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小路上广场舞16:多改变自己 少埋怨环境 少说多干 养成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3 11:16:29
刚当教师时,领导便分配我做班主任,同时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学生不尽如人愿,一个班还不错,另一个班可就难了。50多个学生全是男生,是从各个班挑选出来的后进生。他们爱玩、怕上课,有几位学生连父母的名字都写不对,却埋怨父母名字太难写!

    学校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愿。教室是条件简陋的平房,因为隔音差,以至于一个教师讲课,几个教室都听得见,互相干扰。冬天 下雪,雪花从露缝儿的屋顶直接飘到室内来。

    面对这样的环境,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但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的是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和埋怨,真乃人生的悲哀。

    我的体会是: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面对现实,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不久,我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有了明显变化。那个全是男生组成的班级,也和我成了朋友。他们帮我搞教改、帮我设计公开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出人意料的高。

    如今,昔日简陋的办学条件也已成为历史的回忆。新的教学楼、实验楼,新的现代化专用教室和操作室,风景怡然、赏心悦目的校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见,人在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逐渐随了人愿。 少说多干 养成习惯
——我对“以德治教”的认识和实践 
 


  2001年,我曾参加过多次“以德治国”、 “以德治教”的研讨会和报告会,听了很多报告,也看了很多论文,了解了很多新的见解。其中有3位教师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教师说:“我觉得以德治国也好,以德治教也好,最要紧的是:少说 空话,多做实事,说了就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德。只说不做,还不如不说,例如,没有《教师法》的时候,我们这里从没有拖欠过教师工资的现象,自从有了《教师法》后,规定了不准拖欠教师工资,我们这里就开始拖欠,而且越欠越多,愈演愈烈。法律规定的都敢不执行,写在纸上的口号就更无力了,这样只说不做、纸上谈兵,当然就不是以德治教。”

    第二位教师认为:“在我看来,以德治教,以德治国,不能只搞一阵子,只刮一阵风只掀一次高潮,而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落实到行动上。不仅是说了算、定了干,还要一不做、二不休,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形成习惯。”

  第三位教师的观点:“以德治教最要紧的是从我做起,大家都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尤其是那些为人父母者、为人教师者、为人领导者,更应该从我做起,少埋怨儿童,少埋怨学生,少埋怨群众,做到上行下效。因为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则行。”

  关于“以德治国”、“以德治教”的文章有成千上万篇,并不少见。单是“德”字的内涵和外延,“治”的类别与手段,就有着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与言论,但给我印象深刻的、让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这3位教师的见解。这大概是由于我和教师们同在最基层工作,天天都直接和学生们打交道的原因,容易产生共鸣。

    这3位教师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在我看来,要贯彻“以德治教”,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少说多干,养成习惯,领导带头”这12个字。我觉得这样贯彻“以德治教”比较简单、易记,而且操作性强。

    “以德治教”要有制度做保证。道德与法,相辅相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盘锦市教育局从1997年起,就开始从德治与法治这两方面人手,去开展各项工作。所谓德治,强调的就是“少说多干,养成习惯,领导带头”这12个字。我们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领导带头,少说多干。

  减少会议,深入一线。我们向县、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做了承诺,每年请一把手到市局开会6次以内,超过6次,基层领导可以拒绝。1997年至今,每年会议都在6次以内,有两年只开过5次会,而且70%的会议从开始到结束,都压缩在3小时以内。这样,局、校领导就有更多时间到基层讲课、听课、搞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1997年至今,我局正副局长、党委书记总共4个人,人不算多,但大家还能用大量时间深入基层,除了我每天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外,其余同志每个学期都能深入课堂去听课,了解第一手材料。

  要求校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我们也带头学习。近4年来,有3位局长先后读完了研究生课程,我们带头写书、写论文,还带头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

  要求校长、教师每天和学生们一起做广播操,我们教育局班子成员,每天早晨都站在机关体操队形的第一排,和同志们一起做早操。

   冬天每次遇上下雪,盘锦市内主干道上教育局的分担区,都提前完成扫雪任务。原因是局里将分担区域划分成92份,编成序号,从局长到科员,每人一份。每次下雪,不再通知,雪情就是命令,大家自觉自愿地奔向自己承包的那片“自留地”,干得热火朝天。在每年的中考加试体育、理化实验及高考加试英语听力重要工作中,局领导一直深入考点、考场。职业院校合并,接收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集资建房,等等,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因少说空话、多深入实际而得以顺利解决。群众多次评议:教育局是一个勤政的班子。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