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沙霉素治疗支原体:怎样辨别诗词中的平仄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9:19:43

怎样辨别诗词中的平仄音

[ 标签:诗词,平仄音 ]

古诗中要求平仄对仗工整 那要怎样才能正确的辨别平仄音呢

匿名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9-07-16 17:40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下句和后一联的上句必须平仄相粘(niān)。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是指处在奇数位置的字可违拗平仄要求,但处在偶数位置的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则。但须注意,如果一联中出句违拗了平仄规则,则在对句中相应位置的用字就须予以补救,即使用相应的违拗法则。(如上句中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则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声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声字)
(5)古诗中的古入声字须灵活判断,有时可借助方言读音来推测认定,这是因为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入声声调。
2、近体诗的平仄常见定式和变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上述二式单用为律绝,双用为律诗,律诗第五句只能用左边的定式。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7-06 23:40
你那是规律 不是辨别单个字的平仄音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7 19:50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 [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现在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7-09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