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夜泊 水疗 小姐:第九篇:江山楼阁俱风雅(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1 13:51:07






位于武昌东部的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5倍。
东湖,无疑是镶嵌在江城武汉的一颗明珠,一块翡翠。她蕴天地之灵气,含日月之精华,如月落中庭,似玉洒大地,让人流连,令人陶醉,催人遐思……
东湖以大面积自然水景为主题,兼有山丘、园林、建筑,融合浓郁的楚文化风情。比起那些源远流长的历史名湖,东湖似乎没有更多的文人吟咏,没有留下更多的帝王台,一切天然。如果将那些“名湖”比作浓妆的贵妇,那么东湖更似一位清纯的少女。漫漫历史中的东湖,曾是水乡泽国中默默无闻的一份子,是未经雕琢的“和氏璧”,是灯火阑珊处的俏佳人,是“百湖之市”一枝独秀的出水芙蓉。
东湖之美,美在自然。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水碧如蓝,浩似烟海,澈若明镜;山青如黛,秀似柔波,媚若瑶琴。这里碧波万顷,水鸟出没,渔舟汇漾,港叉交错,有“九十九湾”之称。湖中筑堤,堤岸相连,成一条19公里长的环湖路。在长堤绿荫中缓行,呼吸湖面吹来的清风,会有一种如临大海的感觉。阳光下,东湖水显得碧蓝澄澈,劲风一起,湖面掀起波浪,涛声澎湃,气象浩淼似大海;湖畔松竹与波涛交响,让人疑是海边听涛。临湖远眺,碧波与蓝天相接,又有“天水一色”之感。晨起散步,观日出,霞光把“海天”染得火红;夜间漫步长堤,湖水拍打堤岸,更是如置海边。
东湖之胜,胜在人文。屈子诗赋悬日月,楚王台榭控山丘。凤翥之传承,楚辞之光焰,九歌之音韵,萦绕其间。东湖梅岭内有饮马池,相传为鄂王筑池饮马之所。九女墩后有楚王墓,传为鄂王死后的墓葬。东湖磨山长咀的清河桥与鼓架山,传为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击鼓督战平息叛乱之处。唐代建弥陀寺与正心书院于洪山,相传鄂国公尉迟敬德读书于此。山上有东岩石刻诗:“几处稻梁喧鸟雀,数声钟罄起渔樵。”山之西南麓,有唐代著名文人李北海的故居,诗人李白亦曾居于此,作诗吊李北海,并在水果湖留下放鹰台遗迹。元代在洪山建灵济塔,俗称洪山宝塔。明楚藩王曾在东湖喻家湖南,种植芦苇,取笛收簧。往昔这一带是月明夜静,笛声悠扬,东湖吹笛景区、吹笛山由此而名。东湖西北岸有九女墩,传说系太平天国时期,为抗击清兵而捐躯的九位女兵合葬之墓。
东湖之景,四季如画。春雨潇潇,柳絮飘舞,长堤卧波,吞烟吐浪。层层远山嫩如青玉,融融春水软似鹅黄。夏日荷风,十里清凉,浮光跃金,飞舟曳银。碧波万顷击水,白帆千点逐浪。秋山净朗,鸥鹭翔集,渔舟晚唱。冬云苍苍,薄雪似霜,红梅傲放。东湖,似乎总有一种抒情的韵律。东湖风景区依据自然环境与民间传说,沿湖依次规划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吹笛、珞洪六大景区,规划在“曲曲幽幽九十九湾”,建成“山山水水二十四景”。现听涛、磨山两景区已建成开放,华亭双月,泽畔行吟,碧潭观鱼,曲堤凌波,落霞水榭,翠帷蕴谊、朱碑耸翠……13个景点,宛如珠落玉盘,分布于秀山碧水之间,掩饰于红花绿叶之丛。
听涛景区内的“先月亭”直冲湖中,与武汉大学遥遥相对。亭为六角,名出古诗“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当皓月当空,湖上冰清玉洁,银光如泻,垂柳依依,天上明月与湖中月影相映,格外皎洁。“可竹轩”为一组民族风格的轩式建筑,绿瓦白墙掩映于梧桂丛林之中。轩名引自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轩后修竹百竿,临风摇曳,声韵可听。“沧浪亭”取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依湖岸自然曲线而建,有伸腿可洗脚,掬水可洗头之感。“碧潭观鱼”内,夏日荷花争芳吐艳,“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邻近的“泽畔行吟”景区辉映,喻示屈原高洁的品格。“湖光阁”建于湖心小岛上,原名中正亭,系1931年夏斗寅主鄂期间为纪念蒋介石40寿辰而建,后改为“湖光阁”。阁为三层六面,飞檐绿瓦,登临四顾,气象万千。
磨山景区内的“朱碑亭”位于磨山第一峰,亭上悬挂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朱碑亭”匾额,亭前立红色石碑一座,上刻朱德元帅所题:“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梅园”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500亩,拥有300个品种,定植梅花5000株,与南京梅花山、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乍暖还寒,一枝独放,人们在赏梅之余,尚可品味历代诗人笔下的咏梅诗。
三镇古堤巡礼
杭州西湖有白堤与苏堤,前者传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筑,后者则是苏轼知杭州时所筑。在武汉三镇,同样有几条以昔年主持筑堤的官员命名的堤,分别是武昌的熊公堤、郭公堤,汉阳的郭公堤,以及汉口的袁公堤与张公堤。
据黎少岑《武汉今昔谈》载,在武昌城南有曾任明朝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的江夏熊廷弼所筑熊公堤。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熊廷弼由南直隶(今南京)督学任上被免职回乡,发起募捐,倡议修建堤闸,本人变卖家产捐款数千金,官商士人等共捐资万余金,遂修筑成武昌城至金口的堤段,故址为今武金堤。
武昌的郭公堤在宁湖(菱湖)湖心,自长街(今解放路)至新开路二里,系当年都统制郭果所筑。汉阳的郭公堤在东西月湖之间,即今汉阳文化宫立交桥至江汉桥一带,是1752年(清雍正二年)汉阳知府郭朝祚为方便交通所筑,堤两边月湖景色引人入胜,汉口仕女常挚侣渡河,来郭公堤上踏青,观赏湖景,有诗为证:大河南岸郭堤悠,柳绿莎青三月头。人面赛花还赛雪,广藤轿子揭帘游。
而汉口袁公堤与张公堤之规模,则比上面诸堤要大得多。袁公堤系1635年(明崇祯八年)汉阳府通判袁焻倡议并主持修筑。上自硚口,下至堤口,约长11里,环绕汉镇后面,以防后湖水泛溢。后居民逐渐集聚堤上,房屋栉次鳞比,成为街道,称为堤街。此街并非汉口堡建后形成,在道光初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时就已存在,而且比较繁盛。堤外取土处成一深沟,汉水由硚口灌入,至堤口入江,称玉带河。
张公堤始称后湖官堤。汉口后湖在春夏汛期,时常渍涝成灾,虽有袁公堤、汉口堡抵御,但仅可保旧汉镇之安全。汉口开埠后,华洋杂处,中外互市,今江汉路以下地带,租界与铁路仍受洪水威胁。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拟筑长堤以防水患,但因经费短缺未成。1904年始饬江汉关道详细踏勘,兴工筑堤,长堤起自硚口皇经堂裕丰垸(时称铁路1号,系京汉铁路尽头),向北经长丰垸旧堤,至杜家湾东拐,向东北方向经姑嫂树、戴家山,至牛湖广福寺前堤角(时称铁路150号)止。全长30余里,堤外开辟引河,上通汉水,下达滠口,以排湖水。1905年春初步筑成,使后湖一带涸出田地10余万亩,泽国皆化为市廛,从而为汉口市区的拓展创造了空间,后时加培修。解放后利用堤顶修建公路,成为汉口外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以上以主持筑堤官员命名的古堤外,武汉还有几条著名的古堤,分别是花蕊堤、万金堤、武丰堤、武泰堤等。
花蕊堤,又称花堤,宋政和年间(1111—1118)由武昌知府陈邦与知县陈基主持修筑,主要用于防止湖水外溢和江水内侵,因宋元时代城南右隅有花蕊门,故名。故址在今平湖门至文昌门内,现尚有花堤街,是武昌最古老的堤防遗址。
万金堤,在武昌武胜门外(今大堤口一带),宋绍兴年间(1131—1162)派军队修筑,堤上还建有压江亭,以镇风涛。据明武昌知府郭正域《武昌府重修江岸记》称:“万金堤,半在城内,居民栖止其上,为闾阎。”可见明代时此堤有一半已不起作用,到近代,更是半圮半没。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武昌遇到大水,城内半为波涛,舟行于市,损失惨重。经此次水患后,官府更重视城外堤防的作用,经知府张以廉奏请朝廷获准后,大修城堤。从王惠桥(今解放桥)沿江至阅兵楼(明代教场,在武胜门外),堤长1135丈,高、宽均在4尺以上,从王惠桥至洪庙无岸处,以青红石垒驳岸,高、宽一如城堤,又铸4头铁牛镇之。
武昌城南至金口原有的熊公堤,是清道光年间湖广总督周天爵所筑,但年久失修,仅有堤形可按。其每年夏间必为江水灌入,数十万亩良田皆成湖荡,居民弃耕,生活极其困苦。武昌城北至青山,民间于长江春汛时筑土埂临时防水,但全不足恃,一经夏汛或春汛稍大,便遭漫溃,将沙湖及今东湖连成一片,自江岸抵磨山一带,一片汪洋。清末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利用湖北赈捐余款,力筹大修之举,以为一劳永逸之计。先修成红关至青山30里大堤,称武丰堤,即今武青堤前身。后修成白沙洲至金口60里大堤,称武泰堤,即今武金堤前身。旧时有石驳岸处增筑加高,武胜门外未有驳岸处一律加修石驳岸。内湖之水,须有闸以资排泄,旋在南北各修水闸一座,南边巡司河上称武泰闸,北边东湖出江口处闸称武丰闸。武昌两堤两闸的建设,保护了农业生产,方便了来往交通。
在汉阳,除月湖上的三条堤——东头的杨柳堤(又名免溺堤,明正德初年知县蔡钦修筑)、中间的郭公堤和西头的龙灯堤(初名三搁石堤,清雍正年由一僧人捐修)外,沿江东门至南门一线有护城石堤一道,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修建。在凤凰山与龟山之间则有永丰堤(又称为新丰堤),始筑于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当时是为了沟通月湖,后来有了郭公堤,它成为汉阳西门至汉口武显庙码头的重要通道。另在城外三里坡药王庙至沌口,有始建于1506年(明正德元年)的20余里长的拦江堤,屡毁屡建,至1827年(清道光六年)商人集资重修后,曾改名江永堤,以祈“江堤永安”。
以上古堤,不仅在修筑当时具有抵御洪水、便利交通的功能,而且经以后不断维修加固,一部分至今仍在发挥防洪作用,大部分改作道路所用。
三国古迹觅踪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鼎足而立,武汉地区独特之地理形胜,曾为三国相争的重要战场。先有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大战,继有孙、刘两家对荆州的争夺。因此,在武汉留下许多三国时代的遗迹与传说。
武昌东湖周围,磨山主峰上有郊天台,相传刘备曾在此祭天,台已倾圯,址今尚存。在白马洲对岸的雁嘴,旧有吴主庙,用以纪念孙权。武汉大学左侧原有彤云阁,传说赤壁之战时,曹操路经此处,曾在阁中寄宿,故又称曹操庙。后武大建校,移至周家岭,阁内旧有“鼎足三分”匾,今已不全。如此看来东湖也曾被曹、刘、孙“鼎足三分”。
关于诸葛亮,在汉阳县黄陵矶东褚山下,有残存城垣,相传诸葛亮曾屯兵城中,故称诸葛城。武昌黄鹄矶胜象宝塔又称孔明灯,是因为有诸葛亮曾在山头点灯为关羽水军照路之传说。
关羽驻军汉阳时,常在长江边洗刷他心爱的赤兔马,今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至禹功矶处,被称为洗马口,旁边原立一根石柱,称系马桩。明代汉阳教谕赵弼有诗赞洗马口曰:
战罢沙场洗铁骢,虎臣威已震江东。
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龙媒汗血红。
又有说在禹功矶还有一洗马洞,与洗马口是“同时并著之迹”。本一石厦,明万历年间,知县陈尧卿凿为观音崖,旁建水月庵,旧有一碑,勒“振衣岗”三字。龟山左侧又有岩穴,称藏马洞,相传关羽曾牵马休息于此,也称关羽洞。武昌伏虎山麓卓刀泉有庙,供关羽像。传关羽行军于此,以刀柄戳地得泉,遍饮三军,故称卓刀泉。庙左桃园阁曾供刘、关、张三结义像,泉东北湖滨旧有关公桥,是卓刀泉通磨山要道。
鲁肃为东吴名臣,传其赤壁之战后骑马过东湖小洲,马陷泥中而死,今此洲仍称白马洲,洲上有鲁肃马冢。在凤凰山西北坡筑有鲁肃衣冠冢,1955年已迁龟山。龟山西麓南傍县城曾建有鲁肃祠,今已无存。
江夏区有将军山与乌龙泉,山上摩崖除“将军山”三个大字外,还有“文武全才世所无,将军辅国倒三吴”之诗句,以纪念蜀汉大将严颜。因为他曾驻扎于此,抵御吴兵,并骑着乌龙驹找到一潭清泉,解决了农民与山上士兵的饮水问题。蔡甸区军山镇附近有大、小两座军山。相传吴魏相战时,曾陈兵两山间,系当年一古战场。明嘉靖《汉阳府志》云:“故老相传:元时,风雨阴晦之夕,闻金鼓噉战之声,盖当时将卒阴灵之气也。”赵弼题诗曰:
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万马奔。
夜半山前风雨恶,阴魂犹自怨曹孙。
大、小军山附近的纱帽山原名百人山,相传黄盖曾率兵百人在此诈降曹操,而黄盖屯军之地在今武昌白沙洲一带的船官浦,故此处又称黄军浦。
在禹功矶与龟山头之间有一关隘,是汉阳城东北惟一通道。吴魏相争时,吴军设关于此。明推官杨枢题联云:
汉门日抱鼋鼍窟,
大别天开虎豹关。
因其左倚大别山,右控禹功矶,雄峻险因,易守难攻,故名铁门。明隆庆年间毁于火,旋修,上有关帝祠,题“天地正气”四字。后倾圮,由关羽52代孙关朝汉重建,1852年(咸丰二年)毁于战火,1864年(同治三年)重修。今复建之铁门关,气势雄伟,更胜从前。在龟山头北侧,原有锁穴,即固定锁链的洞穴。《晋书·王睿传》云:“晋伐吴,吴人于碛险要害处以铁锁横截之,今山阴四石穴尚存。”
汉阳赤壁,旧时曾传即赤壁大战之处,实无可信之据。而江夏赤壁作为赤壁大战的战场却有几分根据,江夏赤壁即今江夏区金口的赤矶山。《水经注》云:“江水左径百人山(今纱帽山)南,右径赤壁山(今赤矶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然《清一统志》谓:“赤矶亦名赤圻,一名赤壁,非周瑜破曹操处也。”总之,说是也有,说否也有,即便是蒲沂赤壁,是否真系赤壁古战场,至今也仍争论不休。因此,劝君莫道“江夏赤壁事已陈,黄州(或蒲圻)赤壁天下闻”。赤壁古战场究竟在何处,尚待搜集充分证据,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武汉四大佛教丛林
归元寺与宝通寺、古德禅寺、莲溪寺,合称武汉“四大佛教丛林”。所谓丛林,意为众僧聚居一处,有如众木相依为林;凡有佛寺的地方,必有郁郁葱葱的林木相回护,形成一片特殊的丛林。
归元古刹GuiyuanGucha
归元寺,全称归元禅寺,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此地素有“汉西一境”之称,明清之际,即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自建成归元寺,向有“百尺茂林,千竿修竹,红分日刹,绿绕云房”之誉。现仍保持殿阁巍峨,林木蓊蔚,是武汉市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寺庙。寺名“归元”,其意有二:一说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一说出自《汉阳归元寺三塔碑铭》,它把《易经》上的“一元”之义揉到了“归元”之中。“白光、主峰二师,即凤山葵园之地,创建丛林,额曰‘归元’盖以宗门有万法归一之旨,谓一者元也。乾元坤元乃资始资生之道。”
归元禅寺始建于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由白光和尚与其胞弟主峰和尚主持经营,他二人遂为归元寺之开山祖。二位法师俗姓殷,浙江吴兴人,“在俗同母,出家同师”,“云游楚水,心契山林”。相传白光祖师殷德明于明崇祯年间,任汉阳知府,有感于明末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遂回老家,于龙华寺剃发为僧,由他的师父慧峰和尚取法名白光。白光在清朝初年云游汉上,先在汉口十方庵挂单为行脚僧,后又入汉阳太平兴国寺阅藏,见经卷散乱破损,化缘三年修藏,时人以此相推崇。法师又善华佗之术,为贫苦百姓施医送药。他目睹战乱频仍,灾疫横行,饿殍当道,乃于1658年先建普同塔院收殓白骨。汉上巨贾孙耀先等嘉其善道而捐巨款筹建梵宇,意在弘扬佛教。先购得原为明末文人王章甫所有之葵园为道场,然后鸠工庀材,经营栋宇。1660年建佛堂、禅堂,开始接众行道。翌年修大雄宝殿并额堂、斋堂。1662年(清康熙元年)增其旧制,建祖堂、韦驮殿与方丈室。直到1674年,藏经阁、钟鼓楼、云水堂、内外寮舍、三祖塔院及大三门方始落成。前后规治16年,苦心经营,归元禅寺初具丛林规模。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汉镇巨贾李祥兴捐款助建罗汉堂。聘黄陂王姓父子塑罗汉500尊。1852年(咸丰二年)归元寺毁于兵燹。清同光年间又重建,后屡圮屡复,殿宇不断增大。辛亥首义时,义军曾以归元寺为指挥之所,故遭清军炮击。民国年间又募化重修并扩建。黎元洪亲题“归元禅寺”、“归元古刹”、“三乘广运”匾额,使归元禅寺声名日隆,成为鄂省之首刹。迨至解放前夕,归元寺已日渐毁圮。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巨款重修禅寺,使其焕然一新,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成为中原三省之首刹。归元寺近年佛事增多,自1984年以来开期传戒。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政界要人曾至归元寺观光。
归元寺殿宇宏敞、古朴幽深,处闹市之中独得其妙境,其规制、风格、装饰和结构亦有独到之处。大凡寺庙之名,均为横匾横书,悬嵌于三门之上。归元寺名却为直匾直书。这是因为清代朝廷明文规定,只有皇帝赦赐玉玺的寺庙其匾额才允许直书。而该寺于道光年间曾获此殊荣,遂将横书匾改为直书。至于寺院建筑格局也与他寺迥异。大三门不逢中,却开在偏北处,而且望东向北。进三门便是前院。前院置大放生池,石栏护之。放生池两头有钟、鼓楼。前院可通三个去处,即南进韦驮殿通大雄宝殿,东去“翠微妙境”进藏经阁,南到“法相庄严”至罗汉堂。
韦驮殿正门在右首,而且方向朝东偏南,与大雄宝殿隔一丹墀。韦驮面如来而立,这乃是常制。而弥勒置于韦驮右侧对面而朝殿门,倒不多见。这里又不设四大天王佛龛更属少见。韦驮佛像是用一直径1.3尺之柏木雕成。其手持的降魔杵毁于“文革”,现所见之降魔杵乃今人之作,九龙腾挪,神韵不减旧杵。韦驮盔甲铠袍,神态威猛勇悍,活脱护法天神形象。据民间传说,一日,某僧嗜酒违犯寺规,携酒入寺,过韦驮殿,见韦驮怒目圆睁,不禁心惊肉跳,酒钵坠地,以此惊动监院。监院斥道:“韦驮护法,惩治业障!”
大雄宝殿是一间砖木结构歇山式的大型殿宇,高约20米,殿中供释迦牟尼神像,佛祖跌坐莲台,两旁立阿难、迦叶塑像。坐像高约1.6丈,佛光灿烂,慈祥庄严。大雄宝殿为庙中佛事活动场所,大凡和尚早晚功课,以及佛教庆典、法会、传戒等均聚于此。大雄宝殿或称大殿。“大雄”是赞颂释迦牟尼“大雄大力”德行高尚之意。
罗汉堂位于归元寺之南院,占地约3500平方米。据说全国有五百罗汉的寺庙仅存五个。而归元寺之五百罗汉以其巧妙的四字型布局,使得罗汉堂内的通风和采光得到科学的解决,尤其以五百罗汉的造型著称于世,堪称绝世之珍。相传此五百罗汉为湖北黄陂王姓父子经过12度春秋塑成,采用的工艺是漆布脱胎空塑。从体型上看,都是些男性坐像,少量几尊是躺着的,一尊降龙的是立着的。五百罗汉反映出千变万化的生活场景,每一尊罗汉又各自唤起一种生活联想。形形色色,活活生生。或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或笑逐颜开,洋洋得意;或举杯邀月,醉意颠狂;或抱膝苦吟,搜肠沥血;或腾云驾雾,飘然欲去;或降龙伏虎,抖擞精神;或棋逢对手,难解难分;或评书品画,妙语惊人。其他如风檐读书、花丛扑蝶、笙萧合奏、老幼嬉戏……无不栩栩如生。由于罗汉塑像采取脱塑工艺,质地坚而重量轻,不怕水浸。1954年洪水泛滥,归元寺一片泽国,众罗汉漂浮在水中,洪水退后,一尊尊罗汉依然完好如故。民间盛传数罗汉可卜人之吉凶祸福,故罗汉堂游人如织。
藏经阁是归元寺收藏佛教经典与珍贵文物之处。计藏有《龙藏》、《续藏》、《碛砂藏》、《频伽藏》,可谓洋洋大观。珍贵文物如贝叶真经、北魏石雕、古瓷器、宋代乾德年间的陶瓷香炉等。据50年代整理的书画真迹手卷清册载,计有宋元明清民国5代418件书画作品。作者有上至皇帝,下至各界名流。
大士阁位于藏经阁之南,前身是百子堂,民间或谓“娘娘殿”、“送子堂”,供观音神像。旧时供桌上置一红布袋,内装有红枣、花生、鞋子、筷子。凡欲求子者可于袋内摸,如摸到筷子,意即可早生贵子。皆是谐音取意。佛龛之左方壁上嵌一块摩刻,据云为唐阎立本所绘,人物半裸侧身,赤脚缓行,手持锡杖,形态生动逼真,实为难得的珍品。
宝通禅寺BaotongChansi
坐落在武昌洪山南麓的宝通寺,是武汉又一著名的佛教圣地,寺中的洪山宝塔,更是远近闻名。
洪山原名东山,在南北朝时代即建有寺庙,当时称东山寺,距今已有1400年。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尉迟敬德封鄂国公,奉命修建鄂州(今武昌)城时,在东山寺基础上扩建寺宇,铸造铁佛,更名弥陀寺。据宝通寺方丈源成法师回忆,昔年他曾见过刻有“尉迟敬德建造”字样的墙砖。南宋理宗嘉熙年间,抗金名将枣阳人孟珙出任荆湖制置使,为避兵乱,与民兵都统张顺将随州大洪山之幽济禅院尊众(即多尊佛像)迁来武昌东郊,连同灵济慈忍大师的“佛足”及历朝所颁告敕一起安置在弥陀寺,并奏请赐寺名为“崇宁万寿寺”,同时将东山改名为洪山。元初该寺毁于灾。1332年(元至顺三年)华实任该寺住持,筹集几万缗经费,广求大木由江上运归。因原址地势狭窄,不宜扩建,乃夷山填壑,垒石为基,使基宽敞,大兴土木,1334年(元统二年)告竣。时人称新建之寺宇,“金碧髹彤,辉映林谷,宏模伟观,人天俱瞻”。随州、许州(今许昌)“三大洪山法席之盛,莫武昌若也”。有黄缙作《武昌大洪山崇宁万寿寺记》记其事。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之子楚昭王朱桢就藩武昌,在蛇山之阳营建楚王府的同时,在洪山重建寺庙。其后楚靖王于1457年(天顺元年)又修大雄宝殿等建筑。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规模大增,并更寺名为“宝通禅寺”,沿袭至今。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大司马张朝珍、布政使徐惺先后增修,使殿宇宏伟,为“武昌诸刹第一”。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再次修葺。咸丰年间又遭兵焚毁圮。同治至光绪年间修复,规模远不及前,寺内现存建筑多为当时所建。
武昌起义时,革命军曾设司令部于该寺。民国年间,程潜出资进行维修,未及竣工即被驻军破坏。1932年,方丈问贤法师以同乡关系请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夏斗寅支持和援助该寺的复产重建工作,使寺中所失去的全部房产收回。当时该寺范围甚大,山门设于岳王台(今傅家坡附近)。并在城内龙神庙设立下院,作为宝通寺行馆,专供进城办事僧人食宿。此时可能是该寺鼎盛时期,香火十分旺盛。1952年,武汉市政府拨款修建,使宝通寺面貌焕然一新。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庙之一,翌年即由国家拨款全面整修。
今宝通寺山门面向武珞路,门额上“宝通禅寺”四字为赵朴初题写。山门内一大院落,中有放生池,放生乌龟出没其中。池上横跨一桥,名“圣僧桥”,原为木桥,相传无念祖师云游到此,改建为石桥。按照佛寺一般建筑格局,此处应有钟楼和鼓楼之设,但兴毁情况不见记载,只好阙如。过桥数十步为弥勒殿,又称天王殿或接引殿。殿前左右各立石狮一只,身高丈余,一戏绣球,一抱幼狮,神态可掬。殿左侧有一口大铁钟,清咸丰年间铸造,由城内铁佛寺迁来。殿内主尊为弥勒佛,金光夺目;佛寺的守护神韦驮亦供奉在此殿内,背向弥勒而立,造像威严。左右有观音、地藏王塑像,两壁立有高大的四大天王。
由弥勒殿后拾级而上,即可达大雄宝殿。殿内一口有700多年历史的大铁钟还是1240年(嘉熙四年)孟烘迁寺时铸造的,铁身铜缘,形体庞大,重约万斤,号称“万斤钟”,其声雄浑,可传数里之外。大雄宝殿为正殿,供三位主尊,佛教缔造者释迦牟尼居中,身后左右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两厢有十八罗汉。殿中有归元寺住持昌明法师所书楹联一副:
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行高尚独让法王。
出后门登山原有铁佛殿,殿内有铁佛二座,均为唐代遗物,系从城内铁佛寺迁来。经法界宫,最后至灵济宝塔,又称宝通塔或洪山宝塔。
古德禅寺GudeChansi
古德寺的历史比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均短。1877年(清光绪三年),今汉口解放大道东段,黄浦路北段一带还是一片坡地。有位法号隆常的禅师在此建起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古德茅蓬”,他便是古德寺的开山祖。随着后湖的变迁,前来烧香的人一天天多起来,至1905年进行首度扩建。民国初年,昌央法师主持扩建,定名古德禅寺。黎元洪当上大总统后,支持古德寺的改建、扩建,并亲笔题写寺名,悬于山门之上。1921年秋,开始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宇,塑造大小佛像多尊。1931年汉口大水时被淹没,水退后又继续修复,前后历时13年乃告竣工。
古德寺规模最大时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进山门过甬道,首入天王殿,殿内供奉佛寺守护神韦驮和四大天王。穿过殿后院落,即可达大雄宝殿。此殿参照缅甸著名佛寺阿难陀寺的建筑艺术风格建造,正方形大殿内空高达16米,殿内可容千人,殿顶盖有象征“五佛四菩萨”的九座佛塔。五佛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表福德;东方阿网佛,表觉性;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四菩萨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塔周围有96个莲花墩和24座诸天菩萨像。殿中供奉三位主尊: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托纱丈六金身大佛盘坐在八级莲花座上。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三尊大佛前还保留着古德茅蓬时代所供奉的三尊同名佛像,相比之下,后者的形体显得颇小。三主尊佛坛的背后为西方三圣,两廊为楞严二十五圆通及文殊、普贤佛像。
大雄宝殿左侧有方丈室、觉幻室、观音堂、藏经楼等,右侧为生活区,有寺僧寮房、客堂、斋堂等。
莲溪禅寺LianxiChansi
莲溪寺是武汉目前惟一的佛教“女众丛林”。它创建于元末明初,原址位于武昌中和门(今起义门)外绿瓦窑地方。当时传戒挂单,香火旺盛,“为十方之丛林”,明末全部被毁。清康熙年间由法融长老在晒湖东古盘龙山下重建,1856年(咸丰六年)又毁于战火,仅存碑记于荒基山场。旋有正方和尚搭盖茅庵,供奉香火。1889年(光绪十五年),来自四川来的医僧道明和尚再次重建。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二千金,并四方化缘,募得水田、山场和树木等资产,着手“重复古貌,以安神灵”。先后重建了山门、佛殿、客堂、斋房、廊房、寮房数十间,还装塑了不少佛像,添置了经典法器,逐渐恢复到原来“十方丛林”的规模。
现今该寺所存主要建筑大都为当时所建。道明于1891年亲笔提写的寺名如今仍镶嵌在山门之上。从那时起,莲溪寺住持传了六代,即道明—心静—体空—曹昆—道根—慈学。
莲溪寺以莲花道场著称于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中。1911年(宣统三年)该寺奏准藏经,所藏佛经珍品直到“文革”前仍保存完好。同时还藏有墨玉观音、紫金钵等稀世珍宝。可惜的是,这些珍贵文物在“十年动乱”中大多散失。莲溪寺还是佛学教育基地。1928年在体空和尚主持下,筹集资金开办著名的华严大学,聘请性沏、机通、体如等法师为教职员,三年内为佛门培养弟子30多名,遍及海内外,这是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
1959年,该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的管理。一度开办火葬场,香火也逐渐兴旺起来。“文革”中,莲溪寺受到冲击,僧众被逐出山门。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寺庙获得新生,接回流散在各地的比丘尼,并于1986年调来汉口栖隐寺慈学法师任住持,使该寺作为尼众丛林对外开放,目前寺内常住比丘尼50多人。
近年来,政府及佛协等有关方面出资修复了5座大殿,重塑佛像30多尊。修葺一新的莲溪禅寺,环境幽静,风格古朴,笃笃木鱼声伴着青灯黄卷,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处所。
(未完待续)
下篇:江山楼阁俱风雅——武汉的名胜古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