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做客金星秀视频:《黑鬼汉》后期 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20:39:48

我的后期定义是照片拍了下来,然(后)用电脑修改的一个时(期)的过程。
我的正确的后期概念定义分开5部分:
1,调准显示器,才能调出正确的照片。
2,调色阶和颜色,把照片里场景的亮度和颜色尽可能的还原。(色阶包括亮度和对比度)
3,艺术化本身正确的照片。(把有颜色的照片变成黑白是最简单的艺术化过程)
4,细节化本身正确的照片,或细节化艺术化本身正确的照片。(比如锐化,清除噪音)
5,最终根据不同媒体出片。打印出来和在电脑显示器看,是两个不一样的媒体。

下面让我详细一点说说这5步,我说的所谓正确的后期概念吧。

 

 

第一节:调好你的显示器

概念一:不管什么显示器都是不准确的显示图像的,问题是那个偏差率有多高。一般没经过调试的显示器的偏差率为0-50%。经过简单一次过调试的显示器的偏差率可以达到0-15%。专业的显示器0-5%偏差。

简单来说,调显示器,调的是亮度和对比度。把这个东西调好,以后调照片才能准确。如果显示器的亮度太高,调出来的照片会曝光不足。如果显示器的对比太低,调出来的对比肯定会太高。不过每个显示器都有限制。特别是LCD显示器,超薄的那一种。一般专业用的显示器是 CRT,是比较大的那种显示器。

上面这个表是用PS做的。数字是LAB颜色里的亮度值。0是全黑。100是全白。

调显示器的过程:
1,把亮度提高或拉低,直到96变成全白。
2,把对比拉低,直到3变全黑。
3,最后把亮度提高,直到96和100有分差。

PS,如果看不到96或3,可以用92或7。

这个过程调的是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很明显用96和3,马上有了7%的偏差。不过这的问题不太大,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显示器。

关于颜色,这里我忽略了,因为调颜色比较复杂,不能一次过就能调好的。颜色的概念是,每部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也是有偏差的。

 

 

一般LCD都有角度偏差。说的是,显示器平面的角度只要改变了,它的亮度和对比度也会改变。所调 LCD显示的时候,要眼睛对着显示器的中心,并且眼睛和显示器平面的角度要是90度,如图。以后调照片的时候,也要保持着这个角度。这是很累的。所以专业一点的,都不会用LCD。一般用户,用LCD就够了。只要把显示器调好,并且注意这一点就可以。

 

 

第二节:调亮度和对比。调偏色和饱和度。

在Photoshop里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无限的方法来调曝光和颜色。不过那些过程和步骤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明白亮度,对比,颜色背后的理论。只要明白这个理论,基本用什么工具调都很容易上手,甚至能自己研究出不一样的方法来。

我用 Levels(中文叫色阶)来解说其中的理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色阶能调曝光。但后来可能听说曲线比较高级,所以就都用曲线了。但是最后还是调不好。因为搞不清除其中的理论。基本来说,色阶除了可以调曝光以外,还可以调:亮度,对比度,颜色和饱和度。

简单来说,只要学会色阶,并且熟练,你就能完成第二节这一步了。一个色阶,就搞定曝光和颜色的问题。曲线有更多的控制点;当你完全明白色阶的三点控制以后,再用曲线,就像水到渠成那么容易。

当打开个色阶,会看到黑色的像山的图。这个图叫直方图。一张照片是靠很多很多不同颜色,不同亮度的像数形成的。而这个直方图显示的是一张照片在不同亮度下有多少同样的像数的一个统计表。通过一张直方图,我们可以判断一张照片的曝光是否合格。

levels 图解说

1 图:这图显示很多像数都在左边,左边是黑色那那一边,所以我确定这张照片肯定很暗。是否曝光不足,这不能武断。

2 图:比较相对的,在左边(暗的一般)一点像数也没有,所以我敢肯定这照片肯定不是太暗。对比度肯定不足。

3 图: 和 1 图差不多。

4 图:照片总体上的亮度比较平均。只是在最左边的像数是多了点,也就是说这照片稍微比较暗一点。

直方图的存在是因为显示器不准确的缺点,所以有时候要靠科学一点的数据来调照片。

 

 

色阶:

简单来说,一张有颜色的照片里有3个不同的黑白照片通道,分别为红,绿,篮。最后把这三个通道合并起来就有一张色彩变化多端的彩色数码照片了。在色阶里可以分别对它们的数据修改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修改的分别有 RGB(合并), Red(红色), Green(绿色), Blue(蓝色)。调亮度,对比,颜色,偏色,需要把一张照片分解后再调。每个通道的亮度都是从0-255。0代表全黑;255代表全白。在颜色通道里,如果把其中一个通道填充全黑;那么那张照片就没有相对那个通道的颜色。比如说把红色通道填充为全黑,这张照片就不会有红色。

简单来说,3个颜色通道分红,绿,篮。
红色通道里有红色和青色的数据。
绿色通道里有绿色和紫色的数据。
篮色通道里有篮色和黄色的数据。它们都是相对的颜色。
在红色通道里,白色代表红色;而黑色代表青色。所以如果把红色通道填充全黑,那么这照片就只有青色,没有红色。

在色阶里,有3个主要的参数可以输入。1,白点;2,灰点;3,黑点。调照片和调显所以示器一样。

1,选择白点。这是一张照片最亮并且能接受的一点。比如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它本来最白的地方应该是255。但是因为曝光不足,所以它现在最白的地方是200。那么要吧白点玩左拉,拉到200为止。255是最亮,最白的值。而0是最暗最黑的值。黑在左边,白在右边。

2,选择黑点。这是一张照片最暗并且能接受的一点。选择了黑白点,简单说增加了对比度。

3,选择灰点。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值是1.00。我们可以用它来调一张照片的亮度。往左拉照片变亮。往右拉照片变暗。

如图,上面白点和黑点间红色的区域的像数是修改后的结果。而篮色的部分是会变全黑或全白,也可以说篮色部分的细节全部没有了。

如其他三图,我分别增加了红,绿,篮,三个颜色通道的对比度。这相当于增加一张照片的饱和度。这三个对比度的参数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不一样,照片就会偏色。反过来说,如果照片本身偏色,也可以用颜色的通道来改正。比如说,照片偏黄,那么就去篮色通道,增加蓝色。篮色通道里的蓝色是白色。调白色靠白点,所以只要拉动一下蓝色通道里的白点,那么偏黄的问题就马上简单的解决。当然,白点管的是白色高光的部分。如果拉了白点,照片还偏黄,那就需要拉灰点。应该把蓝色颜色通道的灰色改成白色。那么就把灰点向左拉。正如上面色阶3说的。往左拉照片变亮。往右拉照片变暗。

好了,一个简单的色阶就那么把亮度,对比,颜色,偏色的问题给解决了。

 

 

第三节:艺术篇。

不管干啥,都有它艺术的一面。说话有说话的艺术,写字有写字的艺术。做什么东西都存在一定的艺术。但凡做到艺术这个层次,都需要通过基本的那一层。一个刚学语文二年级的小孩,很难写出富有艺术情节的文章。因为缺乏组成文章的基础词汇的认知,缺乏思想上的深刻体验。也就是说缺乏基础。

回到正题。后期的艺术建筑在对 Photoshop 这个软件全面工具的认知上。有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说,完全会Photoshop的人只有1%。因为就算是是写Photoshop 这个程式的工程师,他也不完全会用这个软件。不要惊讶,这里的逻辑很简单。比如说发明相机的那个人,他肯定不是最会拍照片的人;又比如说世界上的著名的画家,他们很少是研究开发画笔的人;所以说工具是死物,会用它不代表就是艺术家;但不会用它,肯定不可能成为艺术家。PS也是如此,就算把PS的工具,理论都学会;如果不能灵活使用,也是枉然。

现在有很多速成的PS教材。里面有很详细的步骤。一般只要按照步骤做,应该都能做到预期的效果。不过很大可能过几天就把那复杂的步骤给忘记了。很多现在写着速成,调色,高手,大师,高级之类的字眼的商业PS 教材都是骗人的。学习PS,要看基础,入门,理论,原理这类的教材。如果打开书本或视频,里面只说步骤,不说理论,不说基础。那么这类的教材不适合对PS 不熟悉的你。学PS不能学步骤,要学习步骤后面的过程的原理。那样你才能永远也不会忘记。

不过那些步骤教材也有其用途的。那就是在你完全掌握PS的基础工具的时候,看看别人怎样用这些工具做到这样的一个效果。甚至你可以马上指出,第二步,应该用这个工具这样做才比较好。因为PS里面很多工具都可以做同一步骤。

这里我推进2个Photoshop 基础的入门教材:

1,打开Photoshop 按击 F1 键。

2,下载《photoShop CS2基础教程》 http://www.verycd.com/topics/47217/

下面让我主要介绍一下后期的基础。

PS. 我前几个月用 Photoshop CS3 版本。电脑刚从新装机,现在用的是 CS2 版本。千万不要追求最新版。基本功能都是大同小异。但是CS2 比较小,所以用起来比较快。所以我个人建议并且推荐大家都用 CS2 这个版本。CS4 版里有太多新功能,反而不好学习基本的基础。

 

 

艺术:

艺术是有创意的调改一张照片。基本多图层合并出来的一个效果叫后期艺术。比如说在一张照片上写上几行文字,文字手属于一个图层,而照片本身是一个背景图层。复杂一点的图层艺术有比如:复制一份背景图层,然后用各种工具弄这个复制图层,然后可以艺术性的调这一个图层的透明度和混合模式;也有直接建立一个新图层,然后在这个图层上,直接增加东西的。图层后就是蒙板。这2个Photoshop的功能都是艺术。简单的使用例子有,复制一份背景图,并且用一模糊滤镜,现在整幅都很模糊。蒙板的主要用途是选择性的修改图层的透明度。如果把已经模糊的图层的人像部分的透明度调成0。那么没有让模糊滤镜修改过的背景图层就显示出来。达到一个摄影里景深的效果。

总结后期的艺术是把还原后的照片修改成非原来的模样的一个通过利用Photoshop里的图层的一个过程。

 

 

第四节:细节。

一般来说,我们调照片都是从大体上出发。但是大体的形成来自一点一点的像数。在Photoshop里面,图片可以放大1600%。这是绝对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放大后,操作更准确,图片更清晰。说个噪音的例子,因为这是细节的。清除噪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滤镜,效果也不错。不过最好的方法是自己一个像数点一个像数点,用画笔慢慢弄。实际上自己弄的效果肯定比滤镜好几百倍。不过一张照片里的像数太多了,自己那么做是不实际的。不过一个如果只对一个小部分的图片用这个方法修改,还是可以接受的。

Photoshop 基本都是细节于细节间的运算的一个程式合集。比如说,增加对比度这个命令其实就是增加像数和像数间的亮度而已。不去理会细节。只说表明简单的修改。那你的后期技术,永远停留在表面。

 

 

第五节:不同媒体出片

能显示图片的媒体还真不少,基本可分:打印在纸上和电脑显示器上。不管什么来自什么媒体或者输出去什么媒体,只要从一个媒体过渡到一个媒体,这个过程里肯定多多少少会有偏差。Photoshop 出片就是要根据这个偏差来尽量补偿。比如说,一般的打印过程中,因为打印靠水,水碰到纸肯定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所以如果照片出来是用来打印在纸上会变模糊,那么我们在出片时就需要特意的把照片过度锐化。那样打印出来的照片才能如在显示器上看的那么清晰。如果照片是在另一台显示器里看,而那台显示器明显的偏蓝,出片的时候只要把颜色特意调黄,那么在那台偏蓝的显示器上的颜色就会还原了。很多时候显示器看的照片很鲜艳,打印出来后却偏色。这里面可能有很多问题,比如打印器本身的问题,显示器的颜色不正确,等等。

就算直接在电脑显示器看,一张数码照片的颜色空间如果不一样。看出来的颜色肯定也不一样的。显示器用的是sRGB 颜色空间。所以如果只是要在电脑上看图,那么应该出片的时候把颜色空间改成 sRGB。

世界不完美,偏差是肯定有的。至于媒体间偏差多少,这需要自己尝试,对比,判断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