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常戎:【感悟】内在心思的涵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4:49:43


在人与人之间,除了没有荣辱之分别外,不管什么时刻都觉得很平常,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养。

  修行学佛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但是却不能欠缺修养;外在的人事环境,我们都要好好应对,一离开人与事就没有修行的环境了。所谓“修”就是磨练、修练的意思,人若与人事隔离,根本谈不上修行磨练。

   

  苦难可以磨练自己

  宝石在未琢磨之前,只是一块粗石;若想去除表面的粗糙,成为精细的宝石,必定要用一块更粗更硬的石头来琢磨。之后,才能将粗糙的表面磨掉,展现出光亮晶莹的部分;藏在粗糙矿石中的宝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修行与此道理相同,我们想发现自己原来的本性,修得与佛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本质,必定要藉着人世间一切的苦难与艰难,以及比我们更倔强、更顽劣的人来磨练自己。所以,“修”就是:能禁得起外境的磨练、禁得起别人对我们的羞辱,并且以宽大的心胸、庄敬自强的定力来接受人与事的磨练;此即是“修”,这是指我们对外在环境的修行。

  我们若只面对外境来修行,仍嫌不足,还要在内心产生深刻的感受,所以,“忍”不是最高境界,如果能够“忍而无忍”,就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这就称做内在涵养,这样才是真正看开的人生。

  在人与人之间,除了没有荣辱之分别外(无光荣感或受耻辱的感觉),不管在什么时刻都觉得很平常,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养;修行,修得心如止水,不受境转,这才是真工夫啊!

  许多人都自以为学问有多高、多聪明,却只不过是“道之资”——只是看得懂文字、听得懂佛法;虽然能了解道理,但也仅止于皮毛上的了解。如果不能深刻体会佛陀的教法,善加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就称为“不深蓄厚养”,“蓄”是积蓄的意思。

  一般人听法都会有所漏失,很少人听法之后能拳拳服膺。

  《佛遗教经》中有段文句:“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

  试问,我们会不会珍惜水呢?人不能离开水,但是我们平时却不知珍惜;等到干旱时,想求一点水都很难得。

  我们的智慧水也是一样,都漏失掉了;既然过去已漏失,现在就应该好好珍惜。

  佛陀的教法如甘露,我们要一点一滴地积存起来;如果听法时边听边漏,就无法蓄存任何法理了。

  平常我们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知道在春天要积存食粮,以备将来食用;而社会上设有银行储蓄部门,就是因为人们工作赚钱及生活开支的余款都会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同样的道理,我们接受佛陀教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在平时好好积蓄起来,才能应用自如,所以我们要“深蓄厚养”,好好将佛法留藏住,好好培养德性。

  一朝闻道,终身受用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思;接受佛法之后,必须深深地体会、细细地思惟、好好地修养。

  假如不能做到这些,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就不能合乎道了。有时候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到外面关门的声音很大、走路的脚步很重,我就会感叹大家平时听法都听到哪里去了!举手投足无一不是表现我们学佛的形态,今天听到教法说“动作要轻柔”,那么,从这个时刻开始,做任何事、拿任何东西,都应该轻提轻放。

  以上这些不过是举手投足而已,但是,在在都表示着:我们听法之后是否能学以致用?

  “一朝闻道,终身受用”,才是真正的修而用之,否则,听再多的法,仍毫无所用。

  

  佛陀为病比丘说法

  佛陀僧团中有一位生病的比丘,他平时身体还健康时,听了很多佛法,也常常随着佛陀到处弘法,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却与人群隔离。别人生病时,他认为与自己毫不相干;即使举手之劳便能利益他人,他也不肯去做;他认为自求解脱才是修行最重要的目标。

  但是,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当他生病时,因为平时不肯付出,所以没有人愿意照顾他。他病得躺在床上,连大小便溺都无人为他清理,而饮食汤药,更造成许多困扰。

  佛陀知道此事之后,马上请随行的比丘为他清洗打扫,又亲自将他的身体清洗擦拭得清清爽爽,然后换个地方让他躺下来。接着,佛陀就慈言爱语地为他说法,并且问这位生病的比丘说:“我平时所讲的四谛法,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这位比丘回答:“平时佛陀讲法,我都非常认真听。”佛陀说:“你若还记得,现在就为我说说四谛法。”这位弟子便恭恭敬敬地撑起上身,斜躺在床上开始说四谛法(四谛法即是苦、集、灭、道);而佛陀就坐在他的身边,低着头、非常认真地聆听。

  佛陀真是一位大导师啊!他除了自己开示教法,还能启示病中的比丘说法。由此可知,佛陀时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虽然是他说过的教法,从病中的比丘再重复述说出来,他仍然不厌其烦,恭敬地聆听。

  他叫这位比丘说法的用意有二种:

  一是要警惕病中的比丘,让他看开生死,知道人生在世就是苦的。人有身体就有苦,因为有身体就有生老病死,所以佛陀要他“观身不净”——身体本来就是不净物,本来就会败坏无常;应该体悟这些道理。

  所以光听教法还是不够的;只有用耳朵听法,内心没有深厚的修养与工夫,一旦病痛来临时,必定会非常惶恐不安。所以佛陀再次警惕他:“听了法以后,你有没有受用呢?”平时我们也要自我警惕,真正看得开、有受用,这才是真正的涵养。

  另一种用意是表示佛陀以身作则,教导弟子重视教法。虽然是他自己说过的话,但是经由别人的口再重述,他还是一样虔诚恭敬、集中精神听法,绝对不会有散漫心。只要是真理、只要是教法,即使是出自弟子的口中,他都一样敬重,认真地听。

  普通人都有轻慢心,会“轻法慢教”,听过的教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听,自然就不会生尊重之心;心想:“既然是听过的教法,这都已经知道了。所以一坐下去,精神便无法集中,就开始打瞌睡了;这样如何能受用呢?只是摆个坐着的姿势而已,这就是轻法慢教。

  尽管佛陀的教法如同甘露法水,足以滋润人们的心田,但是,如果我们像一个覆盖的桶子一样,即使有再多的甘露法水倒下去,也无法倒进桶子里,点点滴滴都会从桶子底部流散到四周。

  

  每天都是一张白纸

  佛陀不只是由宇宙万物中体悟真理,他更希望从一个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平凡人生的心态。

  我常常说:“每天都象是一张白纸,每一个人与事就是我们的一篇文章,若能用心好好去听、去看,那么即使是三、五岁的小孩童,也会带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平时我也很少用经律来为大家说法,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谈话的内容。我会说我今天遇到某某人,说了什么话;这些人与事也是一篇教法,所以我们要对外界的人、事认真观察,对自己内在的心态则要深思、细思;这就是涵养。

  佛陀之所以能称作三界的导师,因为他已具备内外的条件,内就是要深蓄厚养,外就是要修行;也就是说内心要抱持深思的涵养,再借外在的人事来修行。我们要时时刻刻受教而应用,今天听了法,今天就要马上应用,如此才能称为真正的佛弟子。

  佛陀为世人付出,作为人们的模范,他对待众生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因此,对外面的人与事,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好好去接受、对待。

  而内在心思的涵养,就要时时自我警惕,举手投足无不是学而受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