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益舒理疗贴多少钱:感悟自然之美 点燃心灵之爱一一美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7 03:51:30

感悟自然之美  点燃心灵之爱(转蔡静老师博客)

 

内蒙古通辽市第七中学    邮编 028000

 

泉水丁冬,是大自然的欢歌;莺飞燕舞,是大自然的舞姿;花团锦蔟,是大自然的容颜;淡雅芬芳,是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启发我们如何完美我们的人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感悟自然之美,点燃心灵之爱吧!

 

【阅读一】

暴风雨

[意]拉法埃莱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袭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下,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呜咽,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曲;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的人儿的疲惫的躯体。

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火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啊!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时文博览》2008年3期 年7月)

【灵犀一点】

可怕暴风雨在作者笔下竟然变成了美丽的使者,在它的洗礼下,一切污秽之物皆被冲刷而去,留下来的是蔚蓝的天空、舒展的花草、光华的水珠、艳丽的玫瑰、绚丽的早晨……文中的暴风雨有点象人生中的苦难,苦难到来的时候,人生好象没有一点意义,而苦难也能将人生变得更加绚丽。

 

【阅读二】

两棵树

周海亮

 

一棵树,抛弃掉一部分枝叶和旁根,就可以生存;一棵树,没有了彼此的争夺,只剩下与大、自然的抗争。

两粒种子落到悬崖边的石缝里。那里土壤少得可怜,那里雨水更是稀少。可是种子的要求并不苛刻,它们同时发芽,同时长成两棵小树。

两棵小树一起生长,长出树冠和枝杈。可是它们很快发现了环境的恶劣和残酷,很显然,悬崖边上没有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可以供两棵小树同时生长。想活下去,只有将另一棵小树彻底打败。

两棵小树于是开始了战争。它们把根部挤到一起,在地下进行着一场水分和养料的惨烈抢夺战;它们把枝干挤到一起,慢慢加着力气,试图将对方推下悬崖;它们的枝杈和叶子也挤到一起,试图遮挡对方的阳光,让对方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它们的战争,持续了一天,持续了一月,持续了一年,持续了三年。仿佛,它们的战争将永远延续下去,无休无止。

是的。似乎它们谁也战胜不了谁。它们一起忍受难捱的痛苦,它们将对方折磨得死去活来或者被对方折磨得死去活来。它们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阳光、水分和养料,它们失去了生长成一棵大树的最佳时机。终于,在某一个夜里,它们奄奄一息,每棵树都感觉自己将死去。

可是第二天清晨,两棵树却突然发现,它们竟变成了一棵树!两棵树彼此推挤,树干早已融为一体,树根早已互相缠绕,树冠也早已不分彼此。虽然养料和水分仍然奇缺,可是它毕竟是一棵树。一棵树,抛弃掉一部分枝叶和旁根,就可以生存;一棵树,没有了彼此的争夺,只剩下与大自然的抗争。

那棵树,长得很快。它现在等于同时拥有两盘强劲的树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料,同时拥有两根粗壮的树干可以抵挡悬崖边上的狂风,同时拥有两个树冠可以充分接受阳光和雨露。它全然没有了死亡的威胁,它生活得很好,它终于长成一棵大树。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放弃战争而紧紧相拥到一起,将长成大树的时间推前几年呢?

                         (《课堂内外(初中版)》2007年第5期) 

 【灵犀一点】

两棵树由争夺到合作最终长成一棵大树,它们的经历启发我们:团结才有力量,合作才能双赢。放弃争名夺利之心,与周围的伙伴多一份合作,你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阅读三】

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刻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们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肉,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颗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今日中学生》2007年第1期)

【灵犀一点】

此文告诉我们:平凡甚至丑陋的外表往往蕴含着美好的内涵,无论对待什么事情,切不可只看表面,而应注重内在实质,同时,要想成就闪光的未来,必须先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阅读四】

晒月亮

池 莉

 

常熟有一座山,叫作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作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因为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因为有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这首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皆俱寂,惟闻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在字里,诡异又憨厚。出奇得漂亮!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常建的诗是美丽的,愈看愈感心旌摇曳,悟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丽的,诡异憨厚怎么也掩不住任性和疯狂。美丽是不老的,唐诗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年的兴福寺也永远不会老。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一座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密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立体图案,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的一弯冷月,朦朦胧胧。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看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机会和缘分,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中学语文(学生版)》)

【灵犀一点】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兴福寺的月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之所以对兴福寺的月亮情有独钟,只不过是沐浴在兴福寺皎沽的月光中感悟到一种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本文虚实结合、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平和生活的追求和向往。