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治疗要好多钱:1甘肃省兰州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8:59:11

甘肃省会,甘肃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第2条横贯亚欧大陆铁路上的重镇,中国西北地区

兰州市

最大重工业城市,历史名城。位于陇中黄土高原西北部,陇海铁路西端终点,黄河流贯市区。辖5区及皋兰、榆中、永登3县。面积1.3086万平方公里,人口251.69万;其中市区面积1632平方公里,人口150.67万。兰州自古为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在今兰州旧城设立金城县,故有“金城”之称。西魏改名为子城县。后由于黄河兰州段的北移,县城迁至今兰州城南鼓楼巷一带。隋开皇八年(588)于子城县设置“兰州总管府”,兰州由此得名。此后历代王朝多在此设置兰州。中唐至北宋300年间,黄河不断北移,至宋元丰六年(1083)在兰州西南黄河之畔建新城,因该城建于形如大龟的红色砂岩上,故别称“龟城”。清康熙五年(1666)兰州始为甘肃省会。1941年设兰州市。

目录

·                                 • 概述

·                                 • 行政区划

·                                 • 自然环境

·                                 • 历史文化

·                                 • 经济环境

[显示全部]

兰州市-概述

 

市区位于东西长35公里的黄河谷地中,南北介于皋兰山和九州台间,为宽2~8公

兰州市

里的河谷多级阶地和冲积平原,又称兰州盆地。盆地东西狭长,南北有高逾400米的黄土梁峁山地峙立,使兰州市区呈狭长带状分布于黄河谷地,主要交通线亦因之多呈东西向。兰州盆地深居内陆,海拔近1500米。日照强,空气干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9.1℃,1月均温-6.9℃,极端最低温-21.7℃;7月均温22.2℃,极端最高温39.1℃。年降水量327毫米,属温带夏短冬长半干旱季风气候。由于盆地环山,风速小,常年多逆温现象,逆温层厚达500米,冬强夏弱,逆温层天气以秋、冬二季最多,冬季全天有逆温层的天气占70~90%。市区西部黄河诸大峡谷中,已建成刘家峡(见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及八盘峡3座水电站,且有西固热电站与窑街、阿干镇等煤矿,动力资源较丰。
兰州为中国重要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还有电力、采煤、建筑材料、钢铁等部门。轻工业以棉、毛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其次有制革、造纸、医药等。兰州市功能分区较为明显:

①城关区。以机械、轻工、电子工业为主,且为全省文教和交通中心。
②七里河区。位于黄河南岸,是以机械、轻工、车辆修造等为主的工业区和铁路交通枢纽。南有阿干镇和铁冶的侏罗纪煤矿,为兰州最早开采的动力资源,有铁路专线直达。
③西固区。跨黄河南北两岸,是石油、化工综合基地。
④安宁区。位于黄河北岸,以机械、精密仪表工业为主,是仅次于城关的文教区。
⑤红古区。位于黄河八盘峡以西湟水北岸,有铁路专线直达市境最大产煤中心窑街煤矿、水泥厂及连城铝厂。

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干线和兰新、西兰、兰银、兰青、甘川等主要公路干线均于兰州交汇。有80多条铁路专用线通向大型厂矿、电站。随欧亚大陆桥的建成,兰州又修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它东起兰州东站,西迄兰新铁路的河口南站,正线通车里程达60公里。市区黄河上有8座铁路、公路大桥,连同各支流洪沟共有大小桥梁78座,有“多桥城”之称。民航已有18条航线,与中国各大城市相连。

兰州近郊盛产优质蔬菜和瓜果。兰州醉瓜、白兰瓜、西瓜、冬果梨、百合、韭黄等弛名国内,被誉为“瓜果城”。“兰州水烟”远销南洋各地。引大(通河)入秦(王川盆地)工程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73万公顷。
兰州是中国科学文化中心之一。有中国科学院的冰川冻土、沙漠、地质、高原大气物理、近代物理、化学物理等研究所及省属研究单位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城郊名胜古迹有黄河北岸的汉金城关与明长城遗址,九州台及白塔公园;河南岸有秦长城、兰州旧城遗址和五泉山公园。在皋兰山山村公园与五泉山公园之间有长1258米的旅游客运索道。
市属永登县年产鲜玫瑰花约2000吨,年产精油约0.5吨,占中国产量的80%以上。

兰州市-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兰州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

兰州市


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人口309万人(2004年)。
城关区   面积 220平方千米,人口88万。邮政编码730030。
七里河区  面积 39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30050。
西固区   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30060。
安宁区   面积 8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0070。
红古区   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730080。
永登县   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730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皋兰县   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730200。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
榆中县   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730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兰州市-自然环境

 

兰州市

地理、气候
兰州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6°,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自然资源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水电资源,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且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测全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
全市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进一步植树造林潜力较大。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亦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60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40%,饮誉全国的甘肃特产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 麻等中药材,在兰州地区均有分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全市土地面积为135.3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正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

兰州市-历史文化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

兰州市

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 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兰州市

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兰州市-经济环境

 

工业
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胶、硅铁、铝、石墨、电机、石油铅机和粗精纺毛呢等产品产量均处国内领先地位。到2010年,兰州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①石油化工--以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工厂为依托,组织实施1000万吨原油加工扩能、60万吨乙烯扩能

兰州市

和兰州至四川成为输油管道三大工程;建成7.2万吨烷基本工程。
②冶金--对三大铝厂进行改造,使铝产量年产30万吨以上。
③机械电子--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适用提高原地区的机动车;高新节能的卷铁芯变压器及新型各类电机;各种建筑机械;特种泵;机电一体化的传动装置矿山机械;
④建材--高标号水泥、轻质精体材料、陶瓷、开发大理石、花岗岩、轻型石膏等。
⑤轻工业--日用化工、制革、塑料制品、中成药;棉毛精纺及新品种;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和清真食品。
农业
兰州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瓜果年产量达到7万多吨,白兰瓜、黄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远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全市通过采取结构调整、以秋补夏、以经补粮、发展乡企、劳务输出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5元。
交通
兰州市境内有4条铁路干线,东为陇海线、西为兰新和兰青线、北为包兰线、铁路营运里程356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222.8公里。兰州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为445万人, 货物发送量698万吨,过境量为3310万吨。铁路货运能力为5100万吨,占总货运能力70%;
市境内公路密布,有国道6条,省道5条,县道13条,乡道32条总里程1952公里。公路枢纽是以兰州为中心;11条纵横干线为框架,辐射全省的网络。以客运为主的汽车站有9个,其中兰州汽车站和西站规模最大;现有集装箱中转站和中转库各一个,年货物量为15万吨。兰州市公路货运能力为3574.4万吨,占总货运量30%。
民航兰州中川机场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机场之一,是甘肃的空中交通枢纽。中川机场为民用二级机场,距市中心75公里,可起降中短程干线客机。现有38条航线。
邮电通信
基本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中继传输数字化,完全实现了国际、国内长途电话直拔,市内交换机总容量达30万门,市话局用交换机总数达19万部,拥有长途30000路端。移动通信,无线自动寻呼,磁卡电话、分组交换、话音信箱及动声、160信息台、密码计账业务(200),可视会议电话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换、传输、终端设备已投入使用。另外信函自动分持、邮政的计算机管理并和全国联网亦已实现,使邮政自动化达到较高水平。
能源供应
全市发电量为54亿千瓦时,电厂有八盘峡电厂、西固热电厂、兰州市二热电厂、 连城电厂、兰州维尼纶厂自备电厂及全市的小水电等。
其他能源有薪柴、秸秆、畜类等,是农村能源的主要品类,兰州已有沼气池1200个、太阳灶4000个,生产秸秆72315种植8.6万亩,对解决农村用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全市原煤年产量约700万吨。日产5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和供热面积540万立方米的第二热电厂已建成。太阳能和风能有待利用。全市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952万吨标煤。
城市日供水能力为150万吨。

兰州市-科技教育

 

全市现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研究上有一

兰州市

定优势的专业是:农业、化学化工、物理、地质地理、通信运输等。有些研究机构如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钱三强;现任所长詹文龙为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所、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等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声誉。
兰州有普通中学206所,在校生14.6万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生1万人;中专49所,在校生2.4万人;技工学校35所,在校生1.1万人;高等学校13所,在校生4.5万人; 成人高校13所,在校生1.3万人。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学校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校园面积3828亩,建有6个校区,有3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本科生18538人,研究生8586人(其中博士生1477人)。有专任教师1698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377人、副教授等副高职793人,博士生导师236人,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兰州大学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81个本科专业,187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5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部省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美国《科学》周刊曾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其中兰州大学位列第六。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立足西北特色,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700多部,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2006年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20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第13位。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先后选派500多名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攻读学位,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将以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

兰州市

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弘扬兰大精神,强化开放意识,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发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先期开发规划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它集中了以中科院、中央部委和省属科研院所20多个单位、近1万人的科研队伍,特别是中科院兰州分院和兰州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在有机化学、重离子核物理、冰川冻土、沙漠化、生物工程、成矿理论、高原大气等基础科学研究处于国内外前沿地位;同时拥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测试手段。该开发区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兰州连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兰州市十里店桥以西的黄河两岸地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该区煤炭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为煤、硅铁石英、石灰石和大理石。这一地区以能源工业为主导的有色、冶金工业已初具规模,并素有“冶金谷”之称。现已批准项目72项,建成42项, 完成投资8亿多元。建成中外合资企业3户,引进资金1500万美元。主要产品有:硅铁合金、铝锭、原煤、碳素制品、水泥等。

兰州市-著名人物

 

主持人: 朱军 水均益 李修平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笑星(本地):张保和 王海
歌星: 魏晨(07快乐男声第三)
影星:罗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