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扁平疣会得宫颈癌吗:王攀随笔录(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9:02:47
   王攀随笔录(5)
王攀

一、甘地——
  甘地是圣雄。自不必说。
  圣雄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圣雄。在外人看来,甘地也有不堪回首的经历。
  13岁结婚的甘地,贪恋床笫,好于性事。甚至在他父亲死的时候,他还跟女人厮混,父亲入棺,他都没有看一眼。这使16岁的甘地悔痛交加,视为终生污点。后来,甘地禁欲,可见毅力。甘地说,禁欲是指控制性器官和性本能以防止精液的流出……我省去甘地别的话,只是不想宣传禁欲。自然的,才是最好的,人性亦如此。
  今天,之所以讲甘地的这一段,并非贬低圣雄,而是说:
  不是每一个榜样都一定完美无缺,也不是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一定有一个耀眼的开始。
  况且,甘地尽管以此为耻,但并不羞于坦承,正是这种坦承,才让他更伟大。

二、赫胥黎——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作者就是赫胥黎。他是一个达尔文生物论者。
  生物论颠覆宗教论,赫胥黎也该是一个彻底的圣经反对者。但,否。
  赫胥黎幼时熟读圣经。他家大人去教堂做礼拜,他就在家里给佣人讲圣经,陈者慷慨陈词,听者如痴如醉。后来,赫胥黎随海军出海,给家人写信,写船舱逼仄,自比圣经里的约拿——约拿被扔到鱼肚子里栖身三天三夜,十分妥帖。
  再后来,赫胥黎被选入伦敦教育委员会,刚开始,保守派煞是失望,自由派欢呼雀跃,结果一看赫胥黎的“施政大纲”,二者的情绪颠倒了个。身为自由派,赫胥黎在基础教育上力推圣经。这让同一战壕的人很郁闷。
  赫胥黎说,我们不应该从民众手中夺走这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民众不应当与以往的全部文明史斩断联系。
  作为圣经的激烈批判者,赫胥黎没有把它一棍子打死。
  赫胥黎是中国新文化的启蒙者,只是,中国的新文化干将,没有学到赫胥黎的全部。

三、黑格尔——
  德国19世纪大哲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思想是模仿出来的。关键是,能否模仿出新意。黑格尔的这话模仿的谁呢?我揣测一下。18世纪,也有一句话,叫“存在的都是对的”,这是英国诗人蒲柏说的。
  不管是“存在的都是对的”,还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着语录癖好的人至今仍习惯拿它说事,以为这是真理。岂不知,先哲在说这样的话时,就遭到了质疑。
  比如,早年推崇蒲柏的伏尔泰在《老实人》里写里斯本地震,说一个秉持“存在的就是最好”的“庞格罗斯”看到现场惨不忍睹,怅然若失……而伏尔泰的《里斯本的灾难》,副标题就是“对‘存在的都是对的’这句格言的探询”。
  再比如,黑格尔的话当时就遭到进步派的反驳;而黑格尔自己也知道,他这个命题“曾引起许多人的诧异和反对”,因此他一再向人们解释,他的存在是指符合进步的。
  好了,不说了,这样的哲学命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我的目的有二:
  1、思想是模仿出来的,但模仿要有新意;一切前人的思想,都可以是我们的思想。
  2、很多命题,都有局限性,不要觉得伟人、先哲的话就是对的;一句话,别迷信权威。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