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精神异常胡乱说话: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8 15:13:02
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5 [引用 2009-03-15 14:38:56]    字号:大 中 小 六朝黑瓷

 两晋至南朝(265~589年)生产的黑瓷。六朝黑瓷比汉代黑瓷质量有很大提高。汉代晚期黑瓷只是青瓷颜色加深而已,有很重的褐色成分,如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群中,初平元年(190年)墓出土的黑瓷双耳罐,三国两晋黑瓷质量虽有提高,但质地仍然比较粗,不能和同时代的青瓷相比,似用青瓷下脚料所做。到南朝时期黑瓷工艺水平提高,有的作品进入艺术瓷的行列。生产黑瓷的窑口有浙江德清窑、余杭窑。德清窑规模尤其大,在上董—带发现许多作坊遗址,生产的黑瓷作品有鸡头壶、盘口四耳壶、碗、盘、钵等。江苏镇江出土的黑瓷鸡头壶,盘口,颈直而细。肩和上腹圆鼓饱满、下腹缓慢收束,平底较小,肩部前端安直管式流,流头做成鸡头,另一侧从口至肩安置上细下粗的柄。两侧有横系,浅灰胎,通体施黑釉,釉层厚,漆黑光亮,口部由于釉汁流动、釉层较薄,颜色显褐、肩部以下釉层凝厚,漆黑光润。在德清窑遗址发现有类似的鸡头壶,有两个流管并列、各安一鸡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黑瓷四系壶,也是浅盘口,直颈。口、腹细而笔直,丰肩,上腹圆鼓下腹略为收束,平底。颈部2道凸弦纹,颈肩交接处也有一道粗棱,肩部安4个桥形系。此时的作品均手法简洁,不作花俏装饰,只是为破除整体的单调感加有几道弦纹,器物造型端庄拙朴,配以黑釉,显得格外典雅,这是黑瓷不同于青瓷的独特之处。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  南北朝陶瓷


北朝陶俑

 北朝时期〔386~581年)制作的陶俑。公元4世纪,西晋灭亡、南北分立,在不同政权控制下。为殉葬用的陶俑制作和内容明显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北方从十六国开始有了人马都穿铠甲的重装骑兵俑,即所谓“甲骑具装俑”。北魏时陶俑数量和品种增加,按功能可分为镇墓俑。由两个蹲坐状的镇墓兽和两个形体高大、身穿甲胄、抚盾持兵的武士组合而成;出行仪仗俑群。包括骑马的鼓吹乐队、甲骑具装的骑兵俑、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持盾或背有箭箙的士兵、家内奴婢、歌舞和乐队以及鞍马、骆驼、驴、牛车模型等,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俑群是典型实例。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合葬于5世纪70~80年代。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年),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北魏时官至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该墓发掘时已被盗、残存人物俑、动物俑及各种模型约400件,披铠甲的步兵和骑兵各占一半、骑兵的战马也都披有铠甲,其他还有驮粮的马匹和骆驼。许多陶俑施黑褐色、深绿色铅釉,各类人物、动物形象用陶范模压出坯体零件,然后粘接成型。和六朝陶俑相比,造型注意轮廓形体的勾画,粗犷而气势雄伟,不大注意细部的刻划,也没有南方陶俑那么丰富的表情。大量的甲骑具装俑表现了北方骠悍的马背民族的军队阵容和少数民族的形象。高头大马、负粮骆驼、成群的牛羊,同样表现了北方的游牧经济和生活习俗。(见下图)


北朝釉陶

 北朝时期(386~581)年生产的—种低温釉陶。此类陶器兴盛于汉代,到东汉末年日渐衰落。大约有两个世纪的间隔,到十六国时期在北方又开始出现。辽宁北票北燕太平七年(415年)冯素弗墓出土一件釉陶壶,为红陶胎,施淡黄色铅釉。到北魏时期,北方社会经济一直在平稳地向前发展,釉陶手工业逐渐蓬勃兴旺。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 (484年)贵族司马金龙墓出土343件釉陶俑和一些生活用具。这些釉陶用普通红土作胎,胎质比较粗糙,但无论人物、动物形象还是生活用具,造型都粗犷雄伟,体现出北方工艺的宏大气魄。釉色有酱黄色、绿色、黑褐色,有些作品尚不及汉化釉陶水平。到6世纪中叶,情况有所变化,有的釉陶用次生高岭土作胎,釉层也比较细腻。次生高岭土,即北方瓷土、这是制瓷作坊的原料,说明釉陶生产由制陶作坊改在制瓷作坊。在封建时代,制陶作坊很普遍,生产陶器,主要满足农村、城镇普通居民日常生活之需。制瓷作坊建立不普遍,瓷器在社会上流行很少,价格很高,主要满足达官显贵和富足人家需要。山西寿阳葬于河清四年(562年)的北齐大官僚库狄回洛夫妻合葬墓出土的白胎釉陶作品,如成组的淡黄釉贴花莲瓣纹尊、碗、盘、杯、盒,就是在制瓷作坊中生产的,山西太原王郭村发掘的武平元年(570年)鲜卑贵族娄睿墓,出土了高质量的青绿釉陶贴花壶、鸡头壶、灯和彩色釉陶器物共76件,这些作品雕花、贴花都有很高水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多彩釉陶水盂,器形不大,敛口,曲腹,形体扁圆,小平底,胎体洁白,施彩釉,以黄、绿相间绘出7道彩色条纹、从口沿至下腹流动浸漫、绚丽多姿。这类作品在6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常见。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濮阳武平七年(576年)李云墓都出土有多彩陶器,这些成就为日后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见下图)

北朝白瓷

北朝时期(386~581年)生产的白瓷。白瓷的发明是北朝制瓷工艺的一大成就。国内最早的一批考古资料是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少量白瓷,有碗、四耳罐等,胎体用北方次生高岭土做成,釉为白色,玻璃质强,但白度不高,有的烧结较好,有的不成熟,是处于白瓷初起阶段的产品。继而,河北内丘文化馆的考古工作者在邢窑早期窑址里发现北朝时期的白瓷碗和四耳罐,烧结很好,但是白度也不高。白瓷碗的造型是直口,口沿较薄,腹壁有的呈较深的直筒形,有的较宽、较矮,并有一定弧度、小平底,圆饼状实足。四系罐都是直口,短颈,腹壁较直,体形宽矮,小平底,加圆饼状实足,四耳很小,但很拙实。韩国忠清南道公州郡公州邑武宁王陵出土的北朝白瓷碗(日本《世界陶磁全集》第10卷第232页),高5.3厘米,胎体白色,釉层玻璃质强,略微发青,造型与早期内丘窑址出土品相似。韩阳1989年9、10月间在清州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瓷器特别展,第一次展出在韩国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中国白瓷灯。这件灯也出自公州武宁王陵。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判断,白瓷出现的时间可能比上述出土物还要早。晋人吕忱在《字林》中有“白瓷长躲”的记述,《玉篇》指出;“躲,身也。”恐怕指的是一种形体修长的白瓷长颈瓶。《诸葛恢集》记载有“诏赐恢白瓯二枚”及“天恩广州白碗,庚翼与燕王书云、今致白瓯二枚”。如果这些记载属实,晋代已出现白瓷,只是至今未看到实物。北朝发明白瓷在工艺上是一大成就,白瓷胎釉均为白色,便于在上面装饰、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见下图)


北朝青瓷和黑瓷

 北朝时期,即北魏、东魏、山东薛城的中陈郝村窑在北齐时生产青瓷。临沂窑生产青瓷的时间是东魏到北齐。河南安阳北关窑生产青瓷时间为北齐到隋。从北方地区一些豪门贵族墓葬出土的瓷器来看,大约在公元5世纪北方已生产青瓷。河北景县封氏墓群中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封魔奴墓、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封延之墓、北齐河清四年(565年)封子绘墓、隋开皇三年(585年)封子绘妻王氏墓、开皇七年(587年)封延之妻崔氏墓等墓葬出土有35件青瓷器。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青瓷唾盂。另外,从河北景县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高雅墓、河北河间邢氏墓、吴桥封恩温墓、平山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山西太原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濮阳武平七年(576年)李云墓以及陕西华县北朝基出土的瓷器统计,北朝青瓷有四耳瓶、长颈瓶、唾盂、四耳罐、盘、碟、盏、盏托、高足盘、錞于、碗、扣盒、小口罐、莲花尊。均为浅灰胎,厚重坚硬,造型线条比较挺拔,很有气魄。莲花尊用刻划、堆贴等技法饰龙凤、飞天、莲瓣、菩提叶等纹样,釉层凝厚,玻璃质强,外冰片。其他器物多用刻划手法作出莲瓣装饰。除高大厚重的莲花尊,大多数器物比较实用。北朝生产的瓷器还有酱褐釉瓷和黑瓷。在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上,这两类瓷器与青瓷完全一样,只是釉料不同,配方时加入了含铁量较高的红土,或用泥土中所含的铁锰结核粉醉磨细以后配入釉中,使釉的含铁成分增高。在焙烧时,以弱还原焰或氧气进入比较多,釉色就成酱褐色。用还原火焰焙烧。釉的铁含量增大到6~7%,釉层加厚,即烧出黑色釉。北朝黑瓷数量极少,只见到罐类作品,釉色也不够黑,工艺远不及南朝浙江德清窑、余杭窑成热。(见下图)


六朝青瓷

我国江南地区西晋、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265—589年)生产的青瓷。西晋青瓷的生产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物,有钵、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双沿罐、筒形罐、蛙形水盂、油灯、虎子、鸡头壶、羊头壶、牛头罐、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孔香熏、熊形或兔形水注;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上捏塑鸡、羊、虎、龙(多在 器物的柄上);在香熏等器物上有楼孔装饰;在钵、盆、洗等类器物上用竹刀刻出海星和水波纹,这是战国以来江南青瓷的传统技法。神兽尊—类器物用雕塑、刻划等技法做成神奇猛兽的形象,头像狮,身如熊,背上长出水生动物的鳍,两侧刻出强劲的翅膀,口含宝珠,把日常所见和民间传说的神奇形象集中在一件作品上,埋在坟墓里,护灵驱鬼。谷仓罐的结构比三国时期更突出,在肩部以上的范围内,堆塑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善男、孝女、拜佛、祭祖和吊唁死者的丧葬场面,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飞鸟六畜,既体现了墓主人的财富和权势,又表达了子孙繁衍、六畜兴旺的愿望。内容虽多,但布局井然有序。西晋 晚期开始出现在青瓷上点染酱褐彩斑,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丰富了装饰效果。东晋青瓷生产数量增多,造型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只是神奇类器形大大减少,风格趋向实用。许多器形尺度加大,造型结构由矮肥圆鼓向高桃瘦长方向发展,没有西晋作品上那些华贵的装饰,褐彩装饰更加流行。南朝青瓷瓷窑作坊的建立比两晋更加广泛,工艺趋向朴素实用。常见的器形有钵、碗、盏、盏托、小碗、深腹敞口碗、双耳盘口壶、鸡头执壶、平底或带圆饼足的唾壶、仰覆莲辨纹罐等。盘口壶壶身渐趋细长,盘口加大;钵、碗类器物腹部加深,圆饼形足的形式更普通。圆形青瓷砚由三足变成六足或多足。由于佛教思想的普及,瓷器上装饰的浮雕或刻划莲花瓣纹大量出现。
陶瓷时代知识  隋、唐、五代陶瓷


隋代

隋代白瓷

隋代(581~618年)生产的白釉瓷器。根据考古调查、隋代生产白瓷的瓷窑有河南巩县窑、河北临城的祁村窑、后者即唐代邢窑的组成部分。目前所见邢窑白瓷器物有碗、平底盘、四环足盘、双耳罐、四耳罐、双耳扁瓶、双龙柄双身尊、鸡首壶、灯、博山炉、僧帽形壶、围棋盘、执剑文吏俑等。这些白瓷胎体均比北朝白瓷洁白、致密,大多数器物比较厚重拙实,如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围棋盘、三环足盘,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山土的白瓷鸡首壶、灯、博山炉、执剑文吏俑等。李静训墓出土的双耳扁壶、双耳罐则比较精致,胎体薄,造型灵巧。从北朝到隋代,白瓷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工艺成长的迅速令人惊叹。辘轳车拉坯成型、技巧娴熟,纹理细密而均匀,除拉坯成型,还有捏塑成型,如天鸡壶的鸡头、龙形柄、强壮的复式耳、灯上塑出的绕柱双龙、莲花形博山炉周围的莲花瓣以及执剑白瓷俑等都用捏塑手法做出。而博山炉盖上的宝相花则是用陶模印出泥片,而后粘在炉盖表面的。隋代白瓷的釉质是玻璃质白釉。姬威墓出土的僧帽形罐、李静训墓出土的鸡头壶、双耳扁壶、双耳罐等高质量作品,釉质细腻,釉色白度较高,白中略微泛黄。相当多一部分白瓷白中泛青、尤其在器物边棱积釉处更显出青色。河南安阳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出土上的一批瓷器中、执剑文吏俑、镇墓兽是典型的白瓷,但相当一部分瓷器如围棋盘、四环足盘、象首盘口龙柄壶、侈口贴花铺首壶等釉质粗,釉色泛青,白度很低,有的出版物将其定为青瓷、其实这些瓷器均为白胎,釉层基本色调是白色,只是釉中杂质较多,因此,仍应划归白瓷类。隋代白瓷多比较素净,装饰较少。装饰手法如前所述,用雕塑手法将柄、流等附件塑成鸡头、龙柄、象首等;用模印手法印出铺首、宝相花贴在器身上;再有就是配制黑彩点画人物的冠发、眉、眼、袍服、靴子剑鞘等,这种手法是彩瓷工艺的先声。
隋代青瓷

隋代(581~618年)生产的青釉瓷器。器物种类有贮藏器、罐、壶、尊、坛、盆、钵、缸、盒等;饮食器,杯、碗、平底盘、三足盘、孟;寝室内用具,枕、三足炉、博山炉、灯、烛台、唾孟等;文房用具,砚台、水盂等;娱乐用具,如拍鼓、棋盘等;青瓷模型,井、柜、房屋、凭几、凳子等。此外,还有权(称砣)、俑、兽座、象座等。每类器物都有很多种式样。隋代青瓷造型无论南北方产品都比较厚重粗犷,艺术风格受北朝影响较大。由于时代的进步,隋代青瓷比北朝青瓷清秀,但比南朝青瓷浑厚。罐类器物—般为短颈,直口。腹部圆鼓,腹的中部有一周粗壮的凸棱,使腹体明显分为上下两部分,下腹比较瘦长,腹径与通高的比例多数为1:1.5,少数为1:1左右,颈肩之间安装复式竖置双系或横置桥形系,或两种系相间排列。有的罐为直筒形,有的为橄榄形,湖南长沙等地隋墓出土的青瓷罐还有扁球形的。瓶、罐、尊、唾孟等一类器物口部多作成盘形或浅杯形,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成缓坡形,比南北朝青瓷更多注意线条的圆润。隋代青瓷成型工艺水平有所提高,陶车成型技巧娴熟。露胎部分及底部同心圆的纹理很均匀。从器物的口部向底可以看出中心轴线,各部分结构均匀整齐,长短厚薄把握得体。隋瓷的青釉,由于胎体成型水平较高,胎面打磨较光滑,因此釉面很平润,青绿色较柔美,很少有杂色,玻璃质较强,有流釉现象。大部分青釉瓷施釉不到底。有的器物在积釉处有乳浊乳絮现象。隋代青瓷的装饰,多用刻划手法作出几何形图案,如阴弦纹、凸弦纹、瓦沟纹、云头纹、双圈纹、直线方块纹等;用拍印手法作出绳纹、席纹、联珠纹等;将刻划和贴塑手法结合起来作出凤纹、龙纹、蟠螭、鸡头、象首等。北朝莲花尊一类以装饰占主要地位的作法不再出现、比较注意简洁实用,讲究装饰和器形的和谐。(见下图)

隋、唐、五代陶瓷  唐代


唐三彩器

简称唐三彩,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用高岭土作胎,施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物。唐三彩是利用矿物质中的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而成的,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在釉科中适量加入铜、铁、钴、锰等物质作着色剂,在900℃温度中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黑色。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橙黄、深绿、赭色、茄紫等色彩,反映出唐代多彩陶器是在单彩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始烧于唐高宗时期,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三彩器发展的顶峰时期,这时三彩种类繁多。造型生动优美,釉色绚丽多彩、在长安、洛阳的唐墓中出土最多,江苏扬州、山西、河南、甘肃也有出土。天宝之后三彩器逐渐减少,唐晚期三彩器几乎被瓷器所取代。唐三彩的制作工序如下;一、选料,三彩器很注重造型和釉色,因此对胎料选择不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杂质。二、成型,用模制或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方法成型、为掩盖胎质精糙,突出釉色,往往成型后再罩化妆土。三、素烧,将阴干的坯胎用1000℃左右的温度烧坚。四、挂釉,按事前所设计的图案调配釉料上釉。五、低温烧釉,各色釉药在900℃温度烧造过程中,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六、开相,在不着釉的陶俑头部以朱涂唇、以墨画出眉毛、眼睛、头发,增强陶俑形态的神韵。唐代盛行厚葬,大小唐墓中出土三彩器甚多,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已发表考古资料分析,唐三彩的器物类别,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壶、罐、钵、杯、盘、盂、烛台、砚、枕等;模型,有亭台楼榭、仿木箱柜、住房、仓库、厕所、牛、马车等;俑,有各种人物与动物,如贵妇、达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马、骆驼、猪、羊、鸡、狗等。唐代陶塑艺术成功之作也多表现于三彩作品中。如西安郊区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舞俑,是唐三彩中的佼佼者,造型独特,釉色绚丽,人物形态逼真,是难得的稀世珍宝。公元8世纪,唐三彩作为—种商品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亚非各国,在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埃及等国家都出土有唐三彩。9~10世纪朝鲜、日本、埃及等国也在唐三彩的启发下成功地烧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精美低温彩釉陶器如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见下图)


唐代青花瓷

 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白釉绘钴蓝彩纹饰的瓷器,即后代所谓青花瓷器。瓷器上以钴为原料的蓝彩出现在初唐时期。陕西礼泉唐太宗大将郑仁泰墓出土的一件白瓷罐,罐盖宝顶上有大片蓝彩。郑仁泰卒于龙朔三年(663年),葬于麟德元年(664年)。唐代重要的经济贸易城市扬州唐城遗址陆续发现了大批唐青花瓷器残片,出土的唐青花器物标本有碗、盘、壶、鍑、罐、枕等,碗类,一般口径16~26、足径3.8~12.5、高5~6、足高 0.4~0.6厘米。造型特点是侈口尖唇或侈口翻沿圆唇、圆尖唇,还有碗口为四瓣花形、大多数腹体较浅,腹壁曲度很小,在扬州唐城遗址还发现一件碗,腹壁出现比较圆滑的折腰棱线,底部比较宽,圈足呈玉璧形。有一部分圈足成玉环形。盘类,都是翻沿圆唇,口沿成四瓣葵花形。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发现一件青花盘残片,花瓣口,内壁起凸棱线。壶类、都是侈口短颈。肩腹浑圆饱满。鍑类,只发现器形很小的一件,高6厘米,口微侈、圆唇,短颈,腹体扁圆,下承以三兽爪形足。罐,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一件青花罐,形体较大,侈口翻沿,唇缘较厚,丰肩,下腹比上腹瘦,平底,足沿外侈。唐青花的胎体都是白胎,用北方瓷土作为原料,胎骨厚重,质地偏粗,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大小不均匀的孔隙。白度不高,都有泛黄泛灰等现象、成型工艺,主要用辘轳车以手工拉坯成型,技术相当熟练,葵口类器形的葵口是用刀削出来的,兽爪形足则是范印成型。白釉白度不高,—般白中泛黄,质地较粗,透明度强。石灰釉中氧化钙含量在14%左右。施釉方法用蘸釉法、内壁满施,外壁有的足部露胎。釉层薄,有流釉现象,玻璃质强,开细小碎片。青花原料过去认为是波斯进口钴料,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证明,这些钴料是中国本土所产。现已在河南、甘肃等地发现了作为铜矿附矿的钴土矿。绘彩方法大多数器物是釉下彩,但扬州唐城遗址发现的青花枕残片蓝色线条略微高出釉面,可能是釉上彩工艺。纹饰内容包括图案类:有点、线、流云、灵芝形卷云、如意卷云、菱形方框、宝相花等;写意或写生花草;有卷草、花叶、五瓣小花、四瓣小花、复瓣团花、藤蔓等。虫鱼类:一件碗的口沿残片,在团花的上方画一只小蝴蝶;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珍藏的青花罐上画有鱼纹。美国波斯顿博物馆收藏的唐青花瓷器上画人物形象。(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