  该校学生“具膳须极丰厚精美,一人一席,日需库平银七八两。稍不遂意,即遭呵斥,甚者且飞盆掷碗焉。总办教习,皆为学生之奴隶,呼往喝来,惟命是听。学生每日到堂,须由教习遣人往请。有请至四、五次,至午刻始莅止者,抵堂即索午餐,餐毕扬长竟去,并不上课。亦有偶尔兴至,入讲堂,高唱京调一出者。故时人拟之为安乐园云”。
   载涛、载洵司令官阁下就是从“安乐园”里拿到的高等学历。
   在随后的公款出国考察期间,两位皇叔不仅见了世面,开了洋荤,而且“收获”颇丰。载洵赴欧洲考察各国海军事务,回来“造筑西式楼一座,共需十余万金。”
   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皇太后问载涛:“你管陆军,你觉得咱们的兵队怎么样?”
   载涛竟是连连叩头,战战兢兢地说:“奴才不知道,奴才只练过兵,没打过仗。”
   1644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和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兵分两路,追击大顺军,攻占西安。随后,阿济格继续追击大顺军,多铎进攻南京。
   1645年,多铎攻占南京,俘虏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从三雄到三“熊”,爱新觉罗家族的历程,再次证明了中国的那句箴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外行掌大权,内行靠边站。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皇亲占据要职,小材大用;有军事才能和带兵经验的铁良、萨镇冰、良弼等人退居其次,大材小用。
   这是为什么呢?
   恽宝惠这样分析:“因为那时的皇族,派别虽然不同,而对于奕劻,不能容忍其挟制揽权,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奕劻的灵魂,早为袁世凯所收买,袁世凯既去,则掌握兵权的就是铁良了。铁良对于练兵,既有经验,亦有办法,在满族中为头脑比较清楚的一个。他受奕劻的提拔,且极信赖,认为若有他为陆军领袖,则奕劻仍不易搬倒,所以连他一起排去。彼时载沣遇事胸无主宰,听了他们的话,自己又拿不出最后的决断;等到铁良托病开了缺,在京闲住,大概又是载涛、毓朗这些人的策划,认为铁在京仍可与近畿各镇长官暗中取得联络,亦无异于奕劻潜势力之存在。载沣采纳他们的意见,遂把铁良放了江宁将军。”
   用对一个人鼓舞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载沣任人唯亲,使军界的一些人感到寒心和不满,结果不是增强了反而减弱了对军队的控制,使原本战斗力就不强的八旗、绿营等部队军心涣散,更加不堪一击。
   左手抓枪杆子,右手拎钱袋子。
   在集中军权的同时,载沣又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1909年1月,清廷公布了《清理财政章程》,规定中央度支部(财政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各省必须将财政收支情况据实按季呈报度支部,并由度支部派出监理官二人“督同清理”,把各省财政置于中央的控制和监督之下。12月,颁布盐政新章程,诏令设立督办盐政处,以载泽大哥兼任督办大臣,将地方督抚视为滚滚财源的盐税的稽收权完全收归中央,由载沣控制。
   载沣左右开弓,使地方督抚权力大为削弱,从而引起这些封疆大吏的不满和抵制。在地方军政、财政、盐务等问题上,各省督抚或联衔电驳,或上书婉劝,闹得沸沸扬扬。
   中央猜忌地方,地方远离中央,为日后大清国版图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等到武昌事起,这些封疆大吏绝大多数骑墙观望、袖手旁观,有人甚至很快就宣布独立,加速了清廷的覆亡。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2 12:37:12 
    4、袁世凯“下岗居家”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用这句话评价古往今来、大大小小的军事独裁者,再合适不过了,袁世凯就是其中之一。在大清国,一个人要想飞黄腾达,除了自身必要的条件外,还有三条法宝:一是要跟对人,二是不站错队,三是舍得花银子。袁世凯只用了15年时间,就从一个淮军的营务处帮办一口气做到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靠的就是这三条法宝。
  
   袁世凯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号容庵,1859年出生于河南项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其叔祖父袁甲三参与镇压捻军、太平军,因功晋升为淮军将领。其父袁保中没有出外做官,在乡大办团练。其叔父袁保庆先是追随袁甲三,后调回河南办团练。袁保中见袁保庆无子,便将四子袁世凯过继给弟弟为嗣子。
   袁世凯不是读书的材料,屡试不中,一怒之下,一把火烧掉过去所作的诗文,表示:“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1881年,袁世凯投奔袁保庆的把兄弟、庆军统领吴长庆。吴长庆并不重视这个毛头小子,碍于情面,让小袁随自己的幕僚张謇读书。
   袁世凯向张謇发牢骚:“我当初因吴公膺海防重镇,需才必多,正是大丈夫报国之秋,不料到此以后,见吴公温雅如书生,并无请缨赴敌之意,谅我亦不甘久住也。”
   张謇见小袁抱负不小,便为其美言,吴长庆遂任命袁世凯为营务处帮办,月薪30两银子。
   1882年,吴长庆率部东渡,平定朝鲜内乱,袁世凯因功升为同知,负责训练朝鲜军队。
   1884年,吴长庆奉调回国,袁世凯留下会办朝鲜防务。袁世凯不理吴长庆了,转投淮军领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门下,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深得李中堂赏识:“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地位变了,袁世凯对周围人的态度也变了,对张“张导员”的称呼变得飞快:“老师、先生、某翁、某兄”。
   张謇看不惯袁世凯的“变脸”表演,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信,指责袁世凯忘恩负义,两人因此绝交。
   袁世凯在庆军时,曾向吴长庆的好友马良(字相伯)讨教:如何可以飞黄腾达,直上青云?
   马相伯笑着说:“惟厚赂宦官,由宦官而结纳亲贵,便可越级而升,宦至督抚不难也。”
   袁世凯如法炮制,立竿见影,回来告诉马相伯:“验矣!”又问:“先生见事如此透彻,代某筹策如此奇效,为何不躬自为之?”
   马“教授”还是笑着说:“余言之而不能行,是以未免终为书生也!”
   马相伯认为:
   彼不知余之前言本出之以戏谑,而彼则奉之以为作人科律,又竟由此而售,遂以为我之为人果亦犹是,其浅薄如此!而民国竟以此人为开国总统,国事又安可问耶!
   袁氏之为人如此。其头脑始终不出封建帝王思想,其视民国也本如无物,故对于总统丝毫不感兴趣。且彼之左右又皆欲“攀龙附凤”,“封妻荫子”,于是便千方百计拥袁做皇帝。……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2 19:10:04 
    袁世凯“不学有术”第一人。

作者:东山晓军 回复日期:2011-01-03 14:54:55 
    有权术,无思想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3 19:45:57 
    甲午惨败,权倾朝野的李二先生失势。袁世凯另谋出路,四处活动,结交兵部尚书荣禄、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李鸿藻和帝师、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等“大腕”。
   1895年,清廷开始仿照西法,编练新军。李鸿章在天津小站编练“定武军”10个营,总兵力为4750人。定武军负责官员胡燏棻不懂军事,奕劻、李鸿藻、翁同龢等议定,由袁世凯取而代之。
   袁世凯上任后,招兵买马,将定武军扩至7000人,并奏请改名为:“新建陆军”。新建陆军是中国第一支真正近代化的军队。
   “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袁世凯不惜重金,网罗文武,参谋营务处总办徐世昌、督操营务处帮办冯国璋、炮兵第3营统带(营长)段祺瑞、步兵第1营帮统(副营长)曹锟、步兵第3营帮统王士珍等军官都是袁世凯的亲信。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分别获得“龙”、“虎”、“狗”的绰号。
   定武军文案阮忠枢在天津一家娱乐场所结识了一个叫小玉的“小姐”,为情所困,欲纳为妾,告知以袁爷,袁以有碍军誉予以严驳。阮“情种”闷闷不乐,只得作罢。
   过了一段时间,袁世凯携阮忠枢赴津公干,将其带入一高宅大院,堂上红烛高烧,摆着丰盛的酒席。一位新人盛妆而出,竟是朝思暮想的小玉。原来,袁世凯早将小玉赎出,并购置房产和一切陈设,为洞房花烛做好了一切准备。想来当时天津的房价也不会很低,又买房子又包二奶,阮笔杆子怎能不对袁爷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呢。
   一次,两江总督张之洞问袁世凯练兵的秘诀,袁说:“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
   学者田震亚认为:“他在小站练兵,强调封建思想和功利思想,加强了军事地方主义,卒致造成军阀割据及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甚至为以后以后的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种下了远因。然而单从军事观点言,虽然袁氏一生未曾经历任何重大战役,缺乏足够实战经验,因而在战略战术上没有留下任何理论。但在采取西方军制时,颇能顾虑全局,兼顾中国社会之实情,不为洋法所拘束。达到了西学中用的目标。因此,单就中国军事现代化而言,他的贡献实超过曾、李、左等人,将军事现代化由武器与技术更新,提升到制度上的改革。这一改革不仅为现代化的必要过程,且为极重要的一个阶段,舍此无法进一步完成现代化之目标”。
   1898年,“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同年9月,戊戌风波突起,谭嗣同登门劝说袁世凯“勤王”,“登午门而杀荣禄,除旧党”。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袁世凯不为皇帝恩赐“侍郎”所动,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在关键时刻向荣长官提供重要情报,旗帜鲜明地与太后保持一致。
   “老佛爷”深为嘉许,小袁这回是彻底通天了。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4 11:17:18 
    1899年,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仍旧节制武卫右军。袁世凯再次扩军,将山东旧军34个营加以整顿,编成20个营,兵力约1.4万人,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
   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命袁世凯火速增援,太后不好惹,洋人更不好惹,袁世凯审时度势,采取了“一慢二看三通过”的策略,以6个营缓慢北上,敷衍了事。
   庚子一役,武卫军大部崩溃,武卫右军却不减反增,总兵力达2万人,成为清军最大的一支武装。
   在“两宫西狩”(中国文字实在精妙)期间,袁世凯派人采办大宗衣著用品和食物,中途上贡,又送去白银21万两。他很懂得“烧冷灶”的路数,和张之洞等合筹2.5万两银子,接济留京和跟随“西狩”的官员。
   满汉大员夸袁世凯“才堪应变”,洋大人说世凯·袁“OK”,袁名人蜚声中外。
   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顺理成章地接了“恩师”的班,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还被加授太子少保衔。
   1903年,清廷设立练兵处,作为督练新军的最高机构,以庆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并负实际责任,铁良为帮办大臣。各省都设督练处(督练公所),由督抚兼任督办,统辖全省军队编练事宜。
   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快乐成长、不断进步,是与“伯乐”们的关心提携分不开的。
   还在袁世凯攀附荣禄的时候,奕劻就酸溜溜地放说话来:“袁慰亭只认得荣仲华,瞧不起咱们的。”等到奕劻即将入主军机后,袁世凯立即派心腹杨士琦带着10万两的银票来到庆王府贺喜。
   奕劻说着客套话:“慰亭太费事了,我怎能收他的”
   才华横溢的杨大心腹作了合情合理的说明:“袁宫保知道王爷不日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的人,每天都得进宫,伺候在老佛爷左右的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所以这些微数目不过作王爷到任时零用而已,以后还得特别报效。”
   袁世凯一诺千金,从此担负了庆王府年节、生日、婚嫁、满月等活动的一切开销。当然,有投入就会有收益,权钱交易的结果是:朝廷遇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事任免时,奕老总是先和小袁商量后再作决定,于是有了“天下督抚办半北洋”的晚清政局。
   银子谁都会花,可要想管好用好,的确需要一定魄力和技巧。
   小站练兵时,户部每年拨给袁世凯100万两银子。出任督抚后,设立筹款局,广开财路。执掌北洋其间,不但继承李鸿章留下的淮军银钱所的800万两银子,而且以练兵为名,巧取豪夺,使“天津财币山积,任意开支”。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4 13:08:11 
    袁宫保拿公家钱办自己事,好使!

作者:antimicro 回复日期:2011-01-04 13:18:38 
    作者:释迦悟证 回复日期:2010-12-31 19:39:14 
  
    其实,清末前的2年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清朝有一个英明一点的领导人,即使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还是不会倒台!
        对中国来讲,把清朝推翻了,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蒙古跑出去了嘛。
        不推翻清朝,搞实质性的君主立宪,对中国是最佳选择。当然,这是在百年后来看的结果。
      -----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
     不对,上天看中国人可怜,1911以后,又给了100年让中国人重新选择一次,结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简单的重复。中国的本性就如此。
  
  ——其实,搞了实质性的立宪的话。政权、军权还是归于汉人,满清除了留下个皇帝还会有什么?跟革命后不会有什么区别。
  
   所以,满人是不可能搞真正立宪的,除非清末的皇帝极有能力,而且知道自己的利益与满人的利益已经根本对立,用汉人而排满。
  
   只可惜清末恰恰是皇权被满洲部族和汉人官僚架空的时期!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5 18:48:49 
    等等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6 18:27:40 
    
  作者:antimicro 回复日期:2011-01-04 13:18:38 
  
    作者:释迦悟证 回复日期:2010-12-31 19:39:14 
    
      其实,清末前的2年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清朝有一个英明一点的领导人,即使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还是不会倒台!
          对中国来讲,把清朝推翻了,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蒙古跑出去了嘛。
          不推翻清朝,搞实质性的君主立宪,对中国是最佳选择。当然,这是在百年后来看的结果。
        -----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
       不对,上天看中国人可怜,1911以后,又给了100年让中国人重新选择一次,结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简单的重复。中国的本性就如此。
    
    ——其实,搞了实质性的立宪的话。政权、军权还是归于汉人,满清除了留下个皇帝还会有什么?跟革命后不会有什么区别。
    
     所以,满人是不可能搞真正立宪的,除非清末的皇帝极有能力,而且知道自己的利益与满人的利益已经根本对立,用汉人而排满。
    
     只可惜清末恰恰是皇权被满洲部族和汉人官僚架空的时期!
  _____________
  是啊。

作者:鞍海怪客 回复日期:2011-01-07 16:27:0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