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craft小岛种子:无产阶级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00:49:16

 

 

和谐社会应当是各个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个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人是主体。对于执政党来说,妥善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的关键。坚持利益观点和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党能否处理好各种利益问题,决定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刘也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贵州政协报,2007 117 日,第 A03

和谐社会是人民内部的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坚持群众英雄观、群众利益观,树立公仆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重要手段、根本出发点和根本保证。

坚持群众英雄观是赢得构建和谐社会广泛群众基础的重要手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

坚持群众利益观,人民利益至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中国共产党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我们党历来高度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

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防止权力腐败,是保持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唐红英,坚持群众观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4

作者在文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党的群众路线的反映。从群众路线与“三个代表”的内涵可以看出,他们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都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群众路线要求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这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而“三个代表”是新世纪端正党的作风,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因此他们二者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并彼此推动。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冉绵惠,“三个代表”是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11

党的群众路线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之关系的路线。群众路线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它同时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路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组织路线。

                            ——谭献民、刘莎,群众路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路线,《湖湘论坛》,2006年第2

作者认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契合的,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群众离不开党,党更离不开群众。只要全心全意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便能克服一切困难,从容应对所有考验,把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贯彻到底。相反,若离弃了人民群众,党就丧失了自身最本质的特性,所取得的执政地位也会失去,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更有必要长期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深化群众路线对党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把二者完全统一起来,在党的领导下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程伟,论执政为民与群众路线的内在理念契合,《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7

                                            经济学院郑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