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李顺心百度云国语:科学大家:“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罗蒙诺索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8:05:02

科学大家: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罗蒙诺索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年11月19日 - 1765年4月15日)俄国化学家、哲学家、诗人,俄国自然科学的奠基者。

罗蒙诺索夫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化学,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等。罗蒙诺索夫也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他也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

化学成就

罗蒙诺索夫积极探索燃烧奥秘。用实验证明金属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质量不会增加,而放在空气里加热,质量就会增加。这为后来拉瓦锡推翻燃素说,建立氧化学说,打下基础。

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这一发现比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早18年。他反对当时盛行的热素说,最早提出热只是物质微粒运动的结果。

在应用化学方面,罗蒙诺索夫曾研究过彩色玻璃制造和植物营养等,很有成效。

质量守恒定律

罗蒙诺索夫对热的动力学说和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也有相当贡献。借助于实验,罗蒙诺索夫推翻了1703年施塔尔提出的“燃素”学说。罗蒙诺索夫制备了专用的玻璃容器,分别放入铅屑、铜屑和铁屑, 将容器口封死,而后加热,最后铅屑溶化了,光闪闪的银白色容器镀上了一层灰黄色;红色的铜屑变成了暗褐色粉末;铁屑变黑了。“燃素”是否进入了容器?它是否同金属化合了?如果它进入了容器,那么容器的重量就应该增加,但称重结果表明,这些容器的重量都没有变化!而金属灰却比原来重了。据此,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金属没有与“燃素”化合!因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容器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空气, 肯定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气与金属化合,金属就应该增重多少!”。

罗蒙诺索夫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之后,1756年,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作为化学科学基石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早在1748年2月16日,在罗蒙诺索夫写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列昂纳德·欧拉的信中就曾经写道:“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

物理成就

他第一个记录了水银的凝结现象;

1761年5月26日他在观测金星凌日时第一个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着大气。

罗蒙诺索夫对气体压强做了正确解释,它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

罗蒙诺索夫创立了热的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 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原因;

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一分子学说,认为微粒(分子)由极小的粒子(原子)所组成, 如果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它便是单质;如果物质是由几种不同粒子组成的,它们便是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取决于组成物体微粒的性质……。这些理论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他在俄国科学史上的诸多贡献,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对

俄罗斯语法的系统编辑,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由于罗蒙诺索夫的学识非常渊博,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曾把他比

作“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说“他是历史学家、修辞学家、机械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艺术家和诗人,他对一切都曾亲身体验过并深入地研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