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15268是哪里的电话:宁波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23:07:42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宁波市农业局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矛盾,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和创新,较早树立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经过几年发展,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应用,农业废弃物利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2个示范县、4个示范区、4个示范企业正在积极创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强引导,完善机制,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合力推进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为切实加快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农业局也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市级各有关部门做到职责明确,协调互动,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编制规划,制定计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与市级有关部门联合于2008年编制了《宁波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肥、节药、节能、节地、节水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体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广泛参与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提出了“2568”行动计划,即确定了集约利用农业资源和降低农村面源污染两大方向;构建农牧结合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水产立体养殖模式、节约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循环模式等五大模式;围绕系统推进沼气工程、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等6大任务;重点扶持8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

(三)落实项目,强化保障。近三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项目,主要完成了国家确定的大型沼气项目22个,投入资金9805万元、完成“811”环境整治项目171个,投入资金1847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投入资金1050万元,生态畜牧小区建设投入资金4575万元、商品有机肥补助项目投入资金2125万元、绿色防控项目投入资金120万元、用于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资金1148万元,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最近公布的宁波市“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将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列入重大项目,项目投入达9.5亿元。

(四)培训考核,完善机制。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宣传教育,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对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对已完成的项目,联合市级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有关单位年度考核内容,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步入长效化、规范化轨道。

二、创新模式,推广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扎实推进

(一)推广应用生态循环模式,推动种养产业发展耦合化。 近年来,我们依靠农业生产的土地、水域、时间、饲料等资源禀赋,重点推广了三种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一是以设施栽培和粮经结合为主的连作、间作、套种、轮种结合模式;二是以稻禽轮作、稻鸭共育”、“畜-沼-果(菜)”等为代表的种养结合模式;三是以“鱼虾-草-牧”、茭白田套养鳖、“鱼-贝-澡结合”为代表的水体混养、轮养、种养结合模式。如鄞州姜山镇金鳖山庄利用双燕奶业奶牛场的粪便和本场的鸡粪为基质,添加EM菌块(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快速发酵处理技术养殖蚯蚓,并在蚯蚓养殖场四周种植吊瓜、丝瓜为蚯蚓遮光、保温、保湿,加速蚯蚓繁殖生长,以蚯蚓投喂蛋鸡,蚯蚓粪便作为有机肥施于牧草、蔬菜,作为奶牛的饲料,形成奶牛-鸡-粪-蚯蚓-蛋鸡-饲料-奶牛相互依赖的循环机制。象山县大塘港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针对鹅、虾、草较为集中的实际,采取牧业、种植、水体养殖相互交替、互为补充、梯度发展的办法,实现农业系统大循环,即利用冬季池塘休养期,种植抗严寒、高营养的黑麦草,作为养鹅的青粗饲料,将鹅粪加工成颗粒有机肥,作为下轮种植黑麦草的肥料和春季池塘产生浮游生物的原料,为对虾养殖提供天然、营养饵料。通过种养结合,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业发展要素的补充,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二)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投入品使用减量化。一是农药投入减量化。积极推广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性诱捕器诱杀、色板诱杀等“三诱”技术为核心,生物药剂为补充的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有效开展精准施药技术,不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二是化肥投入减量化。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土壤,进行营养成分测试,通过大量的分析化验、田间试验、配方校验等工作,建立了适合当地实际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和蔬菜、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优化施肥模式,按照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联动、肥料企业参与的形式,实现“测、配、产、供、施”五个环节的有效衔接。通过测土配方,实现化肥投入减量化,有效保持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农田地力保护,达到既生态又循环的目的。三是农业用水减量化。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象山县针对淡水资源紧缺,积极采取有效节水措施,推广秸杆覆盖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果园推广经济型滴灌设施。余姚、慈溪等地对设施蔬菜和常规蔬菜使用喷滴灌技术,实现肥水同灌,起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近3年来,全市累计实施非化学防治面积达235.2万亩次,减少农药投入10.5吨;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0万亩次,建成各类示范点900余个,惠及农户达35万户,减少氮肥用量约8800吨;全市农业节水灌溉普及率超过65%。

(三)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按照“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理念,将种植业秸杆作为食草动物的饲料,有的秸杆经过压缩处理成为农村生物质燃料。将养殖动物产业的排泄物加工成多种有机肥料,液化排泄物产生沼气,成为农村的清洁能源,沼液、沼渣成为有机肥料的原料,通过种养结合,以沼气工程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消化养殖业粪污,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了青粗饲料,实现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鄞州、奉化等通过建立沼液配送、沼液输送管网和沼液贮存池建设将沼液送达种植基地,既消除了沼液的二次污染,又为基地提供了优质肥料,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奉化市豪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养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液消化率、沼气发电提供公司生活燃料率、有机肥消化率等均达到100%。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养殖场粪污对土壤和河流的污染,保护和改善了猪场周边环境,增加了土壤肥力,也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实现了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生态循环。目前,有600多家畜禽养殖场完成了省“811”环境整治任务,建设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60多家,年处理畜禽粪便30万吨,生产商品有机肥6万多吨,商品有机肥推广面积累计达200多万亩,全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规模化养殖场废水治理达标率达到7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四)探索推广生态修复模式,推进农业生产环境无害化。一是探索“养鳖治螺”模式。利用食物链进行有效控制,在茭白田、水稻田套养甲鱼,利用甲鱼喜食“福寿螺”的天性,有效降低福寿螺田间发生密度,减少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二是农业生态系统修复试点。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具有较好地理位置和均匀土地肥力的鄞州区东吴镇启动农业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示范区试点,重点推广绿色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种植天敌适生作物,有针对性的补施微量元素,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稻田中蜘蛛数量超过农民自控区的9.3倍,生态修复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比非示范区减少70%以上,示范区生态系统修复效果十分明显。今年我们又在鄞州、奉化、象山、慈溪、北仑等地建成农业生态修复示范区5个,总面积达2000余亩,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改造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