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狗肉火锅:说古道今话垂钓【美文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10:54:34
说 古 道 今 话 垂 钓
文 许明亮 编辑 我是一片云

【导读】达官之钓是谓公钓,即公款钓鱼也。这些人其实也最容易被别人放长线、施香饵、布迷阵、装大钩所钓住,而成为一条贪食吞钩而丧身的大鱼。

垂钓可谓一种乐事。是一种兴趣,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休闲。它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修心养性,还可享受自然。
由于钓者动机和心境的不同,古之钓者便显出三种境界:一为无钩之钓;二为无鱼之钓;三为忘鱼之钓。
无钩之钓是昔日年逾古稀的姜子牙的创举。须发俱白的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杆上有线,线下无钩,水中有鱼,而无钓钩入水,离水面三尺而求鱼,此乃无钩之钓。正如人们常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见,他钓的不是鱼,而是人生的机遇。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可他就因为这么一钓,竟然一下就钓到了明主周文王这条大“鱼”。随后得以重用,他辅佐文王和武王一举钓到了西周的江山,也钓来了他自己封侯的夙愿。此诚实是千古奇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为钓之圣境。
无鱼之钓当首推唐代的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了。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寒冬,在千里冰封、万籁无声的雪域,他泛一叶扁舟,穿一身蓑衣垂钓。他会钓得到鱼么?他只能钓到孤独,钓到寂寞,钓到酸楚,钓到凄凉。政治抱负的破灭,永贞革新的无望,迫使他在冰冷的世界上去寻找精神的寄托。就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贤臣,竟然茌四十七岁如日中天之时便绝望地离开了人世。可见,无鱼之钓实为钓之绝境。
忘鱼之钓是宋人张志和,垂钓于桃花流水,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他钓的是一种快乐,一种情趣,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忘却尘缘的恬然自在;一种忘机江湖的物我一体。此种忘鱼之钓才是钓之妙境。
千古奇钓,唯此三人。钓坛圣手,世罕其匹。
今之凡人同样也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一为小钓于池;二为中钓于圹;三为大钓于波。
先说小钓于池,钓者放竿投饵,鱼自贪饵吞钩,钓者之意在乎一乐,一乐而笑,一笑了之,如此而已。此乃垂钓之乐境。
再看中钓于圹,钓者布饵待鱼,其乐全凭等待,等待之乐在于手中无鱼而心中有鱼。等待的结是失望还是收获,那就全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奥妙无穷。此权作垂钓之常境。
至于大钓于波,钓者一杆在手,怡然自得地垂钓于烟波之上,神游于天地之间,得山水之清气,领天地之神韵,其趣妙不可言。此堪称垂钓之至境。
现在耒谈淡平民之钓与达官之钓。
平民之钓,或单人独骑;或呼朋引友。披星戴月,不辞奔波之苦;日晒雨淋,不减静和之乐。
达官之钓,则另有一番景象:出行之际,车必豪华,具必高档,物必精美;一路之上,下属陪伴,拿包打伞,殷勤服侍;用餐之时,,菜要特产,酒要高档,饭要精米;打道回府,酒醉饭饱,扬长而别,满载而归。这些人凭的是手中之权,坐的是公家之车,钓的是百姓之膏,吸的是万民之髓;这些人慷的是国家之慨,谋的是个人之利,行的是逍遥之乐,犯的是坑民之罪。达官之钓是谓公钓,即公款钓鱼也。这些人其实也最容易被别人放长线、施香饵、布迷阵、装大钩所钓住,而成为一条贪食吞钩而丧身的大鱼。
古之大钓,唯闻钓名利、钓江山,钓公款则前所未闻。可见,钓公款还是当今官员的发明创造,可谓专利也。然而,今之钓公款者,又过于锱铢必究、寸利必得,为一桌佳肴、几条大鱼,其为官者的心胸肚量可见一斑。
钓坛古今皆有清浊之分、雅俗之别、高下之异,唯愿名利权势之徒,卑下世俗之辈,贪财弃义之人不要混迹其间,以还钓坛一片净土,此乃民众之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