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里有烦恼:混元整体观的特点 与 人体混元气在各部组织中分布与功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19:45:48
混元整体观的特点(简明 3.2.4)
[ 作者:庞明    转贴自:《简明智能气功学》修订版       更新时间:2009-
.混元整体观的特点
一、混元整体观是唯物一元论的精神、物质统一观
混元整体理论认为精神(意识)是混元气的特殊表现——意元体的运动,也就是说意识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运动形式,这不仅与人体混元气有同一性,而且与大自然界的混元气有同一性,它不仅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的混元气使之发生变化,而且可以作用于自身以外的混元气使之发生变化,这不仅为智能气功科学包含的全部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古气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果气和神是两个东西,怎么能通过炼气化成神呢?
二、混元整体观认为人类的意元体较宇宙初始混元气是上升了一个螺旋
初始混元气无形无象,无质量也无能量,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没有任何区别的匀态物,但它能演化出有能量、质量的万事万物,包括人。人的意识活动是意元体的活动,而意元体是脑细胞的混元气密集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它对脑组织——实体性物质来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它自身的质地无形无象、无能量无质量,意识活动宁静时,其内部无差别,当出现运动时可调集能量以至形成质量变化,这与初始混元气很相像。另外,它不仅可以反映外界事物,也可以反映自身的内部活动,可以导致各种物质变化,有了自主性,可以使自然界朝着人的主观意愿方面变化,这对初始混元气的完全自然变化来说,无疑是上升了一个螺旋。初始混元气是宇宙各物质层次的祖始与基础,它可以“自下而上”贯穿各层次;意元体是各层次之峰巅,它可以“自上而下”贯穿各层次。不仅如此,宇宙中的各星球的变化规律,也因出现了人类而呈现出不同,有人类的星球的命运开始不同程度地随着人类获得自由的程度而发生变化。
三、混元整体观的层次性
混元理论认为任何混元整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特性混化而成的,因之使混元整体呈现出层次性。它既可以表现为混元整体演化过程的层次,也可表现为同一事物中的层次。譬如整个宇宙包括初始混元气层次与实体物质(混元体)层次,后者又可分无生机实体物层次与有生机(包括植物与动物)实体物层次。拿人体来说,又可分为物理、化学、生命、意识等运动层次。总之,混元整体是由其所含的各个部分(或各个阶段)混化而成的。对此,我们必须注意到:
(一)要把认识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变化规律,还要把认识的对象看作是比它更高级的层次上的整体的一部分。在所有高层次的整体的背景之中,来进行考察;所谓整体只是它所属的局部的整体,它是由各局部特性及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特性,加上周围环境的作用形成的。
(二)对于不同层次的事物应该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去认识它。这在科学领域就有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气功方法等的不同,而对于气功来说,则从不同层次的整体观来认识人的生命现象,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功理、功法的根源。
(三)既然各层次属于一个整体,就必然有其同一性贯穿各层次、各部分之中,因之能抓住同一性这个根本,对把握整体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智能气功的功理、功法就依此立论的。
(四)各层次间可以转化,低层次可以跃迁高层次——这表现为前述的各层次的演进,也可以由高层次失掉该层次的特性下降到低层次。譬如,人初生后不能获得特具的意识(如狼孩、虎孩)可退化进入一般动物层次;动物死亡可回归无生机层次;有形物质回归化为能量形式等。每一层次都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低层次简单迭加。
四、混元整体观的时间、空间的不界定性
混元整体观认为整个宇宙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它包容的各个物质层次,在时间、空间上虽然不是无限的,但其界限是不定的。其中初始混元气与意元体是进入非物理时空状态的,而实体物质的混元整体在时空上则呈现出不界定性:实体混元气弥散存在的范围难以界定(这个好理解,不再举例);其演进过程在时间上也难以界定。譬如:植物的叶子在未生长出来以前,在生长叶子的部位已露出了叶子的混元气的端倪,这一点已被生物光照像所证实。这也是气功师能预知未来与了解过去的变化的理论根据。
五、研究、认识的主体与对象的整体性
这里所谓的主体指研究者本身的意识活动(更准确地说是指超常智能),客体指被研究的对象,包括练功者自身生命活动与外界自然被研究的客观实在。混元整体观认为研究、认识之主体与被研究、认识的客体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呈现出两者之间的整体性,这表现在:
(一)当练功者体察自身内在的生命运动时,能体察的主体——超常智能是练功者的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被体察的自身生命活动这个被“研究”的对象,也是练功者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两者有着高度同一性,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之主体与被研究的客体都统一在人自身练功的整体生命运动过程之中了。
(二)当用超常智能(主体)研究外在的对象客体时,超常智能是发挥其整体性功能来变革客体的整体性特点的,使主体与客体在整体相关状态中得到了统一。这也就是使研究者(主体)能把观察过程(用超常智能体察)与思维过程合而为一,呈现“顿悟”形式的根本道理。
人体混元气在各部组织中分布与功用(简明 3.3.3)
[ 作者:庞明    转贴自:《简明智能气功学》修订版
.人体的混元气
上面讲的仅是作为一个自然的人的混元气。而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我们所谓的自然的人指人的生命活动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所谓的社会的人是指人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活动。人刚生下来就进入了生命活动,这个时候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还需要接受人的信息、语言等等,慢慢建立起第二信号系统,产生意识活动,才称其为真正的人。如果小孩生下来之后,长期不让他接触人,只能有人的形体,没有人的语言,不具备人的意识,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了。现在国外发现狼孩、虎孩、象孩,我国东北发现猪孩,就是这个情况。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大脑细胞里的树突不多,需要通过外界的刺激来促进使其生长、变化。小孩与外界接触后,经常接受能量、信息等外界刺激,使大脑细胞兴奋,脑细胞里的树突慢慢生出增强脑细胞功能。前面也讲到,各种后天变化需要逐渐完成,神从心脏上升到大脑皮层,才能产生思维活动。初生婴儿哭起来手脚一块动,还没有改变胎儿那种整体的混合状态,受周围事物的刺激之后,各部功能才逐渐分化出来。这个分化过程,即使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具体化了,同时又和意识的开展结合起来。比如,婴儿刚出生,神还没有上升到头,还不能看东西。有了视觉,还没有空间感,看见远处的东西也用手去抓。经反复实践、认识,建立了距离的意识,知道要过去拿,但是拿的动作也不准也不稳,这是因为意识和动作结合得不够准确和密切。而且从气功的角度来讲,身体各种运动的产生,不仅要有神的活动,还要有气的作用,要完成一个动作,光有意念与动作的配合还不够,还要能做到意念与气的结合。因为当人能够用大脑神经去支配身体各部分进行活动,还能够使脑神经活动与气的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意念一动,身体里面的气就动,才可以说形成了真正的人的混元气。这个气因为加进了意念,已经不是单纯的气,而是气与意念混合的混元气了。更确切地说,意念统帅气机的关系建立起来了,意动气就动,意行气就行。自然的人(婴儿)的混元气一旦听命于意识,就成了真正的人的混元气了。由此可知,混元气与经络之气.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层次的区别。
综言之,人体混元气是人体的先天混元气及由它产生出来的整个人体与人体在后天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性相合而成的。具体到身体的气机来说,混元气是由各条经脉之气散入到人体组织中混为一体,而且意识渗入其中并统帅之。对初练功来说,能掌握这点就够了。
.人体混元气在各部组织中分布与功用
人体混元气在各部组织中分布是不平衡的。如前所述,在胎儿期间以及早期婴儿的混元气,在体内的分布基本是均衡的,随着人与外界接触的频繁,使人的各种反应趋向于外,因之人的意识活动也多是外向的。随着意识活动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混元气与意识活动的紧密结合,混元气在体内原有的匀态分布受到了破坏,而随着意识的外向而趋向于外,多用的器官,如手、脚、皮肤,各感觉器官随着功能的增强,混元气逐步充盛,在这大的趋势下,大至整个人体,小至在内的各器官甚至深入到细胞,混元气都从内而趋向于外,因此处于外表的膜(如内脏的膜、肌肉血管、神经、骨骼的膜)混元气都比较充斥,当意识支配混元气运行时,亦多表现于膜络部分,这是膜与外表功能旺盛的内在根据。此论点虽然与现有中医理论有别,但是练过“膜”功的人是有切身体会的。这一论点在《卫生易筋经·膜论》中也有近似的描述。
人体混元气的分布除了外向特点之外,还根据人体形气神存在形式之差异,致使与之相关的混元气的分布,集中部位与功用也产生了差异,依此我们又把人体混元气分成了三部分:
一、躯体混元气。集中在丹田(脐与气海部位),散布在全身各组织,供躯体各组织(包括内脏的形)的组成与分解以及各种形式(主要是宏观的)运动,它是人体混元气最基本的内容。
二、脏真混元气。人体各组织的生成变化,不是各自独立地进行的,它是受人体的气化规律——生、长、化、收、藏来制约的。而这些规律正是由五脏分别所主的,它不仅与每一脏的体性相关,而且和五脏有关的情绪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之显现了五脏在人体混元气中的重要性。然而五脏又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因之五脏又形成了人体混元气中的子系统——脏真混元气。集中表现在五脏活动之中心——上腹正中——我们称之为混元位。
脏真混元气与躯体混元气的区别在于,虽然也有形体的生成变化——这一点是和躯体其它组织相同的,但它更重要的是有特殊的功能,而维系这些功能的混元气与维系躯体运动之混元气是不相同的,如常人的意识活动不能主动地支配它,却受人的情绪的影响……这就是五元庄功法重在音声引气,重以情绪调节的理论依据。
三、神意混元气。这关系到意元体理论,这里不赘述。
当然上述这三种混元气都是人体混元气的子系统,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从而维系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