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带什么包:世博会场馆一瞥图集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21:01:12
  世博会场馆一瞥图集 2         

一代天骄出现在蒙古馆


蒙古馆位于亚洲联合馆一,世博会官方资料介绍说蒙古馆中心区域安放了一枚巨型“恐龙蛋”,内置两具恐龙骨架模型和极富特色的木制帐篷等。果然正门的外墙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卡通形象,但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只恐龙,不如说是蜥蜴更像一些。上面用英文写了“戈壁与城市”,似乎是这次蒙古馆的世博主题。

一进门,展示了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致辞。致辞末尾的一句“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看起来十分眼熟,后来一想和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东侧的大幅标语是一样的。


场馆中央果然放置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蛋”。

里面陈列有珍贵的出土于蒙古境内的几千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

下图是距今8500万-8000万年前晚白垩纪的一窝幼恐龙群的化石,想必这些小恐龙刚孵化出世便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下面就是蒙古馆的“镇馆之宝”:两付恐龙骨架的化石。看起来大难来临之际,这两只恐龙正纠缠在一起,不知它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到底在为什么而打得不可开交。

恐龙化石再珍贵也体现不出蒙古国的文化与特色,我环顾展馆四周,发现能体现蒙古国历史和文化的元素还真不少。

首先引入我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牛皮画,上面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画像,下面是骑在马背上的剽悍的蒙古骑兵。

牛皮画的右上角是一幅蒙古帝国的全图。描绘了公园13-14世纪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后的辽阔疆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元朝领土自然也包括在内。

成吉思汗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不仅统一了蒙古草原,缔造了蒙古民族,同时也对欧亚许多国家和民族产生过巨大影响,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政治变革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摆脱苏联体系的控制后,蒙古国开始竭力宣传和利用成吉思汗这张“金字招牌”,意在证明现在的蒙古国是成吉思汗缔造的大蒙古国的继承者。2006年,蒙古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纪念大蒙古国建立800周年。而比蒙古国拥有更多蒙古族人口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将元朝历史作为自己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在纪念和“利用”成吉思汗这一历史伟人方面一直和蒙古国暗暗较劲,想来这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下面这幅牛皮画上的坐在宝座上的成吉思汗显然要比上面一张亲切一些,少了些驰骋沙场时的凶悍之气。

正因为现代有了独立的蒙古国,所以在今日的中国关于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下面这幅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晚年成吉思汗,其形象和中国历史教科书上的插图如出一辙。

蒙古馆里还陈列有《蒙古秘史》一书,它是蒙古民族的第一部书面著作,记载了成吉思汗的先祖谱系和他一生的业绩,是古代蒙古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将其列为世界名著。


不用一颗钉子,只用木头组装而成的“蒙古包车”,是古代游牧蒙古人的移动房屋。

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蒙古画:射箭和摔跤






蒙古娃娃:



蒙古乐器:马头琴。

用来出售的牛皮拖鞋:

按照蒙古国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通过1911年的“民族革命”和 1921年的“民族民主革命”,蒙古摆脱了大清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自主独立的人民共和国。可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前,蒙古国的地位相当于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内政外交政治经济和军事完全受苏联的控制,至今苏联的影响仍可以从蒙古馆里陈列的一些蒙古商品上体现出来。

不知啥时候起,伏特加居然也成了蒙古“特产”:

蒙古出产的速食牛肉汤,包装上跟俄文一模一样的采用西里尔字母的新蒙古文特别扎眼。


乍一看下面这几盒酸奶就像是俄罗斯产的,看来蒙古政府致力于恢复传统蒙古文的努力离成功还很远,很多时候传统蒙古文还只是一种点缀而已。

 

 

 

 

 

走进“天方夜谭”般艺术宝库

的摩洛哥馆

摩洛哥馆的位置很奇怪,明明是北非国家,却被安排在A片区,与卡塔尔阿联酋等西亚国家为邻。不过细细一想也有道理,因为摩洛哥和它们同为阿拉伯国家,属一个文化圈。由于没有沙特馆的特大IMAX影院和阿联酋馆的高科技展示手段,摩洛哥馆并不是炙手可热的热门馆,在白天高峰时排队也只需1个小时不到。但作为非洲国家唯一的自建馆,其精雕细刻的建筑和令人目不暇接的馆内展示给我以极大震撼,堪称阿拉伯文化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摩洛哥馆占地2000平方米,是一座集喷泉花园、白色宫殿和绿色露台于一体的北非风情建筑,三层楼的白色方形宫殿倒映在碧绿的花园水池中,喷泉随音乐起舞。

敞开的阿拉伯风格的木门,欢迎着四方宾客。

木门上的雕刻极其精美。

廊柱上繁复的伊斯兰花纹和马赛克贴片,颇具民族特色。

走进门厅,抬头便可以看到装饰着精美图案的天花板。

两位身着阿拉伯拖地裙袍的迎宾小姐,笑容可掬地迎接参观者,不过他们都是展馆聘用的中方工作人员。

两扇黄铜门环、黄铜门锁、阿拉伯纹饰的彩色大木门。

门厅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形状颜色各异的马赛克,每一片都是摩洛哥工匠手工打磨,进窑炉烧制,再一笔一笔上色,最后空运到上海的。

穿过门厅,进入一楼大厅,这里被称作安达卢西亚花园,大厅中央有一座大理石喷泉,一汪清水映照着四壁15米见方、雕刻着阿拉伯文字的白色石膏板,三面游廊的柱子上都是手工艺人精心打制的马赛克图案。

潺潺的喷泉、典雅的回廊、华丽的吊灯、壮观的穹顶, 还有高大的枣椰树,优美的景致映衬在白色石膏板浮雕与五彩马赛克装饰的背景下。

一层回廊的外围是摩洛哥馆的的珍宝陈列区,这里呈现的皆为古董级展品。这是古阿拉伯文书法:

有关阿拉伯文字的邮票:

美轮美奂的柏柏尔陶器,看得我目不暇接。

黄铜器:

精巧的摩洛哥传统乐器:










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刺绣:

传统的珠宝首饰:










拾级而上,进入二楼,,一处摩洛哥艺术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展示在等着我们。



美轮美奂的风情长卷

摩洛哥位于非洲的最北端,北边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遥遥相望,因此这个国家素有“北非花园”之称。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在摩洛哥,阿拉伯文化与新潮的西方文化并存,造就了独特的的摩洛哥风格。在上海世博会摩洛哥馆的二楼,人们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独特的摩洛哥文化艺术。


整个二楼展区被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利用液晶电视和展品陈列,逼真地再现了摩洛哥当地的传统街市,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看得人眼花缭乱,浏览往返。


最吸引我的当属陶器展品,摩洛哥陶器以其特有的鲜明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摩洛哥的传统工艺木雕,我们在摩洛哥馆的木门和天花藻井等处已经领略过。


镂空雕花的石膏墙板:

黄铜器:





用来装饰墙面和廊柱的纯手工马赛克:





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刺绣:



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摩洛哥城市中。





传统灯具:

精美传统服饰:









铜制茶具:



珠宝首饰:



服装配饰:



数十种阿拉伯香辛料,老远便能闻到:



草编:


皮革制品:


颜色绚丽的皮拖鞋:










传统民族乐器:







各色坚果,香味扑鼻:











游客漫步各展区,都能闻到一股淡雅的香气。原来整座展馆的木材皆产自摩洛哥,其中包括一些名贵木种,均由工匠悉心雕刻成大门、围栏等。人们游历馆中,地道摩洛哥木雕的香气,时刻萦绕身边。




内墙的马赛克,构成了精巧的几何图案,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豪华吊灯:

三层展区则有一个约240平方米的环形屏幕,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这个千年古国的现代风貌。




整个摩洛哥馆虽然仅2000平米,却像一幅在你眼前徐徐展开的摩洛哥风情“长卷”,为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个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多元文化。个人认为,它可以列入世博会必看的场馆之一,且无需排长队。


 


  

世博会上的雷人英文标识


在日语中把世博会称作“万博”,大概是“万国博览会”的意思。走过世博上南路出入口附近的参展国国旗阵,那迎风猎猎作响的各国国旗,还真有点“万国”的感觉。

中国办世界性的活动最讲究脸面,喜欢竭尽全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四方来客,容不得任何坍台丢脸的事儿。于是乎才有了禁止上海市民穿睡衣上街,发动群众消灭沪上街头雷人英语标识等“运动”。 尤其是后者,我倒认为极有必要,因为满世界跑跑,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街头有如此多的雷人英语标识,看得外国人一头雾水,看得中国人啼笑皆非。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国外主流媒体也以“上海市政府发起消灭雷人英语活动迎接世博会”为主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和肯定。

据报章记载,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上海街头被搜索出来的雷人英语还真不少,就拿被网友评为“最雷人英语”前三名的例子来说:其雷人的程度用语言很难表达:小心溺水”被翻译成”Careful drowning”、“数码冲印”被翻译成”The numerical code flushes India”以及“团市委书记”更是被翻译成”Regiment city wei secretary”。个人认为第二名“数码冲印”最为“幽默”,居然把“冲印”翻成了“(用水)冲洗一下印度”,其无厘头的程度连周星驰也自叹不如。

(网络图片:雷人英语集锦)

经过这次“雷人英语大搜索”的活动,上海街头的英语标识水准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至少在世博园区内我没有看到一处令人产生歧义或者无法理解的英文标识。然而我还是高兴的有些太早,那天晚上刚出上南路出口大门,没走几步,迎面就看到一张便民的指引标识,差点把我雷倒:(P3)

显然这是一张指引出园客流乘坐上海地铁7号线和8号线的指路牌。中文的含义就不算明了,英文更是让我啼笑皆非。把出口(Exit 或者Way Out)硬是翻成了Export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这样低级的错误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世博会最主要的出口之一,而且存在了很多天,足见铲除雷人英语这一顽疾任务之艰巨,也显现出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还有待加强。

上面那个有关“出口”的笑话,让我联想起两年前在浙江诸暨某景区看到的雷人英语标识,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上面那个“入口”和“出口”的翻译比世博会的要专业得多,至少没有把游客“出口”到国外去。不过把进和出的方向搞反了,这也是要命的错误。好在,这里外国游人罕至,问题不算太大。据说某地还有把“进口”翻成”Enter the Mouth”的,那更是“技高一筹”。

该景区其他英语标识也是错误百出,滑稽之极:

现在把话题再转回世博会的那幅指路标识,除了把客人“出口”到国外以外,有关上海地铁的翻译个人认为也不妥。P3中把上海地铁翻成“Subway”,我认为欠妥。

中文的“地铁”一词似乎是来源于日语中的“地下鉄”。在英语中,地铁这个词本身有很多叫法。个人认为,“Subway”只是美国等少数国家对地铁的称呼,在全世界英语和其他语言中并不占主流,用“Metro”可能接受面更宽。

在地铁的老祖宗英国,地铁的正式名称被称作“Underground”(地下):

(摄于伦敦罗素尔广场地铁站)

在英国人的口语中,地铁又被昵称为“Tube”(管子)。因为英国的地铁车辆在像管道一样的圆形隧道里穿行,连窄小的列车顶部也被设计成圆形,好跟“管子”匹配:

(摄于伦敦皮卡迪利广场站)

资料显示,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在欧美很多国家,地铁之所以被称作Metro,其实就是metropolitan railway的简称,字面意思就是都市里的铁路。法国巴黎地铁是在1900年开通的,最初的法文名字是“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从英语“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所以《英汉大词典》中指出,Metro这个单词尤指法国巴黎和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地的地铁。

在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地铁也被称作“Метро”,把这5个西里尔字母对应成拉丁字母也就是“Metro”。到莫斯科的第一天,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久负盛名的莫斯科地铁,出宾馆后找不到地铁站,就向路边一位老大爷问路。老人不懂英语,可我会的俄语单词又仅限“谢谢”“再见”“好”等两三个词儿,于是我灵机一动,用“俄式大舌发声法”反复说英语“Metro”这个词,(说成“麦特罗”或者“麦德龙”),老人一下子听懂了,亲自带我到地铁站,让我喜出望外,连声说“Спасибо”(谢谢)。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我发现西班牙语“地铁”也被称作“Metro”:

(摄自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广场站)

在葡萄牙语中,地铁也叫“Metr?”。如此看来,从全世界范围看,把地铁称作“Metro”还算是主流,而“Subway”更多的时候是指地下过街人行通道(美国除外)。另外插一句,Subway在美国还是一个著名快餐连锁店的名称,这几年已经进入中国,中文名译作“赛百味”。

查阅上海地铁的官方译法也是“Shanghai Metro”,上海地铁的官方网站就是http://www.shmetro.com

既然上海地铁7号线、8号线被缩写成M7和M8,这个M就是Metro那里来的,所以这里同时再把地铁翻成“Subway”未免就不妥了。

   
 

63万游客坦然

面对世博会“尖峰时刻”

9月23日是秋分,又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二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看来为了配合世博,长三角地区的空气治理成效不错。这样的蓝天白云,印象中已经好多年很难看到了。

世博园里的各色建筑配上蓝天白云格外好看。



难得的好天加上难得的假期,世博园入园人数再创新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截止下午17:23分,入园人数达创纪录的60.57万!

满眼望去,场馆外、广场上、高架步道、公交站点,到处都是游客,乌泱乌泱的!

为了应对如此大的客流,园区公交开出了最密集的班次,这不,公交车都连成了串,成了“公交列车”了!

即便如此,公交站台上等车的游客还是非常壮观。不过归功于工作人员的维持和排队隔栅的引导,排队秩序还算不错。



这一队僧人游客因为其服装显得很突出。

远眺尼泊尔馆和中国馆,隐约可见如织的游人。

这天是沙特国家馆日,作为世博园的头号热门馆,遇上世博会开幕以来的最大入园人数,再逢国家馆日,今天的沙特馆门前的队伍格外“宏伟”!

不过开园已经一百四十多天,游客的心态已经趋于成熟。很多人已经是二进园、三进园乃至N进园,即使是首次入园的游客也对世博会的排队壮举早已有所耳闻,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不,为了乘坐8分钟的瑞士缆车,得排队2-3小时才行,可排队的人还是一脸的淡定,让人佩服。

世博园是如此之大,即便塞进60多万人,依然不乏清静之处。如果我不说,谁能想到下图中那个幽静的中式园林门外就是热闹的世博大道和喧嚣的韩国馆呢?

从世博文体中心远眺浦西标志性建筑。自左往右,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城市未来馆的大温度计一字排开。由于视角的关系,大温度计看上去高度甚至超过了环球金融中心!


巡游完毕,“归巢”的花车。

入夜了,游人兴致不减。



19:48分,大屏幕显示,当日入园人数突破62.87万。世博会的记录又一次被刷新!



      

最牛的“蜗居”是

上海世博之最小展馆

说到上海世博会最小的展馆,非葡萄牙“可搬运的游客塔”莫属了。这座展馆坐落在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里,位于西安案例馆附近,占地仅9平方米,远远看去很不起眼,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问讯处呢。“可搬运的游客塔”,葡萄牙语为“Torre Turística Transportável”, 所以又简称TTT。


在浦东的葡萄牙国家展馆参观时,就曾经看到过专门的介绍:

在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展馆中,也有这座“可搬运的游客塔”的缩小模型,看来它是葡萄牙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

这座占地仅9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拥有二室一厅一厨二卫,至少可供两人居住,堪称世上最牛的“蜗居”范例,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和玻璃。



进入一楼,迎面就是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

开放式的小厨房配备有电磁灶台、水池和抽油烟机。


厨房旁边是一个卫生间,有洗脸盆和淋浴设备。虽然有点窄小,但绝对够用。




沿着有点狭窄的楼梯往上走,可以前往二楼和三楼。


在二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休闲区,有一个简易的沙发。

休闲区对面是一个工作室或者说书房,可以在这里上网、阅读。




沿着楼梯再往上,就到了三楼。





三楼是一个主卧,有一个双人床的位置。



主卧还配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三楼居然还配有一个阳台,住家可以在阳台上喝茶休息,远眺风景。

由于这座“游客塔”内部空间实在狭小,即便广角镜头也难有施展的空间。我这里只好借用新华网上的两张图片了。人家是用鱼眼镜头拍摄的。这是二楼的书房和起居室:

(网络图片)

这是三楼的主卧和阳台:

(网络图片)

整个建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占地仅9平米,建筑面积也仅27平方米,却做到了二室一厅一厨二卫,具备了独立住宅的所有功能。堪称最牛的“蜗居”了。(下图是“游客塔”在葡萄牙的照片)

(网络图片)

据介绍,游客塔四面的玻璃可采光,同时还具备吸收太阳能的功能,整座建筑呈长方体,横卧可借助平板汽车搬运,水和电量储备装置也隐藏在楼底,完全可以脱离外界的供电供水系统独立运行,也可加入市政供水供电系统。

面对日益攀升的地价和房价,这种占地面积少,节能环保的建筑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当然,由于是概念房,它的造价目前还有点高,约8万欧元。但这样的设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建造成本通过批量生产能够降下来,再解决好安放地点许可的问题,这样的房子对于买不起房的年轻人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3小时暴走43国在非洲联合馆


去上海世博会,如果你不愿日晒雨淋,又想免排队在短时间里走遍更多的“国家”,非洲联合馆是个不错的去处。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相当于3个半标准足球场,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共有43个非洲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非盟)在非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某一个雨天的下午,在这里我用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时间走遍了非洲43国的展馆。

从正门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非洲的微笑”主题背景墙,上面共有25张非洲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笑脸,很是生动。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在馆中央的专题展区,陈列着100多件来自非洲各地、各个时期的美轮美奂的实物精品,有织布、草编、木雕、石雕、陶器、铜铸、乐器和绘画等等,好似搬来了一个非洲博物馆:

托中国的福,这次非洲大陆在世博会的参展国数量和参展面积都是史无前例的。非洲联合馆很大,要想一个不拉地跑下这43“国”还真不简单呢,很可能一个国家的展馆先后去了两趟,而有的“国家”却转几遍都找不到。幸好我的方位感绝佳,当初世界地理也学得不错,几十个非洲国家的国名都烂熟于胸,才完成了这一任务。要不然,那些个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或者刚果(金)刚果(布)什么的,非把你搞得头昏脑胀不可。

下图是赤道几内亚展出的面具:

几十个展馆跑下来,我发现木雕是非洲各国的首要展品。这些风格或粗犷或细腻,或夸张或内敛的木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两张图都是几内亚展馆陈列的木雕:

加纳的双头木雕:(他们还诙谐地在木雕上贴了中英文对照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下面两个木雕作品,摄自多哥的展馆:

非洲国家的绘画作品同样有着鲜明的特色,下图摄自喀麦隆展馆:

中非共和国的几幅绘画,尤其让我喜欢:(以下4图)

中非共和国的木雕:(以下3图):

塞拉利昂的蜡染画:(以下2图)

下面色彩缤纷的木刻装饰来自贝宁:

下面的椅子可是用整块木料雕出来的哟:(同样来自贝宁)

加蓬的展品:

肯尼亚的木雕还披上了服装:

草原霸主非洲雄狮的标本都让肯尼亚搬来了:

索马里把沙漠之舟也请进了展馆:

塞舌尔展馆,一片热带海岛风情:

博茨瓦纳的草编制品:

乌干达的美术作品:(以下两幅)

坦桑尼亚的现场绘画,特别引人注目,每幅画的售价不菲。本想多拍几张义务帮他们宣传一下,可人家版权意识挺强,谢绝拍照,只好从下面这一张图片中略窥一二了。(这种画派叫做廷嘎廷嘎画,TINGATINGA)

非洲联合馆还是“盖章一族”的乐园,那些第一次来世博的游客,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把一本空白的世博护照盖的满满的,虽然回去后可能根本想不起来也认不出是什么国家的章。面对汹涌的盖章一族,我们可爱的非洲兄弟自有高招,有的高挂免战牌:“本馆暂停盖章!”,“本馆没有章!”;有的规定盖章的时间段,盖上半小时,休息一小时。。。下图中非盟组织展馆的盖章小姐更是想出了省力的高招,她要求排队者把待盖章的护照翻好页,紧挨着一字排开,然后只见她手起章落,啪啪啪...,每次至少连盖4-5本,省时又省力:

在非洲联合馆里,还有一个世博园里最大的集市,出售非洲各国的工艺品和纪念品。不过在这里购物,必须瞪大眼睛,多长个心眼,至于原因嘛,留着下篇再说吧。




      

在世博会淘宝要留神被忽悠



到世博会参观游览的游客,特别是平日少有机会走出国门的朋友,对有着鲜明异域文化特色的外国商品倍感新奇,爱不释手,大都会买一些回来留作纪念。不过依我的观察,有些商品售价畸高,少部分商品产地可疑,甚至以国产货冒充外国商品,大家买的时候要多长一个心眼才是。

以前我在一篇名为《沦为阿拉伯集市的也门馆》(点击进入)中就曾对某些商品的产地提出过质疑。这次到非洲联合馆热闹的非洲集市上更加深了这种疑问。

非洲集市中的绝大多数产品显然是来自遥远的非洲大陆,比如下面的葫芦雕刻,还有现场表演,更增添了产品的可信度:

北非的阿拉伯陶罐也很正宗。

北非的香水瓶和陶瓷制品,以前在开罗的集市上见到过:

木雕产品也很有非洲特色:

非洲的打击乐曲:

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制品:

不过你要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产品都是非洲原产的话,你就太低估中国人民的智慧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有什么东西生产不出来呢,更何况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一趟义乌小商品城,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

其实,如果你有机会到世界各国旅游,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亚非拉国家,在异国他乡买到Made in China 的旅游纪念品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但这些产品都是按国外客商的要求定制的,在国内是买不到的。只要价格合理,特色鲜明,即便是中国制造也无损其纪念意义。

但如果在自己家门口,有人故意隐瞒中国产地,以高价再兜售给国人,这种做法就有些欠妥了。按照世博会的商品售卖规定,各国销售的纪念品允许异地加工,但必须标明产地。但某些商贩少数商贩没按规定办事,把“中国制造”当作非洲特产来卖。据说,曾经有不少游客向世博有关部门投诉,抱怨自己被“忽悠”了,满心欢喜买来的非洲手工艺品,居然在义乌、城隍庙等小商品市场有售。好在世博会管理当局也很重视,与非洲联合馆进行了沟通,从8月4日开始,非洲集市上所卖的商品都被要求据实标明产地。同时参展方还自发成立了监察委员会,经常巡查,发现可疑商品便予以纠正。

我发现现在“非洲集市”的每个摊位都张贴有营业执照副本、消费提示和投诉电话。

集市上好几处地方还贴有“友情提示”,提醒大家“根据世博会相关规定,所售商品可在中国国内采购和加工”。

很多摊位也用醒目的大字提醒游客注意商品产地。

有了馆方的严格规范,自己再多长个心眼儿,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开开心心游世博。




       

超级大国营造的童话世界

的俄罗斯馆

逛世博会,对于排队这件事我有一个思想的转变过程。一开始,看见排队绕着走,专找冷门馆。后来尽量选择夜游,目的就是一个,少排队。但几趟下来,馆倒是看了不少,可就是没看过所谓的大馆。于是痛下决心,决定花出一点时间,看上几个。不过那些动辄排队7-8小时或者3-4小时的馆还是免了吧,我决定从排队两小时以内的馆入手。俄罗斯馆就是我的第一次排长队尝试。在进园游客总数不到30万的一天,我在经历了漫长的90分钟的排队之后,终于进入了俄罗斯馆,这个我曾经无数次在她身边擦身而过,却从未得以一睹真容的“童话之国”。

进入俄罗斯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牵牛花、荷花、向日葵、蘑菇、大风车……所有的场景都比真实事物放大了几倍乃至几十倍,让你有置身“大人国”的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渺小了不少,不自觉地用小孩的视角来打量这个世界。


 

在一楼展厅陈列有许多造型奇特的模型。根据资料介绍,俄罗斯为了筹备这次世博会,现在全国搞了一次儿童绘画竞赛,主题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城市。然后再参考入选的绘画作品制作成这些模型。

下图是10岁小朋友尤先科心目中的垃圾处理工厂:

这是12岁的娜斯基娅心目中的广播电视塔:

苏尔塔诺娃是个12岁的艺校学生,她心目中的大剧院是这样的:

这个貌似大海龟驮着的高楼大厦群忘了是谁的作品了:

卡尔波娃设计的连锁超市:

达美尔兰设计的体育运动中心:


12岁的瓦列夫斯基心目的住宅区,像一颗参天大树,因为他心目中的城市的每个元素都应该沐浴在阳光中。

下图题为“交通运输部门”,作者是11岁的罗曼诺夫斯基,他心目中城市里的移动应该是如此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10岁小女孩玛莎心目中的环保生态住宅,应该和玩具屋一样舒适。

梦幻般的展厅一隅。

抬头仰望展馆的顶部,是模拟的苍穹,俄罗斯的太空站正遨游在太空中:

沿着缀满巨大牵牛花的走廊盘旋而上,便到了二层展厅。

在充满童趣的布景中,有很多视频播放设备,一些俄罗斯孩子在屏幕上用中文介绍俄罗斯在城市、能源、太空等领域取得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

二楼是拍摄这个童话世界的最佳场所,不过由于朦胧的灯光和极强的明暗反差,要把这一切清晰地记录下来,并不轻松。












离开了充满想象力的展厅,在离馆前照例要逛一下纪念品商店。



精美的俄罗斯套娃自然价格不菲,不过个人感觉这里的售价比在俄罗斯买还要高出一截。



       

世博会唯一地下场馆是墨西哥馆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墨西哥馆

特色

工艺品

原创摄影

旅游

分类: 世博印象

一开始逛世博,很多人都是凭着国家的名气来判断场馆的好坏,对一些大国和“名”国的场馆追捧有加,而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场馆则等闲视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口碑成了大家选择参观场馆的重要参考。C区的墨西哥馆因其陈列的富有鲜明特色的手工艺展品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远远望去,墨西哥馆就像是一个由“风筝”组成的小广场。资料上说,在墨西哥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风筝”一词来自纳瓦特尔语中的“papalotl”,原意为“蝴蝶”。在墨西哥,风筝代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而风筝又起源于中国,作为中国和墨西哥两种古老文化中的共同因素,风筝意喻未来的无限腾飞与发展。到了跟前才知道,墨西哥馆的主体建于地下,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展馆,这在上海世博会的所有展馆中好像是独一份儿。


墨西哥馆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各色工艺品。无论是作为陈列的展品还是用来出售的卖品,一样的制作精湛,一样的匠心独具,一样的精心摆放,与某些场馆摆地摊式的大甩卖架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世界各国的工艺品我也算接触过不少,可这些墨西哥的工艺品在我的知识储备中却是完全空白的。现场也没有文字介绍,回来后网上搜了半天也查不出任何头绪,只能将图片贴出来,还望去过墨西哥或者接触过墨西哥工艺品的Amigo(朋友)赐教。







这种色彩艳丽之极造型繁复的工艺品貌似是用陶土制成,但瞧着很像我国西北地区的面塑。





这种小人偶貌似是用玉米秸秆制作的。

墨西哥馆中有一个大厅,布置了四十多个不同的悬空面具,代表墨西哥40个城市。透过面具里的视窗观看视频,游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体验墨西哥居民的多样生活。但据我观察,人们对这些极具墨西哥风情的面具本身的兴趣远远超过在里面观看到的内容。
















下面的这个陈列大厅其实就是墨西哥馆的卖品部。所有的陈列品都是用来出售的,精心的布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绝无集市般的喧闹。

展品上的价格标签表明它们都是可以被带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